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苗木幼苗快速移植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16 14:35:05
1.本發明屬於種植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苗木幼苗快速移植裝置。
背景技術:
2.隨著農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幼苗移栽已經成為了種植技術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傳統的幼苗移栽方法,是人工使用鋤頭或者鏟子挖取的方式將幼苗挖起,取出後重新定植到缺株的位置,這種方法在實施過程中,由於幼苗苗木系尤其是剛剛形成的毛細根很容易受到損傷,從而造成幼苗移栽後根系吸收功能受損,另外還容易造成幼苗根部的土壤因震動過大造成脫落,導致幼苗移植存活率低。
3.現有技術中,公開號為cn209788060u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果樹幼苗取苗移栽裝置,該裝置包括豎向設置的移栽支撐柱,移栽支撐柱的頂端固定安裝有移栽把手,移栽支撐柱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水平設置的正六邊形的取苗導向外邊框,取苗導向外邊框內固定安裝有正六邊形的取苗導向內邊框,取苗導向外邊框的六個邊與取苗導向內邊框的六個邊對應平行設置且位於同一水平面,上述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固土效果好,利於長距離轉移,實現取土、取苗、移栽多種功能,但是上述裝置使用時為手動式結構,由於為手動式結構,繼而導致幼苗的移栽效率較低,且上述裝置在幼苗移植時不能一體完成對移植幼苗栽培孔的重新開設及幼苗移栽後的快速覆土作業,基於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苗木幼苗快速移植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苗木幼苗快速移植裝置,通過苗木幼苗快速移植裝置,解決了現有的苗木幼苗快速移植裝置由於為手動式結構,繼而導致幼苗的移栽效率較低,且上述裝置在幼苗移植時不能一體完成對移植幼苗栽培孔的重新開設及幼苗移栽後的快速覆土作業問題。
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為一種苗木幼苗快速移植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安裝有電動旋轉臺,所述電動旋轉臺的旋轉面固定安裝有轉位架,所述轉位架的內壁分別可升降的安裝有鑽土機構和升降臺a,所述升降臺a的內壁轉動連接有通過電機a而驅動的取苗鑽筒,所述取苗鑽筒的內部固定開設有充氣環道,所述取苗鑽筒的內下部固定開設有收納環槽,所述充氣環道的內壁滑動連接有傳動筒,所述傳動筒的底面鉸接有一組呈圓周陣列分布的連杆,每個所述連杆的另一端均鉸接有聚土爪,每個所述聚土爪的頂端均與收納環槽鉸接,所述傳動筒的周側面套設有抗壓彈簧a,所述取苗鑽筒的內壁滑動連接有壓土筒,所述壓土筒的周側面套設有抗壓彈簧b,所述壓土筒的底部固定開設有容置環槽,所述容置環槽的內壁固定安裝有擋土環囊,所述壓土筒的內部固定開設有分氣環道,所述分氣環道的表面與擋土環囊固定連通,所述升降臺a的側面固定安裝有與分氣環道和充氣環道連通的送氣模組。
6.優選的,所述送氣模組包括與升降臺a固定連接的抽吸泵,所述抽吸泵的埠分別
固定連通有波紋聯管和送氣管,所述波紋聯管的另一端與分氣環道轉動連通,所述送氣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布氣環管,所述布氣環管的內壁與取苗鑽筒轉動連接,所述取苗鑽筒的內部開設有一組透氣外孔,所述布氣環管通過透氣外孔與充氣環道固定連通,所述壓土筒的內部固定開設有一組透氣內孔,所述透氣內孔的兩端分別與分氣環道和擋土環囊固定連通,所述波紋聯管和送氣管的內部均固定安裝有氣壓探頭和電磁閥。
