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為什麼要晚起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
2023-04-01 07:08:06 1
在傳統風俗的講究當中,認為每年的正月初三不是一個適合早起的日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統說法出現呢?所衍生出來的節日意義是如何作用到每個人的身上的,有怎樣的俗語需要大家學習和了解?來看看天玄網對此問題的具體解答吧。
大年初三為什麼要晚起
在傳統文化來看,大年初三人們都是要晚起的,這是因為"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因為自除夕夜到大年初二期間大夥大多都守夜勞累,所以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安睡遲起,好好調理調理身體,養足精神,以備新年裡精神抖擻。另一方面,許多習俗裡也恰好需要人們待在家裡。所以在大年初三這一天,每一個人都可以睡到自然醒,這個時候睡飽睡足就可以。
大年初三晚點起的由來
大年初三,人們都要早點睡,晚點起。相傳還有個老鼠娶親的民俗故事。傳說在民間,到了初三晚上,大家就會聽到老鼠叫的聲音。於是,在家裡老鼠經常出入的地方,要撒上一些米鹽、糕餅等食物,慶祝老鼠新婚大喜,和老鼠分享一年來的收成。所以在大年初三人們晚點起,早點睡,也是為了給老鼠娶親營造一個好的環境,也是希望在新的一年之中可以順順利利。
大年初三的習俗
在山東地區,沿著黃河逆流而上,穿過華北平原,來到黃土高原,在西北農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是要送灶神的:從小年也就是臘月二十三請回灶神爺貼在灶臺中間,並擺放供品,每天上三次香供奉,寓意保佑家裡面五穀豐登,來年莊稼有好收成,全家人豐衣足食,年年有餘。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爺送走,希望新的一年每一個人都可以富足,而且衣食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