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送系統和將數據與輸送系統正運送的物品相關聯的方法與流程
2023-12-11 08:47:57 4

本申請是2013年2月1日遞交的pct國際申請pct/us2013/024349於2014年9月29日進入中國國家階段的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380017980.x、發明名稱為「輸送系統和將數據與輸送系統正運送的物品相關聯的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pct國際申請pct/us2013/024349要求2012年2月5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no.61/595,098的優先權,該申請出於所有目的整個地通過引用被併入本文,就如同在本文中對其進行了充分闡述一樣。
本發明涉及輸送系統和方法,並且具體涉及輸送系統以及將數據與該輸送系統正運送的物品相關聯的方法。
背景技術:
輸送系統(conveyingsystem)常用於若干應用,諸如包裝系統、訂單履行系統、製造系統、發貨分揀系統以及退貨處理系統。這些輸送系統中的一些使用集中式多馬力ac電機來驅動軸、帶或鏈,這些軸、帶或鏈又使多組輥移動來將物品運送通過整個輸送系統。其他輸送系統則基於具有內部dc「微馬力」電機的輥,這些內部dc「微馬力」電機驅動輥的局部段。後面的系統包括無刷dc輥輸送系統。無刷dc輥輸送系統圍繞數個部件和構件構建,所述部件和構件包括具有獨立(self-contained)無刷dc電機的驅動輥、智能局部控制器以及控制器之間的基於雙向通信協議的聯網。
用於控制無刷dc輥輸送系統的一種方法使用局部控制器來控制輸送系統的每個區域中的局部功能,但是使用集中式控制器來隨著「物品」(諸如瓦楞紙箱、塑膠袋或託盤)被運送通過整個輸送系統而跟蹤這些物品。該跟蹤通過使用集中式控制器而發生,以在輸送機系統中的決策點(decisionpoint)處唯一地識別物品。這些決策點包括,例如,轉移、傳送、合併、訂單揀貨區域、稱重、分揀以及列印。
為了唯一地識別物品,輸送機系統使用條碼,條碼通常被列印在可以粘附到物品的粘性標籤上。可替換地,當可重複使用袋裝納(hold)物品時,將永久條碼標籤分配給容納在袋內的物品(一個或多個)。當袋內含物變化時,重複使用或重新分配與永久標籤相關聯的條碼id。
當物品被運送通過整個輸送機系統時,條碼掃描儀被安置於決策點處以讀取條碼。在每個決策點處,條碼信息被電子地發送到集中式控制器,並且該集中式控制器確定對物品需要做什麼或者在該條碼掃描位置處需要關於該物品的什麼數據。該方法具有幾個消極方面。首先,能夠讀取移動的物品上的條碼的條碼掃描和相關設備是昂貴的,並且可能相當於典型的自動化輸送機系統的成本的很大比例。第二,條碼掃描儀必須電關連到中央控制系統,導致數據通信網絡和相關聯的電纜布線廣泛並且昂貴。第三,決策點處所需要的信息被存儲在中央資料庫中,因此,以及時的方式訪問該資料庫在大型自動化輸送機系統上可能變得具有挑戰性,因為中央控制器必須同時服務於所有決策點。
通常,自動化輸送機系統中所使用的條碼是唯一地識別物品的一維條碼。然而,一維條碼不包含關於物品的任何附加數據。相反,確定輸送系統將執行的功能所需的數據被遠程存儲在與集中式控制器相關聯的資料庫中。該數據可以是物品在輸送機系統上必須採取的路線、訂單數據、分揀點、返回點等。
二維條碼的使用允許該附加數據中的一些隨同物品一起被傳遞,但是條碼內的數據無法被更新。這些二維條碼可以通過包括關於特定物品在自動化輸送機系統內的預定義路線的數據來簡化一些分揀系統。然而,二維條碼上的數據無法被更新。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將數據與輸送系統正運送的物品相關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物品接納到輸送系統的第一區域中;接收與所述物品相關聯的數據,並且將所述數據存儲到與第一區域相關聯的第一存儲內存(firststoragememory)中;將所述物品運送到所述輸送系統的第二區域中;以及將存儲在所述第一存儲內存中的數據傳送到與所述第二區域相關聯的第二存儲內存中。
