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科技創新強動力 轉型升級促發展——我區改革開放40年科技事業發展綜述

2023-03-31 18:14:51

  通過手機下單可以隨時買到心儀的商品,利用微信可以隨時與外地的親友視頻交流。

  這種網上購物、溝通無極限的方式,與40年前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也凸顯了科技創新的無窮魅力。

  改革開放40年來,在國家和自治區一系列加快科技發展政策指引下,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圍繞建設創新型內蒙古目標,在能源、冶金建材、化工、裝備製造、農畜產品加工和高新技術六大支柱產業加強科技創新,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據統計,2017年,我區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33項,全年專利申請11701件,是1987年154件的75.98倍;授權專利6271件,是1987年48件的140;年內共籤訂各類技術合同數3766個,比1987年的237個增長15.89倍。

  農牧業科技創新讓種養殖業大提效

  40年前,由於通訊、信息落後,農牧民常常從《新聞簡報》《祖國新貌》等科普影片中獲取農業科技知識。現在,農牧民只需打開安裝在手機上的APP,就可以與科技特派員在線交流,得到農牧業專家提供的實時技術指導。

  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白泥井鎮海勒蘇村村民王五命是全國種糧大戶。自小務農的他依靠科技發展生產,承包種植的土地從十幾年前的100多畝擴大到現在的4000多畝,收入也是直線上升。

  「黨的十九大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給我吃了定心丸,我科學種田的勁頭更足了!」王五命說。

  過去,河套地區用黃河水澆地大水漫灌,後來又改成滴灌,但是滴灌管道內泥沙淤積問題長期困擾著當地的生產。近日,由自治區水利科學研究院、武漢大學等6家單位共同完成的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引黃灌區多水源滴灌高效節水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通過了專家組的驗收。

  這個項目2013年由自治區水利廳和自治區科技廳批准立項以來,研發團隊重點圍繞引黃灌區滴灌規模化發展面臨的水源保障、低成本過濾等重大關鍵問題進行聯合攻關與協同創新,共完成河套灌區淖爾水資源開發與可持續利用技術研究示範等6項研究成果。

  從改革初期的農民各家各戶分散種植到規模化集約化種植;從起初的澆地大水漫灌到噴管再到膜下滴灌;從手工播種、鐮刀收割到機械化播種、機械化收割,農業科技的發展不僅有效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而且有效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極大地解放了農業生產力。

  與此同時,科學技術在畜牧業方面也成效卓著。奶牛性控技術的使用,讓更多的養殖戶得到了實惠。在我區部分家庭牧場,無人機放牧、北鬥衛星放牧、遠程牧井系統給牛羊飲水等高科技的採用,在讓傳統的放牧方式發生改變的同時,也推動了牧區經濟的發展。

  自治區農業科學研究院院長路戰遠說:「『十二五』以來,自治區不斷完善科技管理體制,農牧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了51.8%,較『十一五』末提高了4.8個百分點。全區農牧業科研機構共承擔和組織實施國家、自治區及地方科技項目1023項,申請國家專利86項,累計獲得、省部級和盟市級科學技術獎勵101項。」

  科技創新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大提升

  「科技改革就是要為經濟建設服務,科技成果要儘快轉化為生產力,還要讓科研人員走出去!」內蒙古計算機應用研究院董事長範德元說起自治區科技改革來感觸頗深。

  1985年,中央做出了《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1987年到1988年,自治區先後做出了關於《進一步推動科技體制改革,組織科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的若干規定》《內蒙古獨立科研機構承包經營責任制試行辦法》等文件。20世紀90年代,自治區大力推進科技興區和科教興區戰略,出臺了《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加快企業科技進步的步伐。

  按照自治區要求,內蒙古計算機應用研究院開始組建內蒙古靈奕集團。2013年,這個研究院徹底改組為有限責任公司,成為內蒙古靈奕集團的股東。

  從以前的公家人變成社會人,從坐在辦公室裡等活幹到走向市場找活幹,從靠國家發工資到自己掙錢養活自己,在國家和自治區的政策扶持和幫助下,內蒙古計算機應用研究院20年來不斷發展壯大,職工從最初的6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200多人,自動控制、信息管理等主要業務已經走向全國市場。

  「改革這麼多年來,我們單位先後有3人獲自治區傑出人才獎,有2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或被評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累計獲得各種科技獎勵54項。」範德元說。

  體制機制改革,激活科技創新發展的一潭春水。進入21世紀,自治區科技發展戰略開始向建設創新型內蒙古轉變。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制定了《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內蒙古創新驅動發展規劃(2013-2020)》等政策文件,有力地推動了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

