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2019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課優秀講稿精選5篇

2023-04-02 02:03:23

  初心已具,使命在肩,倘若每一位黨員在平凡的崗位上恪盡職守、幹在實處,哪怕付出一點點綿薄之力,必將聚合成現代化建設的磅礴力量,到那時,我們的「兩個一百年」目標和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會遠嗎?今天範文模板網就給大家帶來2019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課優秀講稿精選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追尋領袖足跡 牢記初心使命

  我曾多次拜讀《的七年知青歲月》,反覆用心靈去觸碰他「在艱苦中奮鬥、在奮鬥中成長」的閃光足跡,一次次震撼了靈魂,升華了信仰。他的七年奮鬥史,是教會我們如何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牢記初心使命的生動範本,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光輝典範。學「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頑強意志。由於時代和家庭的原因,總書記當初作為知青剛到陝北時,受到了一些無端的非議和「特殊對待」,以致別人是從零開始、他要從負數開始,年齡最小、去的地方最苦的他,不僅承擔著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而且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箇中艱辛難以想像。然而殘酷的現實沒有讓他消沉,反而讓他更加堅強,冬天赤腳打井、兩手血泡抬夯築壩、維修沼氣池噴滿一身糞液……什麼苦活累活髒活都幹。從「扁擔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層一層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繭子」;從「躺在跳蚤堆裡睡覺,一咬一撓,渾身發腫」到「對跳蚤的毒素產生抵抗力」;從「只拿到連婆姨都不如的五六個工分」到「拿到壯勞力的十個工分,成了種地的好把式」,他一步步闖過了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即使入黨申請寫了10次,依然對黨忠誠、毫不動搖,在困境中實現精神升華,在逆境中突破自我成長——堅定了為黨工作,為人民服務的初心與信仰。不同年代,吃苦的含義不一樣。我們現在雖然不能感受當初「上山下鄉」的艱苦,但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的過程中,必然會有「苦氣息」「泥滋味」,甚至前路會艱難險阻、荊棘密布,那時,我們就要像總書記那樣堅毅剛強,那樣迎難而上,那樣百折不撓。

  學「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的進取精神。總書記當初插隊,帶了兩箱子、全是書,他白天勞作擠時間看書,幹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如饑似渴地學習到深夜,他千方百計收集各類書籍,曾經步行30裡只為借一本心儀的書,用梁家河村民的話說:「讀書有『書癮』。」他不僅愛讀書,而且善讀書,「經常是幾本書同時看,有所對比,有所分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與當時相比「否泰如天地」,但學習卻多流於表面,越來越快餐式、碎片化、淺層次。針對這一問題,總書記多次強調,抓學習要「下一番心無旁騖、靜謐自怡的功夫」「特別是要克服浮躁之氣,靜下來多讀經典,多知其所以然」「努力做到又博又專、愈博愈專」。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須依靠學習走向未來,我們要像總書記那樣奮力學、用心悟,不斷夯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論根基。學「為了人民幸福裡,辦好實事每一樁」的愛民情懷。總書記曾巧改鄭板橋《竹石》詩句以表達「上山下鄉」的體會:「深入『基層』不放鬆,立根原在『群眾』中。」當年他不畏艱難困苦,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團結帶領村民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梁家河第一個鐵業社、縫衣社和第一座磨房,原來一到青黃不接就全村出去乞討的貧困村莊,變得紅紅火火,生機盎然。2015年2月13日,總書記回到梁家河看望鄉親們時,深情地說:「當時我離開梁家河,人雖然走了,但是心還留在這裡。那時候我就想,今後如果有條件、有機會,我要從政,做一些為老百姓辦好事的工作。」40多年過去了,從農村大隊支部書記到黨的總書記,從普通公民到國家主席,從普通軍官到軍委主席,無論在何種崗位,他始終心繫人民、情牽百姓,因為他早已在中國大地播種了初心的種子,在自己心田植根了愛民的信仰。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幾乎走遍了我國最貧困的地區,用腳步去丈量每一寸貧瘠的土地,躬身踐行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堅守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正如梁家河村民所說,「無論近平當年是我們村的支部書記,還是現在全黨的總書記,他的心一直都在我們老百姓中間。」我們要像總書記那樣,只有把群眾冷暖掛在心頭,擘畫裡才能灌注政策的筆頭;只有把百姓的疾苦系在腦海,服務中才能湧動滾燙的情感;只有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起點,前行中才能釋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強大力量。「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七年的動心忍性,是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歷史起點,孕育了他以身許黨的忠心、興黨強國的雄心、天下為公的公心、造福民生的仁心,為他在黨的十八大以來,舉旗定向、運籌帷幄、攻堅克難、淬火成鋼,解決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力量源泉、永不枯竭的精神動力。他應時代之變遷、領時代之先身、立時代之潮流,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續推進中國社會偉大革命,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管黨治黨發生歷史性變化,展現出巨大的政治勇氣、超凡的政治智慧、堅定的意志品質、深沉的歷史憂患、強烈的責任擔當,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擁護,贏得了國際社會高度讚譽,是實至名歸的我們黨的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國家舵手。「優秀的示範是最好的說服」。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總書記這一當代中國黨性最強、覺悟最高的領袖人物,是我們新時代最好的學習榜樣;他的中國特色「黨性修煉之道」是教會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最佳示範。我們難道不應該為有這樣的核心而感到特別有底氣、特別有希望、特別有力量嗎?我們難道不應該對標自省,以滾石上山的勁頭時時刻刻向總書記看齊嗎?我們難道不應該更加擁護、堅決維護、緊緊跟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嗎?我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了答案,那就是:應該!應該!應該!正所謂「人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要堅定地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把「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四個服從」融入到血液、落實到行動、體現到本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投身美麗黔江建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貢獻智慧和力量,奉獻青春與熱血!

