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6:58:01 2
專利名稱:一種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標記燈燈泡,具體涉及一種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
標記燈一般包括扁平的燈箱和燈泡。燈箱的兩面常用透光部和不透光部組成各種提示標記,燈箱內設有標記燈燈泡,通過燈泡的發光給人們提供各種醒目的提示。
已有技術的標記燈燈泡一般採用白熾燈泡。這種標記燈燈泡有如下缺點。第一,費電,壽命短。第二,因白熾燈泡為點光源,從外面觀察標記燈會產生令人厭煩的亮點,發光不均勻。
本申請人為解決上述問題於1997年1月2日向中國專利局提出了名為「一種標記燈燈泡」的實用新型No.97204601.1的申請,並於1998年7月30日授權。該實用新型雖能很好地克服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但因其本身尺寸固定,故只能替代相應尺寸的白熾燈燈泡,為了替換不同尺寸的白熾燈燈泡,就必須製作不同尺寸的上述實用新型的發光二極體燈泡。因此,這種標記燈燈泡的缺點是通用性不夠。
本實用新型鑑於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燈體高度可調的節電、壽命長、發光均勻的標記燈燈泡。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由上述燈泡組成的標記燈。
為完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它包含燈體,燈頭,連接器,多個發光二極體和給所述發光二極體供電的電源,所述多個發光二極體設置在所述燈體的外周上,所述燈泡進一步包含一高度調節單元,所述連接器的一端與所述燈頭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器的另一端通過一定轉矩可轉動地與所述高度調節單元的連接端連接,所述高度調節單元通過克服一定的磨擦力插接在所述燈體的一端使所述燈體可在克服所述一定的磨擦力情況下作高度調節;構成所述電源的元器件設置在所述燈體內或所述高度調節單元內。
如上構成的本實用新型的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具有節能,壽命長,通過轉動可調節發光方向使發光均勻,且通過移動高度調節單元來調節燈體高度以適合替換不同尺寸的白熾燈燈泡等優點。它不僅可用於標記燈,凡需調節發光方向的場所都可應用。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標記燈燈泡的整體圖;圖2為
圖1所示標記燈的分解立體視圖;圖3為上述實施例中電源電路圖。
本實用新型的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是對上述同一申請人的實用新型No.97204601.1專利方案的改進,因此,上述專利公開的內容在此結合作為參考。
參見
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的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它包含燈體1,燈頭2,連接器3,多個發光二極體L和給發光二極體L供電的電源(參見No.97204601.1中圖3),多個發光二極體L設置在燈體1的外周上。
該燈泡進一步包含一高度調節單元4,連接器3的一端與燈頭2固定連接,連接器3的另一端通過一定轉矩可轉動地與高度調節單元4的連接端5連接,高度調節單元4通過克服一定的磨擦力插接在燈體1的一端使燈體可在克服所述一定的磨擦力情況下作高度調節。
構成電源的元器件可設置在燈體1內或高度調節單元4內(未圖示),也可單獨設置在燈體1內。
本實用新型的關鍵在於在連接器3與燈體1之間設置了高度調節單元4。至於連接器3的具體結構及結構變化和其與燈頭2和高度調節單元4的連接端5的連接關係在本申請人的No.97204601.1專利中已有詳細描述(這裡的連接端相當於No.97204601.1專利中的燈體1的連接端11),但為了閱讀的方便,這裡對其典型結構概略描述如下。
