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成品靜脈輸液配製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14:25:17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務治療設置,特別是一種成品靜脈輸液配製裝置,其應用在PIVAS(靜脈藥液配製中心)中。
背景技術:
靜脈輸液已成為醫學護理中治療與支持的重要手段,用量大,應用面廣,靜脈輸液是臨床廣泛採用的治療用藥方法。據多方面資料統計,我國醫院住院患者的98%、醫院門診患者的40%、社區診所患者的70%,都接受了靜脈輸液。環境汙染、氣候變化、自然災害、人口老齡化、病毒細菌變異,新的衍生疾病不斷危害人類身體健康。面對各大、中、小醫療機構人滿為患,臨床護理人員配置比例不斷增加,仍無法滿足臨床一線護理服務工作。而就靜脈藥物治療一項,需85%的護理人員花費其工作日75%的時間為患者進行靜脈輸液,就國內現階段而言,有關自動化成品靜脈藥液配置工作檯的文獻及參考資料仍尚缺乏,此次探討研究的該項產品其功能、結構及造型在臨床實踐應用中將有待進一步完善結構設計,研究開發其他有關聯的適配裝置,預期能為成品靜脈藥物配置提供快捷安全、科學合理的操作程序。
目前國內已有不同型號及結構的智能手持式配藥機,其結構體積小,操作靈活簡單,但技術層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操作中仍需手持使用,需要特製與之匹配的無菌注射器,操作過程中易造成針頭汙染,同時對於臨床大批量成品靜脈藥物的配置不能達到同步、快速、及時,保證病人的治療能準時到位。2012年7月,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張靜發表的碩士學位論文「化療藥物配置機器人的機械臂視覺系統研究」[3]中提到利用機械臂與相機結合的原理,來完成靜脈藥物的配置過程,其精準度高、科學性強,定量、抽吸及推注過程完全由電子眼判斷完成。還有國外已使用的配藥機器人:美國lntelliFill、加拿大的RIVA和義大利的CytoCareden等,都大同小異的利用了機械臂及電子模塊完成靜脈藥物的配置。但其對環境的規範要求高,投資大。對於靜脈藥物種類繁多、含量規格的不同、劑型的不同、包裝的不同及所用的溶媒/載體的不同等,操作的局限性、複雜性及造價昂貴的約束,使適用於成品靜脈藥液配置的「機器人」 進入臨床使用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普通靜脈藥物配置工作檯使用人機結合,利用操作程序簡單可控、造價低廉的刮雨器電機總成系統,通過中間連接裝置 ,控制臨床現使用的一次性無菌注射器完成成品靜脈藥物的配製操作。集擺藥臺、配製臺及粉劑藥物衝配振溶裝置於一體,簡化配置流程,改變護理人員徒手使用無菌注射器進行成品靜脈藥物的配置操作。據臨床調查護理人員由於長期握持注射器造成手掌皮膚角質化改變、安瓿對皮膚的損傷及藥物微粒吸入對配置人員潛在的危害。使用此工作檯可以實現耗材合理共享,節約一次性無菌空針,降低了配置中耗材使用率;結構簡單及體積小減少環境設施的投入;直接避免了護理人員輾轉於擺藥臺、配置臺及治療車之間反覆取用藥物所做的大量的無效勞動。使用普通靜脈藥物配置工作檯,能有效的改善職業暴露,節省人力資源,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使護理人員有更多時間進行床邊護理,適應新時代的優質護理服務模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問題的目的是採用技術方案為,一種成品靜脈輸液配製裝置,包括作業臺和作業架,作業架擱置在作業臺之上,為活動式,作業臺為櫃式結構;作業架為組合框架結構,由縱橫板交叉連接,其特徵在於作業架包括託盤、控制設置、連結設置、擺藥架、燈控設置、聯動設置,託盤在作業架框架下層,託盤架上層安裝控制設置和聯動設置,在控制設置上層安裝連結設置,連結設置與聯動設置上層設置擺藥架,擺藥架之上設置燈控設置;所述控制設置,連結設置、燈控設置,聯動設置通過電源線相互連接。
連結設置包括擺臂、滑杆、連杆、控量螺釘、扣盒、注射器,聯動設置,擺臂、滑杆、連杆之間相互連接,擺臂通過螺釘固定在作業架,控量螺釘在連杆的一端;擺臂呈半圓形凹槽,工作時擺動幅度為90°。
滑杆使用雙側套杆和滾珠,連接擺臂與連杆,通過改變其長度和連杆的連接點,調節抽吸的藥液量。
連杆呈半圓形凹槽,為導軌,通過滑杆與擺臂連接,隨著擺臂的運動平行運動。扣盒為雙層十字型,連接連杆與注射器活塞,中間用膠棉作為緩衝墊。
聯動設置包括電機、減速蝸輪、擺臂,所述聯動設置安裝小型電機和減速蝸輪,通過螺釘固定擺臂。