  將初心傳遞 讓精神傳承 做新時代合格青年黨員

  今年全國兩會,一位和農業打了近50年交道的老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句句不離「三農」。他直言當下農村改革、鄉村振興是「迫在眉睫」、「不可迴避」,當說到農業農村工作的痛處時,老人激動得眉毛都擰立了起來。 這位名符其實的「三農」專家,18歲的時候當大隊的出納,後來當教授、當官員,他說他之所以做這些事情的目地,只是為了想給農民做點事!這個人叫陳錫文,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原主任。

  另一位老人叫周智夫,19歲入黨參加革命,當了一輩子兵。今年1月,他在病重之際一次性交納黨費12萬元。他在自己的遺囑中這麼寫道:牢記入黨和從軍的初心,報黨恩!我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黨給的,應當知恩,湧泉相報。

  同樣還有這麼一個人,他常以「樵夫」自詡,周圍人形容他「不是在基層,就是在去基層的路上」。媒體介紹他時,用「不忘初心,上山尋路」八個字進行了概括——因為在他任職縣委書記期間,讓全縣財政總收入翻了兩倍多,連續3年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真正找到了脫貧道路,真正實現了貧困縣脫胎換骨的蛻變。這個人叫廖俊波,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感動中國人物。去年3月,廖俊波同志在出差途中遭遇車禍,因公殉職,年僅49歲。

  通過以上三個人物故事可見,不同的人「初心」的表現形式是不相同的,那麼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到底是什麼?在黨的十九大上,總書記給出了答案: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具體如何理解這段話?讓我們再回顧一下歷史:建國後,有一段關於嫁妝的順口溜非常的惟妙惟肖,五十年代一張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三十六條腿,80年代三轉一響,90年代十裡紅妝車成行,21世紀,個性張揚講時尚。

  五十年代一張床,我們祖父輩結婚的時候,能剪塊紅布作身新衣裳,就是許多姑娘出嫁時的夢想。那個時候,溫飽問題尚未解決,嫁妝更是不敢奢望。五十年代的新中國,雖說是新中國成立的初期,但畢竟是處在落後不發達的年代。如果說新中國成立前以周智夫老人為代表的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初心是如何救亡圖存,讓中國人民站起來!那麼新中國成立後,以陳錫文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的初心和奮鬥目標便是如何解決溫飽,讓中國人民富起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從「富起來」走向「強起來」就是以廖俊波為代表的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初心!  從五十年代走到現在,嫁妝從一張床,走到了一套房,從鳳凰牌自行車,走到了四輪小轎車,從穿不起一身紅棉襖,走到了時髦新潮。從五十年代走到現在,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也從帶領人民挺直腰杆,解決溫飽,走到了如今共同富裕,全面小康。

