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池自動套膜機及下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30 00:33:16 3
專利名稱:一種電池自動套膜機及下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在電池主體外套設熱縮套膜的電池自動套膜機及下料裝置。
背景技術:
在電池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在電池的外面套上一個收縮膜。收縮膜一般纏卷在一送料盤上,呈壓扁的帶狀體,收縮膜在套入電池時需要從送料盤中取出,撐開,形成管體狀,然後套在電池上,並切斷。此前,國內企業多採用人工處理該工序,採用人工上、下料的作業方式,這種作業方式效率極低。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出現了自動套管機,該機器可以實現自動套膜、切膜的功能。但是,其下膜效率及下膜的準確率低,不利於大規模生產。
實用新型內容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池自動套膜機的下料裝置,提高生產效率。基於此,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電池自動套膜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電池自動套膜機的下料裝置,包括放置及輸送套膜的送料裝置、將套膜撐開的下料杆、用於固定下料杆的下料杆固定裝置,送料裝置包括用於放置套膜的套膜放料盤以及驅動下料盤轉動的驅動電機、用於輸送套膜的過渡機構,下料杆包括帶有軸承的桿頭以及桿身,桿頭的端部為一字形尖端,下料杆上從桿頭到桿身,由桿頭的一字形尖端漸變為圓柱體形,下料杆的桿頭端部對準過渡機構的下料方向設置。優選地,下料杆的桿頭至少設有兩個突出於桿頭本體的軸承。優選地,下料杆的桿頭設有八個突出於桿頭本體的軸承。優選地,下料杆的桿頭與桿身為可拆卸連接。優選地,下料杆固定裝置包括下料杆吊起機構,所述下料杆吊起機構包括兩組以上的位置可調節滾輪組,其中一組為驅動滾輪,驅動滾輪由驅動電機驅動,一組為被動滾輪,被動滾輪由驅動滾輪驅動,驅動滾輪與被動滾輪之間間隔設置,用於將下料杆吊起。優選地,下料杆固定裝置還包括下料杆定位機構,所述下料杆定位機構位於下料杆吊起機構下方,包括至少3個圍繞下料杆下端設置的定位滾輪,各定位滾輪相近端圍成的空間將桿身的一點定位。優選地,所述定位滾輪間隔均勻地布設。優選地,驅動滾輪與被動滾輪通過齒輪連接,驅動滾輪通過其相應的齒輪與驅動電機連接。優選地,所述桿身沿周向設有一凹槽。本實用新型的電池自動套膜機,設有前述的下料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電池自動套膜機的下料裝置,由於設置下料杆,其桿頭的端部為一字形尖端,因而能夠將套膜口撐開,使之形成一管體狀,能夠直接套在電池上,因而,實現了將套膜套在電池上的自動操作,優化和極大地改善電池熱縮膜過程中的下料工序,提升了下料的效率和準確率。
圖I為本實用新型電池自動套膜機的下料裝置一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下料杆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有關附圖標記如下I-套膜放料盤;2_套膜過渡機構;3_電機;4_驅動電機;5_驅動滾輪;6_下料杆;
7-定位滾輪組;8_桿頭;9_桿身;10形凹槽;11_軸承;A-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的下料裝置包括送料裝置、下料杆、下料杆固定裝置,送料裝置包括用於放置套膜的套膜放料盤I、用於驅動套膜放料盤轉動的電機3、以及套膜過渡機構2。套膜通過套膜過渡機構2上的下料輪組將套膜固定並輸送至驅動滾輪5的上方,同時將套膜連接到下料杆6的桿頭8。其中,下料杆固定裝置包括驅動滾輪5以及為其提供動力源的驅動電機4以及定位滾輪組7。兩個驅動滾輪5通過其後端的齒輪連接,且其中一個驅動滾輪通過齒輪與驅動電機5連接,在其轉動時,能夠通過齒輪的動力傳遞使得另一個驅動滾輪轉動。兩個驅動滾輪固定在機架A上的定位槽中。如圖2所示,下料杆6包括桿頭8、桿身9,在桿頭8上設有8個軸承11,分為四組,每側兩組,兩組軸承之間的空間可以用來將下料杆卡入一對驅動滾輪5之間,從而將下料杆的高度固定。在下料杆安裝完成後,由於驅動滾輪5與軸承11之間完全貼合,驅動滾輪5可以帶動套膜向下運動,協助下料。桿頭8的端部為一字形的尖端,這樣便於將扁平的套膜口打開,使桿身進入套膜中,最終將套膜撐開呈一管體,使之能夠套在電池上。下料杆6的桿頭8、桿身9本身可以拆卸,本實施例優選地在桿身側面設置兩個孔,將桿頭套入後通過螺絲固定。本方案以兩個為最佳,多個也可。當然也可以採用其他固定方式,如分別設置螺紋來固定,或者設置卡位將二者卡入。如圖I所示,在機架A上還設有定位滾輪組7,作用於下料杆,定位滾輪組7可以由3個或者4個滾輪構成,這些滾輪固定在機架A上,在本實施例中,4個滾輪均勻地分布在下料杆的周圍,形成一空間。