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爐膛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18:55:36
一種爐膛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烘烤食物的爐膛,包括膛體以及位於膛體內的分火板和燃燒器,所述燃燒器分為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第一燃燒器與第二燃燒器之間設有下盤隔板,第二燃燒器之間設有中間隔板,所述分火板前高后低傾斜放置在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的上方;所述第一燃燒器的火孔設於第一燃燒器的兩側,第二燃燒器的火孔設於第二燃燒器的頂部。本發明使爐膛熱量均衡分布,既保證了食物烘烤的均勻性,也提高了食物烘烤的效率,從而提高燃氣的利用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爐膛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烘烤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燃氣爐膛,屬於燃氣爐膛的改進技術。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燃氣烤爐爐膛利用輻射熱和對流來烹製食物,其爐膛結構一般採用下盤後擋板與下盤左側板、爐膛右側板、下盤前檔板焊接在一起,燃燒器均勻分布在爐膛中,且各燃燒器側邊均有雙排火孔,這樣各燃燒器產生的熱值基本一致,各燃燒器之間沒有用隔板隔開,爐膛中間的區域容易受到兩側燃燒器燃燒產生熱量的影響,導致中間溫度高於兩側溫度;另外,燃燒器上方為水平放置的分火板,由於下盤後檔板靠近燃燒器,這樣導致爐膛後方溫度高於前方溫度,進一步加劇了爐膛內部溫度的不均衡性;爐膛內的熱量分布不均衡一方面會造成食物烘烤效率低下,帶來能量的浪費,另一方面也使得操作人員不容易掌握火候,容易造成食物烘烤的不均勻。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述的至少一種的不足,提供一種熱均衡性好的爐膛。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爐膛,包括膛體以及設在膛體內的分火板和燃燒器,所述燃燒器分為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第一燃燒器與第二燃燒器之間設有下盤隔板,相鄰兩個第二燃燒器之間設有中間隔板,分火板設在第一燃燒器與第二燃燒器的上方。本方案中,下盤隔板和中間隔板將爐膛隔成若干個獨立的區域,可以減少第一燃燒器、第二燃燒器之間的相互影響,有效提高爐膛的熱均衡性。
[0005]上述分火板前高后低傾斜設置在第一燃燒器與第二燃燒器的上方,進一步地,分火板的前端開有若干個的通孔,可以有效引導熱流往爐膛前方流動,適當提高爐膛前方的溫度,降低爐膛前後溫度的不均衡性。
[0006]為了提高空氣的流動性和導向,實現熱量的釋放,上述分火板的前後端分別開有缺口。
[0007]上述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水平平行布置,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的兩端安裝在膛體的側壁。
[0008]上述膛體包括下盤後擋板、下盤右側板、下盤左側板和下盤前擋板,下盤後擋板、下盤右側板、下盤左側板和下盤前擋板共同圍成的框形結構。
[0009]上述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的後端安裝在下端後擋板內側所設的第一支撐座上,下盤前擋板在對應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的位置開設有固定孔,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的前端穿過下盤前擋板的固定孔。
[0010]上述第一燃燒器分別位於膛體內的左右兩側,第二燃燒器位於膛體內的左右兩側的第一燃燒器之間;第一燃燒器的火孔設於第一燃燒器的兩側,第二燃燒器的火孔設於第二燃燒器的頂部,這樣的設置可以有效降低第二燃燒器的熱值,從而降低中間區域溫度。
[0011]進一步地,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的火孔為縱向排列分布。
[0012]上述第一燃燒器的進氣口位於第一燃燒器的前端,第二燃燒器的進氣口位於第二燃燒器的前端,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的前端為文丘裡管結構。對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的前端的進氣口通以燃氣,空氣和燃氣通過文丘裡管結構有效混合後經火孔噴出,經點火裝置點燃該混合氣實現穩定燃燒。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有效地實現了爐膛內熱量的均衡分布,改善食物周圍溫度分布不均勻的狀況,可以使得食物烘烤得更加均勻;同時,爐膛內熱量的均衡分布,也提高了食物烘烤的效率,從而提高燃氣的能量利用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去除下盤前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去除下盤右側板的右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分火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第一燃燒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第二燃燒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附圖僅用於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說明下列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並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16]本發明的爐膛結構示意圖如圖1至5所示,包括膛體以及設在膛體內的分火板3和燃燒器。上述膛體包括下盤後擋板1、下盤右側板2、下盤左側板8和下盤前擋板9,下盤後擋板1、下盤右側板2、下盤左側板8和下盤前擋板9共同圍成框形結構。本實施例中下盤後擋板1、下盤左側板8、下盤右側板2、下盤前側板8通過焊接連接在一起圍成框形結構;當然,也可以通過卡接、鉚接或螺釘連接。