7.優選的,所述傳動筒的周側面固定安裝有與充氣環道滑動配合的密封圈。
8.優選的,所述取苗鑽筒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筒狀結構,所述壓土筒為底端開口頂端封閉的中空筒狀結構,所述取苗鑽筒的內壁開設有一組圓周陣列分布的導向槽,所述壓土筒的周側面且對應每個導向槽的位置均固定安裝有導向塊。
9.優選的,所述擋土環囊的內壁固定安裝有一組呈圓周陣列分布的塑形彈簧,所述塑形彈簧的軸線與取苗鑽筒的軸線垂直。
10.優選的,所述鑽土機構包括與轉位架升降連接的升降臺b,所述升降臺b的內壁轉動連接有通過電機b而驅動的取土鑽筒,所述取土鑽筒的軸線位置轉動連接有通過電機c而驅動的提土軸,所述提土軸的周側面固定安裝有螺旋提土葉片,所述螺旋提土葉片的周側面與取土鑽筒轉動貼合,所述取土鑽筒的內部且對應螺旋提土葉片上方的位置固定設置有容土腔。
11.優選的,所述轉位架的內部安裝有兩個豎直設置的絲杆升降模塊,兩個所述絲杆升降模塊的周側面分別與升降臺a和升降臺b傳動連接,所述轉位架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兩組對稱設置的導軌,兩組所述導軌的周側面分別與升降臺a和升降臺b滑動連接。
12.優選的,所述取土鑽筒的內徑為取苗鑽筒內徑的1.1-1.2倍,所述取土鑽筒和取苗鑽筒的底面均固定安裝有一組呈圓周陣列分布的鑽齒。
13.優選的,所述轉位架的端面固定安裝有單片機,所述抽吸泵、電磁閥和氣壓探頭的數據埠均與單片機電連接,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裝有一組萬向腳輪,所述轉位架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兩個對稱設置的導向管,兩個所述導向管的軸線分別與取土鑽筒和取苗鑽筒的軸線同軸。
14.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取苗鑽筒、取土鑽筒等結構的設置,使本裝置能夠高效完苗木幼苗的移植作業,且本裝置在幼苗移植時變傳統移植結構的靜態式結構為自動化結構,通過自動化結構的實現,從而有效提高本裝置對幼苗的移植效率,且本裝置通過雙鑽筒的設置,能夠一體的完成幼苗的帶土移出、轉移、轉移後栽培孔的快速挖掘及幼苗移植後的二次覆土作業,通過上述一體式功能的實現,從而使本裝置能夠對苗木幼苗實現快速移植目的。
15.當然,實施本發明的任一產品並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附圖說明
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17.圖1為一種苗木幼苗快速移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升降臺a和取苗鑽筒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抽吸泵和氣壓探頭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中a處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4中b處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7為鑽土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18.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轉位架;3、鑽土機構;4、升降臺a;5、電機a;6、取苗鑽筒;7、充氣環道;8、傳動筒;9、連杆;10、聚土爪;11、抗壓彈簧a;12、壓土筒;13、抗壓彈簧b;14、擋土環囊;15、分氣環道;16、抽吸泵;17、波紋聯管;18、送氣管;19、布氣環管;20、透氣外孔;21、透氣內孔;22、氣壓探頭;23、電磁閥;24、塑形彈簧;25、升降臺b;26、電機b;27、取土鑽筒;28、電機c;29、螺旋提土葉片;30、容土腔;31、絲杆升降模塊;32、鑽齒;33、單片機;34、導向管。
