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吹脫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12 04:38:52 3
專利名稱:氨氮吹脫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業廢水的處理,特別是涉及一種含氨氮廢水的處理裝置。
技術背景在五氧化二釩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廢水,而廢水中的CODcr、六價鉻、氨氮、PH、懸浮 物、色度和BOD等都必須經過處理,處理後的出水必須達到國家綜合廢水排放標準 GB8978-1996《汙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標準。廢水中的CODcr、 pH、懸浮物、色度和 B0D,在實施整體工藝中有相應方法解決,可達到排放標準;並且對此工業廢水中的六價鉻 重金屬也進行了有效的分離處理,廢水中所含重金屬也達到國家有關排放標準。但生產廢水 中含有氨氮,如果廢水中的氨氮超標,同樣不能排放。目前處理含有較高成份的氨氮廢水的 常用方法有吹拖法、折點氯化法、催化溼式法和離子交換法等。宜興市天立環保有限公司在公告號為CN2532067的實用新型專利中提供一種廢水脫氨 氮裝置,包括敞口容器和進出水口,敞口容器內設有截面略小的多層集水溢槽,每層集水溢 槽內設有超聲波氣振裝置。復旦大學在公告號為CN2383578的實用新型專利中提供一種膜式氨氮脫除設備,包括 萃取柱、儲槽、泵、閥門、壓力表、流量計等,各部件如下串聯萃取劑儲槽的出口與萃取 柱的萃取劑進口聯接,萃取柱的萃取劑出口與萃取劑儲槽的進口聯接,萃取柱是膜式中空纖 維結構,循環泵是萃取劑的輸送動力。王小寧和張湃在公開號為CN16006931的發明專利申請中提供一種脫氨氮塔,包括塔體 和固定安裝在塔體上的廢水進口管、處理水出口管、進空氣管和放散管,在塔體內安裝有多 層結構的塔板,塔板上方安裝有除沫器,液體分布管與廢水進口管相連,安裝在除沫器的上 方,空氣分布器與進空氣管連接,安裝在塔板的下方,處理水出口管安裝在塔體的底封頭上, 放散管安裝在塔體的頂封頭上。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公開號為CN1772643的發明專利申請中提供一種高濃度氨氮廢水的 化學沉澱除氨氮裝置,它包括第一藥劑池、第一蠕動加液泵、第二藥劑池、第二蠕動加液泵、 第三藥劑池、第三蠕動加液泵、沉澱池、反應池、泵,沉澱池的下部為圓錐形,其底部設置 有排泥閥門;反應池的內部設置有混合攪拌裝置,反應池的下端底部開有多個通孔,每個通 孔上都連接有向外彎曲90度的彎管;第一蠕動加液泵的進水管的埠設置在第一液體藥劑 池內的底部,第一蠕動加液泵的出水埠設置在反應池的上埠處;第二蠕動加液泵的進水 管的埠設置在第二液體藥劑池內的底部,第二蠕動加液泵的出水埠設置在反應池的上端 口處;第三蠕動加液泵的進水管的埠設置在第三液體藥劑池內的底部,第三蠕動加液泵的 出水埠設置在反應池的上埠處;泵的進水埠為待處理廢水的進水埠,泵的出水埠 設置在反應池的上埠處;反應池設置在沉澱池的內側上部處;沉澱池的上側壁開有出水口, 並連接有出水管)。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運行成本較低、出水可達標排放的含氨氮廢水的處理裝 置即氨氮吹脫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採用吹脫法利用空氣將工業廢水中的超標氨氮吹脫分離。本實用新型設有圓形筒體,在圓形筒體上部設有進水管和吊環,在圓形筒體頂部設有排 氣口,在進水管的出口設有擴散管頭、篩板、支撐塊和人孔,擴散管頭入口接進水管,在圓 形筒體下部設有進風管、支撐腳和出水管,在圓形筒體內腔設有上陶瓷鮑爾環和下陶瓷鮑爾 環,在上陶瓷鮑爾環下設有上支撐梁,在上陶瓷鮑爾環與支撐梁之間設有上花板和支撐塊。 在下陶瓷鮑爾環下設有下支撐梁,在下陶瓷鮑爾環與下支撐梁之間設有下花板和支撐塊。吹脫法的原理是將廢水中的離子態銨,通過調節pH值轉化為分子態氨,隨後被通入廢 水中的空氣吹出,其反應式為NH4+ + 0『一NH3 t +H20使用時,含氨氮廢水進入進水管,經擴散管頭從篩板孔分散向下流動,來自鼓風機的空 氣經進風管進入筒體下部,向筒體上部方向形成氣流,氣流向上流動通過擱置在花板上的陶 瓷鮑爾環,含氨氮廢水向下流動通過陶瓷鮑爾環,這樣使得水、氣充分接觸,從而把水中的 氨氮氣體從水中分離出來,從排氣口吹出進入氨氮回收裝置。被分離出氨氮的廢水從出水口 達標排放。