接收與所述物品相關聯的數據的步驟可以包括使用與所述第一區域相關聯的數據讀取器從與所述物品相關聯的數據標記(datatag)讀取數據。數據讀取器讀取的數據可以被存儲到所述第一存儲內存中,或者數據讀取器讀取的數據可以被發送到中央資料庫,並且其中從中央資料庫接收的數據被存儲到所述第一存儲內存中。所述數據讀取器可以包括條碼讀取器和rfid讀取器中的至少一個。
所述方法還可以包括使用與所述第二區域相關聯的傳感器感測所述物品的性質的步驟。使用與所述第二區域相關聯的傳感器感測所述物品的性質的步驟可以包括使用與所述第二區域相關聯的稱重器具(scale)感測所述物品的重量。與所感測的性質相關聯的數據可以被存儲到第二存儲內存中。
所述方法還可以包括以下步驟:將所述物品運送到所述輸送系統的第三區域中並且將存儲在所述第二存儲內存中的數據傳送到與所述第二區域相關聯的第三存儲內存中。傳送到所述第三存儲內存中的數據可以包括從所述第一存儲裝置傳送的數據以及存儲到所述第二存儲內存中的所感測的性質數據。
所述方法還可以包括基於存儲在所述第三存儲內存中的所感測的性質數據在第三區域中對所述物品進行處理。對所述物品進行處理的步驟可以包括:如果與所感測的性質相關聯的數據滿足預定標準,則將所述物品運送到所述輸送系統的第四區域中,並且如果與所感測的性質相關聯的數據未能滿足所述預定標準,則將所述物品運送到所述輸送系統的第五區域中。所感測的性質可以是所述物品的重量,並且所述預定標準可以是所述物品的預期重量內的規定容限。
對所述物品進行處理的步驟可以包括基於存儲在所述第三存儲內存中的所感測的性質數據,使用與所述第三區域相關聯的標籤印表機列印標籤(label)。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輸送系統可以包括:多個區域,每個區域包括:輸送機部分,其運送物品;驅動器,其驅動所述輸送機部分;存儲內存,其存儲與所述物品相關聯的數據;以及控制器,其與相鄰區域的控制器進行通信,控制所述驅動器將所述物品運送到所述相鄰區域中,並且控制所述存儲內存將所存儲的數據傳送到所述相鄰區域的存儲內存中。
所述多個區域之一可以包括從與所述物品相關聯的數據標記讀取數據的數據讀取器。這些(thee)數據讀取器可以包括條碼讀取器和rfid讀取器中的至少一個。
所述多個區域之一可以包括感測所述物品的性質的傳感器。所述傳感器可以是感測所述物品的重量的稱重器具。
所述多個區域可以包括第一區域、第二區域和第三區域,並且其中如果存儲在與所述第一區域相關聯的存儲內存中的數據滿足預定標準,則所述第一區域的控制器控制所述驅動器將所述物品運送到所述第二區域中,如果存儲在與所述第一區域相關聯的存儲內存中的數據未能滿足所述預定標準,則所述第一區域的控制器控制所述驅動器將所述物品運送到所述第三區域中。
所述多個區域之一可以包括基於存儲在所述存儲內存中的數據對物品進行處理的處理器。所述處理器可以是基於所述物品的性質列印用於所述物品的標籤的標籤印表機。
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將數據與輸送系統正運送的物品相關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物品接納到輸送系統的第一區域中;接收與所述物品相關聯的數據,並且將所述數據存儲到與所述第一區域相關聯的第一存儲內存中;將所述物品運送到所述輸送系統的第二區域中;以及將存儲在所述第一存儲內存中的數據傳送到與所述第二區域相關聯的第二存儲內存中。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接收與所述物品相關聯的數據的步驟包括使用與所述第一區域相關聯的數據讀取器從與所述物品相關聯的數據標記讀取數據。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數據讀取器讀取的數據被存儲到所述第一存儲內存中。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數據讀取器讀取的數據被發送到中央資料庫,並且其中從所述中央資料庫接收的數據被存儲到所述第一存儲內存中。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數據讀取器包括條碼讀取器和rfid讀取器中的至少一個。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將數據與輸送系統正運送的物品相關聯的方法還包括使用與所述第二區域相關聯的傳感器感測所述物品的性質的步驟。