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爐爐料上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07:59:31 1
專利名稱:一種電爐爐料上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電爐爐料上料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鐵合金生產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爐爐料上料裝置。
技術背景[0002]在鐵合金的大型化、自動化的生產過程中,電爐爐料通過配料系統、運料系統、上料裝置、爐頂料倉、下料管到電爐爐膛,經冶煉、出爐、澆注、入庫等工序實現鐵合金冶煉的全過程。其中上料裝置到爐頂料倉的過程是能否實現電爐的大型化、自動化的關鍵環節。目前的上料裝置有皮帶運輸機上料、起重機吊料等。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可自動向料倉內卸料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000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包括料鬥主體,所述料鬥主體的內部限定有用於盛放爐料的腔體,所述料鬥主體上設有爐料入口且底部設有爐料出口 ;卸料板,所述卸料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其中所述第一板的第一側邊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二側邊通過樞轉軸可樞轉地相連;吊鉤,所述吊鉤設在所述料鬥主體的上方且與所述卸料板連接以將所述卸料板封閉所述爐料出口 ;至少兩條鋼絲繩,所述至少兩條鋼絲繩中的第一端分別間隔開地連接至所述第一板的第二側邊上,且所述至少兩條鋼絲繩中的第二端穿過所述吊鉤後分別間隔開地連接至所述第二板的第一側邊上;至少兩個第一導向裝置,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導向裝置分別設在所述料鬥主體的上部,且所述至少兩條鋼絲繩分別對應地由所述第一導向裝置對鋼絲繩起到導向作用;以及至少兩個第二導向裝置,所述至少兩個第二導向裝置分別設在所述料鬥主體內且位於所述第一導向裝置的下方,其中所述至少兩條鋼絲繩分別對應地由所述第二導向裝置對鋼絲繩起到導向作用。[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可實現向料倉內自動卸料,靈活方便,不卡料,故障少且易檢修,而且成本低。[0006]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徵[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導向裝置為導向筒,其中所述鋼絲繩穿過所述導向筒以起到對鋼絲繩的導向作用。[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導向裝置為一對導向輪,所述一對導向輪夾持所述鋼絲繩以起到對鋼絲繩的導向作用。[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導向裝置為一對導向輪,所述一對導向輪夾持所述鋼絲繩以改變所述鋼絲繩的延伸方向。[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導向裝置為導向筒,其中所述鋼絲繩穿過所述導向筒以改變延伸方向。[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鋼絲繩為兩條。[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大小和形狀相同。3[0013]可選地,所述爐料出口為圓形,且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別為互相對稱的半圓形。[0014]或者可選地,所述爐料出口為矩形,且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別為互相對稱的矩形形狀。[0015]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0016]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0017]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被吊運時的示意圖;和[0018]圖2是圖1中所示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被放置到料倉上時的示意圖,其中卸料板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向下翻轉。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0020]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後」、「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0021]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0022]下面參考圖1和圖2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電爐爐料上料裝置100,用於對料倉200內上爐料。[0023]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100,包括料鬥主體1、卸料板2、吊鉤 3、至少兩條鋼絲繩4、至少兩個第一導向裝置5和至少兩個第二導向裝置6。[0024]如圖1和圖2所示,料鬥主體1的內部限定有用於盛放爐料的腔體,料鬥主體1上設有爐料入口且底部設有爐料出口 11,卸料板2包括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其中第一板21 的第一側邊(如圖1中的左側邊)和第二板22的第二側邊(如圖1中的右側邊)通過樞轉軸23可樞轉地相連,吊鉤3設在料鬥主體1的上方且與卸料板2連接以將卸料板2封閉爐料出口 11。[0025]至少兩條鋼絲繩4中的第一端分別間隔開地連接至第一板21的第二側邊上,且至少兩條鋼絲繩4中的第二端穿過吊鉤3後分別間隔開地連接至第二板22的第一側邊上 (如圖1中的左側邊)。至少兩個第一導向裝置5分別設在料鬥主體1的上部,且至少兩條鋼絲繩4分別對應地由第一導向裝置5對鋼絲繩4起到導向作用。也就是說,第一導向裝置5的數量應當為鋼絲繩4數量的兩倍,每一條鋼絲繩4的位於吊鉤3的兩側的兩段(如圖1中所示的左段41和右段42)均設有一個第一導向裝置5以起到導向作用。[0026]至少兩個第二導向裝置6分別設在料鬥主體1內且位於第一導向裝置5的下方, 其中至少兩條鋼絲繩4的兩端分別對應地由第二導向裝置6對鋼絲繩4起到導向作用。同樣地,第二導向裝置6的數量也應當為鋼絲繩4數量的兩倍,每一條鋼絲繩4的位於吊鉤3 的兩側的兩段(如圖1中所示的左段41和右段4 均設有一個第二導向裝置6以起到導向作用,其中每一個第二導向裝置6 —一對應地設在第一導向裝置5的下方。