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用主動測量儀自動校準器的製作方法
2024-03-22 13:02:05 1
專利名稱:工具機用主動測量儀自動校準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具機用主動測量儀自動校準器,尤其是能在工具機工作過程中對主動測量儀定期自動校準,消除主動測量儀零點飄移,減少工具機系統誤差。
2、校正發訊用測量儀、基準件及所處溫度環境與主動測量儀不一致,會產生雙重校正誤差。
3、需要增加專用的工件傳送裝置,故障率增加,成本提高。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在校準器本體上設有用於校準工具機主動測量儀測頭的開口,該開口尺寸與工件內徑尺寸相近,其設置在可移動的驅動導向組件上或固定在工具機本體上,與工具機的主動測量儀之間構成移動結構。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其設置在工具機裝卡工件的附近。在工具機開始加工之前,用主動測量儀檢測該校準器,並將測量結果作為基準值輸入給工具機。工具機開始加工後,根據預先的設置數量,或其他的外在信號,通過驅動裝置驅動主動測量儀或校準器,使主動測量儀處在校準器測量位置,用主動測量儀定期或不定期對校準器進行測量,每次將測量結果與基準值進行比對,並自動消除誤差。其有益效果如下1、校正周期可隨意選擇,校正周期短。
2、校正發訊用測量儀與主動測量儀為同一測量儀,從根本上消除產生雙重校正誤差的可能性。
3、不需增加專用的工件傳送裝置,結構簡單,故障率少,成本低。
4、節約電能,電費和維護費大幅度降低。
圖1、圖2中所示主動測量儀1處於正常測量位置,當需要校準時,待測頭3、4從工件5中抽出後,氣(油)缸動作,將校準器8送至校準位置,然後測頭3、4張開並校準。校準完成後,按相反順序將校準器8仍送回待校位置,轉入工件5加工過程中的正常測量。
實施例2如圖3,結合圖4所示,在工件5裝卡位置的直徑方向,設置一個校準器8,並使校準器8在軸向與工件5錯開,校準器8通過螺釘固定在連接塊9上,連接塊9與導向杆12、14及活塞杆10固定在一起,氣(油)缸缸體13和導向組件17固定在導向體11上,導向體11通過固定架15固定在大底板上,導向組件17可以是滑動結構,也可以是滾動結構。通過驅動裝置(氣缸、油缸或電機螺杆)活塞杆10的運動,可以將校準器8送到或拉離校準位置。
圖3、圖4中所示主動測量儀1處於正常測量位置,當需要校準時,待測頭3、4從工件5中抽出後,氣(油)缸動作,將校準器8送至校準位置,然後測頭3、4張開並校準。校準完成後,按相反順序將校準器8仍送回待校位置,轉入工件5加工過程中的正常測量。
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不同主要是驅動部件及導向部件相對於基準件所處的位置不同。這是由於工具機原有的布局不同,允許安裝本實用新型裝置的位置也會有所不同。
實際上,當磨削的工件內孔尺寸較大,測頭3、4長度和厚度允許時,校準器8可以固定在校準位置不動,無需氣(油)缸組件10、13、導向組件17、導向杆14和導向體11等驅動裝置零件。如實施例3所示。
實施例3如圖5,結合圖6所示,在工件5軸向的測頭3、4進出位置,即靠近工件5端面處,直接固定一個有工件5直徑相近尺寸開口的校準器8,該校準器8通過固定架15用螺釘固定在大底板7上,並相對於底板7可調整。
圖5、圖6中所示主動測量儀1處於正常測量過程中的退出位置,此時校準器8)恰好處於測頭3、4兩側,如需要校準時,測頭3、4直接張開並校準即可。校準完成後,測頭3、4收縮,然後插入工件5,轉入工件5加工過程中的正常測量。
