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式球形調節閥的製作方法
2023-11-12 06:25:02 6
專利名稱:籠式球形調節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籠式球形調節閥,具體地說是用於工業過程自動化系統中的對流量、壓力、溫度及物位四大過程參數進行調節和控制的現場儀表,屬於自動控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本實用新型作出以前,在已有技術中,調節閥的閥座與閥體的連接大都採用螺紋連接,既簡單,又容易保證閥座與閥體之間的密封,但緊固螺紋時,需用專用的裝配設備,否則閥座的密封面易被破壞和變形,導致降低調節閥的調節精度,這樣就限制了調節閥在現場的檢修範圍,一旦調節閥計算有誤或現場使用工況有變,必須更換整臺調節閥或下管線到生產廠更換閥座,費時費力;調節閥整體重量重,體積大;由於採用整體式上蓋,在緊固上蓋螺栓的同時影響了閥芯與上蓋填料函的同心度,閥芯與閥座間隙不易控制,裝配過程中多採用研磨的工藝來控制調節閥的洩漏等級,製造成本高,一次裝配合格率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合理;體積小,重量輕,大大提高了產品的洩漏等級和一次裝配合格率,在現場容易改變調節閥的額定流量係數和調節特性的籠式裝球形調節閥。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主要採用閥杆1與閥芯15聯接,閥座14由節流套12壓在閥體16上,上蓋法蘭7用螺栓將上蓋6與閥體16進行聯接,填料墊5、填料4、填料壓蓋3與壓板2分別安裝在閥杆1上。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合理;體積小,重量輕,額定流通能力(Cv值)大,洩漏等級和一次裝配合格率高,在現場容易改變調節閥的額定流量係數和調節特性;由於閥座和閥體的連接採用了無螺紋連接,用節流套通過上蓋螺栓直接緊固在閥體上,在現場更換閥座時無須專用的調節閥閥座裝配專用設備,很容易根據現場使用工況的要求來改變調節的流通能力或調節特性,來滿足用戶的要求;同時,由於採用了節流套,有效的降低了調節閥的動力噪聲,也降低了氣蝕和空化現象產生的概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主要由閥杆1、壓板2、填料壓蓋3、填料4、填料墊5、上蓋6、上蓋法蘭7、節流套墊片8、上蓋墊片9、銷10、襯套11、節流套12、閥座墊片13、閥座14、閥芯15與閥體16等零件組成。其中,閥杆1與閥芯15通過螺紋聯接後再用銷10固定以防止轉動(形成閥芯組件),閥座14由節流套12壓在閥體16上,閥座14與閥體16之間安裝閥座墊片13,在節流套12上端槽內安放節流套墊片8,在閥體16的上蓋安裝孔端面上放上蓋墊片9。閥芯組件與上蓋6安裝在閥體16上後,上蓋法蘭7利用螺栓將上蓋6與閥體16進行聯接(但上蓋法蘭上的螺栓暫不擰緊),再安裝密封組件,密封組件由填料墊5、填料4、填料壓蓋3與壓板2分別安裝在閥杆1上,閥杆1上安裝襯套11。最後,一邊擰緊上蓋法蘭7上的聯接螺栓,一邊注意調整閥芯組件的靈活性與直線運動性,並保證上蓋6與閥體16的密封性。
本實用新型有接受4-20mA(或0-10mA)標準控制信號的氣動(或電動)直行程執行機構驅動,帶動閥杆和閥芯做直線位移來改變閥芯與閥座之間的截流面積,通過閥芯上的調節曲線來穩定地控制介質的流量、溫度、壓力或物位,滿足現場的要求。主要用於鋼鐵,石油化工,造紙等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自控系統中,特別適用於較小流量,高精度,需頻繁動作,對洩露有嚴格要求,現場工況經常改變的苛刻場合。
權利要求1.一種籠式球形調節閥,包括閥座(14)、閥芯(15)、閥體(16),其特徵是採用閥杆(1)與閥芯(15)聯接,閥座(14)由節流套(12)壓在閥體(16)上,上蓋法蘭(7)用螺栓將上蓋(6)與閥體(14)聯接,填料墊(5)、填料(4)、填料壓蓋(3)與壓板(2)分別安裝在閥杆(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籠式球形調節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節流套(12)上端槽內安放節流套墊片(8),閥體(16)的上蓋安裝孔端面上放上蓋墊片(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籠式球形調節閥,屬於自動控制技術領域。其主要採用閥杆與閥芯聯接,閥座由節流套壓在閥體上,上蓋法蘭用螺栓將上蓋與閥體進行聯接,填料墊、填料、填料壓蓋與壓板分別安裝在閥杆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合理;體積小,重量輕,額定流通能力(Cv值)大,洩漏等級和一次裝配合格率高;由於閥座和閥體的連接採用了無螺紋連接,在現場更換閥座時無須專用的調節閥閥座裝配專用設備,很容易根據現場使用工況的要求來改變調節的流通能力或調節特性,來滿足用戶的要求;同時,由於採用了節流套,有效的降低了調節閥的動力噪聲,也降低了氣蝕和空化現象產生的概率。
文檔編號F16K1/00GK2811694SQ200520071498
公開日2006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11日
發明者孟少新, 陳彥 申請人:無錫智能自控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