  當然,時代在變化,社會的主要矛盾變了,人民的追求也發生了變化。如何帶領人民群眾共同邁入新時代,實現全面小康?我想,這也變成了我們新一代青年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青年黨員如何傳遞初心,肩負使命?這更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而在我看來,簡而言之就是「三做」、「三不做」。「三做」:做新時代的發言人,傳遞正能量;做創業的中流砥柱,改革生力軍;做老百姓的傳聲機,政策執行者。「三不做」:一不做民族敗類,不傷民族情感,不忘國恥,不辱身份;二不做組織蛀蟲,不毀組織根基,不忘恩情,不愧初心;三不做社會拖累,不損社會利益,不忘百姓,不廢光陰。

  在新時代,我們需要更多勇於捍衛民族尊嚴的人,更多不顧名利踏實幹事的人,更多不忘恩情,用一生踐行信仰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說每一代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都是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只有這樣,我們才敢說,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偉大目標,我們當代青年擔得起!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進新徵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黨的十九大報告鄭重宣告: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初心就是情懷,使命就是擔當。初心和使命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黨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的情感之根,是我們的出發點,也是我們的歸宿。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大大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200多次提到「人民」,4次強調「以人民為中心」,以初心和使命開篇,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結語,洋溢著人民利益至上的情懷。

  初心和使命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源泉。人民的力量永不枯竭,只要黨和人民永遠在一起,始終同呼吸共命運,黨就會永遠有活力,永遠有戰鬥力。這是不變的真理。

  初心和使命是共產黨人一切工作的最高標準。中國共產黨代表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這一點與西方的政黨有根本區別。除了人民的利益,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檢驗我們工作的最高標準。衡量我們工作好壞的尺子就是人民滿意不滿意、擁護不擁護、高興不高興。我們謀發展、定規劃、出政策、施舉措,心裡要時刻想著百姓是「哭」還是「笑」。

  初心和使命激勵我們永不懈怠。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黨的十九大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奮進新徵程,我們既要充滿自信,又要戒驕戒躁;既要奮發有為,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前進道路上不只有鮮花、掌聲,還有困難和障礙。我們要堅忍不拔、鍥而不捨,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壯麗篇章!

  黨史光輝照亮青春成長路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後一周,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宣示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政治信念。總書記表示「我們黨的全部歷史都是從中共一大開啟的,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回顧歷史,既是尊重歷史,更是啟迪智慧。我們黨有著97年的光輝歷史,整部黨史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我們青春成長路上最豐厚的養料,是新時代每一個黨員的「聖賢經典」、精神食糧。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7周年,馬上又到黨的生日了,我們有理由重溫黨的歷史,歌頌黨的歷史,讚美黨的歷史。因此,今天我想倡議大家一起學黨史。

