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讀書筆記(精選3篇)
2023-10-11 18:09:04
導語:閱讀了《名人傳》這部著作,這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人道主義作家羅曼·羅蘭傳寫的一部極具魅力的人物傳記。下面是作文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讀書筆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名人傳讀書筆記(1)
讀《名人傳》,看三大巨人的奮鬥史,感受精神的衝擊。
——題記
《名人傳》是法國著名小說家羅曼·羅蘭的作品。《名人傳》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以及《託爾斯泰傳》。
《米開朗琪羅傳》描述了天才人物米開朗琪羅的奮鬥歷程,他有著英雄的天才卻沒有英雄的意志。他的精神是軟弱無力的,只能掙扎而沒有勇氣和力量去奮鬥,1564年8月18日,米開朗琪羅孤獨的離開人世。《託爾斯泰傳》結合託爾斯泰的作品和他的日記,為我們講述了這位誠實、倔強的英雄的故事。託爾斯泰是文學的巨匠,但常因自己長相醜陋而自卑,甚至絕望,他不相信任何人,所以他的一生是孤獨的,直到死亡。
《貝多芬傳》講述了音樂巨人貝多芬的故事,也是給我心靈衝擊最大的一部分,貝多芬的一生是不幸的,經歷了許多挫折,但從不屈服,他不屈不撓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
上帝似乎處處與貝多芬作對,他渴望愛情,渴望幸福沒忙的婚姻生活,卻屢遭失敗:他是個音樂家,卻失去了音樂家最重要的東西——聽力。這該是多麼痛苦的事情,在他承受感情煎熬的同時,還要去接受、去適應這樣的晴天霹靂!這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打擊,如果換做其他人,可能會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任其自生自滅。然而,因為他是貝多芬,不是其他人,所以他有貝多芬的思想,有貝多芬的意志,他並沒有向命運低頭,他把他的怨恨、不滿全部融入到一曲曲慷慨悲昂的音樂中,他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貝多芬是孤獨的,他聽不到外界的一切聲音,更聽不到音符在鋼琴上跳躍的聲音——他被囚禁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裡,沒有人願意和他交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是被一位陌生人合上了他深邃的眼睛;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他並不孤獨,在這樣一個安靜的世界中,使他更能聽清楚自己心中的音樂——他熱愛音樂,音樂也沒有放棄他,音樂在和他一起戰鬥!
對於貝多芬堅強、不像命運屈服的精神,我喜歡、甚至是崇拜。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地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可能脆弱的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像貝多芬那樣生活吧!做一個精神上的巨人!
名人傳讀書筆記(2)
金色的九月,慵懶的陽光透過窗子,照著一本散發墨香的書——《名人傳》。《名人傳》這本書給我以很大的啟迪,特別是《貝多芬傳》頗受我的青睞。
貝多芬一生經歷了許多的痛苦:愛情希望的破滅、貧困以及最後對於一位音樂家來說是致命的打擊——耳聾,但是在精神上,貝多芬仍然堅強不屈,最後在歡樂的凱歌聲中完成了《第九交響曲》,當《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演時,聽眾如痴如醉許多人都流了淚,演奏結束掌聲雷動,當他轉向聽眾,全場突然起立,揮動帽子向他致敬,場面之熱烈,恍如暴動。貝多芬一生可以說是一波三折,但是貝多芬最終獲得成功。
貝多芬成功的事跡,或許或已告訴我們只要有毅志力,有目標,目標一定能實現。自古以來,那些為社會作出貢獻的著名人士,在自己青少年時期,就已經確定了終生為之奮鬥的目標。毛澤東16歲時寫下「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的豪邁詩句,周恩來12歲時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不管是在怎樣的環境中,我們都不應該放棄自己心中的目標。而在我們身邊缺少的還是這種毅志力,這種不達目的地誓不罷休的精神。
