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運動演講稿
2023-12-11 15:22:27 2
1935年12月9日,是一個難以忘懷的日子,是一個讓國人倍受鼓舞的日子,是一個值得我們細細咀嚼的日子。小編收集了20xx年129運動演講稿,歡迎閱讀。
20xx年129運動演講稿一
朋友們,當時間的車輪碾到今天的時候,當掛曆上赫然顯示12月9好的時候,身為青年的我們,我相信,我們中的沒一個人都不會忘記這一天,十二月九日
十二月九日
一個普通但不平凡的日子
時間倒流
回溯到一九三五年
陽光依然懶懶散散
冬日依舊寒冷悽清
但空氣卻急速的流動
因為
在北平——歷史的故都
發生了驚天動地的事件——
為反對投降和壓迫掀起了學生總運動
到處是掛滿的標語
到處是飄舞的紙單
到處是舞動的小旗
到處是怒吼的口號
到處是浴血沸騰的青年
這一天
白云為之翻湧
大海為之咆哮
黃河長江為之怒吼
中華大地為之震顫
因為
一個蹂躪不屈的民族
在甦醒
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在抗爭
我們不會忘記,不會忘記這一天,七十五年前的這一天:我們更不會忘記,更不會忘記那些在敵人的恐怖下高呼著口號散發著傳單而不惜拋頭顱,撒熱血的青年,可敬可愛的青年。
是他們,在國家存亡的關頭,振臂高呼,促使了反動派的妥協。
是他們,在民族生死的毫髮間,熱血橫灑,促使了民族的覺醒。
他們,可敬可;可愛的青年,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展示了青年的熱血豪情,以他們大無畏的勇氣,詮釋了青年的含義。
我們不會忘記他們,那些可敬可愛的青年,他們是民族的拯救者,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先驅。
那麼,朋友們,正值青春年華年少輕狂的我們,該用這樣怎樣的行動詮釋青年的含義呢?
處於二十一世紀和平下的中國大學生們又該如何去展現青春的風採呢?
對此,我只想說兩個字「努力」
也許我們會不屑的說,『現在是和平年代了,沒必要為了去做什麼大的貢獻而整日的去努力,那樣會活的很累。
也許我們會哀怨的說,「人生苦短,一生能有幾個青春,何必要不按時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華邊的那麼單調呢?
是啊!人生苦短,而生命只有一次,青春有何其短暫,我們何必要去實現目標而整日努力,整日辛苦呢?
但是,朋友們,難道我們真的希望這大好的青春年華就在我們的虛度中而好無意義的流淌而去嗎?
難道我們真的希望,當我們年老時,翻憶起年輕時的影集只能看到那單調的,苦澀的毫無意義的青春嗎?
難道我們真的希望雖然快樂但平庸地度過青春,然後平庸的度過餘生嗎?
不會的,我相信,沒一個有理智,有熱血的青年大學生都不會希望自己平平庸庸一輩子,我們都渴望理想的實現,艘刊物自己的青春大發光彩。
那麼,朋友們,努力吧,趁我們還年輕。
年輕就是資本,年輕就是能力,年輕就是全部。
朋友們,別再有那麼多的猶豫,別再有那麼多的彷徨,別放慢我們年輕的腳步,勇敢而執作的向前走,前方便是海闊天空。
朋友們,努力吧,趁我們還年輕世界屬於我們,未來屬於我們。
20xx年129運動演講稿二
1935年12月9日,是一個難以忘懷的日子,是一個讓國人倍受鼓舞的日子,是一個值得我們細細咀嚼的日子。在日寇瘋狂進攻我華北大地,國人沉醉麻木,國民黨消極抗日,社會如一潭死水的民族存亡關頭,具有民族憂患意識的北平學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搖旗吶喊,樹起華夏大地第一面戰旗,他們是歷史的改造者,是革命的先驅!
遙首那風雨飄搖,山河破碎的崢嶸歲月,中國人民正遭受內憂外患的苦難,而渴求知道,渴求真理的廣大愛國青年,懷著一顆熾熱的心,發憤學習,投身於火熱的革命運動中。正是他們一顆顆愛國心的碰撞,撥出了五四的吶喊,一二·九的震嘯。在華夏大地上颳起了一股旋風。他們是真正的時代英雄!
