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竹簾編織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08 14:01:49 3
專利名稱:自動竹簾編織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自動竹簾編織機。
目前,用於壓制竹膠板的竹簾,都是由手工來編織成的。這樣編織勞動強度大,效率也相當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竹簾編織機,它能提高效率,且操作十分簡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方案實現的自動竹簾編織機是由機架、傳動、送篾、織線和控制五部分組成。其機架部分是為兩邊上豎一桿的長方形整體架子;其傳動部分均是安在機架下方一端及側邊,是由電機帶動離合器總成傳遞至皮帶輪與膠滾上的膠滾輪及曲輪至曲輪連杆,以及鏈輪鏈條傳遞至下偏心輪及通過偏心輪連杆至上偏心輪、及鏈輪鏈條至凸輪、推桿、曲軸連杆構成的;其送篾部分是由安在機架一側的小型電機、送篾器,以及安裝在機架中間的後架板、蓋板與安裝在機架前方上角的膠滾及機架前側兩邊的剪篾刀與弧形滑塊構成;在其織線部分是由安裝在機架後的線它及線夾、安在機架上的轉動杆及上鏈輪通過上鏈條連於安在機架中間的前、後織線架,以及安在機架上的下鏈輪與連於前、後織線架下方的下鏈條構成;在其控制部分是由安在機架側的電源開關與安在後架板上的光電開關及安在機架底部的繼電器、補償升關,以及安在機架下方與離合器總成相含接的電磁開關及電線路構成。
所述的送篾部分的後架板及織線部分的轉動杆、後織線架是分別與傳動部分的曲輪連杆、上偏心輪、曲輪連杆相連接的。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上述方案,竹篾經送篾器送入後架板與蓋板相合之間達到光電開關時,由於開關的光感作用傳遞給繼電器至電磁開關吸動離開離合器總成,傳動部分即可帶動織線部分將篾織線至帶動送篾部分繼續送篾達到編織成竹簾。所以自動控制相當簡單,男女老少均可操作,編織速度高,每三分鐘可織一個帘子,且使用效果好。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敘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形狀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的左視形狀結構示意圖。
圖3為
圖1的右視形狀結構示意圖。
圖4為
圖1中的離合器總成26形狀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5為圖4的右視形狀結構示意圖。
圖6為
圖1中後架板5與蓋板6的形狀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左視形狀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2中織線部位的形狀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9為圖2中曲軸連杆36與後織線架8連接的形狀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10為
圖1中前織線架7的形狀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11為
圖1中後織線架8的形狀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12為力1中的控制部分的電線路示意圖。
如
圖1、2、3所示,該編織機的機架1是由角鋼、扁鐵焊接成一兩邊豎杆長方形整體架子。所述傳動部分,其在機架1下方一端及側邊上安上電機25傳遞安離合器總成26,總成軸的兩邊安上皮帶24至膠滾13上的膠滾輪18及曲輪28至曲輪連杆29,總成上側安上鏈輪鏈條22左至下偏心輪23、偏心輪連杆16、上偏心輪15,以及鏈輪鏈條21至凸輪20、推桿19、曲軸連杆36。其所述的離合器總成(如圖4、5示),是由傳動輪41與離合輪42構成,只是離合輪上安有擋杆43與電磁開關27相含接,以及安有離合盒44、盒內安有彈簧45、離合閂46,離合閂上連有銷杆47與擋杆43相對。
該編織機的的送篾部分,如1、2、3、6、7所示,小型電機2、送篾器3安機架1側帶動送篾,機架1中安裝上後架板5、蓋板6及機架前方上角安上膠滾13,機架前兩側分別安上剪篾刀4與弧形滑塊37,使後架板5與傳動部分的曲輪連杆36相連接。其後架板5與蓋板6是活動鉸連相合安裝的,鉸連相合一端連固有一滑杆39與弧形滑塊37含接滑動,在其機架1前側的剪篾刀是通過一連杆40與後架板5的下軸相連的。
該編織機的織線部分,如