  一、為什麼要學習黨史

  (一)黨史是理想信念的「粘合劑」黨的歷史是一部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而鬥爭的歷史。2017年,湖北雲夢縣組工幹部聶鑫的微黨課——《做最優秀的自己》紅遍網絡和各大主流媒體,其中一組素材深深觸動了我: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1年)的各地代表共13人,簡單介紹一下他們的基本情況:上海小組的李達(1923年脫黨)、李漢俊(1924年脫黨),武漢小組的董必武、陳潭秋(1943年犧牲),長沙小組的毛澤東、何叔衡(1935年犧牲),濟南小組的王盡美(1925年病逝)、鄧恩銘(1931年犧牲),北京小組的張國燾(1938年叛黨)、劉仁靜(1930年被黨開除),廣州小組的陳公博(1922年脫黨),旅日小組的周佛海(1924年脫黨)。參加會議的還有武漢小組的包惠僧(1927年脫黨,他是在廣州與陳獨秀商談工作期間,受陳個人委派參加會議的)。《易經》說:始生之難。如果你了解黨的這些歷史,就知道我們黨創立之初有多艱難。在一段偉大的奮鬥歷史之初,許多參與者,有的出身名門,有的智力超群,有的是名校高材生,有的資歷老、背景深,但他們終究只是過客,在血與火的錘鍊中鮮有成功者。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張國燾,他在學校的時候常常號稱老子天下第一,曾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領導人,但他個人野心膨脹,1936年另立「中央」(偽中央),一步一步,最後叛黨,上演了一幕「中共創始人反對中共」的鬧劇。目睹這樣的開頭,恐怕很多人現在看來依舊不敢相信我們黨會走出如此寬廣的大道。但只要理想信念之星火不滅,總可成燎原之勢。僅僅28年的時間,中國共產黨就奪取了政權,贏得了革命的勝利。當初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13個人中,7個人出了問題,4個人犧牲了,最後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2個人憑著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卓越的鬥爭精神走到了成功的彼岸。這與其說是革命的勝利,不如說是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勝利;與其說是毛澤東、董必武的勝利,不如說是那些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定者的勝利。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跟黨走,總有一天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二)黨史是志存高遠之明鏡「志之所趨,無遠弗界,窮山拒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功崇唯志,業廣唯勤」,我們黨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歷史「功」「業」,憑的就是志向高遠,勤懇奮鬥。也曾多次談到個人和民族的志向問題,學習黨的歷史,就像與許多志存高遠的人作師作友,結伴而行,時刻對鏡比照,未必能成偉人,但足以「廣其志」。我們黨的領袖毛主席,少年時期曾賦詩——「只喝井中水,永遠養不長」,表達了希望到更廣闊的天地中學習鍛鍊的志向;青年時期更表現出與眾不同,志向高遠。1910年,辛亥革命前夜,他曾寫下《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字裡行間透露著好男兒志在四方的高遠志氣,激勵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奮鬥青年。閱讀許多革命先輩的一生,志存高遠是很不容易的,志嚮往往與磨難相伴隨,志存高遠還需要志向堅定。毛主席選擇革命道路以後,為了革命犧牲了6位親人。閱讀毛主席風雨沉浮五十年的歷史,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因為黨內鬥爭備受打擊和磨難而不動搖志向的故事數不勝數:在古田會議時,前敵委員會的多數成員因為與毛主席意見不和,故意選掉了毛主席的前委書記,後來朱老總寫信請毛主席復出,毛主席給朱老總的回信寫道:「陳毅要我做八面美人,四方討好,我做不到,(黨指揮槍)路線問題不解決,我絕不回來。」也正是因為這一堅持才有了我們黨今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建軍思想「黨指揮槍」。石可破,而不可奪其堅;丹可磨,而不可奪其赤。對照黨史之明鏡,是否可以看到一個意志堅定,志向遠大,胸懷天下,一心為了黎明百姓的英雄形象? (三)黨史是宗旨意識之源泉一部黨史就是一部為人民服務的歷史。明末清初有一位思想家曾說:「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概念形成很早,但是真正提出來是1944年在中央警備團戰士張思德的追悼會上。從此以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刻在政府門前,也刻在黨員幹部心裡。在後來的革命、建設、改革中實踐和運用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自信。閱讀黨的歷史,對比幾千年來的封建歷史,「人本」思想自古以來就有,但有的是「以人民為資本」,比如蜀漢昭烈皇帝劉備——能取得短暫的勝利;而我們黨是「以人民為根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黨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源泉,是被歷史證明的正確而偉大的理論和實踐。在黨的歷史中我們曾多次回答黨的「宗旨意識」問題。1945年,毛主席在延安接見民主人士黃炎培的時候,黃炎培曾問毛主席:「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引用自《左傳》),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律(歷史興亡周期律)的支配力……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律。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那麼這條路找到了嗎?毛主席當時很肯定的回答他「找到了」。毛主席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二、怎樣學黨史我不是歷史專業的,也沒有專業的歷史知識,但是我熱愛歷史,尤其愛讀黨史。所以,我想淺談一下學黨史的體會。(一)多體裁學習大多數人對黨史的學習和了解可能至今仍然只停留在中學或者大學時代的歷史教科書。學習黨史的體裁很多:黨史專題研究系列理論水平較高,回憶錄、紀錄片系列真實性較好,人物傳記、電影電視系列感情豐富,紅色旅遊切身體會深刻……多體裁學習能提升學習黨史的趣味性,避免單調枯燥而不能長期堅持。(二)認真審視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客觀評價。在黨的歷史中,我們曾遭受過「左傾路線」「右傾路線」「機會主義」「冒險主義」「逃跑主義」等各種各樣的挫折,有的甚至給我們黨造成過嚴重損失,但是這些挫折看上去是包袱,實際是經驗和財富,對我們黨的快速成長有重要意義,至今時刻警醒著我們。(三)深層次挖掘成功的歷史背後一定有許多隱藏的規律,這些規律需要深度挖掘才能呈現出來。在觀看電視劇《粟裕大將》的時候,我曾寫過幾句觀後感:在時代大勢,社會進程面前,個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更要順勢而為。仔細對比國共雙方高級將領,他們或為同學,或為校友,其個人才能或許並無多大區別,但其精神和氣質完全不同,這背後反應的是兩者的依靠不同,是理想和信念不同,理想和信念反過來造就了外在的精神和氣質。(四)與實際相結合黨史凝聚了革命先輩的智慧,他們的革命精神、鬥爭哲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是經過實踐磨練出來的。如「擔架上的謀略」對團結、統戰工作極具指導意義,「三灣改編」對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極具指導意義。單純的為了學習黨史而學習黨史,只會增加學習的負擔和枯燥。我們講究「知行合一」,將所學所悟點點滴滴運用到日常工作中,提升工作能力,提升為人民服務的本領,這是對黨史的最好讚美。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萬事之生也,異趣而同歸,古今一也。讓我們重溫黨史,敬畏黨史,歌頌黨史,讚美黨史,從黨史中學習智慧,尋得初心,用黨史光輝照亮青春成長之路。

