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裝置及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21:56:39 1
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裝置及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智能交通領域,公開了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裝置及系統,通過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當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對所述行車路線中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根據路況信息和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本發明充分考慮了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上遊路鏈產生的影響,為車輛提供了更加優化的行車路線,並有效緩解了交通事件帶來的交通擁堵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裝置及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智能交通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機動車數量的急劇增長,為了減緩城市的道路擁堵,在實時交通信息發布系統中,合理地將路況信息和交通事件信息(比如:交通事件、常規擁堵點、大型活動等)發布給駕駛員,能夠使駕駛員有效避開交通事件路段,緩解了交通擁堵,使交通事件造成的損失最小化。將交通事件信息應用於交通路徑導航系統中,有利於降低因道路交通事故、路段改造等突發情況或單行、禁行、禁左等交通管制措施所造成的行車延誤,目前的交通路徑規劃方法,都考慮了路況息、交通事件息等。
[0003]目前的交通路徑規劃方法可以利用路況信息預測行車時間,並避開交通事件信息發生的特定路段。但是,目前的交通路徑規劃方法至少存在如下技術問題:
[0004]交通事件不僅對交通事件的發生路段造成影響,同時會對交通事件發生路鏈連接的一系列上遊路段產生連鎖影響,如果按照目前的交通路徑規劃方法,只考慮交通事件的發生路段,將誘導駕駛員進入交通事件信息影響的擁堵區域,導致交通事件引發的擁堵狀況不斷加劇,進一步增加交通擁堵程度,帶來負面效果。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提供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裝置及系統,解決了如何對交通事件發生時的行車路線進行動態路徑優化的技術問題。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7]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包括:
[0008]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
[0009]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至少一條行車路線;
[0010]當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對所述行車路線中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其中,所述動態權值為根據路鏈的擁堵等級計算出的道路通行時間;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為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上遊路鏈,且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擁堵等級不小於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擁堵等級;
[0011]根據路況信息和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
[0012]一種交通路徑規劃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0013]獲取模塊,用於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
[0014]第一路徑規劃模塊,用於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至少一條行車路線;
[0015]權值賦值模塊,用於當所述第一路徑規劃模塊確定的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對所述行車路線中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其中,所述動態權值為根據路鏈的擁堵等級計算出的道路通行時間;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為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上遊路鏈,且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擁堵等級不小於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擁堵等級;
[0016]第二路徑規劃模塊,用於根據路況信息和所述權值賦值模塊所賦的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
[0017]一種交通路徑規劃系統,包括:交通事件信息採集伺服器、路況信息採集伺服器和交通路徑規劃裝置,其中,
[0018]所述交通事件信息採集伺服器,用於採集交通事件數據;
[0019]所述路況信息採集伺服器,用於獲取路況信息;
[0020]所述交通路徑規劃裝置,用於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至少一條行車路線;當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對所述行車路線中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其中,所述動態權值為根據路鏈的擁堵等級計算出的道路通行時間;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為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上遊路鏈,且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擁堵等級不小於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擁堵等級;根據路況信息和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
[0021]通過本發明提供的交通路徑規劃方法、裝置及系統,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當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對所述行車路線中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根據路況信息和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本發明充分考慮了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上遊路鏈產生的影響,為車輛提供了更加優化的行車路線,並有效緩解了交通事件帶來的交通擁堵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3]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的應用場景的路網結構圖;
[0024]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流程圖;
[0025]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示意圖;
[0026]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流程圖;
