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段式空氣冷卻器的製造方法
2023-11-30 02:56:46 3
一種分段式空氣冷卻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分段式空氣冷卻器,用空氣對熱流介質進行冷卻,它包括底部為敞口的殼體,殼體頂部的出風口2裝有引風的風機,殼體內設置有進行第一次換熱的上翅片管、進行第二次換熱的下翅片管,上翅片管、下翅片管串聯連接,其特徵是所述的上翅片管設置在殼體的上部,所述的下翅片管設置在殼體的下部,上翅片管與下翅片管之間設置有噴水管,噴水管上的噴霧頭5面向下翅片管,下翅片管的下方設置有儲水池,所述的上翅片管上的翅片具有上、下端部對稱折彎的形狀。該空氣冷卻器對上翅片管採用增溼空氣換熱,對下翅片管採用噴淋水換熱,在具有較高的換熱效果的同時可延緩翅片管的結垢。該空氣冷卻器省去擋水板可降低風機的電能消耗。
【專利說明】一種分段式空氣冷卻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空氣冷卻器,用空氣對熱流介質進行冷卻。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空氣冷卻器有:乾式空氣冷卻器器、溼式空氣冷卻器、乾式冷卻器以環境空氣作為冷卻介質,依靠翅片管擴展轉熱面積來強化管外傳熱,借空氣橫掠翅片管後的空氣溫升帶走熱量,達到冷卻管內熱流體的目的。其特點是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但其管內熱流體出口溫度取決於空氣幹球溫度,它對低溫位的熱流體的冷卻無能為力。為彌補乾式空氣冷卻器的缺點,出現了溼式空氣冷卻器,溼式空氣冷卻器根據其噴水方式可分為增溼型和噴淋型;增溼型空氣冷卻器的工作機理是在空氣冷卻器的工作過程中在空氣入口出噴霧狀水,使空氣冷卻器的入口空氣增溼降溫,增溼後的低溫空氣經擋水板除去夾帶的水滴,在橫掠翅片管束,從而增大空氣入口溫度與熱流體出口溫度之間的溫差來強化管外傳熱。噴淋型空氣冷卻器的工作機理是在空氣冷卻器的工作過程中直接向翅片管上噴霧狀水藉助於翅片管上少量水的蒸發和空氣被增溼降溫而強化管外傳熱。
[0003]現有的增溼型空氣冷卻器的換熱效果不如噴淋型空氣冷卻器,同時增溼型空氣冷卻器設置了擋水板,增大了空氣流通的阻力,風機需消耗較大的功率;而噴淋型空氣冷卻器通過水蒸發傳熱時,翅片的根部易結垢增加了熱阻,使用一段時間後換熱效果變差。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對現有的溼式空氣冷卻器進行改進,實現延緩翅片管結垢,提高換熱效果;減小空氣流通阻力,降低風機電能消耗。
[0005]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分段式空氣冷卻器,它包括殼體I,殼體I底部為敞口,殼體I頂部的出風口 22裝有引風的風機23,殼體I安裝在框架7上,殼體I內設置有進行第一次換熱的上翅片管2、進行第二次換熱的下翅片管3,上翅片管2、下翅片管3串聯連接,其特徵是所述的上翅片管2設置在殼體I的上部,所述的下翅片管3設置在殼體I的下部,上翅片管2與下翅片管3之間設置有噴水管4,噴水管4上設置有噴霧頭5,噴霧頭5面向下翅片管3,下翅片管3的下方設置有儲水池8,所述的上翅片管上的翅片18-1具有上、下端部對稱折彎的形狀。
[0006]該空氣冷卻器與現有技術的溼式空氣冷卻器相比有益效果是,由於換熱的上、下翅片管採取分段設置,所述的翅片管之間設有噴霧管,工作過程中,下翅片管內的熱流介質已經換熱其溫度較低,噴霧頭噴出霧狀水與下翅片管接觸不會產生蒸發而在下翅片管表面上結垢,並且能強化換熱,使熱流介質迅速降溫;而掠過上翅片管的上升的空氣流的通過增溼降溫可與上翅片管形成較大的溫差,強化對上翅片管的換熱;由於增溼後的空氣流中的水分較少,可延緩上翅片管的結垢,保持換熱效果。上翅片管的翅片的上、下端部對稱折彎,可擋住空氣流中的水滴,從而省去了擋水板,減小了空氣流通阻力降低風機的電能消耗。