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使用與所述第二區域相關聯的傳感器感測所述物品的性質的步驟包括使用與所述第二區域相關聯的稱重器具感測所述物品的重量。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與所感測的性質相關聯的數據被存儲到所述第二存儲內存中。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將數據與輸送系統正運送的物品相關聯的方法還包括:將所述物品運送到所述輸送系統的第三區域中;以及將存儲在所述第二存儲內存中的數據傳送到與所述第二區域相關聯的第三存儲內存中,其中傳送到所述第三存儲內存中的數據包括從所述第一存儲器傳送的數據以及存儲到所述第二存儲內存中的所感測的性質數據。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將數據與輸送系統正運送的物品相關聯的方法還包括基於存儲在所述第三存儲內存中的所感測的性質數據在所述第三區域中對所述物品進行處理。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對所述物品進行處理的步驟包括:如果與所感測的性質相關聯的數據滿足預定標準,則將所述物品運送到所述輸送系統的第四區域中,並且如果與所感測的性質相關聯的數據未能滿足所述預定標準,則將所述物品運送到所述輸送系統的第五區域中。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感測的性質是所述物品的重量,並且其中所述預定標準是所述物品的預期重量內的規定容限。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對所述物品進行處理的步驟包括基於存儲在所述第三存儲內存中的所感測的性質數據,使用與所述第三區域相關聯的標籤印表機列印標籤。
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輸送系統,所述傳輸系統包括:多個區域,每個區域包括:輸送機部分,所述輸送機部分運送物品;驅動器,所述驅動器驅動所述輸送機部分;存儲內存,所述存儲內存存儲與所述物品相關聯的數據;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相鄰區域的控制器進行通信,控制所述驅動器將所述物品運送到所述相鄰區域,並且控制所述存儲內存將所存儲的數據傳送到所述相鄰區域的存儲內存中。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多個區域之一包括從與所述物品相關聯的數據標記讀取數據的數據讀取器。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數據讀取器包括條碼讀取器和rfid讀取器中的至少一個。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多個區域之一包括感測所述物品的性質的傳感器。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傳感器是感測所述物品的重量的稱重器具。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多個區域包括第一區域、第二區域和第三區域,並且其中如果存儲在與所述第一區域相關聯的存儲內存中的數據滿足預定標準,則所述第一區域的控制器控制所述驅動器將所述物品運送到所述第二區域中,並且如果與所述第一區域相關聯的存儲內存中的數據未能滿足所述預定標準,則所述第一區域的控制器控制所述驅動器將所述物品運送到所述第三區域中。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多個區域之一包括基於存儲在所述存儲內存中的數據對物品進行處理的處理器。
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處理器是基於所述物品的性質列印用於所述物品的標籤的標籤印表機。
附圖說明
圖1圖示說明輸送系統以及使用條碼將數據與該輸送系統正運送的物品相關聯的方法;
圖2是圖示說明輸送系統以及使用rfid數據標記將數據與該輸送系統正運送的物品相關聯的方法;