託盤旋轉為扇形,旋轉打開,用於配製藥液是放置溶液和藥物,兩側各2層。
控制設置,包括標尺、滑杆,滑杆兩端各連接擺臂和連杆,控量螺釘在連杆的一端,與指針呈一體。
作業臺還包括振溶裝置和儲存櫃,所述振溶裝置包括機體、定時器、視窗、控制鍵,機體由電機和旋轉盤,使用時控制鍵啟動,在定時器設定時間,使電機帶動旋轉盤順逆時針轉動,達到粉針劑藥物的充分溶解。
本實用新型對比現有技術,其有益效果表現為,利用機械原理應用醫療護理操作,使藥物擺置與靜脈藥液配製減輕勞動強度和規範標準化,改變護理人員徒手使用無菌注射器進行成品靜脈藥液的配製操作程序,據臨床調查護理人員由於長期握持注射器造成手掌皮膚角質化改變、安瓿對皮膚的損傷及藥物對配置人員潛在的危害。普通靜脈藥物配置工作檯的研製,能有效的改善職業暴露,節省人力資源,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使護理人員有更多時間參加床邊護理,同時降低了配置中耗材使用率,減少環境設施的投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連結設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控制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聯動設置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振溶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1-5,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種成品靜脈輸液配製裝置,包括作業臺和作業架,作業架擱置在作業臺之上,為活動式,作業臺為櫃式結構,作業架為組合框架結構,由縱橫板交叉連接,其特徵在於作業架包括託盤1、控制設置2,連結設置3、擺藥架4、燈控設置5,聯動設置6,託盤1在作業架框架下層,託盤架上層安裝控制設置2和聯動設置6,在控制設置2上層安裝連結設置3,連結設3與聯動設置6上層設置擺藥架4,擺藥架4之上設置燈控設置5,所述控制設置5,連結設置3、燈控設置5、聯動設置6通過電源線相互連接。
所述連結設置3包括擺臂14、滑杆17、連杆15、控量螺釘18、扣盒13、注射器12.16,聯動設置6,擺臂14、滑杆17、連杆15之間相互連接,擺臂14通過控量螺釘18固定在作業架,控量螺釘18在連杆的一端;擺臂14呈半圓形凹槽,工作時擺動幅度為90°。
所述滑杆連接擺臂14與連杆15,通過改變滑杆17的長度與連杆15的連接點,調節抽吸的藥液量。
所述連杆15呈半圓形凹槽,為導軌型,通過滑杆17與擺臂14連接,隨著擺臂14的運動平行運動。
所述扣盒13為雙層十字型,連接連杆15與注射器活塞12,中間用膠棉作為緩衝墊。
所述聯動設置6包括電機41、減速蝸輪42、擺臂43、44,所述聯動設置安裝小型電機41和減速蝸輪42,通過螺釘固定在聯動擺臂。
所述託盤1旋轉為扇形,旋轉打開,用於配製藥液是放置溶液和藥物,兩側各2層。
所述控制設置2,包括標尺31、滑杆17,標尺31在儀器的表面,使用容量和長度兩種刻度標識,依據臨床使用注射器規格的變化可進行調整,使活塞運動的長度與所抽吸的液量相對應;電源開關32,工作模式33:連續(快速/慢速)、間歇和點動四種模式依據操作的需要進行調節。
所述作業臺還包括振溶裝置和儲存櫃,所述振溶裝置包括機體、定時器51、視窗53、控制鍵52,機體包括電機和旋轉盤,使用時控制鍵52啟動,在定時器51設定時間,使電機帶動旋轉盤順逆時針轉動,達到粉針劑藥物的充分溶解。
本實用新型採取刮雨器電機總成系統原理,利用其高速、低速、間歇、點動及復位控制原理,在配製藥液過程中根據需要靈活轉換使用其工作模式,使用聯動結構達到使用多個擺臂推動完成多個操作臺的配製操作;使用蝸輪,改變蝸杆和減速齒輪的直徑或輪齒間距就能達到改變扭矩和輸出速度輸出速度的改變可以達到與人工操作相匹配,不抗拒,使操作安全,不損壞儀器。 復位功能,無論使用何種工作模式,擺臂自動復位的功能都能使推動杆與滑杆運動到水平平行位置,完成推注,無藥液殘留。
中間連接裝置:電機與推動杆的聯接,使用刮雨器的聯動結構,可同時連接多個推動杆,用擺臂作為推動杆,在停止工作時斷開與聯動結構之間固定的螺釘,以達到多臺工作檯操作互不幹擾的效果。
使用螺釘與滑杆連接,滑動螺釘依據液量標尺左右移動,以此調節抽吸藥量的控制。
活塞與連杆的連接, 使用(雙層)十字型扣盒,之間使用膠棉作為緩衝墊。
注射器的固定裝置,使用無菌空針,為避免在操作過程中造成汙染,活塞在一個半封閉的潔淨空間運動,因此使用卡扣,用於固定注射器。
劑量控制裝置1、標尺 兩種計量單位,毫升與釐米,最大預置劑量為150ml.最大預置長度為30cm。
