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間火災探測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19:41:11
專利名稱:大空間火災探測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火災防治技術領域,具體說涉及一種大空間火災探測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常見的火災探測器有離子感煙探測器、光電火災探測器、感溫探測器及複合探測器等。
離子感煙探測器是根據電離工作原理,利用兩個標準電離室空氣被放射源發射的射線電離,形成電壓平衡電橋,當煙粒子進入時,電橋平衡被破壞,產生報警信號。其缺點為,不能將水霧、粉塵與煙氣分辨;光電式火災探測器分為減光式和散射式兩種,這兩種方式均是利用對光線的作用,光量發生變化,產生報警信號,其主要缺點同樣不能將水霧、粉塵與煙氣分辨;感溫探測器是利用火災的溫度效應工作的,其主要缺點是不能將高溫物體輻射與煙氣溫度效應分辨,產生誤報、漏報現象。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克服上述缺點,利用「煙氣湍流效應」現象,針對大空間建築場所,提供一種探測效果好、成本低、適於大空間安裝的火災探測器。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大空間火災探測器,由分立的紅外光束髮射器和紅外光束接收器組成;紅外光束髮射器電路由橋式整流電路、穩壓限流電路、無穩態振蕩電路和紅外發光電路依次連接組成;紅外光束接收器電路由橋式整流電路、穩壓限流電路、振蕩電路、紅外接收放大電路、觸發抗幹擾電路和報警電路依次連接組成,紅外光束髮射器與紅外光束接收器安裝距離為5~50米。
所述紅外光束髮射器電路由倒相橋式整流電路、穩壓限流電路、無穩態振蕩電路和紅外發光器件連接組成;穩壓限流電路由電阻R1、R2、穩壓管Z1、三極體Q1、Q2、電容C2組成;振蕩電路由三極體Q3、高速開關Q4、及由電阻R4和電容C3組成的反饋電路和外圍電路電阻R3、R5、R6、R7、電容C4組成。
所述紅外光束接收器電路由倒相橋式整流電路、穩壓限流電路、無穩態振蕩電路、紅外接收放大電路、觸發抗幹擾電路和報警電路組成;紅外接收放大電路由PE紅外光受光器、LM124運放器與輔助電路R9、R10、R11、R12、R13、C6組成;觸發抗幹擾電路由兩級RS觸發器4013及R14、R15、C7組成;報警電路由可控矽SCR,穩壓管Z2、Z3,和R16、R17組成。
橋式整流電路為倒相電路,可使接入的電源不必分正、負,均能保證輸出為+E。
R1、Z1、Q1、Q2、R2、C2組成穩壓限流電路。上電後,三極體Q1、Q2處於導通,形成小電流對電容C2的充電,電容C2較大,B點電位緩慢升高,此時,穩壓管Z1處於不穩壓狀態。當Z1處於穩壓時,三極體Q1、Q2相繼截止,電容C2放電,一段時間後,B點電位下降,當下降到7.5V左右時,三極體Q1、Q2再次導通。如此周而復始,Z1工作在穩壓點附近,B點電位略有起伏,但還是穩定在7.5-10V之間。
Q3、Q4與R4、C3反饋電路及其外圍電路構成一無穩態振蕩電路。高速開關管Q4處於周而復始的開關狀態,為紅外發光管提供一脈衝電源,R8可調節電流大小,採用脈衝供電,可以節電,同時消除瞬間尖峰,達到抗幹擾目的。
所述紅外光束接收器中,PE為紅外光受光器,接收紅外發光器件的紅外光,兩者匹配使用。LM124運放器與輔助電路構成信號放大電路,輸出檢測到的信號Uh,運放器由脈衝電源供電,實現了微安級電流驅動毫安級器件。
Uh信號送到由兩級RS觸發器4013組成的抗幹擾電路,即兩級RS觸發器4013組成計數器,只有連續收到兩次Uh信號時,才確認為火災信號。R14、R15、C7組成積分復位電路,即在收到第一個正脈衝後,沒有連續的第二個脈衝信號,則將計數器復位。確認的火災信號控制可控矽導通,給出火災電流信號。R17、Z2組成抗幹擾電路,使低於火災信號電壓幅度的幹擾信號不能觸發可控矽,可控矽導通時,電壓E在7-8V,報警電流在35-75mA。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①由於發射器與接收器是分立的,探測室即為作用空間,增加了監測範圍,尤其適合大空間場所的安裝,作用範圍可在5~50米,還避免了現有火災探測器分布較密,相對成本高的缺點,可使安裝成本大大下降;②本火災探測器可直接接入現有的報警系統,無須另外購買或設計報警系統;③由於利用了煙氣的熱湍流效應,採用光電流報警更為準確,避免了誤報漏報現象,且節能節電。
圖1為本實用新型紅外光束髮射器的方框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紅外光束接收器的方框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紅外光束髮射器的電路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紅外光束接收器的電路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圖3為紅外光束髮射器的電路圖,圖4為紅外光束接收器的電路圖,本實用新型由分立的紅外光束髮射器和紅外光束接收器組成,紅外光束髮射器和紅外光束接收器兩者安裝距離為20米。紅外光束髮射器電路由倒相橋式整流電路、穩壓限流電路、無穩態振蕩電路和紅外發光器件組成;紅外光束接收器電路由倒相橋式整流電路、穩壓限流電路、無穩態振蕩電路、紅外接收放大電路、觸發電路和報警電路組成。
