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變速箱下線試驗臺的潤滑油加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4-03-25 05:25:05 1
一種變速箱下線試驗臺的潤滑油加注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變速箱下線試驗臺的潤滑油加注系統,用於向變速箱下線試驗臺上的變速箱加注潤滑油,所述變速箱設置有油孔,包括:用於盛放潤滑油的油箱;設置有進油口與出油口,用於將所述油箱內的潤滑油注入所述變速箱的油泵;用於連通所述進油口與所述油箱的第一管路;用於連通所述出油口與所述油孔的第二管路。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潤滑油加注系統包括油箱和油泵,油箱通過管路與試驗臺上的變速箱的油孔相連通,油泵設置在上述管路上,並可以將潤滑油從油泵中抽出並注入變速箱中,自動完成潤滑油加注工作,不再需要手工加注潤滑油。
【專利說明】一種變速箱下線試驗臺的潤滑油加注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變速箱檢驗【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變速箱下線試驗臺的潤滑油加注系統。
【背景技術】
[0002]變速箱下線試驗臺是變速箱生產下線檢測必不可少的設備,用於對變速箱總成逐一進行檢測試驗。如圖1所示,包括平臺10、驅動電機11和變速箱20,其中:驅動電機11和變速箱20均設置在平臺上,並通過軸連接。驅動電機11用於向變速箱20輸入動力,以對變速箱20進行各項試驗。變速箱20上設置有用於加注/抽出潤滑油的油孔。
[0003]在進行檢測實驗時,由驅動電機11驅動變速箱20,對變速箱20在空載條件下進行驅動試驗,檢測變速箱20在試驗規範給定的轉速下各檔位傳動比、換擋平順性、密封、車速傳感器、高低檔開關和空檔開關等,從而對變速箱20總成進行出廠合格性判斷,以保證變速箱20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現有的變速箱下線試驗臺無法自動對變速箱20加注潤滑油,在進行檢測前,需要通過手工方式加注潤滑油,工作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鑑於此,本申請提供一種變速箱下線試驗臺的潤滑油加注系統,可以自動對變速箱下線試驗臺上的變速箱加注潤滑油,以提高工作效率。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現提出的方案如下:
[0006]一種變速箱下線試驗臺的潤滑油加注系統,用於向變速箱下線試驗臺上的變速箱加注潤滑油,所述變速箱設置有油孔,包括:
[0007]用於盛放潤滑油的油箱;
[0008]設置有進油口與出油口,用於將所述油箱內的潤滑油注入所述變速箱的油慄;
[0009]用於連通所述進油口與所述油箱的第一管路;
[0010]用於連通所述出油口與所述油孔的第二管路。
[0011]優選的,所述油慄為氣動隔膜慄。
[0012]優選的,還包括:
[0013]設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用於對所述油慄輸送的潤滑油進行計量的計量裝置。
[0014]優選的,所述計量裝置包括:
[0015]設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用於對所述油慄輸送的潤滑油進行計量並輸出所述油量信號的計量油箱;
[0016]設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且位於所述計量油箱與所述油箱之間,用於根據所述油量信號關斷/導通所述第一管路的開關閥。
[0017]優選的,還包括:
[0018]設置在所述油箱內,用於對所述郵箱內的潤滑油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
[0019]優選的,還包括:[0020]設置在所述油箱內,用於對所述油箱內的潤滑油進行攪拌的攪拌裝置。
[0021]優選的,還包括:
[0022]用於連通所述進油口與所述油孔的第三管路;
[0023]用於連通所述出油口與所述油箱的第四管路;
[0024]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且位於所述進油口與所述計量裝置之間設置有用於關斷/導通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閥門;
[0025]在所述第二管路上設置有用於關斷/導通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閥門;
[0026]在所述第三管路上設置有用於關斷/導通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三閥門;
[0027]在所述第四管路上設置有用於關斷/導通所述第四管路的第四閥門。
[0028]優選的,在所述第三管路上還設置有用於對潤滑油進行過濾的過濾裝置。
[0029]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請公開的潤滑油加注系統包括油箱和油慄,油箱通過管路與試驗臺上的變速箱的油孔相連通,油慄設置在上述管路上,並可以將潤滑油從油慄中抽出並注入變速箱中,自動完成潤滑油加注工作,不再需要手工加注潤滑油。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1]圖1為本申請變速箱下線試驗臺的結構圖;