[0027]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的又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流程圖;
[0028]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交通路徑規劃裝置結構示意圖;[0029]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的一種交通路徑規劃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31]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的應用場景的路網結構圖,該路網結構中黑點處為交通事件的發生地點,箭頭標識行車方向,對於交通事件的發生地點來說,路口 1、路口 2和路口 3為上遊路口,這些路口與對於交通事件的發生地點之間的路鏈為上遊路鏈。車輛將要從起點(路口 I)處前往終點(路口 4)處,需要對起點位置至終點位置的行車路線進行交通路徑規劃,下面將詳細介紹交通路徑規劃的方法、裝置和系統,如下:
[0032]實施例一
[0033]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了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以起點(路口 I)至終點(路口 4)的路徑規劃為例,如圖2所示,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4]步驟201、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
[0035]步驟202、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
[0036]其中,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至少一條`行車路線,可以基於多種算法對起點位置至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例如雙向迪科斯徹Dijkstra算法、SPFA算法等。路鏈的靜態權值主要由路鏈的長度決定,並可同時考慮路鏈的寬度、路鏈的公路類型(高速或普通公路)等。最優路徑優化之後可以獲得從起點位置至終點位置的前N條最優的行車路線,N為大於I的整數,N的具體數值可以在實際應用中設定。
[0037]步驟203、當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對所述行車路線中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
[0038]其中,擁堵等級用於表達路鏈的擁堵程度,可以通過實時路況獲得,擁堵等級有兩種評價方式,第一種方式,如下表所示:
交通狀態(km/h) V為行車速度
道路類型---
擁堵(等級3)緩行(等級2) 暢通(等級I)
高速公路、快速路V <2020<V40
[0039]----
國道、省道、城市
V<1212<V25
主要道路
其他道路V<1010<V20
[0040]第二種方式,通過加權計算獲得,例如可以根據道路等級RC、道路單向車道數LN、實時監控的行車速度V、車流量T等因素,加權計算出道路等級評價值,例如:擁堵等級=M-K1*RC+K2*LN+K3*V,M為常數(擁堵等級越大說明該條路鏈越擁堵)。
[0041]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為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上遊路鏈,且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擁堵等級不小於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擁堵等級。如圖3所示,定義起點位置至終點位置的方向為正向,交通事件發生地點至路口 1、路口 2和路口 3存在多條上遊路鏈,而只有路鏈I和路鏈2的擁堵等級不小於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擁堵等級,所以確定路鏈I和路鏈2為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相應地,路鏈I和路鏈2組成了交通事件的影響區域。
[0042]動態權值為根據路鏈的擁堵等級計算出的道路通行時間,通行時間越長說明通過該條路鏈的時間越長。動態權值也可以不根據路鏈的擁堵等級計算,具體取值可以人為設定,例如:為了避免行車路線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可以將動態權值設定為一個比較大的權值,以使得在路徑規劃中,避免選擇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
[0043]步驟204、根據路況信息和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
[0044]其中,可以根據路況信息獲得靜態行車路線集中不受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道路通行時間,而動態權值為根據路鏈的擁堵等級計算出的道路通行時間。
[0045]計算出靜態行車路線集中的各路鏈(包括交通事件影響路鏈和不受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道路通行時間之後,對靜態行車路線集中的各條路鏈賦權值,權值為道路通行時間,然後,對靜態行車路線集中的各條路鏈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
[0046]通過實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當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對所述行車路線中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根據路況信息和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實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充分考慮了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上遊路鏈產生的影響,為車輛提供了更加優化的行車路線,並有效緩解了交通事件帶來的交通擁堵問題。
[0047]實施例二
[0048]本發明實施例二中提供了另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增加了預先確定交通事件影響範圍的步驟,如圖4所示,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49]步驟401、確定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
[0050]其中,步驟401具體可以包括:在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上遊路鏈中,確定擁堵等級不小於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擁堵等級的路鏈為交通事件影響路鏈;可以預先確定交通事件影響路鏈,進而確定交通事件的影響範圍。該步驟也可以變為下載個性化交通事件信息,個性化交通事件信息中包括交通事件影響路鏈,例如:伺服器端預先確定了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由用戶的手持設備或車載設備下載個性化交通事件信息。
[0051]步驟402、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
[0052]步驟403、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
[0053]步驟404、當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對所述行車路線中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0054]步驟405、根據路況信息和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
[0055]其中,步驟401相對於步驟402和步驟403的先後順序可以不做具體限定。步驟402、步驟403、步驟404和步驟405分別與實施例一中的步驟201、步驟202、步驟203和步驟204對應,在此不再贅述。
