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高中作文素材與範文
2024-11-04 08:06:10
高考作文常見主題——和諧
【典型題目】
【出色標題】
【常見思路】
人類應該和諧相處。和諧社會需要以人為本。和諧要以公平正義為基礎。和諧即是美。只有和諧才能促進可持續發展。和諧社會保障人的全面發展。和諧社會充滿誠信友愛。和諧社會需要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善待自然,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和諧要從身邊之事做起
【名言論據】
1.和為貴。——古語
2.家和萬事興。——諺語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5.美在和諧。——赫拉克利特
6.看不見的和諧比看得見的和諧更美。——赫拉克利特
7.和諧是眾多因素的統一,不協調因素的協調。——畢達哥拉斯
8.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雨果
9.和諧是愛與恨結合起來的莊嚴的配偶。——羅曼?羅蘭
10.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這種和諧體現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現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匯在環境中,就造就了環境的美。——冰心
11.君子是和諧而不會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會和諧
【事例論據】
1、丁紹光把美與和諧獻給世界(藝術的和諧美)
丁紹光是著名的旅美畫家,他的畫以和諧為主題,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覺得從哲學、文藝發展以及人類歷史的角度看,和諧是重要的,這也是現在的世界所欠缺的。丁紹光也曾畫過反映內心衝突的畫,但那是在年輕時候,到國外後,他覺得世界缺少和諧,所以從此以和諧為主題作畫。他會選擇一些永恆性的題材,如母愛父愛、人性、人與自然的愛,這些本身不受空間、民族、時間的局限,而且還帶有中國色彩。這些都是不同人、不同民族都可以得到共鳴的,是人類共同的想法,這樣的藝術才可能永存。
2、和諧的形體(和諧即是美)
儘管由於時代、民族、社會形態的不同,人們的審美習慣、情趣、標準也有一定的差異,然而人體美的實質——比例與和諧,卻是亙古不變的。例如:頭顱是身高的1/7至1/8;肩膀最寬處為身高的1/4;大腿正面厚度等於臉寬??按這些原則結合成的人,體態勻稱和諧,散發出令人愉悅的美感。被譽為女性健美典範的《米洛的維納斯》,若按比例縮成身高160釐米的女子,其三圍比例為90:72:96釐米,構成了比例協調、線條柔和的曲線美。而《擲鐵餅者》雕像,構圖的基本要素則是「人體正方形」(即二臂側平舉等於身高),體態雄健威武,凝聚著健力、美,是男性美的完整體現。
3、美大學生烤魚受罰(要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
2004年5月20日,加利福尼亞大學三年級學生馬修?考克斯和凱茜?盧普閒來無聊,一起到校園的池塘邊撈魚解悶兒,結果「初戰告捷」:只用鐵鉤就釣上一條45釐米長的大魚。
這種魚的外號叫「富翁魚」,較為名貴。事後有人向校方報告說,他們看到考克斯和盧普將此魚烤熟吃了。
6月7日,校方發言人說,校方對兩名學生的行為「感到噁心」。他說,在大學接受了三年教育的學生仍不知保護自然環境,也不懂得人要與動物和諧相處,簡直是「不可原諒的行為」。為了教訓這兩個學生,校方當即對他們實施了經濟處罰。隨後,學校董事會開會研究決定,開除兩名學生的學籍,並以「蓄意破壞自然」和「虐殺無辜動物」的罪名,把他們送上法庭。據報導,如果罪名成立,考克斯和盧普將被判處一年監禁。
4、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和諧(和諧是一種哲學美)
中國人喜歡「君子和而不同」這個樸素的至理名言,是因為其提倡和諧的主張,體現了一種哲學的美感,讓人享受到「草異色而同芳」的自然和諧的芬芳世界的美好。人,生而平等,每個人的人格是等高的。各種思維方式的共存,是社會昌明的體現。各種思維方式和光同塵,是一個社會充滿勃勃生機,是社會大有希望的徵兆。
單一的聲音組合不成動聽的音樂,單一的事物構成不了欣欣向榮的世界,就像味道單一的食物,是枯燥無味的。中國傳統的哲學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由土、金、木、水、火五種元素合成的,就像由各種高度不同的音階可以譜寫和演唱一首首協奏曲。倘若在哲學思維的形式上,一味地強調思維活動是一種抽象的同一,那就意味著人類思維是枯竭的,果真如此那人類將是無望的,甚至是絕望的。
5、道家和儒家的「和諧社會」理念(和諧是中國人追求的理想)