[0027]由此,當起重機吊運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100時,鋼絲繩4 受到吊鉤3的向上的牽引力,使得卸料板2的兩側被拉緊,如圖1所示,從而使卸料板2緊緊封閉爐料出口 11,可作為料鬥主體1的底部,避免爐料洩漏,其中第一導向裝置5和第二導向裝置6起到鋼絲繩的導向作用,以使鋼絲繩在上料裝置100被吊運上下過程中不移位。 然而,當起重機將上料裝置100放置到料倉200的料倉支架210上時,如圖2所示,隨著吊鉤3的下降,鋼絲繩4不再拉緊卸料板2,卸料板2的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在料鬥主體1 內的爐料的重力作用下相對於樞轉軸分別向下翻轉,爐料出口 11敞開,從而料鬥主體1內的爐料跌落入料倉200中,實現了自動卸料的效果。[0028]由此,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100,可實現向料倉200內自動卸料,靈活方便,不卡料,故障少且易檢修,而且成本低。[002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第一導向裝置5為導向筒,其中鋼絲繩4穿過導向筒以引導鋼絲繩4。可選地,第二導向裝置6為一對導向輪,一對導向輪夾持鋼絲繩4以對鋼絲繩4起到導向作用。當然,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此,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導向裝置5也可以為一對導向輪,一對導向輪夾持鋼絲繩4以引導鋼絲繩4(圖未示出)。可選地,第二導向裝置6也可為導向筒,其中鋼絲繩4穿過導向筒以對鋼絲繩4起到導向作用。[0030]如圖1和圖2中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鋼絲繩4為兩條。相應地, 第一導向裝置5為兩個,且第二導向裝置6也為兩個。[003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大小和形狀相同。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爐料出口 11可選地為圓形,且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分別為互相對稱的半圓形。而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示例中,爐料出口 11也可以為矩形,且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分別為互相對稱的矩形形狀。[0032]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 「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0033]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 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電爐爐料上料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料鬥主體,所述料鬥主體的內部限定有用於盛放爐料的腔體,所述料鬥主體上設有爐料入口且底部設有爐料出口;卸料板,所述卸料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其中所述第一板的第一側邊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二側邊通過樞轉軸可樞轉地相連;吊鉤,所述吊鉤設在所述料鬥主體的上方且與所述卸料板連接以將所述卸料板封閉所述爐料出口;至少兩條鋼絲繩,所述至少兩條鋼絲繩中的第一端分別間隔開地連接至所述第一板的第二側邊上,且所述至少兩條鋼絲繩中的第二端穿過所述吊鉤後分別間隔開地連接至所述第二板的第一側邊上;至少兩個第一導向裝置,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導向裝置分別設在所述料鬥主體的上部, 且所述至少兩條鋼絲繩分別對應地由所述第一導向裝置對鋼絲繩起到導向作用;以及至少兩個第二導向裝置,所述至少兩個第二導向裝置分別設在所述料鬥主體內且位於所述第一導向裝置的下方,其中所述至少兩條鋼絲繩分別對應地由所述第二導向裝置對鋼絲繩起到導向作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導向裝置為導向筒,其中所述鋼絲繩穿過所述導向筒以起到對鋼絲繩的導向作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導向裝置為一對導向輪,所述一對導向輪夾持所述鋼絲繩以起到對鋼絲繩的導向作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導向裝置為一對導向輪,所述一對導向輪夾持所述鋼絲繩以改變所述鋼絲繩的延伸方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導向裝置為導向筒,其中所述鋼絲繩穿過所述導向筒以改變延伸方向。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鋼絲繩為兩條。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大小和形狀相同。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爐料出口為圓形,且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別為互相對稱的半圓形。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爐料出口為矩形,且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別為互相對稱的矩形形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爐爐料上料裝置,包括底部設有爐料出口的料鬥主體;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卸料板,第一板的第一側邊和第二板的第二側邊通過樞轉軸可樞轉地相連;吊鉤,所述吊鉤與卸料板連接以將卸料板封閉爐料出口;鋼絲繩,所述鋼絲繩的第一端分別間隔開地連接至第一板的第二側邊上,鋼絲繩的第二端穿過吊鉤後分別間隔開地連接至第二板的第一側邊上;第一導向裝置,鋼絲繩分別對應地由第一導向裝置對鋼絲繩起到導向作用;以及位於第一導向裝置的下方的第二導向裝置,鋼絲繩分別對應地由第二導向裝置對鋼絲繩起到導向作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爐爐料上料裝置,可實現向料倉內自動卸料,靈活方便,不卡料,故障少且易檢修,而且成本低。
文檔編號C22B4/08GK202246792SQ20112036977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9日
發明者張國俊, 彭福波, 李金成, 楊文軍, 湯順祥, 王永華 申請人:雲南文山鬥南錳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