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採光井定型化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4-04-13 03:03:05 2
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施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採光井定型化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
背景技術:
2.採光井操作平臺通常做法:採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或盤扣式、輪扣式腳手架進行平臺搭設,作為結構施工作業或裝飾裝修作業時的安全操作平臺。該操作平臺首挑座落在結構板上,介於安全考慮,操作平臺搭設高度不宜超過18米。第二挑開始,每挑操作平臺均座落在懸挑工字鋼上,且搭設高度亦不宜超過18米。
3.現有技術的客觀缺點:
4.(1)除首挑座落在結構板上,其餘各挑採光井操作平臺搭設前,均需在對應的結構板上預埋錨環,用於懸挑工字鋼的安裝固定,需佔用半天的施工工期,不利於工期的保證。
5.(2)傳統做法會佔用大量的鋼管、扣件等原材,不利於材料成本的節約。傳統做法隨主體結構需反覆進行搭設作業,不利於人工費的節約。
技術實現要素:
6.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採光井定型化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解決現有技術中佔用關鍵施工工期,佔用大量的鋼管、扣件等原材,不利於材料成本的節約以及人工費的節約的問題。
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8.一種採光井定型化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操作平臺包括框架支撐、支撐木方、設在支撐木方上的防護層、設在所述操作平臺底部的承重結構,所述承重結構包括固定在操作平臺底部的承重矩形鋼梁以及承重矩形鋼梁內設的矩形插銷鋼板,所述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底部設底部硬隔離鋼翻板。
9.進一步的,所述防護層包括頂部作業防護層、層間作業防護層,所述支撐木方包括頂部作業防護層支撐木方、層間隔離防護層支撐木方。
10.進一步的,所述頂部作業防護層上設頂部硬隔離防護模板,所述層間作業防護上設層間隔離防護模板,所述頂部硬隔離防護模板設在頂部作業防護層支撐木方上,所述層間隔離防護模板設在層間隔離防護層支撐木方上。
11.進一步的,所述框架支撐設在所述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的外側,所述框架支撐包括豎向方管、水平方管,所述豎向方管上設斜向支撐方管。
12.進一步的,所述底部硬隔離鋼翻板通過合頁與底部的水平方管鉸接。
13.進一步的,所述頂部作業防護層上設吊環,所述吊環設在頂部的水平方管上。
14.進一步的,所述豎向方管和水平方管之間設上部加勁肋、下部加勁肋,所述上部加勁肋和下部加勁肋用於增強豎向方管和水平方管的承重能力,提高穩定性。
15.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採光井定型化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為自製研發的定型化產品,安裝便捷,隨主體結構同步提升,滿足安全作業的需求。
17.2、採用採光井定型化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可大量減少鋼管、扣件等原材的投入,減少材料費投入的同時減少人工費的投入。
18.3、採光井定型化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為定型化產品,整體穩定性更好,作業安全更有保障。
附圖說明
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20.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a區放大圖。
21.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b區放大圖。
22.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c區放大圖。
23.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d區放大圖。
24.圖6為本實用新型承重結構示意圖。
25.圖中所示:1、吊環2、頂層硬隔離防護模板3、頂部作業防護層支撐木方4、上部加勁肋5、下部加勁肋6、層間隔離防護模板7、層間隔離防護層支撐木方8、斜向支撐方管9、豎向方管10、水平方管11、底部硬隔離鋼翻板12、合頁13、底部硬隔離花紋鋼板14、承重矩形鋼梁15、矩形插銷鋼板。
具體實施方式
26.下面結合附圖1-6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27.一種採光井定型化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所述操作平臺包括框架支撐、支撐木方、設在支撐木方上的防護層、設在所述操作平臺底部的承重結構,所述框架支撐設在所述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的外側,所述框架支撐包括豎向方管9、水平方管10,所述豎向方管9上設斜向支撐方管8。
28.所述防護層包括頂部作業防護層、層間作業防護層,所述支撐木方包括頂部作業防護層支撐木方3、層間隔離防護層支撐木方7。所述頂部作業防護層上設頂部硬隔離防護模板2,所述層間作業防護層上設層間隔離防護模板6,所述頂部硬隔離防護模板2設在頂部作業防護層支撐木方3上,所述層間隔離防護模板6設在層間隔離防護層支撐木方7上。
29.所述承重結構包括固定在操作平臺底部的承重矩形鋼梁14以及承重矩形鋼梁14內設的矩形插銷鋼板15。所述提升式操作平臺底部設底部硬隔離花紋鋼板13,所述底部硬隔離花紋鋼板13設在底部的水平方管之間,所述底部硬隔離鋼翻板11通過合頁12與底部的水平方管鉸接,實現底部硬隔離鋼翻板11與底部硬隔離花紋鋼板13的鉸接。所述頂部作業防護層上設吊環1,所述吊環1設在頂部的水平方管上。所述吊環1在提升所述操作平臺的時候,用於塔吊掛鈎鉤住。所述豎向方管9和水平方管10之間設上部加勁肋4、下部加勁肋5,所述上部加勁肋4和下部加勁肋5用於增強豎向方管和水平方管的承重能力,提高穩定性。
30.具體工作步驟:
31.步驟一:根據設計施工圖紙進行採光井定型化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的深化設計。考慮相關作業的工作面及安全要求,操作平臺距周邊結構距離宜≤250mm,操作平臺高度按
覆蓋結構3層考慮。
32.步驟二:根據深化設計圖出具標準下料清單,通過集中加工車間精確下料,精準配備40
×
40
×
3豎向方管、水平方管、斜向支撐方管及上下部加勁肋,80
×
160
×
5矩形承重鋼梁,68
×
145
×
15矩形插銷鋼板,φ20吊環,3mm厚花紋鋼板等。
33.步驟三:根據深化設計圖進行定型化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的拼裝。
34.步驟四:採用塔吊將定型化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吊運至對應的採光井進行安裝固定。操作平臺吊運至距支撐結構梁、板面500mm左右,將矩形插銷鋼板拉出,並通過人為微調安裝位置就座於支撐結構梁、板上。
35.步驟五:在作業層及層間層對應位置,安裝固定防護支撐木方並鋪設防護模板,滿足安全作業的需求。將底部硬隔離鋼翻板翻至與周邊結構緊密貼合,以防物體打擊。
36.步驟六:主體結構每施工完一層,僅需採用塔吊提升安裝就位即可。提升安裝時,需將插銷鋼板推入承重鋼梁內,需將底部硬隔離鋼翻板翻至底部硬隔離花紋鋼板上,避免吊裝提升過程中與結構碰撞。
37.步驟七:重複步驟六的操作過程,直至主體結構封頂。
38.步驟八:定型化整體提升式操作平臺拆除時,採用塔吊吊運即可。
3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術語「設置」、「安裝」、「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