圖1、2、8、9、10、11所示,機架1後邊安上線它17、線夾38,機架豎立的支承杆上安上轉動杆9,轉動杆上安上兩上鏈輪10,並使轉動杆與傳動部分的上偏心輪15相連接,兩上鏈輪通過上鏈條11連於機架中間上的前、後織線架7、8上方,安在機架中間的下鏈輪30通過下鏈條31連於前、後織線架7、8下方,並使後織線架與傳動部分的曲軸連杆36相連接。其前織線架上均布的針12必須是向上,而後織線架上均布的針12必須是向下的。
該編織機的控制部分,如
圖1、12所示,電源開關35安在機架1側,光電開關14安在後架板5上,但必須是安在送篾達到終點的位置,繼電器32、補償開關33安在機架底部。其電線路是電源開關35的電源分別引入電機25與小型電機2與繼電器32與光電開關14並分引一線連接繼電器32、一線連接補償開關33,又從光電開關引出一線至繼電器,同樣補償開關引出一線至繼電器,而繼電器引出線至電磁開關27的。
使用操作及動作過程首先從線它經線夾分別穿入前、後線架上各針至繫於膠滾處。啟動電源開關帶動電機至離合器總成空轉以及小型電機帶動送篾器運轉,織簾時首先將篾條送入送篾器,送至達到光電開關處時,由於光電開關的光感作用傳遞給繼電器至電磁開關吸動離開離合器總成上擋杆(如圖4示),由於彈簧的作用將離合閂閂入傳動齒輪帶動離合輪運轉;同時同步帶動皮帶輪至膠滾輪及上、下偏心輪至轉動杆至前、後織線架上下運動及鏈輪鏈條至凸輪、推桿、曲軸連杆使後織線架左右運動(如圖8示)並絞線織簾,同時由於曲輪連杆作用;後架板與蓋板向前移動,由於滑杆作用蓋板自動支起,使篾條編織成竹簾,同時後架板下軸轉動,同時使剪篾刀將過長的篾條剪除即成。所述的補償開關作用是當送篾器送篾出現斷篾時,為將斷篾取出,這時即可用補償開關使繼電器傳遞給電磁開關同樣是吸動離開離合器總成上的擋杆,即可取出斷篾。
權利要求1.自動竹簾編織機,它包括機架、傳動、送篾、織線和控制五部分,其特徵在於A.機架部分是為兩邊上豎一桿的長方形整體架子;B.傳動部分均是安在機架1下方一端及側邊,是由電機25帶動離合器總成26傳遞至皮帶輪24與膠滾13上的膠滾輪18及曲輪28至曲輪連杆29,以及鏈輪鏈條22傳遞至下偏心輪23及通過偏心連杆16至上偏心輪15、及鏈輪鏈條21至凸輪20、推桿19、曲軸連杆35構成;C.送篾部分是由安在機架1一側的小型電機2、送篾器3,以及安裝在機架1中間的後架板5、蓋板6與安裝在機架前方上角的膠滾13及機架前側兩邊的剪篾刀4與弧形滑塊36構成;D.織線部分是由安裝在機架1後的線它17及線夾37、安在機架上的轉動杆9及上鏈輪10通過上鏈條11連於安在機架中間的前、後織線架7、8,以及安在機架上的下鏈輪30與連於前、後織線架下方的下鏈條31構成;E.控制部分是由安在機架1側的電源開關35與安在後架板5上的光電開關14及安在機架底部的繼電器32、補償開關33,以及安在機架下方與離合器總成26相含接的電磁開關27及電線路34構成。
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簾編織機,其特徵在於送篾部分的後架板5及織線部分的轉動杆9、後織線架8是分別與傳動部分的曲輪連杆29、上偏心輪15、曲輪連杆36相連接的。
3.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簾編織機,其特徵在於離合器總成是由傳動輪41與離合輪42構成,離合輪42上安有擋杆43與電磁開關27相含接,以及安有離合盒44,盒內安有彈簧45、離合閂46,離合閂上連有銷杆47與擋杆43相對。
4.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簾編織機,其特徵在於後架板5與蓋板6是活動鉸連相合安裝的,鉸連相合一端連固有一滑杆39與弧形滑塊37含接滑動的,在其機架1前側的剪篾刀是通過一連杆40與後架板5的下軸相連的。
5.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簾編織機,其特徵在於前織線架7上均布的針12是向上,後織線架上均布的針12是向下的。
6.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竹簾編織機,其特徵在於電線路34是電源開關35的電源分別引入電機25與小型電機2與繼電器32與光電開關14並分引一線連接繼電器32、一線連接補償開關33,又從光電開關14引出一線至繼電器32,而繼電器引出線至電磁開關27。
專利摘要竹簾編織機,由電機、離合器總成、皮帶輪、膠滾輪、曲輪、曲輪連杆、鏈輪鏈條、上下偏心輪、凸輪、直連杆和曲軸連杆構成的傳動部分,由小型電機、送篾器、後架板、蓋板、膠滾、剪篾刀和弧形滑塊構成的送篾部分,由線它、線夾、轉動杆、上下鏈輪鏈條和前後織線架構成的織線部分,由電源開關、光電開關、繼電器、補償開關和電磁開關構成的控制部分均是安裝在機架上的,其後架板、轉動杆、後織線架分別與曲輪連杆、上偏心輪、曲軸連杆相連構成整體。這種編織機編織竹簾速度快,效果好。
文檔編號B27J1/00GK2492366SQ0124932
公開日2002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1年7月20日
發明者尹曉利, 尹小軍 申請人:尹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