[0032]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公開的一種潤滑油加注系統的結構圖;
[0033]圖3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公開的一種潤滑油加注系統的結構圖;
[0034]圖4為本申請又一實施例公開的一種潤滑油加注系統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0036]實施例一
[0037]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公開的一種潤滑油加注系統的結構圖。
[0038]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潤滑油加注系統包括油箱30、油慄40、第一管路LI和第二管路L2。
[0039]油慄40設置有進油口 41和出油口 42。
[0040]油箱30用於存儲潤滑油,油箱30通過第一管路LI與油慄40的進油口 41相連通。
[0041]油慄40的出油口 42與變速箱20的油孔21通過第二管路L2相連通,在對變速箱20進行檢測前,油慄40將存儲在油箱30中的潤滑油輸送到變速箱20中。
[0042]從以上的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請實施例公開的潤滑油加注系統包括油箱30和油慄40,油箱30通過管路與試驗臺上的變速箱20的油孔相連通,油慄40設置在上述管路上,並可以將潤滑油從油箱30中抽出並注入變速箱20中,自動完成對變速箱20的潤滑油加注工作,不再需要手工加注潤滑油。
[0043]在本實施例中,油慄40可以採用氣動隔膜慄。氣動隔膜慄是一種由膜片往復變形造成容積變化的容積慄,其工作原理近似於柱塞慄,採用壓縮空氣為動力源,對於各種腐蝕性液體,帶顆粒的液體,高粘度、易揮發、易燃、劇毒的液體,均能夠很好地進行輸送。本實施例中的油慄採用氣動隔膜慄可以將具有粘性的潤滑油快速地輸送進變速箱20。
[0044]實施例二
[0045]圖3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公開的一種潤滑油加注系統。
[0046]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潤滑油加注系統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增設了計量油箱50、開關閥T、加熱裝置31和攪拌裝置32,其中:計量油箱50和開關閥T均設置在第一管路LI上,開關閥T位於計量油箱50與油箱30之間,加熱裝置31和攪拌裝置32均設置在油箱內。
[0047]計量油箱50用於對輸送的潤滑油進行計量,計量油箱50的絕對高度低於油箱30,這樣油箱30中的潤滑油可以自流進計量油箱50。當需要對變速箱20加注潤滑油時,打開設置在第一管路LI上且位於計量油箱50與油箱30之間的開關閥T,潤滑油即自流入計量油箱50,當計量油箱中50的油量達到預設容量時,設置在計量油箱50上的液位變送器51輸出關閉信號,開關閥T根據關閉信號關斷,此時計量油箱50中的油量不再增加。啟動油慄40,即可將計量油箱50中的潤滑油輸入到變速箱20中。
[0048]加熱裝置31用於對油箱30中的潤滑油進行加熱,以使向變速箱20加注的潤滑油的油溫符合預定溫度,加熱裝置31為多個加熱管,加熱管通過油溫傳感器(未示出)控制,油溫傳感器設置在油箱30內,且低於油箱30中潤滑油的液面高度,當油溫低於預設的油溫下限時啟動加熱管對潤滑油進行加熱,當油溫高於預設的油溫上限時,控制加熱管停止加熱。
[0049]為了在對潤滑油進行加熱時不至於局部過熱而導致潤滑油變質,在油箱30內還設置有攪拌裝置32,攪拌裝置32在加熱裝置對潤滑油加熱時對潤滑油進行攪拌,可以使潤滑油均勻受熱。
[0050]從以上實施例可以看出,通過計量油箱50可以精確控制對變速箱20的潤滑油加注量,而加熱裝置31可以對潤滑油加熱,以使潤滑油的油溫符合預定溫度,攪拌裝置32可以使潤滑油在被加熱時避免局部過熱而導致變質。
[0051]實施例三
[0052]圖4為本申請又一實施例公開的一種潤滑油加注系統的結構圖。
[0053]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在實施例二的基礎上增加了第三管路L3、第四管路L4、第一閥門T1、第二閥門T2、第三閥門T3、第四閥門T4和過濾器60。
[0054]第三管路L3用於連通油慄40的進油口 41與變速箱20的油孔21,第四管路L4用於連通油慄40的出油口 42與油箱20。
[0055]第一閥門Tl設置在第一管路LI上,且位於油慄40的進油口 41與計量油箱50之間,第二閥門T2設置在第二管路上L2,第三閥門T3設置在第三管路L3上,第四閥門T4設置在第四管路L4上,過濾器60設置在第三管路L3上。
[0056]當需要向變速箱20加注潤滑油時,首先開啟開關閥T,潤滑油自流進計量油箱50,當計量油箱50內的油量達到預定油量時,開關閥T關閉,然後開啟第一閥門Tl和第二閥門T2,同時將第三閥門T3和第四閥門T4關閉,啟動油慄40,計量油箱50內的潤滑油被輸送入變速箱20,當變速箱20內注入的潤滑油達到規定的油量時,關閉第一閥門Tl和第二閥門T2,同時停止油慄40的運行,完成潤滑油的加注。
[0057]在完成對變速箱20的測試後,開啟第三閥門T3和第四閥門T4,開啟油慄40,潤滑油被從變速箱20內經油孔21抽出,並輸送回油箱30內。