在道家代表人物老子那裡,他設想的和諧社會是「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老子認為社會和諧的前提是消滅一切技術,消解一切文明對人性的侵害,將文化所造就的人還原為沒有任何印記的自然人。「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就是切斷那些引起紛亂的社會交往關係。這種淳樸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畫卷,固然是和諧社會的一類,但它更像是沒有人活動的自然界。在莊子所構想的和諧社會裡,有「至德之世」、「建德之國」、「至治之世」、「無何有之鄉」等等。在這類理想的和諧社會之中,人生以回歸自然為主要目的,「民如野鹿」,人擺脫了一切文化的羈絆,與自然和諧相處,與萬物融為一體。
在儒家的和諧社會觀念裡,我們可以吸取的思想資源主要是人際關係的和諧。儒家講人倫的和諧是每個社會成員各安其位,做到「和而不同」。對於社會整體和諧來說,孔子認為「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
就是在財富分配方面,力求做到「均」,在儒者看來,人倫和諧並不涉及到財富創造者的積極性,而只涉及到財富佔有者的分配關係問題。因而孔子強調人際應該以仁心相感,仁的感通恰如各社會要素的和諧劑。
6、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創造和諧社會要靠大家一起努力)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務,是全國人民共同的偉業。完成這樣的偉業,需要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單位的積極參與和努力,需要從每一件事、每一句話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積小勝為大勝,和諧就在其中。
和諧是具體的,和諧就在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不隨地亂扔果皮紙屑菸頭,不隨地吐痰,不毀損花草樹木,能保護環境和諧;辦公區內不大聲喧譁,不隨意串門閒聊,行走避免噪音幹擾他人工作,有利於辦公氣氛的和諧;「紅燈停,綠燈行,斑馬線前停一停」,能營造交通秩序的和諧??人人都遵守社會公德、行為規範,和諧就在我們身邊。
「倉廩實而知禮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為我們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但是,談及和諧社會,有些人往往只講重大問題,如貧富差距、貪汙腐敗、執法不公等等,把不和諧現象的責任歸咎於政府、推諉於他人,卻對日常工作生活中大量的、自己能夠有所作為的和諧行為閉口不談,認為細枝末節無關痛癢。殊不知,商場上「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同樣適用於社會秩序建設。「端起飯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是一種十分讓人費解的社會流行病。自私、嫉妒、盲目攀比等心理因素,製造了大量的社會不和諧。人人都多一點維護社會和諧的責任感和道德觀念,為和諧多做貢獻,社會就會日益和諧,生活就會更加美好。
7、圓明園鋪設防滲膜事件(破壞環境就是破壞和諧)
2005年3月份開始,圓明園內上演了一幕駭人的情景:幾十臺挖掘機正在瘋狂地破壞著圓明園的景觀,所有湖底被挖開,然後鋪滿了大片白色塑料,四周用水泥嚴密封閉。他們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湖水滲漏。專家說,這是一次徹底的、毀滅性的生態災難和文物破壞。中國古典園林在世界上擁有無可取代的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圓明園是有史以來中國最傑出的園林。「天人合一」、「師法自然」是中國古典園林建設的基本思想,「巧奪天工」、「宛若天成」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基本特點,「渾然一體」、「古樸滄桑」是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境界,「泱茫無窮」、「氣象萬千」是中國古典園林生態效應的美學感受。顯然,開放的園林生態系統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至關重要,對於圓明園而言,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平衡已經接受了幾百年的歷史考驗,從生態學的角度看,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流是不可缺少的,園林水系和外部水系、地下水系的溝通是最重要的「生態流」。中國文化是有「意境」的文化,中國古典園林尤其如此。這次圓明園大規模鋪設白色塑料的一個嚴重後果就是徹底破壞了「天人合一」的意境,圓明園那種「渾然天成」、「自然天真」、「恬淡清雅」的和諧感受就完全沒有了,損害了圓明園獨特的旅遊欣賞價值,如果不立即改正,後果不堪設想。
