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工程師發展方向
2023-03-31 04:55:23 3
資料庫工程師發展方向
資料庫開發工程師(Database Developer)是從事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和資料庫應用軟體設計研發的相關工作人員的統稱,他屬於軟體研發工程師,但又有一部分運維工作的內容。他主要從事軟體研發的工作,但同時也要參與資料庫生產環境的問題優化和解決。
資料庫開發工程師與傳統的資料庫管理員(簡稱DBA,也稱為資料庫工程師)是不同的職位。傳統的DBA主要屬於運維職位,而資料庫開發工程師則屬於軟體研發職位。但二者也有部分工作內容重合,比如都要跟進資料庫生產環境出現的故障問題,其中DBA主要負責故障處理,而資料庫開發工程師主要跟進自己開發的系統模塊出現的bug或性能問題 。
根據研發的內容不同,資料庫開發工程師可以分為兩大發展方向:資料庫內核研發和資料庫應用軟體研發:
a) 資料庫內核研發:主要負責設計和研發資料庫管理系統,重點關注的是資料庫管理系統內部架構的設計和實現,比如MySQL分支的開發、Oracle 10g新特性開發等;
b) 資料庫應用軟體研發:主要負責設計和研發資料庫管理系統衍生的各種應用軟體產品,重點關注的是資料庫外部應用軟體產品架構的設計和實現,比如分布式資料庫、資料庫中間件等。
主要職責
深入研究資料庫內核相關技術,設計並實現資料庫管理系統
深入了解資料庫應用的業務需求,主導設計不同資料庫架構的應用軟體,並持續優化
根據業務需求設計資料庫邏輯和物理模型, 開發資料庫生產環境所需要的存儲過程、函數、腳本等
參與資料庫生產環境的問題優化和解決
探索、研究新的資料庫架構發展方向
工作內容
資料庫開發工程師的日常工作是設計、開發資料庫系統和資料庫應用軟體,因此與軟體研發的過程一樣,會覆蓋需求、設計、編程和測試四個階段:
需求:深入調研用戶市場需求,認清項目的應用場景,解決的問題,性能指標等,需要與資料庫系統使用方反覆溝通,確定具體的需求。
設計:根據收集整理的需求文檔設計資料庫系統軟體的模型和架構,劃分模塊分別進行概要和詳細設計。
編程:按照模塊分工和設計文檔,進行編碼和調試。
測試:將開發完成的資料庫系統交給測試人員進行測試,主要使用的測試方法有黑盒測試、白盒測試、壓力測試、性能測試等,測試全部通過後即可等待發布。
當資料庫系統軟體完成發布後,資料庫開發工程師還需要跟進具體的生產環境使用情況,參與具體問題的改進和優化,提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