[0017]上述燃燒器分為第一燃燒器4和第二燃燒器7,第一燃燒器4分別位於膛體內的左右兩側,第二燃燒器7位於膛體內的左右兩側的第一燃燒器之間;第一燃燒器4和第二燃燒器7水平平行布置,第一燃燒器4和第二燃燒器7的後端安裝在下端後擋板I內側所設的第一支撐座13上,下盤前擋板9在對應第一燃燒器4和第二燃燒器7的位置開設有固定孔91,第一燃燒器4和第二燃燒器7的前端穿過下盤前擋板9的固定孔91。
[0018]上述第一燃燒器4與第二燃燒器7之間設有下盤隔板5,相鄰兩個第二燃燒器7之間設有中間隔板6。下盤隔板5固定在下盤後擋板I的第一支撐座13上,中間隔板6的前端由下盤前擋板9所設的第二支撐座支撐,中間隔板6的後端由下盤後擋板I的第一支撐座13支撐。下盤隔板和中間隔板將爐膛隔成若干個獨立的區域,可以減少第一燃燒器、第二燃燒器之間的相互影響,有效提高爐膛的熱均衡性。[0019]本實施例所設的第一燃燒器4的進氣口 12位於第一燃燒器4的前端,第二燃燒器7的進氣口 12位於第二燃燒器7的前端,第一燃燒器4和第二燃燒器7的前端為文丘裡管結構11。第一燃燒器4和第二燃燒器7的前端的進氣口 12與燃氣減壓閥連通,通以燃氣,空氣和燃氣通過文丘裡管結構11有效混合後經火孔14噴出,經點火裝置點燃該混合氣實現穩定燃燒。
[0020]如圖2所示,下盤後擋板上開有氣窗結構10,可將烘烤過程中產生的熱氣導出爐膛,實現空氣的對流。
[0021]如圖3所示,上述分火板3前高后低傾斜設置在第一燃燒器4與第二燃燒器7的上方,與水平方向形成一定夾角a。分火板3的前端由下盤前擋板9支撐,且分火板3的前端設置限位塊限制分火板3左右方向的位置,分火板3後端由下盤後擋板I所設的第三支撐座支撐。
[0022]進一步地,分火板3的前端開有若干個的通孔31,且分火板3的前後兩端分別開有缺口 32。分火板3前端的通孔31為圓形孔,且均勻分布;分火板3前後兩端的缺口 32形狀為半橢圓形。
[0023]通過對上述分火板3前高后低傾斜放置,且分火板3前端有多個均勻分布的通孔,可以有效引導熱流往爐膛前方流動,適當提高爐膛前方的溫度,降低爐膛前後溫度的不均衡性;
如圖5、圖6所示,上述第一燃燒器4的火孔14設於第一燃燒器7的兩側,第二燃燒器7的火孔14設於第二燃燒器7的頂部,第一燃燒器4和第二燃燒器7的火孔14為縱向排列分布,本實施例中第一燃燒器4和第二燃燒器7的火孔14形狀為方形。上述設置可以有效降低第二燃燒器7的熱值,從而降低中間區域溫度;
本實施例中,分火板3由冷軋鋼板製成,表面經搪黑瓷處理;第一燃燒器4、第二燃燒器
7、下盤隔板5和中間隔板6均由冷軋鋼板製成,加工工藝均採用板材衝壓加工。
[0024]對本發明進行加熱,爐膛內達到的最大溫差為33華氏度,標準偏差溫度為11華氏度,相比傳統爐膛的91華氏度和32華氏度,本發明例的熱均衡性得到大大提升。
[0025]上述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標號對應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圖中描述位置關係的用於僅用於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爐膛,包括膛體以及設在膛體內的分火板和燃燒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燃燒器分為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第一燃燒器與第二燃燒器之間設有下盤隔板,相鄰兩個第二燃燒器之間設有中間隔板,分火板設在第一燃燒器與第二燃燒器的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爐膛,其特徵在於:所述分火板前高后低傾斜設置在第一燃燒器與第二燃燒器的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爐膛,其特徵在於:所述分火板的前端開有若干個的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爐膛,其特徵在於:所述分火板的前後兩端分別開有缺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爐膛,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水平平行布置,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的兩端安裝在膛體的側壁。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爐膛,其特徵在於:所述膛體包括下盤後擋板、下盤右側板、下盤左側板和下盤前擋板,下盤後擋板、下盤右側板、下盤左側板和下盤前擋板共同圍成框形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爐膛,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的後端安裝在下端後擋板內側所設的第一支撐座上,下盤前擋板在對應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的位置開設有固定孔,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的前端穿過下盤前擋板的固定孔。
8.根據權利 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爐膛,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燃燒器分別位於膛體內的左右兩側,第二燃燒器位於膛體內的左右兩側的第一燃燒器之間;第一燃燒器的火孔設於第一燃燒器的兩側,第二燃燒器的火孔設於第二燃燒器的頂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爐膛,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的火孔為縱向排列分布。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爐膛,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燃燒器的進氣口位於第一燃燒器的前端,第二燃燒器的進氣口位於第二燃燒器的前端,第一燃燒器和第二燃燒器的前端為文丘裡管結構。
【文檔編號】F24C3/08GK104019472SQ201410278129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0日
【發明者】陳國龍, 曾海峰, 盧自強, 梁律, 蘇文冠, 何能政, 梁月娟, 莫計嬌 申請人:陽江市新力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