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肉用犢牛斷奶的代乳料的製作方法
2024-04-06 09:52:05 1
本發明屬於犢牛飼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肉用犢牛斷奶的代乳料。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飼養技術中,肉用犢牛一般斷奶時間為4-5月齡,全期隨母牛飼養,在飼養中後期,這種飼養方式逐漸無法滿足快速生長發育的犢牛的營養需要。近年來隨著我國肉牛培育水平的提高,規模化肉牛養殖場不斷增多,傳統的養殖方式已不能適應肉牛高效生產的需要,甚至還會引起犢牛瘤胃和消化道發育遲緩,最終可能會降低肉牛斷奶後的生產性能。另外,過長的斷奶方案會增加犢牛的培養成本,降低牛場效益,以90日齡斷奶方案為例,犢牛共需消耗350-500kg牛奶。也存在一些牛場為了單方面的提高生產效率,盲目的將犢牛斷奶時間提早到了30d,但早期斷奶需要科學的方法和成熟的配套技術,過早地進行早期斷奶對於還處於一個正在發育階段的犢牛來說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這往往會引起劇烈的犢牛應激反應,通常這種應激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犢牛的採食量會顯著降低,最終導致犢牛生長發育受阻、體況消瘦、生產性能降低。隨著動物營養科學、動物消化生理和動物分子生物學等各學科的進一步發展,犢牛特殊的消化系統發育規律以及犢牛對不同營養物質的代謝過程被逐漸探明,大量的研究資料推動了犢牛的飼養方式向更科學、合理的方向改變,並為其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營養全面,成本低廉,飼用效果好的代乳料研製成功,並成為犢牛早期斷奶的關鍵性技術突破。
犢牛代乳料是根據犢牛的營養需要和易消化吸收利用的原料特性配製而成,能有效滿足犢牛對能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需求。可用於代替母乳進行早期斷奶,其帶來的效益非常可觀。據郭峰研究報導斷母乳日齡對犢牛日增重和體尺指標等生長性能的影響主要出現在70日齡之前,隨後逐漸減弱,並指出適時對犢牛進行早期斷奶可使犢牛表現出明顯的增重和體況發育優勢。coverdale等研究表明採用犢牛早期斷奶技術來培育犢牛,可以讓犢牛儘早接觸到植物性飼料,促進瘤胃乳頭和腸道黏膜的發育,提高犢牛的成活率,刺激犢牛生長潛能發揮。李輝等研究表明,初生在飼餵5天的初乳後,就可以利用代乳料進行早期斷奶而不影響犢牛的增重和體尺發育,並可以取得優於餵奶犢牛的生產成績。heinrichs用代乳料飼餵犢牛進行早期斷奶試驗,結果表明用代乳料進行早期斷奶可以促進犢牛的瘤胃和消化器官的發育,為後續的高生產性能奠定生理基礎。吳國梁等分別用全乳和代乳料培育犢牛,試驗後發現代乳料培育犢牛可顯著增大3月齡時犢牛胃容量,比全乳培育大9.9%,全期每頭犢牛可節約80.19到153.34元的飼養管理成本。周建民等研究顯示代乳料飼養的犢牛生長和發育正常,飼料轉化率會有所提高,並表明可以用營養價值完善的犢牛代乳料的來替代全乳進行早期斷奶,全期每頭犢牛平均可節省將近200元的飼養成本。據geiger等報導飼餵代乳料不會影響犢牛開食料的採食量和對中性洗滌纖維或酸性洗滌纖維的攝入,這種影響與代乳料的蛋白和能量水平無關,但適當增加代乳料的粗蛋白含量會獲得更好的斷奶體重和日增重效果,而不會改變飼料報酬的大小。符運勤等研究指出飼餵代乳料會有利於犢牛生長發育,試驗中飼餵添加有適量益生菌的代乳料可以提高犢牛0~8周齡的平均日增重和8周齡的體軀指數,對犢牛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很小。郭敏增等研究表明代乳料可顯著提高犢牛30-60日齡期間生長速度,最高階段達到800g以上。試驗期間犢牛胸圍生長發育迅速,顯著高於全乳培育,發病率明顯降低,下降達2.5%。
由於犢牛消化系統的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時間段犢牛對不同營養物質的利用情況不同,近年來,分段式代乳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種用於肉用犢牛斷奶的兩段式代乳料,以更好的適合30~60日齡(i期)和60日齡以上(ii期)的犢牛生長培育。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肉用犢牛斷奶的i期代乳料,該代乳料適合於飼餵30~60日齡的肉用犢牛,按重量百分含量計,其包括:
熟化玉米粉15~20%;
大豆蛋白粉30~35%;
幹脫脂奶粉10~20%;
乳清粉25~35%;
葡萄糖1~5%;
熟化大豆油2~3%;
乳酸鈣1~2%;
磷酸二氫鈣1~2%;
益生素0.1~0.5%;
食鹽0.1~0.5%;
l-賴氨酸鹽酸鹽0.1~0.5%;
dl-蛋氨酸0.1~0.2%;
複合維生素0.01~0.05%;