參見圖2,高度調節單元4的主體部分41呈中空的大致長方體形,在主體部分41短邊的一端形成圓柱形的連接端5,連接端5外周上形成一環形槽51,環形槽51內至少有一個凸塊(未圖示);連接器3一端與燈頭2固定安裝,另一端的中空內部形成一向內的突環31,所述突環31上至少有一個凸部32;當高度調節單元4通過其連接端5與連接器3另一端連接時,連接器3的突環31卡合在高度調節單元4的連接端5的環形槽51內,通過一定的轉矩使高度調節單元4與連接器3可相對轉動,當燈泡通過其燈頭2旋入燈座時,環形槽51上的凸塊與突環31上的凸部32形成轉動止擋點;主體部分41短邊的另一端形成連通主體部分41內部和燈體1內部的孔口42;主體部分41長邊的兩側形成調節高度用的導槽43;在兩導槽43的孔口42端形成帶有小鉤44的簧片45;高度調節單元4由垂直於長方體的兩寬面(即圖2中的上下面)沿其中心軸線等分剖開的兩部分41組成。
連接器3由形狀基本相同、外形呈多臺階狀、內部中空的大致半圓柱形的前連接器33和後連接器34相向對合而成,合成後的連接器3的一端至少在前連接器33和後連接器34兩者之一的外臺階面35上形成一壓線槽36,壓線槽36的一端形成一與中空內部溝通的穿線孔37,當連接器3的一端與燈頭2固定安裝時,設於燈體1或主體部分41內的電源引線的一根經中空內部穿過穿線孔37壓入壓線槽36由燈頭2的金屬外殼壓緊電氣連通;電源引線的另一根焊接於燈頭2的觸眼。
燈體1由兩個形狀結構相同的扁長形殼體11,12相合而成,形成安放電源電子元器件和高度調節單元4作高度調節用的內空腔13,在燈體1的一端形成適合高度調節單元4的主體部分41進出的長方形開口14,在燈體1的長方形開口14的頂端形成可插入高度調節單元4的主體部分41的通孔15,在通孔15內兩側殼體11,12上形成與高度調節單元4的導槽43相適配、固定兩殼體11,12一端並通過磨擦力可作高度調節用的導條16,17,18,19(其中,為示圖清楚起見,導條19及其內端191未畫),導條16-19的內端161-191可與簧片45的小鉤44掛合以阻止高度調節單元4作高度調節時滑離燈體1,在燈體1的另一端殼體內兩側分別形成兩殼體11,12對合時利用實心柱插入空心柱安裝固定兩殼體11,12另一端用的一實心柱20,21和一空心柱22,23,在燈體1的外周側設有安裝多個發光二極體用的多個小孔M。
多個發光二極體L大體均勻地分布在燈體1側周兩殼體11,12的接合部上且多個發光二極體L的光軸大致位於兩殼體11,12相結合的結合面上。
高度調節單元4的圓柱形連接端5上形成有可定位固定所述高度調節單元4用的兩個相互平行的卡槽52,53(其中,53在相反面上,故圖中看不見)。
安裝時,先將兩殼體11,12對合,通過兩對實心柱20,21和空心柱22,23對插固定上下分開的燈體1的另一端,再將高度調節單元4的兩個左右半部分對合後通過一定的推力克服主體部分41的兩側導槽43與通孔15內兩側導條16的相對移動產生的磨擦力插入燈體1的通孔15中,利用導槽43的上下鎖定固定了燈體1的一端,同時利用殼體11,12的左右鎖定固定了高度調節單元4的兩個左右部分,達到相互鎖定。上述磨擦力的設定使得燈體1的高度調節好後不受外界振動的影響。
圖2給出的高度調節單元4的結構是一個典型的較佳實施例結構,但並不是唯一的結構。這種結構也可作種種變化,譬如,當燈體1採用整體結構時,可在其一面上開口以便安裝電源元件,再加蓋封裝,此時可將高度調節單元4作成整體,由於無需燈體1與高度調節單元4的相互鎖定,故無需作成兩導槽43和導條16-19的結構,可代之以在通孔15內緣形成突環和在高度調節單元4的主體部分41的另一端形成若干個帶鉤的簧片的結構。所需磨擦力可通過所述突環與主體部分41的表面產生。本實用新型的關鍵構思在於增設高度調節單元4來調節燈體1的高度以達到在標記燈中用一個本實用新型的燈泡可替換多種規格的白熾燈燈泡的目的。因此,高度調節單元4的具體結構不應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下面參見圖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源6的電路圖。由圖3可見,電源6由D1、D2、D3、D4組成橋式整流電路,整流電路的交流輸入端串接一限流電容C1,整流電路的輸出端並接一濾波電路,並對多個發光二極體3(DF1,DF2……DFn)串聯供電。該電路的優點在於元件少,電路結構簡單。
以上結合實施例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燈泡可裝於已有技術的任何標誌燈燈箱中以取代白熾燈燈泡。安裝時通過螺扣式或卡式燈頭擰(接)入燈箱的燈座中,再拉動燈體調節燈體的高度以適應相應的白熾燈燈泡,然後手持燈體作反方向轉動使燈體的扁平面平行於燈箱的前後標記面,燈泡安裝完畢。在上述燈體的兩扁平面平行於標記燈的標記面的位置狀態下,由於各發光二極體的光軸指向非標記面的四周側,光源不直接照射人眼,而且燈體一端有開口,開口的燈體兩側分布有發光二極體且高度調節單元在開口的燈體兩側內作高度調節,故開口兩側的發光二極體可照亮燈管四周,使光源向四周發光均勻,另一方面,由於二極體均勻分布在燈體的四周,不像白熾燈呈點光源分布。故在標記燈的前後標記面上形成無亮點的均勻的漫反射光照射,從標記面兩面觀察,給人以柔和醒目的標記提示。