實施例4如圖7,結合圖8所示,在工件5裝卡位置的徑向方向,固定放置一個校準器8,校準器8固定在底板7上,相對於底板7可上下調整。校準器8可以是一個已加工完成的工件5,也可以是一個專門設計的組件。主動測量儀表1通過調整板27放置在測量儀託架26上,測量儀託架26通過一個導向組件17與導向杆12相連,導向組件17使得測量儀託架26可以沿導向杆12上下移動,實現主動測量儀1在加工測量位置和校準測量位置的轉換,也可繞導向杆12轉動,實現主動測量儀1的測頭3、4插入和抽出工件5的動作。驅動裝置為一個行程可調的氣缸組件(也可是一個油缸、電機螺杆等),缸體13與擺動槓桿20固定在一起,擺動槓桿20與導向杆12固定在一起,驅動裝置的活塞杆10與測量儀託架26固定在一起,氣(油)缸活塞杆10動作時帶動測量儀託架26沿著導向杆12一起運動。導向杆12通過一對事先預緊的軸承22支撐在工具機上,與測量儀託架26一起旋轉。
圖7、圖8中所示主動測量儀1處於正常測量位置,當需要校準時,待測頭3、4從工件5中抽出後,驅動裝置動作,將主動測量儀11送至校準位置,然後測頭3、4插入校準器8,測頭3、4張開並校準。校準完成後,按相反順序將主動測量儀1送回正常測量位置,轉入工件5加工過程中的正常測量。
權利要求1.一種工具機用主動測量儀自動校準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校準器(8)本體上設有用於校準工具機主動測量儀測頭的開口,該開口尺寸與工件(5)內徑尺寸相近,其設置在可移動的驅動導向組件上或固定在工具機本體上,與工具機的主動測量儀之間構成移動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機用主動測量儀自動校準器,其特徵是所述校準器(8)設置在工件5裝卡位置的直徑方向,並在軸向與工件(5)錯開,校準器(8)固定在連接塊(9)上,該連接塊(9)與導向杆(14)(12)及活塞杆(10)固定在一起,氣(油)缸缸體(13)和導向組件(17)固定在導向體(11)上,導向體(11)通過固定架(15)固定在工具機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機用主動測量儀自動校準器,其特徵是所述校準器(8)設置在工件5裝卡位置的軸向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機用主動測量儀自動校準器,其特徵是所述校準器(8)位子工件(5)裝卡位置的直徑方向,其固定在大底板(7)上,主動測量儀(1)通過調整板(27)放置在測量儀託架(26)上,測量儀託架(26)通過導向組件(17)與導向杆(12)相連,並可沿導向杆(12)上下移動;用於驅動主動測量儀(1)的驅動裝置與測量儀託架(26)固定在一起,該驅動裝置為一個行程可調的氣缸組件(也可是一個油缸、電機螺杆等),缸體(13)與擺動槓桿(20)固定在一起,擺動槓桿(20)與導向杆(12)固定在一起,驅動裝置的活塞杆(10)與測量儀託架(26)固定在一起,氣(油)缸活塞杆(10)動作時帶動測量儀託架(26)沿著導向杆(12)一起運動。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機用主動測量儀自動校準器,其特徵是所述的導向體(11)通過固定架(15)固定在大底板(7)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工具機用主動測量儀自動校準器,對工具機用主動測量儀定期自動進行校準,以消除測量儀零點漂移。所述校準器(8)本體上設有用於校準工具機主動測量儀測頭的開口,該開口尺寸與工件(5)內徑尺寸相近,其設置在可移動的驅動導向組件上或固定在工具機本體上,與工具機的主動測量儀之間構成移動結構。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主動測量儀自動校準裝置的不足,並使校正周期可隨意選擇,校正周期短,從根本上消除產生雙重校正誤差的可能性,降低故障率和成本。能在工具機工作過程中對主動測量儀定期自動校準,消除主動測量儀零點飄移,減少工具機系統誤差。
文檔編號B23Q17/20GK2587584SQ0225575
公開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4日
發明者李偉功, 呂廣輝 申請人:李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