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的製作方法
2023-05-08 14:07:06 1
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包括底座、支撐導向塊、定位機構和推動機構;所述支撐導向塊固定於底座,支撐導向塊上設有用於支撐搖臂軸並對搖臂軸進行軸向滑動導向的導向槽;所述定位機構固定於底座用於沿搖臂軸滑動方向對應搖臂軸上的碗型塞安裝孔對碗型塞進行定位;所述推動機構固定於底座用於推動搖臂軸軸向滑動,本實用新型的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通過定位機構對碗型塞進行定位後,利用推動機構推動搖臂軸沿支撐導向塊滑動並在該推力下使碗型塞壓入搖臂軸內,自動化程度高,裝配過程中保持對碗型塞的定位,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裝配質量,降低人員勞動強度。
【專利說明】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裝,尤其涉及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搖臂軸裝配碗型塞方式為手動將碗型塞敲入搖臂軸,由於敲擊過程中控制不好造成碗型塞裝入深度不能控制及裝配過程中垂直度掌握不好造成碗型塞損壞及裝配傾斜出現洩漏缺點。如不進行改進對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將會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需要一種用於在搖臂軸上裝配碗型塞的工裝,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裝配質量,降低人員勞動強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裝配質量,降低人員勞動強度。
[0004]本實用新型的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包括底座、支撐導向塊、定位機構和推動機構;所述支撐導向塊固定於底座,支撐導向塊上設有用於支撐搖臂軸並對搖臂軸進行軸向滑動導向的導向槽;所述定位機構固定於底座用於沿搖臂軸滑動方向對應搖臂軸上的碗型塞安裝孔對碗型塞進行定位;所述推動機構固定於底座用於推動搖臂軸軸向滑動;
[0005]進一步,所述定位機構通過磁力作用對碗型塞進行吸附定位;
[0006]進一步,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定位套、強磁體和定位軸,所述定位套固定於底座;定位軸的一端固定於定位套的內孔,另一端伸出定位套外,定位軸的伸出端設有與碗型塞內表面結構吻合的定位凸起;所述強磁體設於定位套的內孔內並且強磁體的一個磁極貼緊定位軸內端面;
[0007]進一步,所述定位軸通過螺紋連接於定位套內孔,定位軸的伸出端還設有用於與定位套端面配合進而對定位軸進行軸向定位的定位凸緣;所述定位凸起相對於定位凸緣的伸出長度與碗型塞安裝於搖臂軸內的深度一致;
[0008]進一步,所述定位機構還包括設於定位套內孔與強磁體之間的銅套;
[0009]進一步,所述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還包括用於與搖臂軸鉸耳側面配合對搖臂軸周向限位的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相對於定位機構沿導向槽導向方向分列於支撐導向塊的另一側;限位機構包括滑座、滑塊和彈性件;所述滑座固定於底座,所述滑塊豎直滑動連接於滑座;所述彈性件安裝於滑座內部並彈性支撐於底座與滑塊之間;所述滑塊上設有用於與搖臂軸鉸耳側面配合對搖臂軸周向限位的限位槽;
[0010]進一步,所述推動機構包括氣缸、頂軸和導向座;所述氣缸和導向座均固定於底座;所述頂軸軸向單自由度滑動連接於導向座並同軸固定於氣缸的活塞杆,頂軸前端設有用於容納搖臂軸鉸耳的讓位槽。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通過定位機構對碗型塞進行定位後,利用推動機構推動搖臂軸沿支撐導向塊滑動並在該推力下使碗型塞壓入搖臂軸內,自動化程度高,裝配過程中保持對碗型塞的定位,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裝配質量,降低人員勞動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包括底座1、支撐導向塊2、定位機構和推動機構;所述支撐導向塊2固定於底座1,支撐導向塊2上設有用於支撐搖臂軸16並對搖臂軸16進行軸向滑動導向的導向槽;所述定位機構固定於底座I用於沿搖臂軸16滑動方向對應搖臂軸16上的碗型塞17安裝孔對碗型塞17進行定位;所述推動機構固定於底座I用於推動搖臂軸16軸向滑動;定位機構對碗型塞17進行粘附定位或吸附定位,並且粘附和吸附力小於碗型塞17安裝於搖臂軸16的結合力,使裝配完後取下搖臂軸16時保持碗型塞17穩定安裝於搖臂軸16內;所述導向槽為V形槽,通過定位機構對碗型塞17進行定位後,利用推動機構推動搖臂軸16沿支撐導向塊2滑動並在該推力下使碗型塞17壓入搖臂軸16內,自動化程度高,裝配過程中保持對碗型塞17的定位,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保證裝配質量,降低人員勞動強度。
