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豬那麼容易胖(為什麼白豬可以)
2023-11-01 04:11:28 1
#頭條創作挑戰賽#
什麼樣的豬可以瘦如狗?最近有一則新聞很抓人眼球,新聞名為《白豬上山半月瘦如狗》。
新聞內容是,一頭家養白豬在山上被繩索套住後,困在山上半個月,最終骨瘦如柴。
僅看新聞標題,會不禁讓人心生疑惑——什麼樣的豬會瘦成狗一樣呢?
我國的本土豬種有華北型、華南型、江海型、西南型、高原型五種。
這五種豬,華北型和華南型身軀高大,江海型其次,華南型、西南型則以矮短圓著稱。
瘦成狗的白豬
這麼看來,似乎是華南型和西南型最容易瘦成狗一樣了。
因為本身體型就不大。
但事實卻與此相反。
新聞視頻的主角——受困白豬,腰背窄、後腰無塌陷,腹部松。
如果是本土豬,那麼這應該是一隻純正的華北型豬。
可惜,它和本土豬相比,毛色不對。
中國本土豬大部分是黑豬,受困的卻是只白豬。
中國現有的白豬,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上世紀50年代自丹麥引進的長白豬,另一種是中英雜交的約克夏豬,都是外國引進品種。
長白豬
這兩種白豬,總體上而言也都是瘦高型的,也都有瘦成狗的基礎。
長白豬現在養殖範圍更廣,所以綜合分析,受困白豬為長白豬的可能性更大些。
為什麼豬能夠瘦如狗?身姿高大的豬會瘦成狗樣,為什麼?
其實,這應該都和一個因素有關——腰背。
中國本土華北型豬、長白豬等豬種雖然身軀高大,但是腰背窄。這些豬都是豎著長的,橫向跨距窄,是豬中「竹竿」。
而狗,屬於狼的馴化品種,體型也本就是腰背窄的類型。古人形容狼有一句話,銅頭鐵背豆腐腰。
狗的腰背窄,體型修長。只要同樣腰背窄,且生物學特徵相近的物種,就能表現出類似的形體特徵。
這也就是白豬餓瘦了,會像只流浪狗的根本原因。因為兩者,本身在體態上就是像的。
金毛犬
如果換成腰背寬的華南型和西南型豬,即使是餓瘦了,也不會變得如此「苗條」。
舉例說明,水缸,即使小了一圈,也頂多只是變成個水桶。
而且,西南型豬頭大腿短,即使瘦下來,估計形象也更多像條矮凳,不會像狗。
至於說高原型豬,運動強度大的高原型豬,腹部收緊,體態優美,和視頻中的白豬有著明顯區別。
這也就是說,拋開毛色不論,不管是黑豬還是白豬,都有瘦成狗的可能。但有部分豬,顯然已經不具備瘦如狗的資格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
高原型豬
為什麼有些豬不可能瘦如狗?這和生存環境有關。
任何生物的生物學特徵,一定是和生存環境緊密聯繫的。
魚會長鰭、馬會長腳,這都和生存環境有關。
黑豬和白豬都有腰背窄的品種,這就暗示了——亞非歐這片舊大陸上,曾經的生態環境相近。
黑豬,是中國傳統豬種,生存範圍覆蓋大半個亞洲;長白豬,是北歐傳統豬種,靠近北極;約克夏豬,英國白豬和中國白豬雜交的產物。生長地域千差萬別,但它們,都是瘦高型的。
本土黑豬
而與此同時,僅黑豬中,就有至少兩個品種不具備腰背窄的屬性。
而且腰背寬的黑豬,主要集中在華南和西南地區。
華南地區,也就是秦嶺、淮河以南;西南地區,也就是雲貴川三省。
這些地區有一個共性特徵,山地多、平原少。
在環境上而言,西南、華南的逼仄與華北、青藏高原的廣袤有本質上區別。
這也就意味著,平原上的豬,不管海拔多高,最後都是具備瘦成狗的潛質的。
而山地裡養大的豬,註定了一輩子都是矮短肥。
所以說,為什麼有些豬不可能瘦如狗呢?
因為是在丘陵地帶長大的。
丘陵地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