[0056]本實施例的另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中,以上操作完成之後,本方法還可以包括每隔預設周期判斷所述交通事件是否發生變化;當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變化時,執行步驟401的操作。例如:當靜態行車路線集中的某路鏈發生交通事故時,執行步驟401,以獲得最新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
[0057]通過實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預先確定擁堵等級不小於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擁堵等級的路鏈為交通事件影響路鏈,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為用戶提供了個性化的交通事件信息,而不是單一的交通事件發生點的信息通報。為車輛提供了進行路徑優化的有效依據,有效緩解了交通事件帶來的交通擁堵問題。
[0058]實施例三
[0059]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了又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在實施例二的基礎上,考慮了交通事件持續時間對路徑規劃的影響,例如:當車輛到達交通事件影響路鏈之前時,若交通事件已經清理完畢,交通恢復正常,這些交通事件影響路鏈可以看成為不受交通事件影響的路鏈進行路徑規劃,即當車輛到達交通事件影響路鏈時,交通事件結束,該路鏈是可以正常通行的。如圖5所示,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60]步驟501、確定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
[0061]步驟502、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
[0062]步驟503、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
[0063]步驟504、判斷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是否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4 ,
[0064]其中,當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是否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跳轉至步驟505繼續執行,當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不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跳轉至步驟508 ;
[0065]步驟505、根據所述行車路線,獲取到達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時間;
[0066]步驟506、判斷所述行車時間是否大於交通事件的持續時間;
[0067]其中,當判斷所述行車時間小於交通事件的持續時間時,跳轉至步驟507繼續執行,當判斷所述行車時間大於或等於交通事件的持續時間時,跳轉至步驟508,即當所述行車時間大於或等於交通事件的持續時間時,不對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
[0068]交通事件的持續時間可以通過經驗估計或交通部門發布的信息獲得。
[0069]步驟507、對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所述動態權值;
[0070]步驟508、根據路況信息和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
[0071]通過實施例三中提供的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在實施例一或二的基礎上,通過判斷到達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時間是否大於交通事件的持續時間,決定是否對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考慮了交通事件持續時間的因素,根據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的因素,進行路徑動態規劃,比單純考慮交通事件影響路鏈取得了更好的路徑規劃效果。
[0072]實施例四
[0073]本發明實施例四中提供了一種交通路徑規劃裝置,如圖6所示,該裝置包括:
[0074]獲取模塊610,用於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
[0075]第一路徑規劃模塊620,用於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至少一條行車路線;
[0076]權值賦值模塊630,用於當所述第一路徑規劃模塊620確定的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對所述行車路線中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其中,所述動態權值為根據路鏈的擁堵等級計算出的道路通行時間,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為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上遊路鏈,且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擁堵等級不小於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擁堵等級;
[0077]第二路徑規劃模塊640,用於根據路況信息和所述權值賦值模塊所賦的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
[0078]其中,所述裝置,還可以包括:
[0079]影響路鏈確定模塊650,用於在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上遊路鏈中,確定擁堵等級不小於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擁堵等級的路鏈為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
[0080]所述權值賦值模塊630,包括:
[0081]行車時間計算單元631,用於根據所述行車路線,獲取到達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時間;
[0082]賦值單元632,用於當所述行車時間小於交通事件的持續時間時,對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所述動態權值。
[0083]所述裝置,還可以包括:
[0084]更新模塊660,用於每隔預設周期判斷所述交通事件是否發生變化;當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變化時,更新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
[0085]其中,所述第一路徑規劃模塊620包括:
[0086]存儲單元621,用於存儲路鏈的靜態權值;
[0087]路徑優化單元622,用於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雙向迪科斯徹Dijkstra算法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
[0088]實施例五
[0089]本發明實施例五中提供了一種交通路徑規劃系統,如圖7所示,該系統包括:交通事件信息採集伺服器710、路況信息採集伺服器720和交通路徑規劃裝置730,其中,
[0090]所述交通事件信息採集伺服器710,用於採集交通事件數據;
[0091]所述路況信息採集伺服器720,用於獲取路況信息;
[0092]所述交通路徑規劃裝置730,用於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至少一條行車路線;當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對所述行車路線中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其中,所述動態權值為根據路鏈的擁堵等級計算出的道路通行時間,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為所述交通事件信息採集伺服器710採集的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上遊路鏈,且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擁堵等級不小於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擁堵等級;根據所述路況信息採集伺服器730採集的路況信息和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