定位滾輪組中各滾輪的位置可以調節,使得形成的空間可以縮小、放大,空間大時,下料杆能夠伸入到空間中,因而其位置位置靠下,空間下時,下料杆無法向下伸入空間中或者只能伸入一部分,因而位置靠上,這樣就能調節下料杆的位置。通過設置驅動滾輪5和定位滾輪組7,下料杆6能夠固定位置。使用時,套膜由下料杆的桿頭8導入,被驅動滾輪5帶動向下運動,同時與驅動滾輪5相作用的桿頭上每側設置的兩組軸承,能夠加快套膜下料,減少摩擦和損耗。下料杆繼續下料至定位滾輪組7處,繼續下降至杆體的環形凹槽10處,至此下料工序完成。實際實施過程中,在機架上可以通過切膜裝置,在套膜下降到設定好的長度時,在下料杆杆體的環形凹槽10處實施切膜。切膜是以下料杆為中心,由電機12控制切刀旋轉,環型凹槽10的設置可以避免刀口在切膜時碰到杆體。以上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介紹,文中應用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 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電池自動套膜機的下料裝置,包括放置及輸送套膜的送料裝置、將套膜撐開的下料杆、用於固定下料杆的下料杆固定裝置,送料裝置包括用於放置套膜的套膜放料盤以及驅動下料盤轉動的驅動電機、用於輸送套膜的過渡機構,其特徵在於,下料杆包括帶有軸承的桿頭以及桿身,桿頭的端部為一字形尖端,下料杆上從桿頭到桿身,由桿頭的一字形尖端漸變為圓柱體形,下料杆的桿頭端部對準過渡機構的下料方向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自動套膜機的下料裝置,其特徵在於,下料杆的桿頭至少設有兩個突出於桿頭本體的軸承。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自動套膜機的下料裝置,其特徵在於,下料杆的桿頭設有八個突出於桿頭本體的軸承。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自動套膜機的下料裝置,其特徵在於,下料杆的桿頭與桿身為可拆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自動套膜機的下料裝置,其特徵在於,下料杆固定裝置包括下料杆吊起機構,所述下料杆吊起機構包括兩組以上的位置可調節滾輪組,其中一組為驅動滾輪,驅動滾輪由驅動電機驅動,一組為被動滾輪,被動滾輪由驅動滾輪驅動,驅動滾輪與被動滾輪之間間隔設置用於將下料杆吊起。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池自動套膜機的下料裝置,其特徵在於,下料杆固定裝置還包括下料杆定位機構,所述下料杆定位機構位於下料杆吊起機構下方,包括至少3個圍繞下料杆下端設置的定位滾輪,各定位滾輪相近端圍成的空間將桿身的一點定位。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池自動套膜機的下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滾輪間隔均勻地布設。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池自動套膜機的下料裝置,其特徵在於,驅動滾輪與被動滾輪通過齒輪連接,驅動滾輪通過其相應的齒輪與驅動電機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自動套膜機的下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桿身沿周向設有一凹槽。
10.一種電池自動套膜機,其特徵在於,設有權利要求1-9所述的下料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電池自動套膜機的下料裝置,包括放置及輸送套膜的送料裝置、將套膜撐開的下料杆、用於固定下料杆的下料杆固定裝置,送料裝置包括用於放置套膜的套膜放料盤以及驅動下料盤轉動的驅動電機、用於輸送套膜的過渡機構,下料杆包括帶有軸承的桿頭以及桿身,桿頭的端部為一字形尖端,下料杆上從桿頭到桿身,由桿頭的一字形尖端漸變為圓柱體形,下料杆的桿頭端部對準過渡機構的下料方向設置。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電池自動套膜機,設有前述的下料裝置。本實用新型由於設置下料杆,其桿頭的端部為一字形尖端,因而能夠將套膜口撐開,使之形成一管體狀,能夠直接套在電池上,因而,實現了將套膜套在電池上的自動操作,優化和極大地改善電池熱縮膜過程中的下料工序,提升了下料的效率和準確率。
文檔編號H01M2/02GK202633443SQ201220145100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6日
發明者劉永通 申請人:劉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