一個老伯伯正在挖水,可怎麼也挖不到水,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並不是沒有水,而是他沒有一心一意把一口井挖到底的決心,或許只要再挖一下,就可以見到水了,可他選擇了去挖別的地方,這樣他挖得地方再多也都是徒勞的。
「為了更美,沒有一條規則是不可以打破的。」
音樂應該讓人們的精神火花迸發出來。
音樂是一種智慧,任何哲學……必須擺脫其他人掙扎其中的苦難。
貝多芬的音樂可以讓人擺脫痛苦,可以讓人思想擦出火花,可是現在的一些流行音樂似乎聽都聽不懂,更別說欣賞了,特別是網絡上的一些歌曲,內容都太——實在難以啟齒。哎,可惜了,不知道他們是在創造音樂,還是在糟蹋音樂。
「一個貧困、殘廢、孤獨、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個世界不給他以歡樂的人,竟創造了歡樂帶給人間!正像他那一句豪言壯語所說的一樣,他以自己的苦難在鑄造歡樂。」
貝多芬的精神必將永駐人間,年輕的朋友們,人生的價值是由自己創造的,要想讓生命迸出火花,沒有任何捷徑,也不必乞靈於神靈,可以視為神示的,只有一句話,那就是貝多芬所說的:「人啊!靠你自己吧!」
名人傳讀書筆記(3)
古人云:「古今之立大事業者,不謂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基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託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都告訴我,成就偉大人生的,是痛苦和磨難。他們都經歷了肉體和精神上的種種磨難,他們與命運不屈不撓地鬥爭,終於為各自的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隨著作者羅曼·羅蘭一起品味了《名人傳》這偉大的英雄交響曲,受到了人生的啟迪。
其中,最令我敬佩的人是貝多芬。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經常受到父親的毒打。當然,他也很幸運,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遇到了和他一樣熱愛音樂的莫扎特,又拜海頓為師。他的一生經歷了太多的磨難,愛情希望的破滅、生活的貧困、以及生理上的缺陷——耳聾,耳聾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是多麼殘酷呀,他也曾痛苦過、無奈過、傷心過,看著那一段段文字,我也跟著傷心、悲痛起來。無論困難有多少,貝多芬從來沒有放棄追求自己的理想,在艱苦的環境下,他創作了不朽的經典《田園》、《第六交響曲》、《歡樂頌》等。面對生活的苦難,似乎沒有什麼能使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創作風格扭轉了維也納當時輕浮的風氣,給受盡苦難的人們帶來安慰和鼓舞。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的結尾中寫到:「多少人已讚頌過他藝術上的偉大,但他遠不止是音樂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藝術的最英勇的力。對於一切受苦難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是啊,貝多芬在家庭和社會的雙重壓力下,還能夠勇敢地面對,怎能不令人敬佩?
和貝多芬一樣,米開朗基羅、託爾斯泰的人生中也經歷了不少的磨難。從小學習雕塑和繪畫的米開朗琪羅被教皇抓去造陵墓,逼著他痛苦地創造他不滿意的作品,但是他沒有因此而屈服,還在臨終前創作了著名的《哀悼基督》。託爾斯泰更是面對著整個貴族上流社會的擠壓,受盡了苦難,但他卻努力地面對,還創作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著名作品。
貝多芬、米開朗基羅、託爾斯泰都是受到了家庭生活的不幸和社會的排斥,但是,他們沒有在孤獨和痛苦中滅亡,而是站起來勇敢地與命運進行鬥爭。他們三個人雖然都有缺點,但是卻無損他們偉大的事業。痛苦和磨難會降臨到平凡人頭上也會降臨到偉人頭上,他們之所以成為偉人,就是因為他們克服了這痛苦與磨難。我佩服他們,佩服他們的執著和勇敢,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都會勇敢面對,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路上的磕磕絆絆將會是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名人傳》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面對困境,我們要想想他們的故事,想想他們與命運抗爭的情景,然後努力地去面對、去拼搏,終將收穫成功。
《名人傳》——令人成長的英雄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