礦物質添加劑0.1~0.3%;
複合酶製劑0.1~0.3%;
香味劑0.01~0.03%;
抗氧化劑0.01~0.03%;
酸化劑0.1~0.3%;
沸石粉0.1~0.5%。
一種用於肉用犢牛斷奶的ii期代乳料,該代乳料適合於飼餵60日齡以上的肉用犢牛,按重量百分含量計,其包括:
熟化玉米粉20~30%;
膨化大豆粉40~45%;
幹脫脂奶粉10~20%;
乳清粉5~10%;
葡萄糖1~5%;
熟化大豆油2~3%;
乳酸鈣1~2%;
磷酸二氫鈣1~2%;
益生素0.1~0.5%;
食鹽0.1~0.5%;
l-賴氨酸鹽酸鹽0.1~0.5%;
dl-蛋氨酸0.1~0.2%;
複合維生素0.01~0.05%;
礦物質添加劑0.1~0.3%;
複合酶製劑0.1~0.3%;
香味劑0.01~0.03%;
抗氧化劑0.01~0.03%;
酸化劑0.1~0.3%;
沸石粉0.1~0.5%。
優選地,所述益生素的主要原料組成為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產朊假絲酵母、沼澤紅假單胞菌,有效活菌數≥100億/克;
所述複合維生素的主要成分為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維生素k3、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煙酸、泛酸、生物素;
所述複合酶製劑的主要成分為纖維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澱粉酶、果膠酶、甘露聚糖酶、中性蛋白酶;
所述香味劑為乳香素;
所述抗氧化劑為抗氧喹;
所述酸化劑為檸檬酸。
本發明的代乳料根據肉用犢牛消化生理和營養物質的特性而研製。代乳料中所含有的犢牛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較牛奶全面,而且配比合理,價格較低,經濟效益較好。具有如下優點:
1、使用熟化玉米澱粉和大豆蛋白等廉價易得的非乳源糖源和蛋白源原料,有效降低代乳料成本;
2、使用複合酶製劑,提高犢牛對玉米澱粉,大豆蛋白的消化和利用率,降低犢牛腹瀉率;
3、添加香味劑,提高犢牛對代乳料的喜食程度,解決採食量低的問題;
4、使用益生素,可改善犢牛腸道菌群平衡狀況,降低腹瀉率,提高犢牛的生長性能;
5、添加酸化劑使代乳料乳液處於一個適當的較低的ph值,有助於犢牛對蛋白質的消化,降低犢牛腹瀉率;
6、各種營養素全面,配比合理,營養價值優於全乳,解決了犢牛較快生長發育的問題。
兩段式代乳料的飼餵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動物
選取體重、日齡相近且生長發育正常的健康新生黑安格斯犢牛20頭作為試驗動物。
1.2試驗設計
本試驗採用隨機實驗設計,將選用的20頭犢牛按犢牛體重和出生時間相近的原則隨機分成ck組(對照組)和t組(試驗組)(公、母各半),每組10個重複,每個重複1頭牛。
1.3試驗日糧與飼養管理
試驗用代乳料按照上述配方比例及要求進行配製生產;犢牛顆粒開食料從新疆西部牧業有限公司購買,營養水平為淨能6.78mj/kg,粗蛋白15%,粗脂肪3.1%,粗灰分4.5%,鈣0.8%,磷0.5%。試驗犢牛出生後2小時之內需飼餵初乳,5日齡前一直用初乳飼喂,6~26日齡犢牛隨母牛哺乳。試驗組犢牛在27日齡時與母牛分離,開始飼餵i期代乳料,過渡至30日齡只餵代乳料,60日齡時開始用ii期代乳料逐步替代i期代乳料,過渡期為3d,對照組則一直跟隨母牛至實驗結束,整個試驗期為60d。試驗組代乳料日飼餵量為犢牛體重的1.45%(dm),每7天進行一次調整,對照組犢牛隨母牛哺乳。當犢牛的顆粒料採食量達到600g/d時開始逐漸減少代乳料的飼餵量,顆粒料採食量達到800g/d時,停餵代乳料。每日分三次飼餵(9:00、16:00、21:00)。飲用水煮沸後冷卻到50~60℃備用,飼用代乳料乳液按代乳料:熱水=1:5的比例衝泡,40℃左右時飼餵犢牛。飼餵完後,及時對餵奶用具進行清洗消毒。提供乾淨飲用水,犢牛可自由採食顆粒開食料和苜蓿乾草。試驗組和對照組犢牛分圈飼養,每頭犢牛佔地3m2左右,及時清理犢牛糞便,每日上午飼餵完後更換圈舍墊草,每周對圈舍進行一次消毒。
1.4測定指標及方法
日增重測定:在30,45,60,75,90日齡清晨稱量空腹犢牛體重,計算各日齡階段的日增重。
犢牛腹瀉率測定:每天早上和下午觀察試驗犢牛的糞便情況、精神狀態和健康狀況,參考表1對犢牛糞便進行評分,當糞便評分大於3時記為一個腹瀉日,若腹瀉嚴重,則應立刻對犢牛進行對症治療。
表1腹瀉評定方法
腹瀉率(%)=[σ(腹瀉頭數×腹瀉天數)/(試驗頭數×試驗天數)]×100%。
1.5數據處理與分析
試驗數據用excel2003進行預處理,再用spss13.0軟體進行t檢驗分析。結果採用「平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
2結果與分析
2.1兩段式代乳料對犢牛日增重的影響