[0093]通過以上的實施方式的描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發明可藉助軟體加必需的硬體平臺的方式來實現,當然也可以全部通過硬體來實施,但很多情況下前者是更佳的實施方式。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對【背景技術】做出貢獻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體產品可以存儲在存儲介質中,如R0M/RAM、磁碟、光碟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伺服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或者實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0094]以上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交通路徑規劃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 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至少一條行車路線; 當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對所述行車路線中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其中,所述動態權值為根據路鏈的擁堵等級計算出的道路通行時間;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為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上遊路鏈,且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擁堵等級不小於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擁堵等級; 根據路況信息和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的步驟之前還包括: 確定交通事件影響路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對所述行車路線中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的步驟具體包括: 根據所述行車路線,獲取到達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時間; 當所述行車時間小於交通事件的持續時間時,對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根據路況信息和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 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的步驟之後,還包括: 每隔預設周期判斷所述交通事件是否發生變化; 當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變化時,更新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的步驟具體為: 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雙向迪科斯徹Dijkstra算法最優路徑優化。
6.一種交通路徑規劃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 獲取模塊,用於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 第一路徑規劃模塊,用於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至少一條行車路線; 權值賦值模塊,用於當所述第一路徑規劃模塊確定的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對所述行車路線中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其中,所述動態權值為根據路鏈的擁堵等級計算出的道路通行時間;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為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上遊路鏈,且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擁堵等級不小於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擁堵等級; 第二路徑規劃模塊,用於根據路況信息和所述權值賦值模塊所賦的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還包括:影響路鏈確定模塊,用於在所述獲取模塊獲取所述起點位置和所述終點位置之前,確定交通事件影響路鏈。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權值賦值模塊包括: 行車時間計算單元,用於根據所述行車路線,獲取到達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時間; 賦值單元,用於當所述行車時間小於交通事件的持續時間時,對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還包括:更新模塊,用於在所述第二路徑規劃模塊根據路況信息和所述權值賦值模塊所賦的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之後,每隔預設周期判斷所述交通事件是否發生變化;當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變化時,更新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路徑規劃模塊包括: 存儲單元,用於存儲路鏈的靜態權值; 路徑優化單元,用於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雙向迪科斯徹Dijkstra算法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
11.一種交通路徑規劃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交通事件信息採集伺服器、路況信息採集伺服器和交通路徑規劃裝置,其中, 所述交通事件信息採 集伺服器,用於採集交通事件數據; 所述路況信息採集伺服器,用於獲取路況信息; 所述交通路徑規劃裝置,用於獲取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根據路鏈的靜態權值,對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路徑進行最優路徑優化,以確定從所述起點位置至所述終點位置的靜態行車路線集,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至少一條行車路線;當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中包括途經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行車路線時,對所述行車路線中的交通事件影響路鏈賦動態權值;其中,所述動態權值為根據路鏈的擁堵等級計算出的道路通行時間;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為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上遊路鏈,且所述交通事件影響路鏈的擁堵等級不小於所述交通事件發生路鏈的擁堵等級;根據路況信息和所述動態權值,對所述靜態行車路線集進行動態路徑規劃,以確定最優的行車路線。
【文檔編號】G01C21/34GK103745611SQ201310718408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3日
【發明者】馬法進, 李承芳, 郭勝敏, 於曉, 張高峰, 孫亞夫 申請人:北京掌城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