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生電影講了什麼道理(電影殺生的背後)
2023-06-05 11:11:45
文章 | 言末
前幾天和朋友的一次聊天中,我們聊到了實力派演員黃渤,這位「貌雖不揚」但卓有實力的演員,為我們創造出了很多好看的電影以及印象深刻的角色,而電影《殺生》就是其中的一部。
這部有管虎導演執導,改編自陳鐵軍中篇小說《兒戲殺人》的《殺生》,於2012年在中國大陸上映,榮獲了第49屆臺北金馬影展、第11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第13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等多項獎項。
黃渤飾演的牛結實,在長壽鎮是個不太受歡迎的人,原因不止是他經常在鎮子上搞一些惡作劇。有一天鎮子突爆傳染病,地方官派去醫生前去診治,飾演醫生的任達華在鎮子外看到了奄奄一息的牛結實,一場真相慢慢浮出水面。
本文沒有對電影做全面的解析,探索的是牛結實如何相信自己患上了癌症,這場鎮上幾乎所有人參與的騙局,給我們展現出一個現象:有時候毀掉一個人的,僅僅是人的冷漠就夠了。
冷漠雖然是人在特定環境下產生的一種情緒,但對人的生活在很多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婚姻中兩人出現這種冷漠的狀態,就要重視起來找到辦法解決。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很多人在看完這部電影後,對牛結實的品性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會說他是鎮上的「害蟲」,全鎮人都欲除之而後快;有的人覺得牛結實雖然橫行鄉裡,沒有他怕的人,離經叛道,還愛做惡作劇,但是他的本性不是徹底性的惡。
至於說牛結實的本性不是徹底性的惡,這在電影中有三處細節可以看得出來。一是當鎮上的老祖去世,啞巴寡婦要被漂至河水中殉葬,舊陋的習俗下,只有牛結實下水把寡婦救了上來。
二是當鎮上設計騙局,開始對牛結實的「剷除」行動後,賣豬肉的三叔主動要給牛結實一塊煮熟的豬肉,牛結實看到案面上有一塊相同的,遂拿起比較比較,開玩笑地說要兩塊一起拿走,最終之拿走了一塊小點的。
三是當牛結實識破了長壽鎮鄉親的騙局後,得知鄉親在兒子和自己之間只能留一個,他為了保住自己和寡婦生的兒子,主動離開了鎮子去到山上的崖洞裡自生自滅。在拉著自己的「小棺材」離開時,將曾經拿的別人的東西挨家挨戶送了回去。
在鎮上「賴皮」了幾十年,鎮上已經沒有人能夠收拾得了牛結實,於是鎮上的居民請回來了蘇有朋飾演的牛醫生,這位從鎮子上走出去接受了多年文化的醫生,其實小時候就和牛結實結下了一些恩怨。於是就聯合全鎮所有的人,男女老少,為牛結實設計了一條死亡之路,心由境生,讓牛結實相信自己得上了癌症。
之後鎮上的每一個人見到牛結實後,都不再是之前表現出的真實的慌亂、躲避,而是有意地對牛結實撒謊,目的就是讓牛結實相信自己真的得了病。除了一個小孩對牛結實說出了「皇帝的新裝」這種真相,牛醫生的心理戰慢慢取得了效果。
用一個成語來形容牛醫生和鎮民的計謀,「三人成虎」再貼合不過了。三人成虎的故事出自《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意思是三個人謊報城市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這個說的是魏國的大臣龐蔥和魏國的太子一起到邯鄲做人質的故事。龐蔥對魏王說:「大街上確實沒有老虎,但是說的人多了,大家也就信了。邯鄲離魏國遙遠,污衊我的人何止是三個。」告誡魏王不要輕信他人誣告之詞。結果當關於他的誣告之詞傳到魏王那裡,最後魏王還是遠離了龐蔥。
可見「三人成虎」的力量有多大,而牛結實就像龐蔥一樣,只不過這樣的事發生在同鎮的人身上。在眾口鑠金之下,牛結實開始蒙了,全鎮所有人都在給牛結實製造一種假象,牛結實遇到的每一個人,冷漠的外表下都眾口一詞,疏遠,曾經放蕩不羈、跋扈欺人的牛結實開始懷疑自己真的得了不治之症。
在《楚門的世界》中有這樣一句話:當你的所見所聞都是假的,但是你無從辨別,那這一切就是真的。
鎮民們的冷漠,有組織的撒謊,幾乎就讓這個無人可怕的牛結實信以為真。有時候,冷漠真的可以摧毀一個人的意志,從而影響到人的心理,甚至是生活。
在婚姻生活中,冷暴力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是這種現象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輕則影響到夫妻之間兩個人的心情,嚴重的話會促使婚姻出現隱藏的裂痕。
什麼是冷暴力呢?某科上是這樣闡述的:
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種,其表現形式多為通過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精神虐待。
婚姻中遇到矛盾的時候,如果能夠小吵小鬧一下就過去,總比忍受對方的沉默不語要好的多,因為你會發現,什麼都不說不做對人的折磨才是最難以忍受的。那麼在一個家庭中出現冷暴力的現象,到底有多麼可怕呢?