由表2可知:在30-45日齡期間,由於處於斷奶初期,犢牛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消化功能不完善,蛋白酶和澱粉酶等消化酶分泌量少,再加上斷奶等一系列操作會使犢牛產生斷奶應激,因此這一階段試驗組犢牛生長速度緩慢,試驗組犢牛的日增重小於對照組,差異極顯著(p<0.01);在45-60日齡期間試驗組犢牛的日增重仍顯著小於對照組(p<0.05),但生長速度明顯加快;在60-75日齡期間和75-90日齡期間對照組犢牛日增重和試驗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表明犢牛已經可以很好的利用代乳料,尤其在75日齡以後,試驗組犢牛日增重開始大於對照組,表現出更好的生長勢頭。
表2兩段式代乳料對犢牛日增重的影響g/d
同列數據肩標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肩標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肩標相同字母或無字母標註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
2.2兩段式代乳料對犢牛腹瀉率的影響
從表3可知:在30-75日齡期間對照組和試驗組犢牛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在45-60日齡期間犢牛腹瀉率最高,在60-75日齡期間犢牛腹瀉率開始降低,在75-90日齡期間試驗組和對照組犢牛的腹瀉率均降低至0。腹瀉是犢牛常見疾病,直接反映犢牛的健康狀況,從整個試驗期來看,30-90日齡期間試驗組犢牛的腹瀉率與對照組相比,略高於對照組,僅高出0.33%,表明飼餵兩階段式代乳料對犢牛健康狀況的影響較小。
表3兩段式代乳料對犢牛腹瀉率的影響%
綜上,飼餵兩階段式代乳料對犢牛的健康狀況影響較小。隨著日齡的增加,試驗組犢牛在日增重方面表現出更好的生長勢頭。表明用此兩階段代乳料對肉用犢牛進行早期斷奶切實可行。從經濟效益方面分析,按目前原料的市場價格計算,配製1kg一期代乳料成本為10.81元,配製1kg二期代乳料成本為6.68元,1kg乳液(用代乳料配製,代乳料:水=1:5)需用0.17kg代乳料,計算可得出用一期代乳料配1kg乳液成本為1.84元,用二期代乳料配1kg乳液成本為1.14元,目前新疆地區的牛奶收購均價為3.5元/kg,1kg乳液相對於1kg牛奶分別可節省成本1.66元、2.36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用於肉用犢牛斷奶的兩段式代乳料,根據肉用犢牛的日齡分成兩段:30~60日齡(i期)和60日齡以上(ii期),其中,按重量百分含量計,i期代乳料和ii期代乳料的配方如下:
將上述乾燥的原料分別粉碎至100-120目的細粉,按上述原料的配方的重量配比準確稱取原料,攪拌均勻,檢驗,包裝即可。
對肉用犢牛進行斷奶時,在30~60日齡階段飼餵上述i期代乳料,在60日齡以上階段飼餵上述ii期代乳料。
實施例2
一種用於肉用犢牛斷奶的兩段式代乳料,根據肉用犢牛的日齡分成兩段:30~60日齡(i期)和60日齡以上(ii期),其中,按重量百分含量計,i期代乳料和ii期代乳料的配方如下:
實施例3
一種用於肉用犢牛斷奶的兩段式代乳料,根據肉用犢牛的日齡分成兩段:30~60日齡(i期)和60日齡以上(ii期),其中,按重量百分含量計,i期代乳料和ii期代乳料的配方如下:
實施例4
一種用於肉用犢牛斷奶的兩段式代乳料,根據肉用犢牛的日齡分成兩段:30~60日齡(i期)和60日齡以上(ii期),其中,按重量百分含量計,i期代乳料和ii期代乳料的配方如下:
對上述部分原料的來源說明如下:
益生素:主要原料組成為植物乳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產朊假絲酵母、沼澤紅假單胞菌。有效活菌數≥100億/克。由滄州市中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複合維生素:主要成分為維生素a、維生素d3、維生素e、維生素k3,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煙酸、泛酸、生物素。由四川民生藥業有限公司生產。
礦物添加劑(ca:30%):主要作用是為犢牛補充微量元素,由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提供。
複合酶製劑:主要成分為纖維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澱粉酶、果膠酶、甘露聚糖酶、中性蛋白酶。由濰坊中天飼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香味劑:商品名為乳香素,一種調味劑,改善代乳料的氣味,誘使犢牛採食。由四川民生藥業有限公司生產。
抗氧喹:一種抗氧化劑,由江西百盈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
酸化劑:主要成分為一水檸檬酸,由山東濰坊英軒實業有限公司生產。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