8、席慕容眼中的和諧
身為蒙古族人,詩人席慕容因為看透了其生活背後的文化本質,她對自己的根脈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草原文化真正的內涵在哪裡呢?她認為很明確,那便是和諧、樸素。
「和諧不是馴服,而依然有野性。比如放養的蒙古馬,我曾問過蒙古族朋友布赫鄂爾頓先生,我說500匹馬養在外面你不擔心嗎?他說你放心,生人是靠不近馬群的,只有主人才能進來。它們每天回來喝兩次水,如果在冬天雪水夠多的時候要一個星期才回來一次。有一年冬天,電視臺的人問他在做什麼,他說我要找找我的馬群,我還不知道它們在哪兒呢。相信什麼東西都有靈魂,我不是獨大的,在這個草原裡面我要生活,植物也要生活,動物也要生活,對著這個天地戰戰兢兢地、互相想辦法和諧相處地過日子,這就是和諧。」
席慕容認為樸素的意思就是在最簡單的範圍裡面製造出最合用的東西,其實就是我們不貪求,我們要跟這個世界共存,讓我們在生活中儘量不要做一個侵略者。「很好玩,有一次我在講我們蒙古族人對牛、馬、羊的了解跟溫柔地對待,但是有人就說當初蒙古帝國對其他人的對待呢,我說那是兩回事,那是打仗,所以對不起,我有一點點的太興奮,我要收斂一下。」
9、有缺陷也和諧
假如有兩塊玉,都玲瓏可愛,晶瑩剔透,但一塊有瑕疵,你會選擇哪一塊呢?也許你會選擇那塊無瑕的,因為一般人的思維都是向著完美。我的選擇卻不然,我會選擇那個有瑕疵的、有缺憾的,因為在我的眼裡,那個瑕疵不但不會掩蓋美玉,反而會襯託出玉的那份真實樸素的美。就像白紙上的黑點恰好反襯出紙張的潔白一樣。
世間的玩物,十全十美,完美無缺是難以達到的,從根本上說是不存在的。美與瑕疵正是和諧統一的整體。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她有沉魚落雁的美貌,但是有心絞痛的疾病。每每心痛就會皺眉,一般說來,皺眉是不美的。然而西施皺眉的姿容卻更增添了楚楚動人的效果。不然,怎麼會有「東施效顰」的故事呢?可見西施的「瑕」與「美」結合在一起,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美。
還有十九世紀法國雕塑大師羅丹,他的作品無不為世人所讚嘆。然而,羅丹的人物雕塑並不追求優美、完整、典雅,而是往往帶著這樣那樣的缺陷,或者畸形。然而正是那些不完整的、畸形的雕像,展示出一種更高層次的和諧:生命力的和諧。
【佳作示範】
和諧之美
一支紅梅,獨立寒冬,美在它的傲雪,美在它增添了風景的內容。
一隻雄鷹,直衝雲霄,美在它的勇猛,美在它劃破了蒼穹的寂靜。
它們之所以美,是因為與自然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了一起,恰到好處地使生命與自然相得益彰。它們美得和諧,美得永恆。
其實自然界處處綻放著和諧帶來的光彩。浮雲掠過天空,排遣了天空的空蕩,拓展了浮雲的空間;百合綻放於山谷,增添了山谷的生機,彌散了百合的幽香;鳥兒築巢於大樹,煥發了大樹的活力,鳥兒獲得了快樂的天堂。天地萬物都以不同的丰姿勾勒出自然界的和諧畫面,讓每個生靈都不會感到孤獨,因為它是與整個大自然相融的。和諧讓美麗的自然永駐。
物猶如此,何況人呢?
人是自然的主宰,和諧的人倫光輝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田間耕作的農民、車間忙碌的工人、醫院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學堂講授知識的人類工程師??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價值,但正是這些不同的價值凝聚成一種力量——整個社會得以和諧運轉。和諧是父母一輩子操勞而累彎的脊柱所形成的一道弧線,像彩虹橋一樣美麗;和諧是教師為傳播文明嘔心瀝血所滴落的汗水,像露珠一樣晶瑩;和諧是戰士為保衛祖國灑下的一腔熱血,像晚霞一樣豔麗??和諧是寬容,和諧是理解,和諧在人類文明中處處閃耀著光芒。
和諧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小到人與人,大到國與國,只有構建和諧才能求得發展。我們不也在積極構建和諧社會嗎?胡錦濤指出,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懈追求的一個社會理想。根據新世紀新階段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社會出現的新趨勢新特點,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
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和諧之美,美之和諧,願和諧充滿人間!
