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綿綿細雨
2024-05-18 02:23:06 1
周日,走在返校途中。一路細雨濛濛,迎面撲來;極目遠望,初夏景物,煙籠霧繞,濃翠欲滴。微雨飄在臉上、身上,幾乎打溼了衣衫。可惜不是「沾衣欲溼杏花雨」;柏油路旁柳樹下,一筐筐新熟的桃子,主人披蓑戴笠,筐上苫著塑料布,在那兒等著顧客。路上偶有幾個行人馳過,都是行色匆匆——他們大約只覺得淋雨之苦吧?我騎在車上悠悠前行,刷刷的雨聲是伴奏的天籟,與那飄忽的雨煙構成一幅「夏雨圖」。
遙想放翁當年,去成都上任,劍門道中遇雨,悵然有感,於驢背上吟詠成篇。吾今亦感到一種「細雨騎驢」的意趣,大約細雨霏霏給人以喜悅,古今略同吧?
「暮雨瀟瀟江上村。」
——這種意境我永遠嚮往。
「小樓一夜聽春雨,明朝深巷賣杏花。」
——真正的大詩人就是不一樣,像陸遊,像辛棄疾,他們都是深沉的愛國者,同時也是最懂得生活之美的性情中人。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春水碧於天,畫舫聽雨眠。」
——這真是有意思的生活,夠浪漫,可惜我們無福消受!
試想,在椰影婆娑的南國,陰雨連綿的盛夏,獨自高臥南窗之下,或聚一二摯友,閒坐品茗,靜聽窗外「雨打芭蕉」;或在細雨如煙的湖面,碧蓮接天,芙蕖靜綻,遊船一隻,喚舟人拋了雙槳,任船兒在湖心徜徉……那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呀!
周豈明先生以喝「苦茶」、聽「苦雨」為人生之樂;梁實秋常幻想著「風雨故人來」的境界。我亦為「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情景而心醉不已。
「何當痛飲黃龍府,高築神州風雨樓!」
當年,革命先驅李大釗,在東瀛島國,一個風雨如晦的天氣,與幾位同人,飲酒賦詩,憧憬著「再造神州」之日。
讓我們歡呼這平和的微風細雨。
讓我們歡呼這潤禾的瓊漿甘露。
我愛你,霏霏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