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27 11:39:31 1
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防偽油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的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其原料按重量份計,包括如下組分:樹脂油64-69.3份;助劑5.82-6.3份;分散劑2.92-3.15份;輕質碳酸鈣14.55-15.75份;紫外螢光粉9.7-10.5份;乾燥劑0.1-0.3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防偽油墨製成的防偽圖案可提高防偽隱秘性,還可降低防偽成本。
【專利說明】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防偽油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及其製備方法。【背景技術】
[0002]所謂防偽油墨,即在油墨原料中加入特殊性能的防偽材料,經特殊工藝加工而成的特種印刷油墨。這種特種印刷油墨主要以印刷的方式印在票證、產品商標和包裝上。
[0003]防偽油墨大部分防偽的特點是讓公眾在第一時間、第一場合的條件下,就能區分真假,也稱一線防偽。但是,目前的防偽油墨製成的防偽圖案存在隱秘性較低的缺陷。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防偽油墨製成的防偽圖案的隱秘性較低的技術性問題。
[0005]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上述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的製備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防偽油墨製成的防偽圖案的隱秘性較低的技術性問題。
[0006]本發明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7]—種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其原料按重量份計,包括如下組分:[0008]
樹脂油64-69,3 #|
助劑5.82-6.3份;
分敗麵2.92-3.15份;
輕質碳酸鈣 14.55-15.75份;
紫外螢光粉 9,7-10,5優;
千燥劑0.1-0.3份。
[0009]優選地,其原料按重量份計,包括如下組分:
[0010]
樹脂油66份;
[0011]助劑6份;分敗劑3份;
較質碳酸鈣15份;紫外炎光粉10份;
千燥劑0.2份。
[0012]優選地,所述樹脂油包括581-1樹脂油和19#樹脂油,其中,581-1樹脂油為52.38-56.7份,19#樹脂油為11.64-12.6份。581-1樹脂油可購自上海鼎林防偽科技發展
有限公司。
[0013]優選地,所述助劑包括異辛酸鋁、礦物油和亞麻油酚醛樹脂的混合物。所述助劑可選自12-6助劑,12-6助劑可購自上海德粼水性油墨有限公司。
[0014]優選地,所述分散劑包括BYK-103溼潤分散劑。BYK-103溼潤分散劑可購自德國BYK化學公司。
[0015]優選地,所述乾燥劑包括異辛酸鈷、異辛酸錳的混合物。
[0016]上述的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7](1)將上述配 比的樹脂油加入容器中,然後加入助劑、分散劑、輕質碳酸鈣和乾燥劑,之後再加入紫外螢光粉,其中,乾燥劑通過減量法加入;
[0018](2)對上述的原料進行攪拌,先以150-200轉/分的攪拌速度攪拌至固體粉料基本潤溼後,將攪拌速度提高至500-600轉/分,攪拌10-20分鐘;
[0019](3)將攪拌後的混合物經三輥軋墨機軋制,壓力由小至大,直至各項指標檢測合格,計量包裝。
[0020]在本發明的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中,樹脂油的作用是作為顏料載體;助劑可增加線條清澈性;分散劑可降低粘性;輕質碳酸鈣的作用是改善流動性能,其成本較低;通過紫外螢光粉可進行防偽特性檢測;乾燥劑的作用是起乾燥作用,促進結膜。
[002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防偽油墨製成的防偽圖案可提高防偽隱秘性,還可降低防偽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發明還可以通過另外不同的【具體實施方式】加以實施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以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沒有背離本發明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或改變。
[0023]須知,下面實施例中未具體註明的工藝設備或裝置均採用本領域內的常規設備或裝置。
[0024]此外應理解,本發明中提到的一個或多個方法步驟並不排斥在所述組合步驟前後還可以存在其他方法步驟或在這些明確提到的步驟之間還可以插入其他方法步驟,除非另有說明。而且,除非另有說明,各方法步驟的編號僅為鑑別各方法步驟的便利工具,而非為限制各方法步驟的排列次序或限定本發明可實施的範圍,其相對關係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的情況下,當亦視為本發明可實施的範疇。
[0025]實施例1
[0026]防偽油墨的原料配方如下:
581-1樹脂油52,38份;
19#樹脂汕11,64份;