和諧高中作文篇二:高考作文素材:和諧
(1)引言
和諧就是一面鏡子。它只映照出與之相反的影像。它不是我們上面所猜測的任何模樣,它只是一種繃緊的狀態,從那張力當中回返到對我們自身的認識。它從暴力、從邪惡、從醜陋、從一切的不和諧中閃現自身的影子。和諧猶如詩人沃爾科特在一首詩中說寫的,它是:奔跑的雄師與驚懼的雌鹿之間的約定,她眼中含著某種對恐怖的默許。和諧裡面隱含著荒誕,也隱含著對荒誕的容忍。我們對它猜測,但還是無法最後將之言說。和諧實則上就是一隻我們所永遠無法理解的野獸。但無論我們是否理解,人們一直談論著它,並將之裁定為一種生命的核心。
(2)事實論據
和諧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和諧則是人對自身與社會、自然的進一步認識,其實溝通也是和諧的一個組成部分。和諧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儒家的「仁愛」、「仁義」,墨家的「兼愛」、「非攻」,道家的「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以及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等傳統文化中,都蘊涵著和諧的思想。要想真正體味和諧,就要先從體驗社會和人生開始。人與人之間關係和諧
有一個成語叫「路不拾遺」,其出典是:唐朝有個人路經武陽,遺失了一件衣服,走了幾十
裡路才發覺,心中很著急,當地人勸他說:「不要緊,我們武陽境內路不拾遺,你回去找,一定找得到。」那人半信半疑趕了回去,果然找到了自己的衣服。這件事越傳越廣,人們就把社會風氣好,人與人之間關係和諧,路上遺失的東西也沒人撿拾形容為「路不拾遺」。
十六大報告中的和諧
和諧"是十六大報告中反覆出現的詞彙,如"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使"社會更加和諧","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推動多種力量和諧並存,保持國際社會的穩定"等。
傳統文化的名言
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在於注重和諧,即強調人與物之間的融和,人與人之間的"和合"。古人解釋,"和"是"以他平他",即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和諧,包括"和生"、"和處"、"和順"、"和洽"等。人們常說的"和為貴"、"政通人和"、"家和萬事興"等等,就是這一人文精神的具體表述。存在就是合理,事實勝於雄辯
報紙上曾經登載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是一家人養了幾隻貓和老鼠,它們平時同食同眠,親如睦鄰,從沒發生過矛盾。如此怪象,真讓人百思而不得其解,這些前世冤家能化幹戈為玉帛,能求同存異相安無事,自然也有其和諧之道。
縱觀歷史,"和諧"乃是社會的主色調。
漢代絲綢之路的開拓與繁榮,使原本遙遠而陌生的國度之間有了廣泛而深入的經貿科技交流,使人們對古代各國民俗文化有了新的認識與了解,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使整個社會和平繁榮。而與之帶來的文化觀念的碰撞,物產的交換也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和多元化。唐太宗,唐玄宗更是任用賢良、虛懷納諫、廣開言論、輕徭薄賦,使政治清明,經濟繁榮,並且以開放的胸懷大開國門,與日本等國密切來往,使人們感受到他族文化的魅力,極高地促進了民族繁榮與民族和諧。而到了現代,近年來我國不斷加深的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制度改革,也都是社會和諧進步的力證。其中,面對改革發展所帶來的矛盾,黨中央更是主動應對,通過宏觀調控等政策,使社會經濟平穩快速的發展,這正體現著"和諧"這一理念在新時期發展形式下的應用。
從民俗來看,中國人民也是極其注重民俗文化的和諧的。
新年彼此溫暖的祝福,那熱鬧的隆隆炮竹聲,喜洋洋的燈籠元宵等,無不表達著人們對於新年生活幸福美滿的期待。同樣的,中秋節、端午節等傳統佳節,更是人們長久以來對於社會和諧的一種祝願和熱盼,展現了中華民族對於文化積澱的繼承與重視。可以說長久以來,我們都以"和"為我們待人處事的方式方法,"仁者愛人"、"以和為貴"等更是成為我們民族的千古名訓。儒家的"禮、義、仁",道家的對"
