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漫談」寬容
2024-06-10 11:44:06
飯堂排隊打飯,難免磕磕碰碰。你走神了踩了別人一腳,歉然一聲「不好意思」,別人讀懂了裡面的意思,大度地一嗔或一笑,淡了雲煙,依然彩虹,這就是寬容。
人與人相處,要講點寬容。唐代婁師德教育他弟弟為官待人要寬容。他弟弟說:「有人往我臉上吐唾沫,我自己把它擦去。」婁師德說:「這還不行。你把它擦去,還是違背發火人要侮辱你的意願。我看還不如讓唾沫自然幹掉為好。」俗話說「處事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步是福」,這與孔子教育學生要溫良恭儉讓也是相通的。香港作家素素有一本隨筆集叫《寬容是首歌》,一出版就銷售一空。可見,儒家的寬厚愛人思想至今仍然有著厚重的道德基礎。因此,在別人失意和失敗時多一份寬容,少一點苛求,收斂殘夢,預示日出,這是必要的。當自己得志時,多一點謙虛,少一些盛氣,對身邊的人也是一種鼓勵。
那麼,在生活中是不是都應該盡如:「大肚能容,容世間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呢?其實也未必,對所容之事也要做具體分析,只能「容天下應容之事」。對窮兇極惡,損人利己,玩弄人作踐人的敗類,我們千萬不能像東郭先生那樣一味寬容。我以為當「敬君子,治小人」才行。比如社會治安混亂、流氓滋事,只有實施「嚴打」,切實治一治,才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有一篇文章叫《小人不可得罪》,我不敢恭維。對危害社會的不良分子溫和與忍讓,到頭來倒黴的首先是你自己。在此,套用一下魯迅的觀點,就是如果你對他寬容,他也不會對你寬容;到時候你遭了殃,不僅想寬容他不可能,而且想不寬容他也不可能了。
生活需要寬容,但不加區別地一味寬容,則意味著社會責任感的缺乏。
沒有寬容,人將變得危險;一味寬容,人將變得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