圖3圖示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的輸送系統以及將數據與該輸送系統正運送的物品相關聯的方法;以及
圖4圖示說明輸送機系統的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第一實施例沒有存儲內存,而第二實施例包括存儲內存。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示說明輸送系統以及將數據與該輸送系統正運送的物品1相關聯的方法,其中一維條碼2被貼附到物品1。如所示的,輸送系統包括第一區域10和第二區域20。每個區域包括輸送機部分11、21、驅動器12、22、數據標記讀取器13、23(在這種情況下,條碼讀取器)以及局部控制器14、24,輸送機部分11、21運送物品1,驅動器12、22驅動輸送機部分11、21,數據標記讀取器13、23讀取一維條碼2中編碼的數據。第一區域10還包括稱重器具16,並且第二區域20還包括標籤印表機27。輸送系統還包括集中式控制器40和集中式資料庫41。
在圖1的方法中,具有一維條碼2的物品1被接納到區域10中,其中數據標記讀取器13讀取一維條碼2,並且將與一維條碼2相關聯的數據發送到局部控制器14,局部控制器14將該數據發送到集中式控制器40。集中式控制器40然後從資料庫41檢索物品1的預期重量,並且將預期重量數據發送到局部控制器14。同時,稱重器具16稱量物品1的重量,並且將與該物品的實際重量相關聯的數據發送到控制器14,控制器14將來自稱重器具16的重量與從集中式控制器40接收的預期重量進行比較。如果局部控制器14確定實際重量在規定容限內與預期重量不同,則局部控制器14將會將物品1轉移到另一個區域(未示出)。否則,局部控制器14查詢局部控制器24以確定第二區域20是否可以接受當前佔據第一區域10的物品1。如果第二區域20清空(沒有物品),則第二區域20將控制驅動器22以啟動輸送機部分21,並且第二區域20將向第一區域10通知第二區域20可以接受物品1。當從第二區域20接收到通知時,第一區域10將控制驅動器12啟動輸送機部分11,使物品1被運送到第二區域20中。同時,與稱重器具16感測的重量相關聯的數據被發送到集中式控制器40,並且被存儲在資料庫41中。在第二區域20中,數據標記讀取器23讀取一維條碼2,並且將與一維條碼2相關聯的條碼數據發送到局部控制器24,局部控制器24然後將該數據發送到集中式控制器40。在訪問資料庫41以檢索與一維條碼相關聯的重量數據之後,集中式控制器然後將會將重量數據發送到局部控制器24,局部控制器24然後指示標籤印表機27基於物品重量列印適當的發貨標籤28。圖1的系統和方法的問題是一維條碼2僅包括表示物品1的單個數字或代碼、而不包括與物品1相關的實際數據(諸如估計重量)的性質。另一個問題是一維條碼2不允許重量數據隨同物品1一起從第一區域10傳遞到第二區域20的靜態性質。
二維條碼的使用可以允許實際數據中的一些(諸如估計重量)被包括在條碼中,但是不允許更新條碼中所包括的實際數據。
圖2圖示說明輸送系統以及將數據與該輸送系統正運送的物品1相關聯的方法,其中rfid標記3被貼附到物品1。如所示的,輸送系統包括第一區域10和第二區域20。每個區域包括輸送機部分11、21、驅動器12、22、數據標記讀取器13、23(在這種情況下,rfid讀取器)以及局部控制器14、24,輸送機部分11、21運送物品1,驅動器12、22驅動輸送機部分11、21,數據標記讀取器13、23讀取rfid標記3中編碼的數據。第一區域10還包括稱重器具16,並且第二區域20還包括標籤印表機27。
在圖2的方法中,具有rfid標記3的物品1被接納到區域10中,其中數據標記讀取器13讀取rfid標記3,並且將與rfid標記3相關聯的數據發送到局部控制器14。如果該數據包括預期重量數據,則它不必訪問集中式控制器來檢索物品1的預期重量。同時,稱重器具16稱量物品1的重量,並且將與該物品的實際重量相關聯的數據發送到局部控制器14,局部控制器14將來自稱重器具16的重量與預期重量進行比較。如果局部控制器14確定實際重量在規定容限內與預期重量不同,則局部控制器14將會將物品1轉移到另一個區域(未示出)。否則,局部控制器14查詢局部控制器24以確定第二區域20是否可以接受當前佔據第一區域10的物品1。如果第二區域20清空(沒有物品),則第二區域20將控制驅動器22以啟動輸送機部分21,並且第二區域20將向第一區域10通知第二區域20可以接受物品1。當從第二區域20接收到通知時,第一區域10將控制驅動器12啟動輸送機部分11,使物品1被運送到第二區域20中。同時,與稱重器具16感測的實際重量相關聯的數據被寫入到rfid標記3上。在該物品被運送到第二區域20之後,數據標記讀取器23讀取rfid標記3,並且將與rfid標記3相關聯的數據發送到局部控制器24。在從rfid標記3檢索到實際重量數據之後,局部控制器24然後將指示標籤印表機27基於物品重量列印適當的發貨標籤28。
