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保壓機構及貼角保壓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14 10:46:05
1.本實用新型涉及紙盒成型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保壓機構及貼角保壓裝置。
背景技術:
2.開口盒的製作工藝步驟中包括上下蓋成型工藝及貼角工藝,也即,需要將上蓋與下蓋裝配在內模的上、下底面並通過熱熔膠帶將兩者連接起來以防止分離,而天蓋、地蓋的內壁與內模外周之圍條的關係是通過膠水粘接的。
3.上下蓋成型工藝輸出的內盒來料在進入貼角工藝段之前,僅僅是通過旋轉臂的夾爪來夾持保型。在進行貼角加工時,因沒有經過保壓,常常會出現上蓋或下蓋與內裡的圍條粘連不牢而開膠,嚴重影響紙盒品質。
技術實現要素:
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保壓機構及貼角保壓裝置,旨在解決現有內盒來料在貼角階段的容易出現的開膠等質量問題。
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保壓機構,用在貼角保壓裝置上,以對內盒的側面進行保壓處理,所述保壓機構包括:
6.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形成有一上下向設置過料通道,所述過料通道用於供多個所述內盒沿上下向堆疊放置,所述固定架上至少相鄰兩側開設有連通所述過料通道的避讓間隙,所述避讓間隙沿上下向延伸設置;以及,
7.保壓組件,設於所述固定架,所述保壓組件包括對應所述避讓間隙設置的保壓板,所述保壓板沿上下向延伸設置,所述保壓板用於穿過所述避讓間隙使其端面抵緊貼接所述內盒的側邊以進行保壓處理。
8.可選地,所述保壓機構還包括驅動連接所述保壓板的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包括驅動氣缸,所述驅動氣缸包括一可沿水平向活動的推桿,所述推桿固定連接所述保壓板。
9.可選地,所述驅動氣缸還包括缸體,所述缸體朝向所述保壓板的一側設有一安裝板;
10.所述推桿穿過所述安裝板固定連接於所述保壓板;
11.所述保壓機構還包括一限位塊,所述限位塊設於所述安裝板上朝向所述固定架的一側,以限制所述保壓板朝向所述過料通道的活動行程,所述限位塊和所述推桿沿上下向間隔設置。
12.可選地,所述保壓組件還包括導向結構,所述導向結構包括滑動配合的導向孔和導向軸,所述導向孔和所述導向軸其中一個設於所述保壓板,另一個設於所述安裝板。
13.可選地,所述導向結構沿上下向間隔設置兩個。
14.可選地,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形成有進料工位;
15.所述過料通道對應所述進料工位的內壁上設置有導向斜面。
16.可選地,所述固定架的相鄰兩側面對應開設有兩個所述避讓間隙;
17.對應的,所述保壓板設置兩個。
18.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貼角保壓裝置,用於對內盒的側邊進行貼角和保壓處理,所述貼角保壓裝置包括保壓機構及貼角機構;
19.所述保壓機構包括:
20.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形成有一上下向設置過料通道,所述過料通道用於供多個所述內盒沿上下向堆疊放置,所述固定架上至少相鄰兩側開設有連通所述過料通道的避讓間隙,所述避讓間隙沿上下向延伸設置;以及,
21.保壓組件,設於所述固定架,所述保壓組件包括對應所述避讓間隙設置的保壓板,所述保壓板沿上下向延伸設置,所述保壓板可沿水平向活動,且在其活動行程內,所述保壓板用於穿過所述避讓間隙、且其端面抵緊貼接所述內盒的側邊以進行保壓處理;
22.其中,所述固定架上相鄰兩側壁上共同形成有連通所述過料通道的避讓孔;
23.所述貼角機構,設於所述固定架,且對應所述避讓孔設置。
24.可選地,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形成有出料工位;
25.所述貼角保壓裝置還包括設於所述固定架的出料組件,所述出料組件對應所述出料工位設置,所述出料組件包括一可沿水平向活動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對應多個所述內盒中最底層的所述內盒設置。
2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固定架上形成有一上下向設置過料通道,所述過料通道用於供多個所述內盒沿上下向堆疊放置,所述固定架上至少相鄰兩側開設有連通所述過料通道的避讓間隙,置於所述過料通道中的多個所述內盒在進行貼角處理的過程中,對應所述避讓間隙設置的保壓板沿水平向活動,並穿過所述避讓間隙、且其端面抵緊貼接所述內盒的側邊以進行保壓處理,將天、地蓋內壁與圍條之間的膠水充分壓實,使內盒的側面粘接效果更加牢固,避免出現側邊開膠、有氣泡等不良現象。
附圖說明
2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28.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保壓機構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29.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貼角保壓裝置工作狀態下的結構圖。
3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實施例附圖標號說明:
31.標號名稱標號名稱100保壓機構21保壓板1固定架22驅動組件11過料通道23安裝板12導向斜面24限位塊13避讓間隙25導向結構14避讓孔3內盒15出料槽a進料工位
2保壓組件b出料工位
32.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3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34.需要說明,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後
……