美"、"道"的探究等,無不成為我們五千年來華夏文明厚厚的積澱。而這樣厚重的文化積澱更是我們和諧社會所長久嚮往與推崇的。可以說,中華文化的基調,便是和諧這一永恆不變的旋律。
(3)理論論據
對和諧之美的追求是人類的本能。馬克思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雨果
幸福永遠存在於人類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於和諧與穩定之中。魯迅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友誼是一種和諧的平等。畢達哥拉斯
"美在和諧。赫拉克利特
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
看不見的和諧比看得見的和諧更美。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冰心赫拉克利特費孝通
和諧高中作文篇三:徵文和諧之美
和諧之美
採擷幸福,走進和諧
美麗的鮮花,因為有了綠葉的陪伴,才顯得高貴而鮮潤;藍藍的天空,因為有了白雲的飄浮,才顯得靜穆而安詳;寬廣的大地,因為有了萬物的擁吻,才顯得和平而馨香。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社會,甚至一個國家,不也是因為互相依存,互相映襯,互相促進,一起共同發展,才呈現出那五彩斑斕的和諧嗎?和諧猶如一幅畫,好似一首歌曲。和諧產生美麗,和諧生發了力量。
生活創造了和諧,美麗融合在和諧中。
時光匆匆,流年似水。不知不覺中,我已不再年輕。童年像一片片葉子,從童年的大樹上悄然飄落,再也無法重新回到樹上,只是那片片葉子依然在心中翠得耀眼。還記得,那個蹦蹦跳跳的小女孩總愛張開好奇的眸子仰望蔚藍的晴空,想融入那片藍;總愛和小夥伴們鑽在「小房子」裡,看調皮的雨滴在微風中嬉戲。那時的天很藍,草很青,那時的大自然是多麼和諧的一幅畫卷,星期天,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到野外採集鮮花,到山上採摘野果,快樂的像個公主,那時的我真的很幸福。
現在,我依然愛藍藍的天,愛藍天下美好的一切,卻鮮有時間和精力細細欣賞,偶爾抬頭望望,油然升起一種親切感,仿佛生活裡平添了許多情趣,平添了幾多幸福和歡樂。晴朗的夜晚,我仰望天空,滿天的繁星,「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釘銀釘」,無數次的回應在我的腦海。我感慨藍天和繁星是如此的和諧,這是一幅多美的畫卷。
和諧之美絕不容忍名利所縛,只有淡泊名利才可以稱為和諧之美。老鷹是為了搏擊長空而在天空自由翱翔,而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無限的天空賜予了它自由快樂的空間;風帆只為乘風破浪而在海中搏擊風雨,而不是誇耀自己的檣桅。因此浩瀚的大海給予了它豪壯寬闊的樂園。其實,你也一樣,只要你用一顆平凡的心去看待,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星群!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師,教師的工作繁瑣而單調。在這漫漫長途,我給自己信心,給自己希望,給自己拚搏的勇氣,努力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和諧,早已悄然根植於自己的心中。
我努力創造和諧。課堂上,我正在講臺上一絲不苟地講著課,我的孩子們呢,也坐在下面專心致志地聽著老師的講課。有問有答,有說有練,有的回答的準確無誤,也有的回答
的結結巴巴。而我依然是賞識激勵,寬容大度。這是多麼和諧的一幅畫面呀!下課了,雖沒有象上課那樣井然有序,顯得有些渙散,但我們的教室裡充滿了歡聲笑語。課堂的那種緊張氣氛沒有了,同學們聊天的聊天,嬉戲的嬉戲。同學們玩得非常開心,老師看著舒心。校園裡,展示的是一幕幕美麗和諧的畫面。
和諧之美充滿了整個世借,它能使人溫暖,使世間萬物變得融洽。使人們和睦相處。和諧之聲充滿了我的心靈。原來它是有那麼大一股力量和魅力。我現在也感受到了。和諧之是世間最美的。我真希望能把和諧的種子播散到每個地方,讓每個人的心靈裡都有開出美麗的和諧和之花。
[和諧高中作文素材與範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