[0058]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施例的潤滑油加注系統不僅可以向變速箱20內加注潤滑油,而卻可以將潤滑油從變速箱20內抽出並輸送回油箱30,這樣就不再用通過手工放油,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0059]在第三管路L3上還設置有過濾器60,用於對輸送會油箱30的潤滑油進行過濾,以避免變速箱20中的齒輪副在實驗室中產生的金屬碎屑汙染潤滑油。
[0060]最後,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係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係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61]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62]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申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申請 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申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變速箱下線試驗臺的潤滑油加注系統,用於向變速箱下線試驗臺上的變速箱加注潤滑油,所述變速箱設置有油孔,其特徵在於,包括: 用於盛放潤滑油的油箱; 設置有進油口與出油口,用於將所述油箱內的潤滑油注入所述變速箱的油慄; 用於連通所述進油口與所述油箱的第一管路; 用於連通所述出油口與所述油孔的第二管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潤滑油加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油慄為氣動隔膜慄。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潤滑油加注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設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用於對所述油慄輸送的潤滑油進行計量的計量裝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潤滑油加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計量裝置包括: 設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用於對所述油慄輸送的潤滑油進行計量並輸出所述油量信號的計量油箱; 設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且位於所述計量油箱與所述油箱之間,用於根據所述油量信號關斷/導通所述第一管路的開關閥。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潤滑油加注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設置在所述油箱內,用於對所述郵箱內的潤滑油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潤滑油加注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設置在所述油箱內,用於對所述油箱內的潤滑油進行攪拌的攪拌裝置。
7.如權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潤滑油加注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用於連通所述進油口與所述油孔的第三管路; 用於連通所述出油口與所述油箱的第四管路; 在所述第一管路上,且位於所述進油口與所述計量裝置之間設置有用於關斷/導通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閥門; 在所述第二管路上設置有用於關斷/導通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閥門; 在所述第三管路上設置有用於關斷/導通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三閥門; 在所述第四管路上設置有用於關斷/導通所述第四管路的第四閥門。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潤滑油加注系統,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第三管路上還設置有用於對潤滑油進行過濾的過濾裝置。
【文檔編號】F16H57/04GK203604956SQ201320516613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2日
【發明者】劉漢如, 尹青, 朱偉偉, 熊濤, 張剛 申請人:上海索達傳動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