2、滑杆 計量為釐米,最長為30cm。
3、滑動螺釘 設計滑動螺釘與指針一體,雙向指針,分別對應容積和長度,指針方向可調。
注射器:臨床現使用20ml與50ml兩種規格的注射器,20ml注射器活塞每移動1.8cm,抽吸液量就會增/減5ml.50ml輸液器活塞每移動2cm,抽吸液量就會增/減10ml。
預置量的設計 為避免使用過程中藥液的殘留和壓力緩衝,預置量比實際抽吸藥液的量要大於5ml—10ml。注液管 使用雙孔針頭(如現在使用輸液器的輸液插)帶有排氣管,維持配製操作中正負壓的平衡。
優勢解析:以刮雨器高速運動的頻率≥45次/min計算,每分鐘至少做大約45次抽吸與推注的運動,平均1.33/S完成一次操做。
使用低速運動的頻率:低頻≥20次/min,每分鐘至少可以完成20次操作。
使用間歇約2-12S一次頻率,加之擺臂運動的時間1.33S,每分鐘大約可完成約4-15次操作。
使用點動工作模式,根據靜脈藥物配置時的需要隨意操作。基此控制工作原理,使用低速、間歇或點動工作模式,完成配置期間的核對、開啟安瓿及消毒操作規程。同時裝備粉劑振溶系統,可快速完成靜脈用粉劑藥物的批量衝配。集擺藥臺與配置臺一體,核對及配置可在同一操作空間完成,減少了配置人員輾轉於各臺之間的時間損耗及無效勞動。工作檯整體使用無菌物品儲存櫃(不鏽鋼、鋁材和PMMA)結構及材質,利用雨刮器電機總成工作原理,是一種科學可控的半自動機械裝置。其特點低複雜度、低功耗、低成本、一體化。工作檯集擺藥臺、配置臺及粉劑藥物衝配振溶裝置於一體,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性能齊全、通用性強等特點,利用了現階段臨床使用的無菌注射空針,其適用性可廣泛應用於醫療機構中。
工作檯使用刮雨器工作原理,醫療機構可根據其規模裝備多個配置操作臺。一臺電機動力可通過多個連接裝置同時完成多個操作臺的配製工作。資料示刮雨器在工作狀態時可使整個車體晃動起來。在實踐應用中能進一步完善其結構及適配裝置,並與空氣淨化系統相結合,對於大中城市建有PIVAS 的各醫療機構有著很強的適用性,與「立式擺藥臺」(母項目)適配聯合一體應用,其優越性更加突出。
無論使用何種工作模式,因其自動復位的功能,藥物都不會殘留在無菌注射器內。使用雙孔注液針頭,在配置過程中能達到正負壓的平衡,避免了藥物的浪費及不安去事故的發生 。
設置量大於實際抽吸量,容許抽入5ml-10ml的空氣,一是能確保連接管中的藥液全部注入瓶內;二是通過壓縮空氣達到一定的緩衝作用。
使用膠綿為中間的緩衝層,膠棉吸入一定量的水分後具有很強壓縮和回彈的性質,乾燥狀態時具有固體支撐的作用,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及保護儀器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其技術的優越性無可比擬,前景廣闊。
普通靜脈藥物配置工作檯使用人機結合,利用操作程序簡單可控、造價低廉的刮雨器電機總成系統,通過中間連接裝置 ,控制臨床中現使用的一次性無菌注射器完成成品靜脈藥物的配製操作。集擺藥臺、配製臺及粉劑藥物衝配振溶裝置於一體,簡化配置流程,改變護理人員徒手使用無菌注射器進行成品靜脈藥物的配置操作。據臨床調查護理人員由於長期握持注射器造成手掌皮膚角質化改變、安瓿對皮膚的損傷及藥物微粒吸入對配置人員潛在的危害。使用此工作檯可以實現耗材合理共享,節約一次性無菌空針,降低了配置中耗材使用率;結構簡單及體積小減少環境設施的投入;直接避免了護理人員輾轉於擺藥臺、配置臺及治療車之間反覆取用藥物所做的大量的無效勞動。使用普通靜脈藥物配置工作檯,能有效的改善職業暴露,節省人力資源,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使護理人員有更多時間進行床邊護理,適應新時代的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此工作檯整體使用無菌物品儲存櫃(不鏽鋼、鋁材和PMMA)結構及材質,適配裝置使用硬質膠棉,設備易於清洗、消毒和便於操作、維修和保養,材質環保,可循環利用,對人體無毒害作用。
普通靜脈藥物配置工作檯的研製,在於改變護理人員徒手使用無菌注射器進行成品靜脈藥物的配置操作程序,據臨床調查護理人員由於長期握持注射器造成手掌皮膚角質化改變、安瓿對皮膚的損傷及藥物對配置人員潛在的危害。普通靜脈藥物配置工作檯的研製,能有效的改善職業暴露,節省人力資源,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使護理人員有更多時間參加床邊護理,同時降低了配置中耗材使用率,減少環境設施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