),則該方向性指示僅用於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35.另外,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則該「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徵。另外,全文中出現的「和/或」的含義,包括三個並列的方案,以「a和/或b」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時滿足的方案。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36.開口盒的製作工藝步驟中包括上下蓋成型工藝,也即,需要將上蓋與下蓋裝配在內模的上、下底面並通過熱熔膠帶將兩者連接起來以防止分離,內模在進行貼角處理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粘連不牢固導致上蓋和下蓋的側邊出現開膠和起泡等不良,嚴重影響紙盒品質。
37.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保壓機構及貼角保壓裝置。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保壓機構的一實施例,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貼角保壓裝置的一實施例。
38.請參閱圖1,所述保壓機構100用在貼角保壓裝置上,以對內盒3的側面進行保壓處理,所述保壓機構100包括固定架1及保壓組件2,所述固定架1上形成有一上下向設置過料通道11,所述過料通道11用於供多個所述內盒3沿上下向堆疊放置,所述固定架1上至少相鄰兩側開設有連通所述過料通道11的避讓間隙13,所述避讓間隙13沿上下向延伸設置;所述保壓組件2設於所述固定架1,所述保壓組件2包括對應所述避讓間隙13設置的保壓板21,所述保壓板21沿上下向延伸設置,所述保壓板21可沿水平向活動,且在其活動行程內,所述保壓板21用於穿設於所述避讓間隙13、且其端面抵緊貼接所述內盒3的側邊以進行保壓處理。
39.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固定架1上形成有一上下向設置過料通道11,所述過料通道11用於供多個所述內盒3沿上下向堆疊放置,所述固定架1上至少相鄰兩側開設有連通所述過料通道11的避讓間隙13,置於所述過料通道11中的多個所述內盒3在進行貼角處理的過程中,對應所述避讓間隙13設置的保壓板21沿水平向活動,並穿過所述避讓間隙13、且其端面抵緊貼接所述內盒的側邊以進行保壓處理,將天、地蓋內壁與圍條之間的膠水充分壓實,使內盒的側面粘接效果更加牢固,避免出現側邊開膠、有氣泡等不良現象。
40.具體地,所述保壓機構100還包括驅動連接所述保壓板21的驅動組件22,所述驅動組件22包括驅動氣缸,所述驅動氣缸包括一可沿水平向活動的推桿,所述推桿固定連接所述保壓板21,以驅動所述保壓板21沿水平向活動,對所述內盒3的側邊保壓處理。
41.進一步參閱圖1,所述驅動氣缸還包括缸體,所述缸體朝向所述保壓板21的一側設有一安裝板23;所述推桿穿過所述安裝板23固定連接於所述保壓板21;所述保壓機構100還包括一限位塊24,所述限位塊24設於所述安裝板23上朝向所述固定架1的一側,以限制所述保壓板21朝向所述過料通道11的活動行程,所述限位塊24和所述推桿沿上下向間隔設置,通過設置所述限位塊24,限定所述保壓板21的活動行程,避免因所述保壓板21的活動行程過大導致壓壞所述內盒3。
42.為提高所述保壓板21活動的穩定性,所述保壓組件2還包括導向結構25,所述導向結構25包括滑動配合的導向孔和導向軸,所述導向孔和所述導向軸其中一個設於所述保壓板21,另一個設於所述安裝板23,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導向孔設於所述安裝板23,所述導向軸設於所述保壓板21,如此設置,使得所述保壓板21的活動更加穩定。
43.為進一步提高所述保壓板21活動的穩定性,所述導向結構25沿上下向間隔設置兩個,也即,所述保壓板21上設置兩個所述導向軸,所述兩個導向軸沿上下向間隔設置,對應的,所述安裝板23上設置兩個所述導向孔,如此設置,使得所述保壓板21在上下向的支撐平衡,進一步提高所述保壓板21活動的穩定性。
44.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固定架1的上端形成有進料工位a,為了便於所述內盒3進入所述過料通道11,所述過料通道11對應所述進料工位a的內壁上設置有導向斜面12,當所述內盒3自所述進料工位a進入所述過料通道11時,所述導向斜面12使得所述內盒3更加順利地進入所述過料通道11,避免出現卡料。
45.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固定架1的相鄰兩側面對應開設有兩個所述避讓間隙13;對應的,所述保壓板21設置兩個,兩個所述保壓板21分別對應所述兩個避讓間隙13設置,所述兩個保壓板21和所述固定架1的內側壁共同擠壓所述內盒3的四個周側,不僅簡化所述保壓機構的結構,而且增強保壓效果。
46.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貼角保壓裝置,包括上述的保壓機構100,所述貼角保壓裝置包括上述保壓機構100的全部技術特徵,因此,也具有上述全部技術特徵帶來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47.具體地,所述固定架1上相鄰兩側壁上共同形成有連通所述過料通道11的避讓孔14;所述貼角保壓裝置還包括貼角機構,所述貼角機構設於所述固定架1,且對應所述避讓孔14設置,以在所述內盒3的周側貼膠。
48.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固定架1的下端形成有出料工位b;所述貼角保壓裝置還包括設於所述固定架1的出料組件,所述出料組件對應所述出料工位b設置,所述出料組件包括一可沿水平向活動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對應多個所述內盒3中最底層的所述內盒3設置,所述推料板將完成貼角和保壓的內盒3自所述出料工位b推出,使得堆疊的所述多個內盒3依次自所述過料通道11中下落。
49.需要說明的是在所述固定架1對應所述出料工位b的側壁上開設有連通所述過料通道11的出料槽15,所述出料槽15沿水平向貫穿所述固定架1設置,所述推料板對應所述推料槽設置,以將所述內盒3自所述出料槽15經所述出料工位b推出。
5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