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中秋節作文
2025-02-04 09:26:08
此刻,正值八月十五,漆黑的夜空掛著一輪圓月。小編收集了故鄉的中秋節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故鄉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晚上,我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著甜甜的月餅,觀賞著又大又圓的明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圓,掛在幕布一樣的天空,像一個大玉盤。月亮倒映在水面上,讓人以為月亮真的掉進了水裡。看著天空中皎潔的月亮,我小小的思維中情不自經的冒出幾個小問號。為什麼在中秋節要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為什麼要吃月餅?中秋節還有其他的習俗嗎?
夜晚,滿月升起來了,一片寧靜隨著銀霧般的月光灑在大地上,我們早早便在庭院前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拜過月後,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我們才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裡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我們的天堂。而吃東西就有些講究的,長輩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媽媽告訴我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後,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這時已經是午夜了,疲倦的月亮躲進了雲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像是在放哨。我們在庭院中吃柚子,媽媽一邊剝著柚子一邊說:「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邪的意思在裡面。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願望。」
在這個中秋節的晚上,我不僅僅會吃月餅、賞月亮,還懂得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習俗。就例如,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第二篇:故鄉的中秋節
好久不見,美味的烤肉,你那令人垂涎三尺且令我日日懸念的味道,總叫人搞不清楚東南西北,只要一見到你,我就欣喜若狂,想一口把你吞了,餵飽我的五臟廟呀!
今年的中秋節,我一聽到爸爸說可以烤肉,我的心裡雀躍不已,心中對烤肉的思念全都一湧而上,迫不及待的想要趕快大快朵頤一番。我們全家浩浩蕩蕩到人山人海的大賣場買了牛小排、玉米、香腸、雞腿、飲料……等,真是應有盡有。一眨眼,食物就烤好了,剛烤好的食物香氣四溢,令我口水直流。美味的烤香腸,一咬下去,香氣瞬間散開在嘴裡,真的是人間美味呀!而烤玉米也不輸給烤香腸,烤玉米的味道,真是筆墨難以形容啊!這也是我這隻「土撥鼠」的最愛,一口接一口,不僅齒頰留香,也滿足了口腹之慾。
烤肉不僅可以享受美味的佳餚,也是家族團圓的好時光。我們總是和許久不見的堂哥、堂姐們一邊烤肉,一邊談天說地。堂哥的拿手好菜是烤牛小排,他將牛小排烤得外酥內軟,非常好吃,簡直可以跟大廚師相提並論。「烤好囉!」堂哥登高一呼,大家便一窩蜂的跑了過去,咬下去那「好久不見」的滋味又再度湧上了我的心頭,真是令人陶醉呀!
這「好久不見」的中秋烤肉,不僅可以和家人團聚,也可以吃到美味的烤肉,可真是一舉兩得啊!希望這「好久不見」的中秋烤肉團聚,可以年年都見。
第三篇:故鄉的中秋節
今天是我期待以久的中秋節,全家人一起到爸爸的同學家裡一起烤肉,我們開車大約二十五分鐘就抵達了目的地,我和弟弟在那邊烤肉,有各式各樣的大魚大肉,還有他們親手做的麻糬配著花生粉,香香的,真是讓我食指大動。我們還看了煙火,五顏六色的,真是漂亮,它像綻放的花朵,又像溫暖的太陽,更像七色的火花,讓我們看得目瞪口呆。
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相傳當時中原人不甘受蒙古人的統治,有志之士皆思起義抗元,然欲整合反抗的力量,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所以劉伯溫便想一計策,散布將有瘟疫的流言,要人們於中秋節買月餅來吃以避禍。大家買了月餅回家後切開一看,裡面藏了紙條寫著「八月十五夜起義」,於是民眾紛紛響應,因而一舉推翻元朝。月餅因而成為中秋節的應景食物。
我們有一些關於中秋節的民間故事,如:嫦娥奔月、月亮女神、狼與猴子、吳剛伐桂等…,都是以前的傳說,由其其中有一個故事是狼與猴子,故事是說有一位神仙想測驗狼、兔子和猴子有沒有良心,就向它們要東西吃,狼一看到老人,就去尋找食物給老人,猴子一爬上樹就把水果摘下來給老人吃,兔子沒有東西可以給老人吃,就往火山一跳,一心就想把自己的肉給老人吃,就把自己的性命給賠掉了。老人覺得很感動,就把兔子變成玉兔,在月球上搗藥。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棒也很感動,故事中的兔子為了送東西給老人吃,就把自己的性命賠掉了,這種救人的情操真讓人敬佩。
雖然我沒有吃到月餅,但是我還是很慶幸有這個習俗,不但讓我知道為什麼要吃月餅,還讓我體會到這個習俗的由來。
第四篇:故鄉的中秋節
此刻,正值八月十五,漆黑的夜空掛著一輪圓月。陽臺下的我,吃著月餅,卻吃到了一種苦澀,是眼淚麼?可我臉上並沒有淚水。宿舍裡傳來王菲的《水調歌頭》,聲音婉轉動聽,我生出一陣悽涼。月兒,你有沒有親人,你會不會想念他們?我見你眨眨眼,你怎莫不問問我?算了罷,只是對牛彈琴罷了。
明月幾時有
那年的八月十五,月亮正圓,那時我們一家人在院子裡,吃月餅、賞月景……好不融洽的局面。碰到我弟弟喜歡吃的棗泥時,我還會和弟弟搶。一般情況下,我搶過來後,弟弟就開始哭,媽媽嗔怪道:還不把他給弟弟。」我把月餅給他時,他還是哭。我就只得哼哼幾聲,弟弟就破涕為笑,我感慨道:「哎,小孩兒就是笨!」這時,弟弟就開始拿著數學顯擺:「姐,誰或小孩笨,我知道1+1=2,你不知道吧!」爸爸在一旁淺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在一起,夜空中瀰漫著祥和的氣息。
把酒問青天
那一年的中秋,爸爸下崗,我高考失利,選擇了復讀。那年,媽媽反常的買了幾個廉價的棗泥月餅,月餅擺在桌面上,卻沒有人去吃,弟弟在屋裡看著新聞,似乎在一時間中那個大了許多。爸爸喝著酒,時不時望向月亮。月圓之夜,涼風習習,周圍一片靜狀。終於,王菲的《水調歌頭》打破了沉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聽著聽著,我的眼便模糊了,想必蘇軾那時的抑鬱之情和我現在無異吧!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爸爸去了外地,媽媽忙於家務,我只能刻苦讀書。又是月圓時,我獨有登樓遠眺,爸爸,你在他鄉,是否安好,是否感到女兒的思念。涼風習習,宛若爸爸的手撫摸我的臉頰。一滴淚水悄然來到,晶瑩中,月兒更圓,月只更美。耳邊傳來耳熟能詳的歌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時在人間。」我不由自主的哼唱起來:「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很,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月兒,我收回剛才的對牛彈琴,在我剛才哼唱的當兒,我分明的看到你眼角欲落未落的淚。你有親人,所以你才會在八月十五傳達對親人的愛。對吧!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