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上)

2023-09-20 09:07:35

  順著牧民「老羊皮」的手指,我不由自主地抬頭看向天空,厚重的雲層從頭頂一直堆到天邊,我心中反覆迴響著他最後的一句話,那條「龍」是在天上的。

  說完這些,「老羊皮」也不再繼續說什麼了,悶著頭到一邊去宰羊,我望著天空出了好半天的神,心下仍是對他的話將信將疑,這時候草場上開始忙碌了起來,眾人都在幫忙準備晚上的宴會,我便不好再追問下去,轉身回到了知青的隊伍當中。

  在牧區宰殺牲口有許多禁忌,比如殺了之後,絕對不能說「可惜了」,或者「不如不殺」之類的話,因為一旦講了這種話,畜牲的靈魂會留下來作祟,而且騎乘的牛或馬、幫助過主人的牲畜、產子產乳多的母畜等等皆不可殺,因為知青都是外來的,牧民們很少願意讓這些人幫忙宰牲口,剝皮烹製的事也儘量不讓知青近前。

  所以我們幾個知青在牛馬歸圈後便沒什麼事可幹了,只能幹等著開飯,夜幕終於降臨了,天似穹廬,籠蓋四野,草原上牧人的帳房前燃起了冓火,牧民們陸續端上來一大盤一大盤具有蒙古族風情的食物,開出了整羊席,搭配的象什麼血腸、羊肚之類,我們從來都沒吃過,聞到夜空裡瀰漫著奶製品特有的香甜氣味,不停得吞著口水。

  我和胖子中午就沒吃飯,見了這許多好吃的,忍不住食指大動,胖子剛想伸手就想抓塊手把肉吃,便被「老羊皮」用菸袋鍋把他的手敲了回去,原來還要先請遠道來的幹部給大夥講幾句話。

  講起話來,也無外乎就是時下集會流行的老調重談,那位姓倪的幹部三十來歲年紀,瘦瘦地臉上架著深度近視眼鏡,留著一面倒的幹部式,其實他根本不是什麼領導幹部,只是個文職人員,被上級派下來寫一篇牧區模範事跡的報告,想不到在草原上受到這麼高的禮遇,牧民們根本也沒見過什麼領導,對他一口一個「首長」的叫著,著實有幾分受寵若驚,一定要眾人改口稱他為「老倪」。

  蒙古族以西為大,以長為尊,請老倪坐了西邊最尊貴的位置,一位年長的牧民託著牛角杯,先唱了幾句祝酒歌,丁思甜在草原上生活了半年多,已經學會了一點蒙語,給我翻譯說,唱的是:酒啊,是五穀的結晶,蒙古人獻給客人的酒代表著歡迎和敬重……

  我和胖子對祝酒歌是什麼內容毫無興趣,眼巴巴地盯著烤得直冒油的羊腿,心裡盼著那老頭趕緊唱完,等老倪再講幾句應付場面的廢話,我們就可以開吃了。

  老倪遵照當地的習俗,以無名指蘸著酒,各向天、地、火彈了一下,又用嘴唇沾了些酒,這才開始講話,先念了幾句最高指示,又讚揚了幾句牧區的大好形勢,最後還沒忘了提到這裡的知青,說知識青年們在草原得到了很多鍛鍊,支農支牧抓革命促生產的同時,一定也要加強政治學習,要經常召開生活檢討會,及時匯報思想,及時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

  老倪車軲轆似的講話說了能有二十分鐘,可能說得連他自己都覺得餓了,這才一揮手,讓大夥開吃,蒙古人喝起酒來跟喝涼水似的,一律都用大碗,酒量小的見了這陣勢都能給嚇著,這時候牧民們都要給首長敬酒,不勝酒力的老倪招架了沒半圈,就被灌得人事不省,讓人橫著給抬進了帳房。

  知青裡面也沒有海量之人,不敢跟那些牧民們一碗接一碗地喝酒,乾脆抓了些吃食,另外點起一堆小一些的冓火,到一邊去吃,牧民們知道內地來的年輕人量淺,也沒人追著我們鬥酒,他們也樂得沒有外人幹擾,牧人喝多了就喜歡唱歌,吃到一半的時候,不知是誰的馬頭琴嗚嗚咽咽地響了起來,琴聲如悽如訴,又格外的蒼涼雄渾,音色遒勁,勢動蒼穹。

  我們十一個知青圍坐在另外一堆冓火旁,體驗著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的草原生活,聽馬頭琴聽得入了神,我想去那邊看看是誰拉馬頭琴拉得這麼好,丁思甜說:「不用看也知道,肯定是老羊皮爺爺的琴聲,雖然他是西北的外來戶,可不僅秦腔、信天遊唱得都好,在草原上生活了幾十年,拉起馬頭琴也深得神韻,我想騰格里一定是把克林左旗草原最美的音色,都給了老羊皮爺爺這把馬頭琴。」她說完站起身來,在馬頭琴的琴聲中跳了一支獨舞。

  丁思甜以前就是文藝骨幹,跳舞唱歌無不出彩,始終想進部隊的文工團,可由於家裡有海外關係沒能如願,草原上的蒙古族舞蹈她一學就會,跳起來比蒙古人還蒙古人,蒙族舞蹈形態優美,節奏不快,多是以肢體語言讚美草原的廣闊美麗,以及表現雄鷹飛翔、駿馬飛馳的姿態。

  我們看丁思甜的舞蹈看得如痴如醉,渾然忘記了身在何方,直到琴聲止歇,還沉浸其中,竟然沒想起來要鼓掌喝彩。常言道:「萬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幾見月當頭。」草原上天高月明,熊熊燃燒的火堆前,眾人載歌載舞,把酒言歡,一輩子可能也沒幾次這樣的機會,知青們落戶在各旗各區,平常難得相見,都格外珍惜這次聚會,一個接一個的表演了節目,不是唱歌就是跳舞。

  最後丁思甜把我和胖子從地上拽起來,對大夥說:「咱們大家歡迎從興安盟來的八一和凱旋來一個吧。」在坐的幾個男女知青都鼓起掌來,我和胖子對望了一眼,這可有點犯難,我們插隊的那地方好象有跳大神的,可沒有象草原上這樣跳舞蹈的,唱歌跳舞都沒學會,這不是讓我們哥兒倆現眼嗎?