具體實施方式
19.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20.請參閱圖1-8,本發明為一種苗木幼苗快速移植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安裝有一組萬向腳輪,底座1的表面安裝有電動旋轉臺,電動旋轉臺的旋轉面固定安裝有轉位架2,轉位架2的端面固定安裝有單片機33,轉位架2的內壁分別可升降的安裝有鑽土機構3和升降臺a4,電動旋轉臺設置作用在於驅動轉位架2進行角度的旋轉,轉位架2角度旋轉後,從而切換鑽土機構3和升降臺a4的工作工位;鑽土機構3包括與轉位架2升降連接的升降臺b25,升降臺b25的內壁轉動連接有通過電機b26而驅動的取土鑽筒27,電機b26的表面與升降臺b25固定連接,取土鑽筒27的軸線位置轉動連接有通過電機c28而驅動的提土軸,電機c28的底面與升降臺b25固定連接,提土軸的周側面固定安裝有螺旋提土葉片29,螺旋提土葉片29的周側面與取土鑽筒27轉動貼合,取土鑽筒27的內部且對應螺旋提土葉片29上方的位置固定設置有容土腔30;當鑽土機構3工作時,電機b26和電機c28同步工作,在電機b26工作時,升降臺b25緩速向下移動,且通過對電機c28的輸出方向設置,使螺旋提土葉片29向上進行提土作業,螺旋提土葉片29提起的土料最終經容土腔30進行容納,當苗木幼苗移植完畢後,鑽土機構3運動至移植孔的上方,並將容土腔30中的土料放出,以實現對移植孔的土料填充;轉位架2的內部安裝有兩個豎直設置的絲杆升降模塊31,兩個絲杆升降模塊31的周側面分別與升降臺a4和升降臺b25傳動連接,轉位架2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兩組對稱設置的導軌,兩組導軌的周側面分別與升降臺a4和升降臺b25滑動連接,導軌設置的作用在於對升降臺a4和升降臺b25的運動方向進行有效導引和限定;兩個絲杆升降模塊31工作時呈獨立工作模式,繼而分別驅動升降臺a4和升降臺b25進行升降作業;
絲杆升降模塊31包括驅動電機和驅動絲杆,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端與驅動絲杆固定連接;升降臺a4的內壁轉動連接有通過電機a5而驅動的取苗鑽筒6,取苗鑽筒6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筒狀結構,取土鑽筒27的內徑為取苗鑽筒6內徑的1.1倍,通過取土鑽筒27和取苗鑽筒6的內徑差設置,從而保證移植後的幼苗及幼苗土壤能夠快速放置於取土鑽筒27開出的栽培孔中;轉位架2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兩個對稱設置的導向管34,兩個導向管34的軸線分別與取土鑽筒27和取苗鑽筒6的軸線同軸取土鑽筒27和取苗鑽筒6的底面均固定安裝有一組呈圓周陣列分布的鑽齒32;取苗鑽筒6和取土鑽筒27的頂部均固定安裝有從動錐齒圈,電機a5和電機b26的輸出軸端均固定安裝有與從動錐齒圈嚙合的傳動錐齒輪;取苗鑽筒6的內部固定開設有充氣環道7,取苗鑽筒6的內下部固定開設有收納環槽,充氣環道7的內壁滑動連接有傳動筒8,傳動筒8的周側面固定安裝有與充氣環道7滑動配合的密封圈,通過密封圈的設置,從而有效保證傳動筒8與充氣環道7滑動連接處的密封性;傳動筒8的底面鉸接有一組呈圓周陣列分布的連杆9,每個連杆9的另一端均鉸接有聚土爪10,每個聚土爪10的頂端均與收納環槽鉸接,傳動筒8的周側面套設有抗壓彈簧a11;取苗鑽筒6的內壁滑動連接有壓土筒12,壓土筒12為底端開口頂端封閉的中空筒狀結構,取苗鑽筒6的內壁開設有一組圓周陣列分布的導向槽,壓土筒12的周側面且對應每個導向槽的位置均固定安裝有導向塊,通過導向槽和導向塊的設置,從而保證壓土筒12和取苗鑽筒6能夠進行同步旋動;壓土筒12的周側面套設有抗壓彈簧b13,壓土筒12的底部固定開設有容置環槽,容置環槽的內壁固定安裝有擋土環囊14,擋土環囊14的內壁固定安裝有一組呈圓周陣列分布的塑形彈簧24,塑形彈簧24的軸線與取苗鑽筒6的軸線垂直,塑形彈簧24設置的作用在於對擋土環囊14進行塑形作業,從而提高擋土環囊14的防變形強度,塑形彈簧24的數量和分布密度均可依據實際需求進行定製;壓土筒12的內部固定開設有分氣環道15,分氣環道15的表面與擋土環囊14固定連通,壓土筒12的內部固定開設有一組透氣內孔21,透氣內孔21的兩端分別與分氣環道15和擋土環囊14固定連通;升降臺a4的側面固定安裝有與分氣環道15和充氣環道7連通的送氣模組。