權利要求1.一種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它包含燈體,燈頭,連接器,多個發光二極體和給所述發光二極體供電的電源,所述多個發光二極體設置在所述燈體的外周上,其特徵在於,所述燈泡進一步包含一高度調節單元,所述連接器的一端與所述燈頭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器的另一端通過一定轉矩可轉動地與所述高度調節單元的連接端連接,所述高度調節單元通過克服一定的磨擦力插接在所述燈體的一端使所述燈體可在克服所述一定的磨擦力情況下作高度調節;構成所述電源的元器件設置在所述燈體內或所述高度調節單元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其特徵在於,所述高度調節單元的主體部分呈中空的大致長方體形,在所述主體部分短邊的一端形成圓柱形的所述連接端,所述連接端外周上形成一環形槽,所述環形槽內至少有一個凸塊;所述連接器的一端與所述燈頭固定安裝,另一端的中空內部形成一向內的突環,所述突環上至少有一個凸部;當所述高度調節單元通過其連接端與所述連接器另一端連接時,所述連接器的突環卡合在高度調節單元連接端的環形槽內,通過一定的轉矩使所述高度調節單元與所述連接器可相對轉動,當所述燈泡通過其燈頭旋入燈座時,所述環形槽上的凸塊與所述突環上的凸部形成轉動止擋點;所述主體部分短邊的另一端形成連通主體部分內部和所述燈體內部的孔口;所述主體部分長邊的兩側形成調節高度用的導槽;在所述兩導槽的孔口端形成帶有小鉤的簧片;所述高度調節單元由垂直所述長方體的兩寬面沿其中心軸線等分剖開的兩部分組成。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器由形狀基本相同、外形呈多臺階狀、內部中空的大致半圓柱形的前連接器和後連接器相向對合而成,合成後的所述連接器一端至少在所述前連接器和後連接器兩者之一的外臺階面上形成一壓線槽,所述壓線槽的一端形成一與中空內部溝通的穿線孔,當所述連接器的一端與所述燈頭固定安裝時,設於所述燈體內的電源引線的一根經中空內部穿過穿線孔壓入壓線槽由燈頭的金屬外殼壓緊電氣連通;電源引線的另一根焊接於燈頭的觸眼。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其特徵在於,所述燈體由兩個形狀結構相同的扁長形殼體相合而成,形成安放所述電源電子元器件和所述高度調節單元作高度調節用的內空腔,在所述燈體的一端形成適合所述高度調節單元主體部分進出的長方形開口,在所述燈體的長方形開口的頂端形成可插入所述高度調節單元主體部分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內兩側殼體上形成與所述高度調節單元導槽相適配、固定所述兩殼體一端並通過磨擦力可作高度調節用的導條,所述導條的內端可與所述簧片的小鉤掛合以阻止所述高度調節單元作高度調節時滑離所述燈體,在所述燈體的另一端殼體內兩側分別形成兩殼體對合時利用實心柱插入空心柱安裝固定所述兩殼體另一端用的一實心柱和一空心柱,在所述燈體的外周側設有安裝所述多個發光二極體用的多個小孔。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發光二極體大體均勻地分布在所述燈體側周兩殼體的接合部上且所述多個發光二極體的光軸大致位於所述兩殼體相結合的結合面上。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其特徵在於,所述高度調節單元的圓柱形連接端上形成有可定位固定所述高度調節單元用的兩個卡槽。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源由D1、D2、D3、D4組成橋式整流電路,整流電路的輸入端串接一限流電容C1,整流電路的輸出端並接一濾波電容,並對所述多個發光二極體串聯供電。
專利摘要一種燈體高度可調的標記燈燈泡,其特徵在於,燈泡進一步包含一高度調節單元,連接器的一端與燈頭固定連接,連接器的另一端通過一定轉矩可轉動地與高度調節單元的連接端連接,高度調節單元通過克服一定的摩擦力插接在燈體的一端使燈體可在克服一定的摩擦力情況下作高度調節。電源的元器件設置在燈體內或高度調節單元內。該燈泡可作高度調節以替換不同尺寸的白熾燈泡,並可轉動調節發光的均勻性,具有節電、壽命長等優點。
文檔編號G09F13/04GK2394094SQ9924021
公開日2000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1999年11月8日
發明者俞志龍 申請人:俞志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