法國被害人學專家伊裡戈揚在其著作《冷暴力》中指出:
「當暴虐發生在家庭裡,造成個人絕望,虐待便達到目的:讓人感覺失去靈魂,仿佛行屍走肉。」
當婚姻情感中出現冷暴力的時候,就意味著兩人之間存在著急需解決的矛盾,如果繼續漠不關心對方,並不斷降低語言交流的限度,只會使得情況變得更加糟糕。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就是尋求好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冷暴力。
家庭的「冷暴力」不同於其他類似肢體暴力,精神和心理上的傷害很難進行界定,也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可以進行約束來保護受害的人。所以解決家庭「冷暴力」的更多的應該是從道德的角度進行解決,畢竟這始終是家庭中夫妻之間的「私事」。
那麼怎樣有效解決或者杜絕家庭婚姻中的「冷暴力」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結婚前正確審視雙方之間的婚姻
其實這一點最主要的就是在結婚前,對待婚姻要保持嚴肅的心態,要對對方的成長環境進行一個充分的了解,包括對方的家庭中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現象。
因為環境因素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長期生活在這種發生有「家暴史」的人,也可能在心理留下這樣的陰影,並且在未來自己的婚姻生活中,這顆潛藏的「種子」很可能會生根發芽。
二、如果不願用語言交流,可以嘗試採用其他的交流方式
大多家庭婚姻中出現冷暴力現象時,沉默、互相之間不說話是最大的表現。當夫妻之間不願意向對方說話時,可以通過手機,採用發簡訊的方式,也可以通過寫信的方式進行交流。
如果家庭中有了孩子,也可以從孩子的話題進入些許的交流,包括孩子的學習生活以及成長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等,慢慢打開語言交流的渠道。
三、學會換位思考,能夠主動在生活的細節中關心對方
其實很多矛盾的發生,大多是婚姻中對方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問題,如果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主動進行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那麼很多事自然都會迎刃而解了。
冷暴力現象的出現,首先要明確這不是一個人能夠造成的事。可能在生活中的很多細節之處,對方經常感受不到相應的關懷與愛,久而久之,產生的一些小矛盾便以小聚大,最終生活中某一件事成為了「導火索」。
有的人說婚姻生活中也不能儀式感,其實多注重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比如某個特定的節日,準備一些禮物,禮物不管大小,體現的是對對方的關心,這也有助於增加兩人感情之間的親密關係,有助於杜絕冷暴力現象的出現。
寫在最後:
當我第三次看過《殺生》這部電影後,其實很感觸的點還是鎮上的人對牛結實實施的「心理戰」。在這場「心理戰」中,本是一鎮上的鄉親,突然都變得冷漠起來,有組織的撒謊,讓牛結實不斷相信他們所製造出來的假象。
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對牛結實精神上的一種虐待。而冷漠的背後,我們可以思考到現實生活中這種現象的存在,婚姻生活中存在的冷暴力,就是很相似的例子。由電影中的一種現象去思考現實的生活,有時候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一些問題。
有時候一個人的冷漠,的確可以毀掉一個人。在婚姻中,輕則是一個人的意志,嚴重的話會影響到一個家庭的幸福。所以在現實的生活中注意這種現象的存在,對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