而今,歷史的車輪已輾入了21世紀,風華正茂的我們正疾步奔行。作為時代的弄潮兒,我們應繼承和發揚「12·9」運動的優良傳統,12·9精神為前進的動力,努力承擔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刻苦學習,頑強拼搏。用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隨時聽候祖國的安排,發出新時代新青年的吶喊!
而要完美地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不能空口白話,紙上談兵,要把這股熱情傾注到前進的每一步上,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首先,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宏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愛國情操。12·9運動的爆發不是愛國青年們理想的碰撞。他們因為都有一顆愛國心,而走到一起,掀起了革命運動的浪潮。所以,只有既定了奮鬥目標,才可以激起更大的熱情向前前進,向前發展,才會在徵途上不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其次,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在前進的路上,隨時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或是種種誘惑,一不小心,就會陷進泥潭,不能自拔。只有具備了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才能堅持到底,展現自我。
最後,要付諸行動,落到實處。只有行動起來,才有可能衝向成功,實現心中的理想抱負。12·9運動的成功爆發正是愛國青年們的切實行動,所以目標的實現與否,關鍵是在於行動。
新時代的我們,新時代的新青年,正邁著堅實的步伐,向前進取。我深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12·9精神為動力,新時代的我們會以獨特的方式炸響新世紀的第一聲春雷,發出新世紀的12·9吶喊,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國家的富強而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我們的熱血,同我們的真誠,同我們的努力鑄就華夏大地上一道最亮的風景線。
永葆「12·9」精神長青不老
20xx年129運動演講稿三
1935年12月9日,一個令人痛心,但永遠值得我們紀念的日子。在這一天,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在北平爆發了,當北平的愛國學生在聽到蔣介石下令「絕對不抵抗」後,他們像雄獅一樣怒吼起來,把「九·一八」以來鬱積在心頭的仇恨和對國民黨蔣介石的憤懣都並發出來,開展了抗日救亡鬥爭,掀起了「一二·九」運動。
「一二·九」運動是「五四」以來又一次愛國學生首先行動起來,並得到全國人民響應的運動,至今已整整六十六周年了。今天,我們在此聚會紀念,面對他們「我真橫刀向天吳,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愛國情操;面對他們「愛祖國高於一切」的愛國熱情;面對他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我們的心能平靜嗎?我們能無動於衷?當然不能!我們要學習和發揚他們關心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及憂國憂民的光榮傳統。
如今,作為我們跨世紀的一代,面對未來祖國前途無限光輝燦爛,我們更應該具有愛國之情和樹立報國之心。當遠訪國外參加演出的同學為了中國的主權毅然放棄時,我們不禁要對他們的行為肅然起敬;但我們的學生聞聽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後,上街遊行以示抗威時,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學生高昂的愛國熱情,再一次從他們的身上感到了流淌著的愛國熱血;當看到一個個海外歸來的遊子們,用他們的知識報效我們祖國時,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愛國情操的巨大動力。它才真正代表著一個民族的信念,它才真正是一個民族的象徵。它不是與生俱來,但它是後激勃發;它不是上帝,但它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興亡;它不是利劍,但它永遠是對外最有利的武器。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面對中國入世,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機遇和挑戰,面對和平與發展的當今世界,我們面臨的不再是戰爭的洗禮,而是就業的競爭。我們的報國之舉也不再是拋頭顱、灑熱血,而是學知識、建家鄉。其實,無論是戰爭還是競爭,我們都需要一顆愛國之心,只有高尚的愛國情操才能架起我們心中的一桿利益之稱,是「人不為己,天株地滅」呢?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呢?
記得古羅馬哲學家維吉爾曾經說過「命運始終厚愛勇敢的人」。讓我們在文化學習中,勇做一個汲峭攀登的人;在業餘生活中,敢做時間的主宰者;在社會實踐中,爭當一個活雷鋒。同學們,讓我們勇敢地站起來,高舉著「弘揚愛國之情,樹立報國之志」的旗幟,向著祖國的繁榮,經濟的騰飛,民族的振興而奮勇前進吧!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