  讓黨徽在扶貧一線閃光

  這是小南海鎮雙巖村貧困戶——呂貞發,他今年65歲,妻子有精神疾病,兒子是個智障殘疾,家中還有2個多病的老人要照顧,全家基本無勞動力,在過去,他僅靠種植一點包穀維持生計,無任何經濟來源。然而現在的呂大爺笑容滿面,他種植烤菸、養殖蜂蜜,有穩定的銷售渠道,年收入已達到6萬元,這對於他們一家來說,可以用翻天覆地來詮釋,這種變化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我今天為大家講述的——雙巖村「第一書記」劉江華。2017年,組織選派劉江華到小南海鎮雙巖村擔任「第一書記」。接過擔子後,劉江華在心裡暗暗地立下初心和使命:要用真心和真情,當好教育部門扶貧攻堅「排頭兵」。很多事,說起容易做起難。劉江華面對的,有三大困難:一是雙巖村基礎設施太薄弱,二是全村貧困戶佔比太大,三是經濟基礎太單一。

  面對這些問題該怎麼辦?劉江華該如何應對這「三難」?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他緊緊以「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為突破口,建好支部班子、帶好黨員隊伍,每月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重溫入黨誓詞。有了組織保障,還要爭取百姓支持。短短一個多星期,劉江華走村串戶摸家底,雙巖村,正如她的名字一樣,雙面巖石,地勢險峻,滑坡、泥石流堵塞交通要道那是家常便飯。記得去年冬天,天寒地凍,冰雪凝固了道路,走訪途中,他們駕駛的車輛不聽使喚地打滑,輪胎被卡到溝裡,大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無法拉出,情況非常危險,附近的村民見此情況,找來板磚、乾草等物墊上防滑,終於在眾人齊心協力下才把車輛推出。事後,劉江華的愛人始終擔心他在雙巖村的個人安危,但他卻安慰愛人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遇到麻煩不能退縮,路況不好我就徒步或騎摩託車嘛!就這樣,樸實的劉江華繼續和村幹部們一起挨戶走訪,他將各家各戶的基本情況記滿了厚厚的筆記,這也慢慢地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他爭取協調幫扶資金,與幹部群眾共同努力,落實村委會活動壩子建設及電路改造工程,力爭在近三年內完成主道硬化,讓貧困戶都住上安全房。但是,這樣就真脫貧了嗎?脫貧還得開闢致富門路。針對雙巖村產業單一的情況,劉江華擬定了「近期靠烤菸,中期靠蔬菜,長期靠油茶」的產業發展思路。他利用職教師資優勢,聚集種植、養殖專業教師為村民做技術培訓,村民們個個精神抖擻,積極響應,老百姓的收入多了,跟著劉書記他們看到了發展的方向。

  如果說物質脫貧難,那麼,擺脫精神貧困則更難。為此,劉江華走上了扶貧先扶智,新風樹新人之路。在扶貧工作中,他遇到很多因家庭貧困而上不了學的孩子,看著他們那雙渴望知識的雙眼,他心酸了,回到單位,他立即向領導匯報了情況,領導高度重視,免除了雙巖村在我校就讀的貧困學子的所有費用,對考上大學的貧困生也提出資助方案。老百姓吃的好了,收入高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問他們對幹部的滿意度,他們連連點頭說好,看到他們眼神中那種由衷的喜悅,他知道,這就夠了,工作沒有白做,努力沒有白費。初心和使命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源泉,初心和使命是共產黨員的情懷和擔當,初心和使命是共產黨人一切工作的最高標準。在扶貧工作中,劉江華將繼續走下去,用真心溫暖雙巖村,用真情鋪就扶貧路。同時還有更多共產黨員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黨徽在扶貧一線閃光。

