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那魯道:領導霧社起義的民族抗日英雄 在臺灣的地位如何?
2023-03-30 22:57:20
莫那魯道,一個對於臺灣人民非常熟悉的名字,這是抗日戰爭時期,臺灣在被日本統治期間的民族抗日英雄,和莫那魯道相關的事件就是震驚了中外的霧社事件,而莫那魯道正是這次起義事件的領導人,起義中只要是日本人一律誅殺,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莫那魯道在臺灣的地位如何?
莫那魯道是誰?
莫那魯道,臺灣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的頭目,在《臺灣日日新報》的漢文版有稱「毛那老」,戰後稱莫那魯道,高大魁梧,據說身高將近190釐米。也是賽德克族霧社群的頭目,為日據時期重要的抗日運動──霧社事件的領導人,起事失敗後飲彈自殺。
莫那魯道的霧社起義:
1930年,在自己部落的青年的婚禮上,莫那·魯道長子塔達歐·莫那向日本警察吉村克己敬酒,吉村不接受,還動手侮辱,族人立刻圍毆警察。莫那·魯道知道,吉村絕不甘心被圍毆,親自率領眾人向吉村謝罪,但吉村並不理會,並呈報上級。因為當時攻擊警察,是嚴重罪行,莫那·魯道認為事情無法善了,加上長期受到當地日本人欺壓、被禁止紋面、失去傳統,決定在10月27日日本人舉辦霧社運動會時起事、「血祭祖靈」(出草),是為霧社事件。
1930年10月27日,莫那·魯道率領族人襲擊附近的警察分駐所十三處,也襲擊學校、郵局、宿舍等,在霧社公學校,參加運動會的婦女與學童遭到了賽德克族無差別攻擊,只要是日本人皆一律誅殺,共殺死日本人134名(大多為婦孺)、重傷26名,誤殺2位著和服的漢人李彩雲與劉才良,並殺傷215人,從警察單位獲得槍枝180挺和彈藥23037發,同時切斷通往外地的電話線。
事件爆發後,總督震驚,立即進行軍事行動,調派臺北州、臺中州、臺南州、花蓮港廳之駐軍往霧社前進。抗日族人回部落後,分成「塔洛灣」及「馬赫坡」二條戰線。塔洛灣戰線由荷歌社頭目塔達歐·諾幹率領,馬赫坡戰線由莫那魯道率領。1930年10月31日後,除馬赫坡社外其他部落都被軍警佔領。抗日主力退到馬赫坡社。11月2曰馬赫坡社被軍警佔領後,起事原住民退入溪谷,利用懸崖絕壁的地勢作戰。
1930年11月5日,日軍臺南大隊死傷頗重。遂投擲違反國際公約之「糜爛性毒氣彈」(路易斯毒氣彈),原住民退守,不是戰死就是在巨木下自縊。最後莫那·魯道看見大勢已去,於是在山洞裡把兩名孫子槍殺,連其妻子之屍體一併焚毀,再以三八式步槍飲彈自盡。
莫那魯道殺了多少人?
莫那·魯道率領族人襲擊附近的警察分駐所十三處,也襲擊學校、郵局、宿舍等,只要是日本人皆一律誅殺,共殺死日本人134名,並殺傷215人,事件爆發後,日本駐臺灣總督震驚,立即採取軍事行動進行鎮壓,莫那·魯道率領族人們堅決反抗,寧死不屈,付出了巨大犧牲。
莫那魯道在臺灣的地位如何?
霧社起義雖然以失敗而告終,但它是高山族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正義鬥爭,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具有深遠的意義。為紀念霧社起義者的英雄業績,1953年,臺灣人民建起「碧血英風」紀念碑,碑聯寫道:「百戰忠魂,千秋恨事;一朝義憤,萬古馨香!」1973年,將莫那魯道遺駭恭迎回霧社安葬。莫那魯道的大無畏英雄氣慨和強烈的民族尊嚴,一直激勵著臺灣各族人民為抗敵殺寇、保家衛國而戰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