12-6助劑5.82份;
[0027]BYK-103溼潤分散劑3,15份;
輕質碳酸鈣14.55份;
紫外炎光粉9.7份;
異辛酸鑽、異辛酸錳0.1份;
其中異辛酸鈷、異辛酸錳的質量比為1:1。
[0028]按如下步驟製備防偽油墨:
[0029](I)將上述配比的581-1樹脂油、19#樹脂油加入容器中,然後加入12_6助劑、BYK-103溼潤分散劑、輕質碳酸鈣、異辛酸鈷和異辛酸錳,之後再加入紫外螢光粉,其中,異辛酸鈷和異辛酸錳通過減量法加入;
[0030](2)對上述的原料進行攪拌,先以150轉/分的攪拌速度攪拌至固體粉料基本潤溼後,將攪拌速度提高至500轉 /分,攪拌20分鐘;
[0031](3)將攪拌後的混合物經三輥軋墨機軋制,壓力由小至大,直至各項指標檢測合格,計量包裝。
[0032]按照GB/T13217.7-2009【液體油墨附著牢度檢驗方法】對實施例1製備的防偽油墨進行檢測,其附著牢度為95%,與同色系普通溶劑型油墨相似。
[0033]實施例2
[0034]防偽油墨的原料配方如下:
[0035]
581-1樹脂油56,7份;
w#樹Ii油12,6份;
12-6助劑6.3份;
BYK-103 ?潤分散劑 2,92份;
輕質碳酸鈣15.75 Ih
紫外炎光粉10.5份;
[0036]異辛酸鈷、異辛酸錳0.3份;其中異辛酸鈷、異辛酸錳的質量比為1:2。
[0037]按如下步驟製備防偽油墨:
[0038](I)將上述配比的581-1樹脂油、19#樹脂油加入容器中,然後加入12_6助劑、BYK-103溼潤分散劑、輕質碳酸鈣、異辛酸鈷和異辛酸錳,之後再加入紫外螢光粉,其中,異辛酸鈷和異辛酸錳通過減量法加入;
[0039](2)對上述的原料進行攪拌,先以200轉/分的攪拌速度攪拌至固體粉料基本潤溼後,將攪拌速度提高至600轉/分,攪拌10分鐘;
[0040](3)將攪拌後的混合物經三輥軋墨機軋制,壓力由小至大,直至各項指標檢測合格,計量包裝。
[0041]按照GB/T13217.7-2009【液體油墨附著牢度檢驗方法】對實施例1製備的防偽油墨進行檢測,其附著牢度為94%,與同色系普通溶劑型油墨相似。
[0042]實施例3
[0043]防偽油墨的原料配方如下:
581-1樹脂油54份;
[0044]19#樹胎油12份;
12-6助劑6份;
BYK-103溼潤分散劑3份;
輕質碳酸鈣15份;
[0045]
紫外螢光粉10份;
異辛酸鑽、異辛酸錳0.2份;
其中異辛酸鈷、異辛酸錳的質量比為2:1。
[0046]按如下步驟製備防偽油墨:
[0047](1)將上述配比的581-1樹脂油、19#樹脂油加入容器中,然後加入12_6助劑、BYK-103溼潤分散劑、輕質碳酸鈣、異辛酸鈷和異辛酸錳,之後再加入紫外螢光粉,其中,異辛酸鈷和異辛酸錳通過減量法加入;
[0048](2)對上述的原料進行攪拌,先以180轉/分的攪拌速度攪拌至固體粉料基本潤溼後,將攪拌速度提高至550轉/分,攪拌15分鐘;
[0049](3)將攪拌後的混合物經三輥軋墨機軋制,壓力由小至大,直至各項指標檢測合格,計量包裝。
[0050]按照GB/T13217.7-2009【液體油墨附著牢度檢驗方法】對實施例1製備的防偽油墨進行檢測,其附著牢度為96%,與同色系普通溶劑型油墨相似。
[0051]以上公開的僅為本申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本申請並非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在本申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其特徵在於,其原料按重量份計,包括如下組分:樹脂油64-69.3份;助劑5.82-6.3份;分散劑2,92-3.15份;輕成碳酸鈣14.55-15.75份;紫外螢光粉9.7-10.5份!T燥劑0,1-0.3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其特徵在於,其原料按重量份計,包括如下組分:樹脂油66份;助劑6份;分敗劑3份;輕質碳酸鈣15份;紫外螢光粉10份;乾燥劑0.2份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其特徵在於,所述樹脂油包括581-1樹脂油和19#樹脂油,其中,581-1樹脂油為52.38-56.7份,19#樹脂油為11.64-12.6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其特徵在於,所述助劑包括異辛酸鋁、礦物油和亞麻油酚醛樹脂的混合物。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散劑包括BYK-103溼潤分散劑。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其特徵在於,所述乾燥劑包括異辛酸鈷、異辛酸錳的混合物。
7.權利要求1-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紫外激發螢光防偽油墨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將權利要求1中配比的樹脂油加入容器中,然後加入助劑、分散劑、輕質碳酸鈣和乾燥劑,之後再加入紫外螢光粉,其中,乾燥劑通過減量法加入;(2)對上述的原料進行攪拌,先以150-200轉/分的攪拌速度攪拌至固體粉料基本潤溼後,將攪拌速度提高至500-600轉/分,攪拌10-20分鐘;(3)將攪拌後的混合物經三輥軋墨機軋制,壓力由小至大,直至各項指標檢測合格,計量包裝。
【文檔編號】C09D11/101GK103694782SQ201310658758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6日
【發明者】潘省予 申請人:潘省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