相關文章:

1.2019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黨課講稿精選5篇

2.2019「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課講稿5篇精選

3.2019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黨課講稿範文5篇

4.2019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課主題教育學習感言5篇精選

5.2019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課主題講稿10篇

同类文章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6月12日,有網友曬出陳冠希和秦舒培為女兒舉辦百日宴的照片,陳冠希抱著女兒盡顯父愛,身旁站著秦舒培和家人。網友還曝陳冠希女兒名字是Alaia,此前秦舒培曾多次被傳懷孕及在美國生產。去年陳冠希秦舒培曾同逛嬰兒用品店;今年1月有網友偶遇秦舒培,稱其肚子凸起;今年4月有爆料稱秦舒培已誕下女兒。秦舒培是90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工口遊戲,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工口遊戲其實就是日本遊戲產業裡面一些尺度較大的遊戲,我們也都了解日本的遊戲行業是很發達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涉及大尺度的色情遊戲,工口遊戲就是這個一個類別的,下面讓我們來盤點幾個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一、性感沙灘那個被碧撥蕩漾清可見底的海水圍繞的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的女團是一直是以性感而聞名,不僅在韓國有一大批的粉絲,就連中國和歐美國家也有一大票的粉絲,小編自然也是韓國女團粉絲大軍中的一員,看過韓國女團MV的人都知道,一向尺度是非常大的,各種誘惑性的東西看得欲罷不能,然而也正是因為尺度太大而遭到禁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禁播的MV。一、Stella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是發生在2010年廣西柳州的一次「豔照門事件」,那時候時下流行各種門事件,而廣西柳州莫菁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網絡上極大的討論,就是因為網友認為發帖者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底線,莫菁門事件中究竟有什麼愛恨情仇呢?莫菁門事件:莫菁,女,廣西柳州人。2010年11月,一名柳州女子的不雅「豔照」在網際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是香港著名的女藝人之一,曾經還獲得1989年香港小姐的冠軍,可以說是一位老牌的港姐代表,曾經也有演過三級片,網上曾經有一種對於她的說法是「萬人騎」,說的就是她的感情經歷十分豐富,交往過很多任的男朋友,最後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陳法蓉介紹:陳法蓉,1967年10月28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江蘇宿遷,中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看到這麼多人的名字你一定會驚嘆,而在網上曾有流傳蔣英與李雙江的婚外情事件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蔣英與李雙江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揭秘事情的真相。蔣英簡介:蔣英生於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寧人,中國最傑出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港島妹妹和梵谷先生:天津嘉年華梁龍說:這不都坐著呢嗎我們說:坐下,牛逼安保說:菠菜賤賣。2019年10月28日 (114)|lululu0726:搖滾是音樂 聽音樂不聽音樂光聽歌詞?前戲不重要麼各位?2020年11月16日 (51)|死在柯本槍下:前面叨咕的是不是:上班了上班了他媽媽沒話說?2021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中國籃球解說員,看過NBA的朋友肯定對於他不會太陌生,柯凡搭檔過很多著名的體育解說員,但是因為在2015-2016NBA總決賽期間曝出的錄音門事件中侮辱了詹姆斯被球迷口誅筆伐,柯凡也因此被暫時停止工作反省,柯凡究竟有沒有被封殺呢?柯凡簡介:柯凡,男,北京市人,1986年3月29日出生。籃球解說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黃偉文是香港樂壇著名的作詞人,他給很多音樂人都寫過歌詞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說《可惜我是水瓶座》《浮誇》《下一站天后》《喜帖街》等等,他的歌能讓人產生非常多的共鳴,在病態三部曲中更是引起無數人對於愛情的遺憾,他的病態三部曲分別是哪三首呢?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打回原形》講愛之卑微。在愛情裡面,人難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南極不季寞:90後聽這種歌的還有幾個2015年9月20日 (6017)|Ea-bon:真系好聽無得頂啊,睇下幾多人卑贊!!12015年12月2日 (2092)|麥芽先生:唱歌的也傻聽歌的也傻2015年3月27日 (867)|六級詞彙小能手:22歲的阿姨沒有談過戀愛但是喜歡著一個人。2017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