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衫的製作方法
2023-12-04 23:42:5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服裝,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開衫。
背景技術:
衣服,是指人類或通過人類來完成遮掩身體、載體的用布料(如棉布、絲綢、天鵝絨、化學纖維等)等材質做成的各種樣式的遮擋物,同時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穿著,樣式非常的多,衣服在當今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東西。
開衫是目前十分流行的一種衣服,其前面為敞開結構,為了增加其美觀程度,往往會在衣服敞開處的邊沿和衣領邊緣處均設置滾邊,該滾邊在加工的過程中,是將衣服的邊緣進行翻折,然後對翻折部進行縫合,從而形成滾邊,但是由於衣領的存在,其製作過程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是在衣領兩側的敞開處邊緣進行滾邊加工,第三部分是對衣領邊緣進行滾邊加工,整個加工過程比較費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開衫,其翻邊加工過程比較簡單。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開衫,包括開衫本體,所述開衫本體上設有衣領和敞開口,還包括一布條,所述布條沿著敞開口邊沿和衣領邊沿延伸並能夠將敞開口邊沿和衣領邊沿包裹住,所述布條在敞開口邊沿和衣領邊沿縫合形成滾邊。
通過上述設置,在加工滾邊的過程中,先將布條平攤的桌面上,然後敞開口的邊沿蓋在布條上,開衫本體覆蓋住一半寬度的布條,然後將布料沿著敞開口邊沿翻折,從而將敞開口邊沿給包裹住,隨後將布條縫合在開衫本體上,從而在敞開口邊沿和衣領邊沿形成滾邊,整個縫合過程不需要中斷,可以一氣呵成,相對於分三部分縫合,整個加工效率更高,不會出現漏針現象,而且由於布條是整體的,因此也能夠增加衣服的耐拉扯性能。
優選的,所述布條位於其寬度方向中間處設有柔性帶和設置在布條上用於固定柔性帶的固定布,所述柔性帶沿著布條的長度方向從布條的一側延伸至另一側。
通過上述設置,柔性帶的存在,能夠有效增加滾邊處的重量,從而能夠使滾邊能夠對衣服起到很好的定型作用,尤其是衣領部分。
優選的,所述柔性帶的截面形狀為圓形。
通過上述設置,當將布條沿著柔性帶部分翻折後,能夠使布條的翻折處能夠呈現為弧形,能夠有效增加人們撥弄敞開口邊緣和衣領時的手感,同時,由於敞開口側壁本身就是有一定厚度的,而當將布條翻折後,其中間會形成一個中空部,而當手撥動滾邊的時候,會使滾邊內凹,影響其美觀,而柔性帶的存在,能夠有效克服上述問題,有效增加衣服的美觀性。
優選的,所述布條上設有熱壓形成與柔性帶適配的第一弧形凹槽。
通過上述設置,第一弧形凹槽的存在,能夠有效增加布條與柔性帶之間接觸的緊密型,同時也能夠對柔性帶的放置位置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
優選的,所述固定布有若干個且沿著布料的長度方向分布。
通過上述設置,將固定布設置成若干個而不是設置成一條很長的條形帶,能夠有效節省材料。
優選的,所述固定布上熱壓形成與柔性帶適配的第二弧形凹槽。
通過上述設置,當將固定布蓋在柔性帶上的時候,柔性帶的一部分會位於第二弧形槽內,在將固定布縫合在布條上的時候,固定布和布條與柔性帶之間的接觸面積大,接觸緊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柔性帶出現滑移現象。
優選的,所述開衫本體下端上一體編織有下擺。
通過上述設置,由於下擺與開衫本體是一體編織而言,因此下擺與開衫本體之間的連接比較緊密,且在兩者之間也不會形成縫合線,有效增加開衫的整體抗拉能力和美觀程度。
優選的,所述下擺的編織方向為豎直方向編織。
通過上述設置,豎直方向的編織能夠,能夠使下擺沿其長度方向具備較好的拉伸形變能力,這樣即使穿衣者的身材比較大,下擺也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形變,從而能夠很好的滿足穿衣者的需求。
優選的,所述開衫本體上塗覆有水性UV抗菌塗料層。
通過上述設置,水性UV抗菌塗料能夠對衣服表面的細菌進行消滅,保證衣服表面的乾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穿著者的身體健康。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於滾邊是一體縫製而成的,能夠有效降低滾邊的加工時間,提高開衫的耐拉扯能力;
2.柔性帶的存在,能夠對開衫的衣領和敞開口邊沿起到很好的整形作用;
3. 水性UV抗菌塗料層的存在,能夠很好的抑制衣服表面細菌的滋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穿著者的身體健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施例布條的剖視圖,用於體現布料、柔性帶和固定布的連接結構;
圖3是布條的結構圖,用於體現布料、柔性帶和固定布的連接結構;
圖4是開衫本體的塗層結構圖。
圖中:1、開衫本體;2、下擺;3、布條;31、第一弧形凹槽;4、固定布;41、第二弧形凹槽;5、柔性帶;6、水性UV抗菌塗料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開衫,參照圖1和圖4,包括開衫本體1和一布條3,開衫本體1上設有衣領和敞開口,在衣服的表面上設有水性UV抗菌塗料層6,該圖層由水性UV抗菌塗料層6均勻塗覆而成。在開衫本體1的下端上一體編織形成下擺2,下擺2的編織方向為豎直方向,開衫本體1的編織方向為水平方向。
參照圖2和圖3,布條3在其寬度的中間部位熱壓形成第一弧形凹槽31,第一弧形凹槽31的延伸方向與布料的長度方向平行,第一弧形凹槽31內設置有與其配合的柔性帶5,柔性帶5的截面形狀為圓形,布條3上還縫合有若干個用於固定柔性帶5的固定布4,固定布4沿著布條3的長度方向均勻排列且固定布4上熱壓形成與柔性帶5配合的第二弧形凹槽41。將布條3沿著柔性帶5進行對摺,然後讓對摺後的布條3將敞開口邊緣和衣領邊緣給夾持住,隨後對布條3進行縫合,使布條3在敞開口和衣領邊緣處形成滾邊。
在加工的過程中,先將布料裁剪成條狀的布條3和片狀的固定布4,隨後,在布條3和固定布4上熱壓形成第一弧形凹槽31和第二弧形凹槽41,隨後將柔性帶5放置在第一弧形凹槽31內,通過將固定布4縫合在布條3上,對柔性帶5起到固定作用,此為加工的前序階段,在加工滾邊之前就可以先將上述步驟完成;隨後,將布條3擺成與敞開口邊沿和衣領邊沿所形成的形狀相同的形狀,使布條3沿著柔性帶5翻折後夾持住敞開口邊沿和衣領邊沿,然後將布條3縫製在開衫本體1上,此時即在敞開口邊沿和衣領邊沿形成滾邊,在縫製該滾邊的過程中,可以一次性進行縫合,中間不需要中斷,不會出現漏針現象,同時,由於滾邊是由一條布條3組成,因此其整體性比較好,有效增加衣服的耐拉扯能力。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