  自治區圍繞科技體制改革、人才隊伍建設、成果轉化等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具體實施辦法,為科技創新創造了良好環境。

  《自治區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八項措施》《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方案》《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實施細則》等文件,進一步激發了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效推動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曾幾何時,高汙染、高耗能、高隱患、高維修一直是電解精煉銅生產過程吹煉工序未能解決的難題。近年來,由赤峰有色金屬研究院主持,赤峰兩家公司共同研發完成的「雙爐粗銅連續吹煉工藝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成功攻克這一難題,打破了國外企業在大規模連續煉銅冶煉領域的技術壟斷,並獲得2017年度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

  這是自治區積極探索新型產學研創新模式,推動科技創新的一個例子。

  自治區採取科技重大專項資金引導,帶動和吸納社會力量共同出資的方式,建成以企業為主體,覆蓋稀土、現代畜產品加工等特色優勢領域的47家新型研發機構。內蒙古羊絨研究院、內蒙古乳業技術研究院、內蒙古賽科星家畜種業與繁育生物技術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圍繞羊絨、乳業、家畜性別控制等關鍵共性技術開展創新研發,催生了一大批創新成果。

  自治區還圍繞馬鈴薯、肉羊、燕麥、重汽、稀土等優勢特色產業,推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聯合組建了24家不同類型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為產業不斷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支撐。

  科技創新助推創新型內蒙古大發展

  長期以來,科技和經濟兩張皮一直是阻礙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原因。

  為克服這一頑疾,自治區出臺《科技儲備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通過對徵集的科技項目進行實用性和先進性分析,有針對性地建設自治區科技項目儲備庫,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使項目安排更加公開、公正、透明。

  為攻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率低這一難關,自治區建成了集科技成果展示、供需對接、技術交易、專家諮詢與政策激勵為一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內蒙古科技成果交易平臺。自治區還出臺《科技專項資金後補助管理辦法》,在全國率先對承接技術轉化、轉讓技術成果的企業和科研機構給予相應的資金補助。

  針對科技投入低、科技型企業融資難、企業研發投入普遍不足等問題,自治區設立了科技協同創新基金,目前資金規模已達到8億元,投資範圍涵蓋多個領域的眾多科技型中小企業。

  科技創新不僅要有項目,還要有人才和平臺來支撐。自治區積極推進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目前共建立3家國家重點實驗室,2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8家自治區重點實驗室,184家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的3家高新技術開發區、8家農業科技園區已經成為積聚創新項目和人才的熱土。

  自治區科技廳一份資料顯示,近年來,自治區科技領域累計培養、支持創新團隊62個、引進「草原英才」260人。目前已經形成45個自然科學類高層次科技創新團隊。

  前不久,興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專家工作站在烏蘭浩特市正式成立。袁隆平院士將帶領專家團隊全力支持興安盟水稻產業發展。

  今年11月下旬,自治區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籤署全面科技合作協議。雙方將重點在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科技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和人才交流機制完善四個方面開展高效務實的科技交流與合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共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147家,協議引進院士163名,入站院士專家團隊1100餘人,聯合開展科技攻關項目292項。

  2017年底,自治區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發布,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全面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關鍵技術攻關、平臺載體建設三大工程,在新材料、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綠色農牧業、生態環境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在企業,2017年,世界首條稀土硫化物著色劑連續化隧道窯生產線在包頭建成,並成功實現產業化;年產7萬噸國內端的熱鍍鋼(鋁)複合板熱轉印生產線在包頭點火成功。

  在高校,我區第一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草原家畜生殖調控與繁育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科技部和自治區政府批准,並在內蒙古大學成立。

  據統計,近年來,自治區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經由2011年的35%提高到2016年的45%,高新技術企業超過500家,是5年前的3倍。

  40年彈指一揮間,實現自治區提出的建設創新型內蒙古的目標,需要找準短板、找準差距、找準突破的著力點。

  直面我區科技創新能力弱、科技成果轉化率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瓶頸和短板,自治區科技廳廳長孫俊青說:「推動我區科技創新,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要強化科技創新供給,著力支撐現代經濟體系建設;要加強創新平臺載體建設,推進各類創新資源協同創新。」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現代化強國的號角。面向未來,自治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正朝著建設創新型內蒙古、現代化內蒙古的宏偉目標闊步前行!

