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觀看的十部電影(電影最大的密碼是真實)
2023-06-08 19:32:39 1
文牧野
《奇蹟·笨小孩》海報
當它和導演的處女作《我不是藥神》作對比時,或許無論從票房還是從口碑,似乎都遜色了一些;當它和同檔期票房一騎絕塵的戰爭特效大片比,無論是主創陣容還是製作體量,也的確矮人一頭。但《奇蹟·笨小孩》作為2022年春節檔唯一一部現實題材作品,以穩健的表現,正悄然延續著「奇蹟」——春節檔鳴金收兵,電影的排片佔比正逐日遞增,導演文牧野也攜眾主創開始了路演。
昨晚,他們來到上海。解讀這個「奇蹟」的故事,文牧野反覆地提及的缺失「真實」,他說:「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有原型。」
個體·英雄
電影《奇蹟·笨小孩》的故事發生在深圳,2013年到2014年間,易烊千璽飾演的景浩是一個20歲的男孩,他身邊帶著一個六歲半的妹妹,媽媽因為心臟病去世了,妹妹也遺傳了媽媽的心臟病,景浩不得不想盡辦法賺錢,給妹妹做手術、救妹妹的命。創業路上屢遭挫折與磨難,景浩卻從未放棄……「電影展現的是深圳這個城市本身的奇蹟,然後聚焦到一個『個體』,讓我們以小見大,看到深圳這個奇蹟是怎麼誕生的。」文牧野並不諱言《奇蹟·笨小孩》與自己的導演處女作《我不是藥神》無論在敘述節奏上,還是創作主旨上都略有差別,「講的,都是人的故事。《我不是藥神》是一個相對社會層面的英雄,這個故事其實寫的是對於親情、愛。景浩,他作為家庭的家長,然後作為廠長,作為一個年輕人,是這個時代裡的一個『個體英雄』。我想,他其實也是一個英雄,但只不過可能只是對於他的家、他在乎的人。」
群體·真實
除了被景浩的不易和堅持感動,他在影片中所感染和鼓舞的那些人,也都贏得了上海觀眾的掌聲。昨晚,文牧野在上海答疑解惑說:「他們都在現實生活中,都有最基礎的原型。」導演用眼神指了指身邊的演員齊溪,「比如汪春梅(齊溪 飾)這個角色,我們去拜訪深圳的一個圖片攝影師,他專門跟拍打工人三十年,在他家裡翻閱照片時候看到一個集子,這個集子專門拍了一個叫包春梅的女打工人,她的整個的經歷跟汪春梅是很像的,所以我們直接就把她改成汪春梅。」文牧野說,電影中無論是網吧大神還是蜘蛛人,抑或是城中村的生態,「這些東西都做了田野調查,積累下來資料,然後來支撐我們寫作這樣的人物,因為我們覺得這樣的人物其實也等於奇蹟,他們都是深圳這個大城市的奇蹟中的個體的奇蹟。」而被問到為何要拍這些「稀奇古怪」的小人物,文牧野正色道:「我覺得土壤和煙火氣,這個很重要。或者說,當描繪一座城市的奇蹟的時候,有可能會缺乏煙火氣,而這樣的人物的加入會讓電影更落地,更腳踏實地。」
奇蹟·幸福
聊起前期籌備時候的故事,與景浩產生密切關聯的「華強北」不得不提。電影裡的這個電腦、手機和零件大型集散批發市場,這個像是北京的中關村,也像是上海的「地平線」,像是很多人熟悉的「華強北」,但完全是劇組按照資料照片重建的。「華強北其實已經幾乎沒有了,現在都改成賣美妝的了。從2013年華強北進入轉型期到現在,基本把一個集中化的電子城分散到深圳各處了。」
採訪中,文牧野很多次強調深圳之於中國,之於世界的「奇蹟」,但他又說:「這個電影裡的奇蹟就是永遠面對困難的時候不去放棄,然後相信自己能夠追求到自己心中的幸福,其實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奇蹟。」導演特別強調說,電影寫的不是成功,而是幸福,「就是你的目標不一定是成功,但如果成功能帶給你幸福,那就去追逐,但實際上這個電影裡面能看到的是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幸福,沒有一個人在追求我們社會層面上的成功,所以這是不一樣的,你要去追求,去爭取你的幸福。」 首席記者 孫佳音
來源: 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