與現有的氨氮脫除裝置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運行成本不高,而且確保出水達標排放,符 合國家綜合汙水排放標準GB8978-1996《汙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標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G方向視圖。 圖3為圖1的H方向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篩板、花板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擴散管頭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陶瓷鮑爾環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6,本實用新型設有圓形筒體,在圓形筒體上部設有進水管1和吊環2,在圓 形筒體頂部設有排氣口3,在進水管1的出口設有擴散管頭4、篩板5、支撐塊6和人孔7, 擴散管頭4入口接進水管1,在圓形筒體下部設有進風管8、支撐腳9和出水管10,在圓形 筒體內腔設有上陶瓷鮑爾環11和下陶瓷鮑爾環12,在上陶瓷鮑爾環11下設有上支撐梁13, 在上陶瓷鮑爾環11與支撐梁13之間設有上花板14和支撐塊15。在下陶瓷鮑爾環12下設 有下支撐梁16,在下陶瓷鮑爾環12與下支撐梁16之間設有下花板17和支撐塊(在圖中未 畫出)。在篩板和花板上設有交叉均布鑽孔18 (參見圖4)。進水管l外接含氨氮廢水,內接擴散管頭4入口,進入本實用新型進水管的含氨氮廢水 是經過加藥調節了pH值的,排氣口 3接氨氮處理裝置的入口 (不在本實用新型之列),出水 管10接外排,進風管8接鼓風機的出風口。使用時,含氨氮廢水進入進水管l,經擴散管頭4從篩板5的孔分散向下流動,來自鼓 風機的空氣經進風管8進入筒體下部,向筒體上部方向形成氣流,氣流向上流動通過擱置在 花板14上的陶瓷鮑爾環U,含氨氮廢水向下流動通過陶瓷鮑爾環ll,使得水氣充分接觸, 從而把水中的氨氮氣體從水中分離出來,從排氣口 3吹出,進入氨氮回收裝置。被分離出氨 氮的廢水從出水口 io達標排放。設計參數為氨氮2000 mg/L,處理後出水水質符合國家綜合汙水排放標準GB8978 -1996《汙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標準,氨氮15mg/L,氨氮廢水溫度70°C。進入本實用新型的含氨氮廢水是經過投加石灰乳後達到正常pH值的含氨氮廢水。所謂吹脫,就是使廢水與空氣得到良好的接觸,採用在含氨氮廢水處理上的吹脫法,必 須在廢水中和時先投加石灰乳調整廢水pH值為8 9,進入加鹼池後,再加入適量的氫氧化 鈉溶液調整pH值為10. 5 11 。石灰乳的投加由pH儀自控裝置控制,自控裝置為雙點單向, 攪拌裝置採用機械攪拌。氫氧化鈉溶液的投加必須在吹脫前加入。吹氣採用鼓風式吹氣,吹 氣塔內裝填陶瓷鮑爾環,使廢水與空氣充分接觸,促進氣液兩相混合,增加傳質面積。
權利要求1.氨氮吹脫裝置,其特徵在於設有圓形筒體,在圓形筒體上部設有進水管和吊環,在圓形筒體頂部設有排氣口,在進水管的出口設有擴散管頭、篩板、支撐塊和人孔,擴散管頭入口接進水管;在圓形筒體下部設有進風管、支撐腳和出水管;在圓形筒體內腔設有上陶瓷鮑爾環和下陶瓷鮑爾環,在上陶瓷鮑爾環下設有上支撐梁,在上陶瓷鮑爾環與支撐梁之間設有上花板和支撐塊,在下陶瓷鮑爾環下設有下支撐梁,在下陶瓷鮑爾環與下支撐梁之間設有下花板和支撐塊。
專利摘要氨氮吹脫裝置,涉及一種工業廢水的處理,特別是涉及一種含氨氮廢水的處理裝置。提供一種運行成本較低、出水可達標排放的含氨氮廢水的處理裝置即氨氮吹脫裝置。設有圓形筒體,在圓形筒體上部設有進水管和吊環,在圓形筒體頂部設有排氣口,在進水管的出口設有擴散管頭、篩板、支撐塊和人孔,擴散管頭入口接進水管,在圓形筒體下部設有進風管、支撐腳和出水管,在圓形筒體內腔設有上陶瓷鮑爾環和下陶瓷鮑爾環,在上陶瓷鮑爾環下設有上支撐梁,在上陶瓷鮑爾環與支撐梁之間設有上花板和支撐塊。在下陶瓷鮑爾環下設有下支撐梁,在下陶瓷鮑爾環與下支撐梁之間設有下花板和支撐塊。
文檔編號C02F1/66GK201016097SQ20072000618
公開日2008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7年1月26日
發明者傅太平 申請人:傅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