圖2的系統和方法的益處是,rfid標記允許數據隨物品一起移動,並且還允許用在rfid標記被分配給該物品之後創建的新數據來更新該數據。然而,rfid標記是昂貴的,並且對於物品便宜或者物品被發貨並且不被退回的應用而言不是一個選擇。通過將rfid標記附加到可重複使用袋,可以一定程度地克服該問題,其中rfid標記被分配給該袋中容納的物品(一個或多個),並且當袋內含物變化時,重複使用或重新分配rfid標記。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另一個問題是,rfid標記的寫入是有限的,這意味著在它們未能可靠地操作之前它們僅可以被寫入有限次數。另一個問題是在輸送過程中在每個決策點處需要rfid數據標記讀取器。又一個問題是,在物品正移動的同時可以訪問rfid標記的速度是有限的,當大量數據被讀取時,這尤其是個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圖3圖示說明輸送系統以及將數據與該輸送系統正運送的物品相關聯的方法,其中存儲內存與輸送系統的每個區域相關聯。如所示的,輸送系統包括第一區域10和第二區域20。每個區域包括輸送機部分11、21、驅動器12、22、數據標記讀取器13、23(在這種情況下,條碼讀取器)、局部控制器14、24以及存儲內存15、25,輸送機部分11、21運送物品1,驅動器12、22驅動輸送機部分11、21,數據標記讀取器13、23讀取與物品1相關聯的一維條碼2中編碼的數據。第一區域10還包括稱重器具16,並且第二區域20還包括標籤印表機27。輸送系統還包括集中式控制器40和集中式資料庫41。
在圖3的方法中,具有一維條碼2的物品1被接納到區域10中,其中數據標記讀取器13讀取一維條碼2,並且將與一維條碼2相關聯的數據發送到局部控制器14,局部控制器14將該條碼數據發送到集中式控制器40。集中式控制器40然後從資料庫41檢索物品1的預期重量,並且將預期重量數據發送到局部控制器14。同時,稱重器具16稱量物品1的重量,並且將與該物品的實際重量相關聯的數據發送到控制器14,控制器14將來自稱重器具16的重量與從集中式控制器40接收的預期重量進行比較。如果局部控制器14確定實際重量在規定容限內與預期重量不同,則局部控制器14將會將物品1轉移到另一個區域(未示出)。否則,局部控制器14查詢局部控制器24以確定第二區域20是否可以接受當前佔據第一區域10的物品1。如果第二區域20清空(沒有物品),則第二區域20將控制驅動器22以啟動輸送機部分21,並且第二區域20將向第一區域10通知第二區域20可以接受物品1。當從第二區域20接收到通知時,第一區域10的局部控制器14將控制驅動器12啟動輸送機部分11,使物品1被運送到第二區域20中。同時,來自一維條碼2的數據和存儲在第一區域10的存儲內存15中的來自稱重器具16的重量數據被傳送到第二區域20的存儲內存25。在第二區域20中,在從存儲內存25檢索到實際重量數據之後,局部控制器24指示標籤印表機27基於物品重量列印適當的發貨標籤28。
根據圖3,允許數據隨物品一起移動,並且還允許用在一維條碼被分配給該物品之後創建的新數據來更新該數據。此外,可以避免輸送過程中每個決策點處的數據標記讀取器,並且可以避免讀取物理數據標記(諸如條碼或rfid標記)所需的時間,並且可以避免訪問集中式控制器40所需的時間。
將理解的是,上面描述的系統和方法是一個示例性實施方案,並且該系統可以包括與以上描述的變化方式以及附加特徵,這些附加特徵中的一些在下面進行描述。
如圖3所示,物品以一維條碼被編碼,該一維條碼僅包括表示該物品的單個數字或代碼,而不包括與該物品相關的實際數據,諸如估計重量。對於圖3,選擇一維條碼來表明使用二維條碼或rfid數據標記的益處可以通過圖3的甚至使用一維條碼的系統和方法來實現。然而,可以使用任何數據標記,包括一維條碼、二維條碼和rfid數據標記。此外,如圖3所示,數據標記被貼附到物品。然而,數據標記可以被貼附到保存物品的容器,或者與保存物品的容器整合,或者以其他方式與物品相關聯。
