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提前來了沒帶衛生巾怎麼辦(衛生巾沒發明前)
2023-04-24 08:18:04 1
今天是「世界月經日」,在衛生巾沒發明出來之前,女士如何度過自己的生理期呢?
阿源醫生來給大家講一講、
在那遙遠的遠古時代,社會還是媽媽們在做主,那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先進的東西,但是突然流血了咋辦?
擦乾了就是了撒。
是的,原始社會也就一個樹葉做的圍裙,婦女們通常扯一把乾草或樹葉來擦乾就了事,她說:風雨中,這點血算什麼?甚至有婦女一直坐等大姨媽離開。靠海的地方可以用海綿墊著。
到了奴隸社會,這個時候有了一定的外衣,女性也開始遮蔽自己了,於是也慢慢學會了更加乾淨整潔的方式,開始學會用乾燥物墊著了,同時女性也知道了定期清洗下陰。
在夏朝有簡單的布了,此時女性有用布縫一個包,裡面裝些灰之類的,經期過後把灰倒掉,布洗洗還能循環利用。
非洲有用羽毛和布片墊著的,然後例如埃及和希臘這兩個文明,開始出現衛生棉條的雛形,埃及是紙草葉子、希臘是用麻布將棉布包在木頭上。
此時依然有女性集體休息坐著等經期結束的,這裡不得不提到經期同步這一奇妙的現象,這是一個有爭論的話題:月經會傳染嗎?
接下來就看看後續的人之智慧……
一、月經帶這是從古時候一直流傳至今的一款月經帶,以前還有農村婦女在用。不過這種容易側漏,這難不倒智慧的勞動人民,於是便有了另外的一種月經帶,俗稱騎馬布,是加厚版的月經帶,這種一般是活動量大或者月經量大的人。下圖為現代製品,也就那麼個意思吧。這種可以讓女性更加自由。
其內涵是用布縫成一個長條狀的袋子(奴隸社會也有,只是沒這麼好),裡面填以高溫消毒後的草木灰或者其他吸水物質。
關於騎馬布的填充物,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選擇,比如有錢人使用棉花電在騎馬布中間。
而到了宋朝,紙張成本開始下降,勞動人民開始使用草紙,上層人士甚至可以用白紙了。
以上兩者是都是可以洗洗再用的,可以認為是「可洗式」姨媽巾。
這類衛生巾在國外,也是差不多的形式,基本上也是包著棉花或者碎布,不同的是還有「衛生圍裙」:以半片圍裙大小的橡皮墊,別上一塊棉布,然後圍在腰部,橡皮墊上的棉布貼著臀部繞過陰部,再使用安全別針或吊夾固定。抱歉沒找到類似的圖片……
獵奇一下:子孫盆在某些地方就是專門洗「騎馬布」的盆子之類的。
這時候仍然存在女子休息的現象,因為有的人認為月經是汙穢不堪的,不能沾染這種晦氣,於是來月經的那幾天,女子通常不能出門,而被禁止在家裡,當然會提供吸月經的那些物品,如月經帶。
月經帶在國內一直用到越30年前都有人用,所以其他答案才一致的說騎馬布、用布墊之類的,而國外確實經歷了很多變化了。
二、衛生棉這種東西的出現,大約在一戰時期,已經有了現代衛生巾的雛形。
這得利於一戰期間「纖維棉」的發明,由於它的應用使得拋棄式繃帶得以產生,當時的美國護士也從中得到靈感,他們用紗布、手術用的棉布、繃帶和藥用棉花製作了最早的衛生巾。
在1921年,美國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終於成功地製造出第一塊拋棄式衛生棉――Kotex。1927年嬌生公司又出品了Modess。後來第一個拋棄式棉條-Tampax於1933年問世,一直到今天如我們所見,已經有許多選擇性了。
而此時婦女們要固定住衛生巾要麼通過別針別在內褲上,要麼用生理帶固定住,還有一些自己的方法。生理帶如圖
現在生理帶都是用於寵物狗了,還是公狗,誰能告訴我發生了什麼?
1970年代,衛生棉的演進有了重大突破,就是「自粘式背膠衛生棉」誕生,終於不用別針和帶子了。
1980年代,MERRO美人魚品牌在丹麥誕生,這一表層更柔軟,吸收性更好的改良版衛生巾一經推出,便受到了眾多女性的歡迎。
1990年代,陸續出現了蝶翼衛生巾、絲薄衛生巾、乾爽衛生巾,此後衛生巾的形態就基本固定下來,但朝著更輕薄、更舒適的方向發展。
到了現在就是群巾爭霸的時代了。。人稱「大衛生巾時代」,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