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環刺螠:女人看了會臉紅的生物 有什麼功效與作用?
2023-03-30 22:56:49 1
單環刺螠是海洋中一種環節動物,奇特的外形就像一隻長胖了的蚯蚓一樣,單環刺螠也就是漁民口中俗稱的海腸子,不僅營養豐富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而且也是魯菜中的一道佳品,但是食用單環刺螠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不能與涼食、啤酒同食,不然會引起身體的不適。
單環刺螠介紹:
單環刺螠,俗名:海腸、海腸子,屬於螠蟲動物門、螠綱、無管螠目、刺螠科、刺螠屬。它是一種長圓筒形的環節動物,軟乎乎地蠕動,渾身無毛刺,淺黃色。海腸不光長得像裸體海參,其營養價值比起海參也不遜色。個體粗大,長約100一300毫米,寬約25-27毫米,長200-250毫米,體表滿布大小不等的粒狀突起,吻圓錐形;腹剛毛1對,粗大;肛門周圍有一圈9-13條褐色尾肛毛。分布於俄羅斯、日本、朝鮮和我國渤海灣等,是中國北方沿海泥沙岸潮間帶下區及潮下帶淺水區底棲生物的常見種,不吸血。
單環刺螠外形特徵:
單環刺螠體呈圓筒狀,長100~300毫米,寬25~27毫米,體前端略細,後端鈍圓。體不分節。體表有許多疣突,略呈環狀排列。吻能伸縮,短小,匙狀,與軀幹無明顯界限。吻基部腹面具一下凹的溝並向後延伸達體末端。口的後方、吻的基部腹面有1對黃褐色鉤狀腹剛毛,兩剛毛間距長於自剛毛至吻部的距離。身體前半部有腺體,可分泌黏液,在產卵或營造泥沙管時潤澤用。體末端有橫裂形的肛門,在肛門周圍有1圈後剛毛或稱尾剛毛,11~12根,呈單環排列。無血管,體腔液中含有紫紅色的血細胞,腎管2對,基部各有2個螺旋管,肛門囊1對,呈長囊狀,生活時蟲體呈紫紅色或棕紅色。
單環刺螠的功效與作用:
單環刺螠個體肥大,肉味鮮美,體壁肌富含蛋白質和多種人體必需胺基酸。自古以來,在我國、日本和朝鮮沿海均作為名貴的海鮮食品,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人們的傳統做法只食用其體壁,而廢棄內臟,菜餚俗稱海腸子。但有研究發現,單環刺螠廢棄內臟蛋白質含量為18、25%,脂肪含量為0.12%,總糖含量為4、09%而且含有豐富的Ca、Mg、Fe、Zn等元素;也含有豐富的EPA、DHA和DPA。
單環刺螠的做法:
在中國,單環刺螠是魯菜中的重要原料,它的烹調方法也很多,用單環刺螠配以頭刀韭菜製作的「韭菜海腸」是膠東名菜,此外「幹海腸」、「氽海腸湯」、「肉末海腸」等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菜餚。鮮單環刺螠還可調製水餃、包子餡等。尤其是「韭菜炒海腸」,韭菜籽和單環刺螠含有人體所需VE等多種微量元素。VE被稱為生育維生素,單環刺螠在膠東漁民中又稱「海雞子」。在韓國料理中,多以殺生的烹調方法加工海腸。用剪刀將單環刺螠兩頭帶刺的部分剪掉,把內臟和血液洗淨,再配以新鮮的蔬菜,蘸著香油、食鹽等調料食。
單環刺螠的食用禁忌:
1.不能與寒涼食物同食
單環刺螠本性寒涼,最好在食用時避免與一些寒涼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黃瓜等蔬菜,飯後也不應該馬上飲用一些像汽水、冰水、雪糕這樣的冰鎮飲品,還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導致身體不適。
2.不能與啤酒、紅葡萄酒同食
食用單環刺螠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尿酸過多,會沉積在關節或軟組織中,從而引起關節和軟組織發炎。
3.皮膚病患者禁食
皮膚病患者之所以不能吃單環刺螠是因為單環刺螠中所含的蛋白質在進入人體後,可作為一種過敏原,對機體產生過敏反應,如發癢起塊等,或使原來的皮膚病復發、加重。所以皮膚科醫生視海鮮為病因之一,要求某些病人禁忌。
吃單環刺螠後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病,多屬於I型變態反應,可引起平滑肌痙攣,血管擴張、通透性增高,血漿外滲、水腫,以及嗜酸性細胞增多等。臨床表現為皮膚瘙癢、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等全身症狀;或使嬰兒溼疹、慢性溼疹等復發或加劇。
4.食用單環刺螠需要煮熟
單環刺螠煮不熟含有細菌,單環刺螠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熱性比較強,80℃以上才能殺滅。除了水中帶來的細菌之外,海鮮中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以及加工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汙染。一般來說,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算徹底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