如圖3所示,第一區域包括稱重器具,並且第二區域包括標籤印表機。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的這些功能被選擇來例示說明所述系統和方法可以應用於任何數量的受益於允許數據隨物品一起移動通過輸送系統(諸如在輸送系統的決策點處移動,所述決策點可以包括轉移、傳送、合併、訂單揀貨區域、稱重、分揀以及列印)的情況的益處。
輸送系統可以使用具有驅動局部段的輥的內部dc「微馬力」電機的輥,包括無刷dc輥輸送系統。無刷dc輥輸送系統可以包括具有獨立無刷dc電機的驅動輥、智能局部控制器以及局部控制器之間的基於雙向通信協議的聯網。這些類型的輸送機系統可以將輸送機的長行程分段為將單個物品存放在一個「區域」中的多個區域。每個區域可以具有它自己的有動力裝置的/電機驅動的(motorized)輥,並且可以獨立於系統上的其他區域被啟動和停止。
除了驅動無刷電機之外,局部控制器還可以具有通過數字i/o(輸入和輸出)與外部控制部件進行通信的能力。這些裝置包括但不限於光眼傳感器、限位開關、操作者界面、電磁閥、電機接觸器等。每個控制器還可以包含微處理器和存儲內存。與使用可重寫rfid標記相比,存儲內存可以具有多得多的存儲容量,並且不是作為隨物品一起行進的物理裝置而存在,而是充當隨物品一起行進的虛擬數據標記。此外,因為數據標記是虛擬的,所以對於標記本身或讀取器/寫入器裝置不存在通常在整個輸送系統上讀取和寫入rfid標記所需的成本。此外,因為數據被電子地傳送,所以不存在與數據傳送相關的速度問題。
輸送機系統可以包括電機驅動輥輸送機線路,該線路基本上是端對端連接以創建更長長度的輸送機的一系列單個的輸送機(區域)。輸送機的每個部分可以包含它自己的驅動輥,該驅動輥耦合到該區域中的其他輥。通常,當物品在輸送機線路上被輸送時,每個局部控制器與和它相鄰的控制器(一個或多個)進行通信以將物品從一個區域移動到另一個區域。存儲內存可以駐存在每個局部控制器的區域控制器卡上。當物品進入輸送機線路或者被放置到輸送機線路上(被引導)時,可以從中央資料庫提取與該物品相關的特定數據,並且將該數據電子地傳送到控制器以及區域控制器卡的存儲內存上。
更詳細地,以下描述將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進行比較,在第一實施例中,條碼與在沒有存儲內存的輸送機系統中將被運送的物品相關聯,在第二實施例中,包括存儲內存。
根據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發貨清單系統通常獲取箱子或袋子中的已完成客戶訂單,並且稱量物品的重量以確定該物品是否是正確的重量,然後要麼將該箱子轉移到拒絕通道,要麼繼續進行並且列印特定於該訂單的發貨標籤。
根據圖4中所示的第一實施例,箱子(物品)進入區域1。條碼掃描儀讀取物品上的條碼,並且將它識別為物品12345(item12345)。物品12345id被發送到中央資料庫(主機)以向主機指示該物品正被處理並且已經進入了系統。
一旦數據被捕捉並且被發送到主機,區域1就查詢區域2以確定區域2是否可以接受當前佔據區域1的物品。如果區域2清空並且沒有物品,則區域2將啟動並且向區域1通知它是清空的。區域1然後啟動其電機,並且將物品驅動到區域2中。當物品從區域1傳送到區域2時,區域2處的條碼掃描儀讀取物品上的識別條碼。
現在,物品駐留在區域2中。在這個實施例中,區域2配備有稱重器具功能。區域2稱量物品的重量,然後將物品的重量發送到主機。區域2然後查詢區域3以查看它是否可用於接受當前在區域2中的物品。區域3啟動,並且向區域2指示它是空閒的可接受物品。區域2上電,並且將物品傳送到區域3。當物品從區域2傳送到區域3時,區域3處的條碼掃描儀讀取物品上的識別條碼。條碼id然後被發送到主機以確定在區域2中收集的物品實際重量是否與存儲在主機上的中央資料庫中的預期重量相同。主機將預期重量與實際重量進行比較。如果主機確定實際重量在規定容限內與預期重量不同,則它將告訴區域3將物品轉移到區域6,用於可能具有揀貨錯誤的訂單的拒絕輸送機。為了實現該轉移,區域3查詢區域6以查看它是否可用於接受物品。如果區域6沒有物品,則它將向區域3通知它可供使用,同時啟動它的驅動電機。區域3然後將物品傳送到區域6。
如果實際重量與預期重量匹配,則主機告訴區域3以與在前面的描述中發生的傳送相同的方式將物品傳送到區域4。區域4然後嘗試以相同的方式將物品傳送到區域5。
