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四大名瓷 青花瓷被譽為人間瑰寶
2023-03-30 23:06:00 1
瓷器,可以說是中國的一個待命,在英文中瓷器與中國是為同一個詞,中國也是瓷器的發源地,說起中國的瓷器最著名的還是景德鎮,而景德鎮的瓷器又可以分為四種傳統名瓷,景德鎮四大名瓷分別是玲瓏瓷、青花瓷、粉彩瓷、顏色釉瓷,大家最熟悉的還是青花瓷,周杰倫的一首《青花瓷》也是為其增色不少,當然其他三種傳統瓷器也是非常出彩的景德鎮瓷器。
景德鎮四大名瓷:
一、玲瓏瓷
景德鎮青花玲瓏瓷是明永樂年間在鏤空工藝的基礎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已有500多種年間的歷史。它靈巧、明徹、透剔,特別高雅秀潔。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記載:"素瓷甚薄,雕花紋而映出青色者謂之影青鏤花,而兩面洞透者謂之玲瓏瓷。"其製作方法是,先在生坯上按圖案設計的花形,鏤刻一個個小米孔,使之兩壁洞透,有如扇扇小窗;然後糊上特製的透明釉,就像窗戶糊紙一樣,再通體施釉。經過焙燒,鏤花處明徹透亮,但不洞不漏。這種透光的米粒狀孔眼,叫做「米花」,又稱「玲瓏眼」,「芝麻漏」。
唐代洪州窯巳生產玲瓏瓷,明永樂時,景德鎮窯巳有玲瓏產品。隆慶、萬曆其間,玲瓏瓷風行一時。清乾隆時期,御窯廠也曾仿燒。主要器物有玲瓏爐、玲瓏蓋碗、玲瓏筆架和玲瓏香奩等。因為「玲瓏」的本義就是靈巧,明徹、剔透,所以以玲瓏稱這種瓷器是非常確切的。玲瓏瓷也有很悠久的歷史,所以也是景德鎮的四大傳統名瓷之一。解放後的玲瓏瓷得到迅速發展,產品除中西餐具、茶具、具、咖啡具、文具等日用瓷外,又精製成各種花瓶、各式燈具等陳設瓷。近幾年來,更發展為彩色玲瓏、薄胎玲瓏皮燈等非常精美的工藝美術瓷。
二、青花瓷
景德鎮青花瓷,被人們稱為「人間瑰寶」。始創於元代,到明、清兩代為高峰。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不易磨損,而且沒有鉛溶出等弊病。清代龔在他的《陶歌》中這樣稱讚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裡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
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三、粉彩瓷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是以粉彩為主要裝飾手法的瓷器品種。粉彩是一種釉上彩繪經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礎上,受琺瑯彩瓷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從康熙晚期創燒,到雍正、乾隆年代,日臻完善,後歷朝流行不衰。
其製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圖案輪廓,再堆填色料,在攝氏七百多度的溫度下燒煅而成,顏色柔和,畫工細膩工整,既有國畫風味,又有浮雕感,畫面充滿著濃鬱的民族特色。有以中國歷史故事和神話為主的人物、有秀麗多彩的山水、有栩栩如生鳥翎毛,有工整對稱的幾何圖案。粉彩的描繪,著色技法是比較複雜細緻的,一般如畫,彩,填,洗,扒,吹,點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畫筆,填筆,洗筆,彩筆,篤筆,赤金筆,金水筆,瑪瑙筆,扒筆等許多特製筆。
四、顏色釉瓷
如果用「萬紫千紅」來形容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之一的顏色釉,那是非常恰當的。不僅紅紫,不論什顏色都可燒制,紅為火焰,綠為春水,藍似青天,黑為墨炭,其釉色可謂五彩繽紛,晶瑩奪目,被譽之為「人造寶石」,是瓷器中最富神秘色彩的藝術品。在釉料裡加上某種氧化金屬,經過焙燒以後,就會顯現出某種固有的色澤,這就是顏色釉,影響色釉成色的主要是起著色劑作用的金屬氧化物,此外還與釉料的組成,料度大小,燒制溫度以及燒制氣氛有著密切的關係。
瓷上色釉,源於商代陶器黃釉。漢末晉初,創青釉瓷器。到唐代,則又創造了以黃、紫、綠為主的三彩,宋代又出現天青釉、粉青釉、紅寶釉、紫寶釉和黑釉。到了明代,便有了鉤紅、祭紅、郎窯紅、胭脂紅、美人醉等名貴色釉。鈞紅是我國最早出現的銅紅釉瓷,宋時為河南鈞州禹州所燒造,故名「韻紅」,它的誕生,結束了當時青花瓷獨佔鰲頭的局面,這在我國瓷業發展史上,確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