穩壓限流電路由電阻R1、R2、穩壓管Z1、三極體Q1、Q2、電容C2組成;振蕩電路由三極體Q3、高速開關Q4、及由電阻R4和電容C3組成的反饋電路和外圍電路電阻R3、R5、R6、R7、電容C4組成;紅外接收放大電路由PE紅外光受光器、LM124運放器與輔助電路R9、R10、R11、R12、R13、C6組成;觸發抗幹擾電路由兩級RS觸發器4013及R14、R15、C7組成;報警電路由可控矽SCR,穩壓管Z2、Z3,和R16、R17組成。
倒相橋式整流電路可使接入的電源不必分正、負,均能保證輸出為+E。R1、Z1、Q1、Q2、R2、C2組成穩壓限流電路。上電後,三極體Q1、Q2處於導通,形成小電流對電容C2的充電,電容C2較大,B點電位緩慢升高,此時,穩壓管Z1處於不穩壓狀態。當Z1處於穩壓時,三極體Q1、Q2相繼截止,電容C2放電,一段時間後,B點電位下降,當下降到7.5V左右時,三極體Q1、Q2再次導通。如此周而復始,Z1工作在穩壓點附近,B點電位略有起伏,但穩定在7.5-10V之間。
Q3、Q4與R4、C3反饋電路及其外圍電路構成無穩態振蕩電路。高速開關管Q4處於周而復始的開關狀態,為紅外發光管LED提供一脈衝電源,R8可調節光電流大小,利用R8取值範圍可控制探測器作用的距離。採用脈衝供電,可以節電,同時消除瞬間尖峰,達到抗幹擾目的。
圖4中,PE為紅外光受光器,它接收紅外發光器件的紅外光,兩者匹配。LM124運放器與輔助電路構成信號放大電路,輸出檢測到的信號Uh,Uh信號送到由兩級RS觸發器1、2(4013)組成的抗幹擾電路,即兩級RS觸發器組成計數器,只有連續收到兩次Uh信號時,才確認為火災信號。R14、R15、C7組成積分復位電路,即在收到第一個正脈衝後,沒有連續的第二個脈衝信號,則將計數器復位,防止了誤報。當確認為火災信號時,控制可控矽導通,給出火災電流信號。R17、Z2組成抗幹擾電路,使低於火災信號電壓幅度的幹擾信號不能觸發可控矽,可控矽導通時,電壓E在7-8V,報警電流在35-75mA。煙氣產生時,導致紅外光接收器接收到發射器的光所產生的光電流發生變化(突變),從而啟動報警系統。
權利要求1.一種大空間火災探測器,其特徵在於它由分立的紅外光束髮射器和紅外光束接收器組成,所述紅外光束髮射器電路由倒相橋式整流電路、穩壓限流電路、無穩態振蕩電路和紅外發光器件組成;所述紅外光束接收器電路由倒相橋式整流電路、穩壓限流電路、振蕩電路、紅外接收放大電路、觸發抗幹擾電路和報警電路依次連接組成,紅外光束髮射器與紅外光束接收器安裝距離為5~50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空間火災探測器,其特徵在於紅外發光器件LED經串聯的可調電阻R8與震蕩電路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空間火災探測器,其特徵在於紅外光束接收器電路中設有紅外接收放大電路,所述紅外接收放大電路由PE紅外光受光器、LM124運放器與輔助電路組成,所述輔助電路由R10、R9、R11、R12、R13、C5、C6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空間火災探測器,其特徵在於紅外光束接收器電路中設有觸發抗幹擾電路,所述觸發抗幹擾電路由兩級RS觸發器4013及復位電路組成,所述復位電路由R14、R15、C7、R17、Z2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空間火災探測器,其特徵在於紅外光束接收器電路中設有報警電路,所述報警電路由可控矽SCR、穩壓管Z2、Z3、R16、R17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火災防治領域,具體說是涉及一種大空間火災探測器,它由分立的紅外光束髮射器和紅外光束接收器組成,紅外光束髮射器由橋式整流電路、穩壓限流電路、振蕩電路和紅外發光電路組成;紅外光束接收器電路由橋式整流電路、穩壓限流電路、振蕩電路、紅外接收放大電路、觸發抗幹擾電路和報警電路組成。本實用新型由於紅外光束髮射器與接收器是分立的,探測室即為作用空間,增加了監測範圍,尤其適合大空間場所的安裝,且採用光電流報警更為準確,避免了誤報漏報現象,節能節電,並可直接接入現有的報警系統,是商場、禮堂、演播廳、會議室等場所理想的防火報警裝置。
文檔編號G08B17/103GK2624304SQ03250888
公開日2004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3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10日
發明者冉海潮, 孫麗華 申請人:河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