【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現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0009]本發明的分段式空氣冷卻器,包括殼體I,殼體I底部為敞口,殼體I頂部出風口22部位裝有引風的風機23,殼體I安裝在框架7上,殼體I內設置有對熱流介質進行第一次換熱的上翅片管2、對熱流介質進行第二次換熱下翅片管3,上翅片管2、下翅片管3分別由橫梁15、16支承,橫梁15、16固定在外殼I的內壁上,其特徵是所述的上翅片管2設置在殼體I的上部,所述的下翅片管3設置在殼體I的下部,上翅片管2與下翅片管3通過連接管19串聯連接,上翅片管2與下翅片管3之間設置有噴水管4,噴水管4上設置有噴霧頭5,噴霧頭5面向下翅片管3,下翅片管3的下方設置有儲水池8 ;所述的上翅片管2由翅片18-1和穿在翅片18-1中的蛇形狀的基管17構成,其中翅片18-1具有上、下端部對稱折彎的形狀;所述的下翅片管3由由翅片18-2和穿在翅片18-2中的蛇形狀基管17構成,翅片18-2為平板形狀。
[0010]所述的風機23,由風葉24和驅動風葉旋轉的電動機25組成,風葉24設置在出風口 22內,電動機25沿與出風口垂直方向設置在殼體I的外部,自然空氣由風機從殼體的底部吸進,在殼體內流過,再從出風口 22流出。電動機25設置在殼體I的外部,可防止空氣流中水滴進入電動機內而造成電動機損壞。
[0011]儲水池8為一上部敞口的箱體,水泵6將儲水池中的冷卻水抽出經輸送管14送進噴水管4,通過噴霧頭5向下噴出霧化水,霧化水流回到儲水池形成冷卻水的循環,以節約用水。
[0012]該分段式空氣冷卻器的工作機理是:熱流介質從上翅片管2的進口 9,進入上翅片管2進行第一次換熱,第一次換熱後的熱流介質經連接管19進入下翅片管3進行第二次換熱,第二次換熱後的熱流介質從下翅片管3的出口 10流出。由於噴水管設置在上翅片管2的下方,第一次換熱的方式為增溼的空氣與上翅片管2換熱,增溼空氣的溫度低於自然空氣的溫度,增溼空氣與上翅片管2之間的溫度差大,有較好的換熱效果;增溼空氣中的水分較小,掠過上翅片管時難以將翅片管淋溼,因此在上翅片管結垢的概率很低,延緩了熱阻的增大。第二次換熱方式為冷卻水與下翅片管3換熱,從噴霧頭5噴出的霧化水,除少部分被空氣流帶走外,大部分淋到下翅片管3上,冷卻水的換熱係數要比空氣大得多,可使下翅片管中熱流介質迅速降溫;下翅片管3中熱流介質經過第一次換熱後其溫度有較大下降,水淋到下翅片管上不會發生蒸發而結垢形成熱阻。
[0013]由於上翅片管2的翅片18-1具有上、下端部對稱折彎的形狀,因此當上升的增溼空氣與翅片折彎部位碰撞時,增溼空氣中水分顆粒速度減慢並相互聚集形成水滴落下,基本上起到現有溼式空氣冷卻器中擋水板的作用。由於上翅片管2的形狀對空氣流動的阻力小於擋水板,因此可降低風機電能的消耗。
【權利要求】
1.一種分段式空氣冷卻器,包括殼體(I),殼體(I)底部為敞口,殼體(I)頂部的出風口(22 )裝有引風的風機(23 ),殼體(I)安裝在框架(7 )上,殼體(I)內設置有進行第一次換熱的上翅片管(2)、進行第二次換熱的下翅片管(3),上翅片管(2)與下翅片管(3)串聯連接,其特徵是所述的上翅片管(2)設置在殼體(I)的上部,所述的下翅片管(3)設置在殼體(I)的下部,上翅片管(2)與下翅片管(3)之間設置有噴水管(4),噴水管(4)上設置有噴霧頭(5),噴霧頭(5)面向下翅片管(3),下翅片管(3)的下方設置有儲水池(8),所述的上翅片管(2 )上的翅片(18-1)具有上、下端部對稱折彎的形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冷卻器,其特徵是,所述的風機(23)由風葉(24)和驅動風葉旋轉的電動機(25)組成,風葉(24)設置在出風口(22)內,電動機(25)沿與出風口垂直方向設置在殼體(I)的外部。
【文檔編號】F28D7/00GK103629950SQ201210303210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4日
【發明者】高玉琴 申請人: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