同类文章

第三章 夜擒(上)

  明月照殘雪,朔風勁且衰。我們潛伏在紅松樹後,雖然築了雪牆擋風,但畢竟是在下風口,時間一久,還是被凍得絲絲哈哈的,當真是有些熬不下去了,可就在這時,終於有了動靜,我急忙把手往下一按,低聲通知胖子和燕子二人:「噓……元皮子來了。」  雖然我們平時提起黃鼠狼,都以「黃皮子」相稱,但在山裡有個規

第零章 引子

  我祖上有卷殘書,是「摸金校尉」前輩所著《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此書共有一十六字尋龍訣語,「風水秘術」屬於術數的一個分支,然而何為術數?術數之興,多在秦漢以後,《易》為其總綱,其要詣不出乎陰陽五行、生克制化,實皆《易》之支派,傅以雜說耳。物生有象,象生有數,乘除推闡,務窮造化之源者,是為數

第三章 夜擒(下)

  「黃仙姑」剛一鑽入皮囊,立刻就明白過味兒來了,不過既然鑽進了絕戶套後悔可不頂用了,這時候它身子才進去半截,急忙就想縮身退出,但那「皮餛飩」的口子,設計得實在太毒了,六稜的口子可松可緊,在皮囊外掏越扯口子越大,但從裡邊往外,帶中囊口邊上的鎖片,立刻就會使囊口收緊,六稜硬鎖內櫞又薄又緊,當時

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

  枯死的千年老樹,看上去使人覺得十分奇怪,怪就怪在這樹與周圍的環境並不協調,雖然不是隆冬季節,但提早到來的降雪,使整個森林變成了一個銀白的世界,唯獨這株大樹附近沒有積雪,而且樹洞中堆滿了珍貴的松茸以及各種醬果,我最開始一看見樹幹上的大窟窿,就以為這裡是熊洞,但離得近了,並未聞到腥騷的臭味,

第七章 老吊爺(上)

  圓形的木墩子大概是個供桌,說是木墩子,實際上質地非常堅硬,歷久不朽,大概是以一種半化石形態存在的罕見石木,上面刻著黃皮子身穿人衣的神像,神情極是詭異,神秘中帶著幾分可怖。  胖子哪管木墩子上有什麼,只顧著向我解釋他長這麼胖是為了將來打入敵人內部做準備,我對他擺了擺手,這時候就甭練嘴皮子了

第一章 趕冬荒(上)

  1969年秋天,越南人民反抗美帝國主義侵略的解放戰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而這時候,我做為眾多上山下鄉知識青年中的一員,被知青辦安排在大興安嶺山區插隊,接受最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戰風雪,煉紅心,鬥天地,鑄鐵骨。  不知不覺中,時間就過去了幾個月,剛進山時的興奮與新奇感早已不見蹤影,取

第六章 鬼衙門

  被人熊撞倒的樹根旁,泥土中埋著尊半截石像,造成罕見的虎頭獸面,獸首人身,頭上有盔頭,雙手握著以人頭做裝飾的石斧,氣度不凡,但面目十分猙獰,燕子一見那些虎頭人身的石像,立刻聯想到山裡面一個古老的傳說,也顧不得收拾熊皮熊肉了,吃驚地對我們說:「那好象是山鬼的石像,這片林子恐怕就是山裡的鬼衙門

第一章 趕冬荒(下)

  林場中伐下來的木頭,在春水生長之時,就會利用河水把木料紮成筏子衝到下遊,河的下遊有條鐵路,還有個小火車頭,是專門用來運木頭的,這裡的情形十分象是著名小說《林海雪原》中描寫的「夾皮溝」,「夾皮溝」在東北是確有其地,團山子的林場也有個差不多的地名,叫做「黃皮子墳」,這地名聽上去顯得很神秘,但

第四章 熊的傳說(下)

  實際上人熊的學名,稱作「羆」,與熊不同,「羆」遍體毛色黃白,不僅脖子長,後肢也比普通的黑瞎子較高,力大無窮,一人粗細的老樹說拔起來就能給拔起來,遇到人便人立而起窮追猛撲,而且姿態五官似人,性猛力強,可以掠取牛馬而食,所以叫做「人熊」,山裡的獵人輕易不敢招惹人熊,更別說打主意去獵熊了,但人

第九章 削墳磚(下)

  胖子還是把地上的金粒子一一撿了起來,自己安慰自己說這些確實少了點,支援世界革命有點拿不出手,但用來改善改善生活還是綽綽有餘的。我看這些金粒子與那夜在林場所得非常相似,形狀極不規則,好象都是用來鑲嵌裝飾物體的帛金顆粒,難道黃大仙那口箱子上面竟然嵌滿了黃金飾品,在被人盜走的過程中,箱體摩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