21.送氣模組包括與升降臺a4固定連接的抽吸泵16,抽吸泵16的埠分別固定連通有波紋聯管17和送氣管18,波紋聯管17的另一端與分氣環道15轉動連通,送氣管18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布氣環管19,布氣環管19的內壁與取苗鑽筒6轉動連接,取苗鑽筒6的內部開設有一組透氣外孔20,布氣環管19通過透氣外孔20與充氣環道7固定連通,波紋聯管17和送氣管18的內部均固定安裝有氣壓探頭22和電磁閥23,抽吸泵16、電磁閥23和氣壓探頭22的數據埠均與單片機33電連接;兩個氣壓探頭22設置的作用在於分別監測波紋聯管17和送氣管18內部的氣壓數據,兩個電磁閥23設置的作用在於分別控制波紋聯管17和送氣管18與抽吸泵16的連通與
否,氣壓探頭22工作時,將監測到的數據實時反饋至單片機33,單片機33依據兩個氣壓探頭22的數據反饋,以分別控制兩個電磁閥23的工作狀態。
22.本裝置主要適用於苗木幼苗的快速移植作業,使用時,將本裝置布設於移植地,初始狀態下,傳動筒8復位至初始高度,聚土爪10內藏於收納環槽中,擋土環囊14的內部保持為負壓,並使擋土環囊14收納於容置環槽中,苗木移植時,取苗鑽筒6與苗木同軸,隨後,在絲杆升降模塊31的作用下,取苗鑽筒6緩速下移,在取苗鑽筒6緩速下移的過程中,電機a5工作,電機a5工作時,繼而驅動取苗鑽筒6在向下移動的過程中發生同步旋動,當取苗鑽筒6的底面與苗木的種植底面貼合時,抽吸泵16向擋土環囊14中充氣,直至波紋聯管17處氣壓探頭22的監測值到達設定值,當波紋聯管17處氣壓探頭22的監測值到達設定值後,波紋聯管17處的電磁閥23關閉,且當波紋聯管17處氣壓探頭22的監測值到達設定值後,擋土環囊14充分展開,擋土環囊14充分展開後,繼而對苗木幼苗與土壤的連接處進行有效限定並對幼苗處的土壤起到阻攔作用,當取苗鑽筒6下移指定深度後,抽吸泵16向充氣環到的內部送氣,直至送氣管18內氣壓探頭22的監測值到達設定值,當送氣管18內氣壓探頭22的監測值到達設定值後,傳動筒8向下移動指定行程,從而使一組聚土爪10充分聚攏,聚土爪10聚攏完畢後,繼而完成對苗木種植土的截斷作業,聚土爪10聚攏的過程中,取苗鑽筒6低速旋動,聚攏後,升降臺a4充分復位至初始高度,幼苗移出後,移植孔可進行人工填充,也可由鑽土機構3進行電動取土填充,當需要對移植的苗木進行栽培使,通過鑽土機構3開出栽培孔,移植的幼苗填充入栽培孔,幼苗初步栽培後,容土腔30中的土料緩速放出,繼而實現對苗木幼苗的覆土作業。
23.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24.以上公開的本發明優選實施例只是用於幫助闡述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並沒有詳盡敘述所有的細節,也不限制該發明僅為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顯然,根據本說明書的內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變化。本說明書選取並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從而使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發明。本發明僅受權利要求書及其全部範圍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