[0015]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機構通過磁力作用對碗型塞進行吸附定位,能對碗型塞進行精確的定位,同時施加一定的外力能有效的克服定位機構對碗型塞的吸附力,使碗型塞與定位機構分離,如裝配完後取下搖臂軸時,能克服定位機構對碗型塞的吸附力進而使碗型塞有效的安裝於搖臂軸內。
[0016]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定位套3、強磁體4和定位軸5,所述定位套3固定於底座I ;定位軸5的一端固定於定位套3的內孔,另一端伸出定位套3外,定位軸5的伸出端設有與碗型塞內表面結構吻合的定位凸起6 ;所述強磁體4設於定位套3的內孔內並且強磁體4的一個磁極貼緊定位軸5內端面;通過定位軸5進行導磁,將碗型塞吸附固定於定位軸5的定位凸起6上,便於碗型塞的放置,同時利用定位凸起6表面結構與碗型塞內表面的匹配性對碗型塞位置進行矯正,定位精度高。
[0017]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軸5通過螺紋連接於定位套3內孔,定位軸5的伸出端還設有用於與定位套3端面配合進而對定位軸5進行軸向定位的定位凸緣7 ;所述定位凸起6相對於定位凸緣7的伸出長度與碗型塞安裝於搖臂軸內的深度一致,根據碗型塞安裝於搖臂軸內的深度設置定位凸起6相對於定位凸緣7的伸出長度,使碗型塞壓入搖臂軸內並且搖臂軸觸碰到定位凸緣7時完成裝配,實現碗型塞裝入深度的高精控制以及保證裝配出來的搖臂軸的結構一致性。
[0018]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機構還包括設於定位套3內孔與強磁體4之間的銅套8。
[0019]本實施例中,所述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還包括用於與搖臂軸鉸耳9側面配合對搖臂軸周向限位的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相對於定位機構沿導向槽導向方向分列於支撐導向塊2的另一側;限位機構包括滑座10、滑塊11和彈性件12 ;所述滑座10固定於底座1,所述滑塊11豎直滑動連接於滑座10 ;所述彈性件12安裝於滑座10內部並彈性支撐於底座I與滑塊11之間;所述滑塊11上設有用於與搖臂軸鉸耳9側面配合對搖臂軸周向限位的限位槽;限位槽寬度略大於搖臂軸鉸耳9的厚度,限定搖臂軸放置於支撐導向塊2上時的周向位置,保證推動機構與搖臂軸之間作用點的一致性,同時實現搖臂軸的合理受力。
[0020]本實施例中,所述推動機構包括氣缸13、頂軸14和導向座15 ;所述氣缸13和導向座15均固定於底座I ;所述頂軸14軸向單自由度滑動連接於導向座15並同軸固定於氣缸13的活塞杆,頂軸14前端設有用於容納搖臂軸鉸耳9的讓位槽,讓位槽的寬度大於搖臂軸鉸耳9厚度,讓位槽的深度大於搖臂軸鉸耳9相對於搖臂軸端面的高度,因此頂軸14推動搖臂軸時作用於搖臂軸的端面,而非搖臂軸鉸耳9的圓弧薄壁部位,避免損壞工件;頂軸14前端是指頂軸作用於搖臂軸的一端。
[0021]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其特徵在於:包括底座、支撐導向塊、定位機構和推動機構;所述支撐導向塊固定於底座,支撐導向塊上設有用於支撐搖臂軸並對搖臂軸進行軸向滑動導向的導向槽;所述定位機構固定於底座用於沿搖臂軸滑動方向對應搖臂軸上的碗型塞安裝孔對碗型塞進行定位;所述推動機構固定於底座用於推動搖臂軸軸向滑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機構通過磁力作用對碗型塞進行吸附定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定位套、強磁體和定位軸,所述定位套固定於底座;定位軸的一端固定於定位套的內孔,另一端伸出定位套外,定位軸的伸出端設有與碗型塞內表面結構吻合的定位凸起;所述強磁體設於定位套的內孔內並且強磁體的一個磁極貼緊定位軸內端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軸通過螺紋連接於定位套內孔,定位軸的伸出端還設有用於與定位套端面配合進而對定位軸進行軸向定位的定位凸緣;所述定位凸起相對於定位凸緣的伸出長度與碗型塞安裝於搖臂軸內的深度 一 Sc 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機構還包括設於定位套內孔與強磁體之間的銅套。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還包括用於與搖臂軸鉸耳側面配合對搖臂軸周向限位的限位機構;所述限位機構相對於定位機構沿導向槽導向方向分列於支撐導向塊的另一側;限位機構包括滑座、滑塊和彈性件;所述滑座固定於底座,所述滑塊豎直滑動連接於滑座;所述彈性件安裝於滑座內部並彈性支撐於底座與滑塊之間;所述滑塊上設有用於與搖臂軸鉸耳側面配合對搖臂軸周向限位的限位槽。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搖臂軸碗型塞裝配工裝,其特徵在於:所述推動機構包括氣缸、頂軸和導向座;所述氣缸和導向座均固定於底座;所述頂軸軸向單自由度滑動連接於導向座並同軸固定於氣缸的活塞杆,頂軸前端設有用於容納搖臂軸鉸耳的讓位槽。
【文檔編號】B23P19/04GK204195212SQ201420700795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4日
【發明者】李蕊吳 申請人:重慶康輝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