同类文章
 月球未解之謎有哪些?解密十大月球未解之謎

月球未解之謎有哪些?解密十大月球未解之謎

月球,地球的鄰居,它是環繞地球運行的一顆衛星。雖然我們每每在夜晚抬首時,可以看到月球的存在,但人類其實以月球真的很不了解。我們曾經寫過無數有關月球的詩詞,我們借月亮來抒發內心的感情,但我們卻很少以科學的態度來看待月亮,比如我們有誰去主動的了解月球未解之謎有哪些嗎?如果還不夠了解的話,今天就隨著小編一
 超乎理論30倍的超巨型怪物黑洞

超乎理論30倍的超巨型怪物黑洞

天文學家最近在一個有90億歲的星系中央發現一個超巨型黑洞,但黑洞比現時已知理論所容許的大近30倍,完全超乎想像,連天文學家都嚇得目瞪口呆。超乎理論30倍的超巨型怪物黑洞美國太空總署在2011年以史匹哲望遠鏡,在20億光年外發現星系 SAGE0536AGN,英國基爾大學和中央蘭開夏大學利用南非大望遠鏡
 科學新發現六:超級鑽石

科學新發現六:超級鑽石

基本信息中文名稱科學新發現六:超級鑽石製片地區中國類型紀錄片 片長46分鐘對白語言英語目錄1影片信息2影片簡介摺疊編輯本段影片信息電影名稱:國家地理:科學新發現六:超級鑽石電影類型:紀錄片影片時長:46分鐘影片語系:英語影片字幕:繁中字幕摺疊編輯本段影片簡介鑽石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物質,千百年來鑽石一

地球上的水用完了怎麼辦?可以去別的星球拿

地球上的水並不是無窮無盡的,雖然地球上的水含量很高,但如果有一天淡水資源枯竭了怎麼辦?有人說有海水呀,海水轉化成淡水當然是可以的,小編這裡說的地球水用完是理論上的哈。要是真有那麼一天的話,人類會不會滅亡?答案是否定的,即使地球上的水用完了,我們可以到別的星球去拿,或者是移民到別的星球去。真的有這種星
 「超人」的故鄉氪星真的存在嗎?

「超人」的故鄉氪星真的存在嗎?

在超人漫畫的故事裡,超人因為故鄉氪星發生爆炸毀滅,所以來到地球,不過這個虛構的漫畫情節,最近有突破性發展,因為有天文學家真的發現了氪星的太陽,不但距離地球夠近,這顆母恆星壽命也比太陽系長,有機會發展出像超人這樣高等文明生物。「超人」的故鄉氪星真的存在嗎?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海登天文館館長Neil de

科技之謎:為什麼時光不能倒流?

如果時光能倒流,我將回到曾經……可是這只是『如果』,關於時間的研究,人類已經進行了很多年,可以關於時光倒流一說,至今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現在科學界主流的認識是,時光是不能倒流的。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來看看這篇文章。

NASA取消2016年火星探測計劃

最近美國SpaceX公司做了一件讓科學界欣喜若狂的事情,他們成功發射並回收」獵鷹九號「火箭推進器,但是好景不長僅在一天之後,美國NASA就突然宣布: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上其中一個主要科學原件出了問題,取消原定2016年3月發射該探測器到火星的計劃,這個一項決定對美國的外太空計劃是一個空
 十大奢華科技產品 土豪的專屬

十大奢華科技產品 土豪的專屬

科技便民,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社會生活因為科技而越來越便利,但是有些科技並沒有普及到千家萬戶,為什麼呢?因為成本高,價錢高。今天51區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那些奢華的科技新產品,跟小編一塊兒去膜拜一下吧!十大奢華科技產品:Krell Illusion II功放Krell此前推出的Illusion 功放
 「天眼」FAST真的能找到外星人嗎

「天眼」FAST真的能找到外星人嗎

9月27日最新消息,世界最大望遠鏡FAST已經竣工,其500米的口徑更是讓人嘆為觀止,那麼這款被外界稱之為天眼的望遠鏡真的能找到外星人嗎?如果「天眼」FAST真的能找到外星人,人類又該如何面對呢?在了解這件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天眼」FAST的相關功能吧。在FAST建成以前,世上已存的最大射電望遠
 最新VR虛擬實境科技 讓你一邊飛行一邊健身

最新VR虛擬實境科技 讓你一邊飛行一邊健身

德國初創公司ICAROS GmbH開發出一種結合虛擬與現實的健身器材,可透過虛擬實境(VR)技術,讓使用者一邊健身,同時一邊體驗飛行的快感。這種ICAROS健身器材包含機器本身、控制器和VR眼鏡三項,可藉由VR遊戲來訓練使用者的肌肉。當使用者透過飛行模擬遊戲在享受飛行的同時,此機器可以上下前後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