當物品正從區域4被傳送到區域5時,區域5處的條碼掃描儀讀取物品上的識別條碼。當物品到達區域5時,該區域處的標籤印表機需要列印用於該訂單的發貨標籤。用於物品的條碼id被發送到主機,主機從其中央資料庫檢索所需信息以創建發貨標籤。主機然後將標籤信息發送到標籤印表機,並且當標籤準備好列印時通知輸送機。區域5然後使其輥上電以將物品運送通過標籤印表機。
該方法在每個決策處需要中央處理,並且需要許多條碼掃描儀,每個控制點一個條碼掃描儀。
根據同樣在圖4中示出的第二實施例,箱子(物品)進入區域1。條碼掃描儀讀取物品上的條碼,並且將它識別為物品12345。物品12345id被發送到中央資料庫以檢索關於訂單的特定信息(單個資料庫記錄)。該信息通常將包括列印標籤所需的客戶地址信息、訂單的預期重量、期望發貨方法(usps、ups、fed-x等)以及可能地,訂單中的sku和數量的細節。來自資料庫的該數據整個地被發送到區域1的控制卡上的存儲內存。
一旦數據被寫入到控制卡,區域1就查詢區域2以確定區域2是否可以接受當前佔據區域1的物品。如果區域2清空並且沒有物品,則區域2將啟動並且向區域1通知它是清空的。區域1然後啟動其電機,並且將物品驅動到區域2中。當物品正從區域1被傳送到區域2時,區域1將它存儲在它的存儲內存中的整個數據記錄發送到區域2,並且清空它自己的存儲內存。
現在,物品駐留在區域2中,並且與該物品相關聯的所有數據已經被電子地傳送到區域2的存儲內存。在這個實施例中,區域2配備有稱重器具功能。區域2稱量物品的重量,然後在適當的欄位中將該物品的重量寫入到存儲內存。區域2然後查詢區域3以查看它是否可用於接受當前在區域2中的物品。
區域3啟動,並且向區域2指示它是空閒的可接受物品。區域2上電,並且將將物品傳送到區域3,並且將與該物品相關聯的數據(包括實際重量)發送到區域3。區域3然後使用其存儲內存中的數據記錄來將預期重量與實際重量進行比較。如果區域3確定實際重量在規定容限內與預期重量不同,則區域3將會將物品轉移到區域6,用於可能具有揀貨錯誤的訂單的拒絕輸送機。為了實現該轉移,區域3查詢區域6以查看它是否可用於接受物品。如果區域6沒有物品,則它將向區域3通知它可供使用,同時啟動它的驅動電機。區域3然後向區域6發送與物品相關聯的數據,同時它將該物品傳送到區域6。
如果實際重量與預期重量匹配,則區域3嘗試以與在前面的描述中發生的傳送相同的方式將物品傳送到區域4。區域4然後嘗試以相同的方式將物品傳送到區域5。
當物品到達區域5時,該區域處的標籤印表機需要列印用於該訂單的發貨標籤。因為對物品進行發貨所需的所有數據直接存在於區域5存儲內存中,所以用於該區域的控制卡僅直接列印標籤,並且標註該訂單為發貨的。包括發貨跟蹤編號、重量、發貨時間等的已完成訂單信息然後被送回到主控制器資料庫。
這是一個小的實施例,但是表明了在需要或產生數據的每個點處在沒有條碼掃描儀或其他識別裝置幫助的情況下,實現多少個需要物品特定數據的輸送機功能。另一個益處是該方法需要較少的條碼掃描儀。較少的掃描儀意味著較少的初期成本,但也成比例地降低了「無讀取」的機會。每當掃描儀不能適當地對條碼進行解碼時,就必須對物品進行不同的處理,並且將該物品發送到輸送機系統上的特殊通道以對其進行檢查、重貼標籤或重新引導。這表示成本持續不間斷並且子系統處理無讀取的初期成本增加。
本發明的另一個益處是,不需要中央控制器(主機)快速地對輸送機系統所需的決策做出反應,因為每個控制器局部地做出它自己的決策,並且不需要來自主機的實時數據。類似於第一實施例那樣構造的系統依賴於主機對請求的及時響應。當主機同時從整個系統接收到幾個請求時,系統吞吐量可能受損,因為物品可能被攔截(holdup),等待主機的響應。
因為用於每個區域的控制卡還具有串行數據通信能力,所以可以極大地減少與將條碼掃描儀、稱重器具、印表機等連接到系統相關的布線和相關聯的成本。不是必須將這些「數據」裝置布線到遠程主機,這些數據裝置中的每個而是直接接線到局部區域控制器。
儘管已經出於例示說明的目的基於當前被認為是最實用的優選實施方案的實施方案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描述,但是要理解的是,這樣的細節僅僅是為了該目的,並且本發明不限於所公開的實施方案,而是相反,意圖覆蓋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範圍內的修改和等同布置。例如,要理解的是,本發明設想,在儘可能的範圍內,任何實施方案的一個或更多個特徵可以與任何其他實施方案的一個或更多個特徵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