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錘的製作方法
2024-01-30 04:37:15 1
專利名稱:一種電錘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工具,特別涉及一種電錘。
背景技術:
電錘是附有氣動錘擊機構的一種帶安全離合器的電動式旋轉錘鑽,主要用在混凝土、樓板、磚牆和石材上鑽孔。電錘其實是在電鑽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由一個電動機帶動有曲軸連杆的活塞,在氣缸內往復壓縮空氣,使氣缸內空氣壓力呈周期變化,變化的空氣壓力帶動氣缸中的擊錘往復打擊鑽頭的頂部。但是現有的電錘能量轉換效率低,運轉時噪音大且振動大,人需要更大的力握持電錘,不省力、費勁。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錘,採用對稱的衝擊機構,運轉時無振動,機器效率高,噪音小,操作也很簡單、方便。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錘,包括電機及設置在電機內的電機齒輪,其特點是,所述電機通過電機齒輪嚙合連接兩組齒輪,一組齒輪通過單向離合器連接一個轉軸,所述單向離合器安裝在所述轉軸內,所述轉軸還通過齒輪嚙合連接衝擊盤機構,所述衝擊盤機構包括V型軸與衝擊盤,所述衝擊盤的表面設置凸起,所述V型軸與衝擊盤上均設置V型槽,兩個V型槽相對布置。另一組齒輪連接傘齒機構,通過傘齒機構連接與齒輪方向相垂直放置的衝擊指與輸出軸,所述衝擊指裝配在輸出軸內可自由旋轉和移動,所述衝擊指尾端是上述衝擊盤表面凸起敲打的位置,前端是敲擊鑽頭的位置。進一步,所述電機與上述兩組齒輪之間設置中間蓋,所述中間蓋內還設置兩個軸承,分別與所述兩組齒輪銜接,通過所述中間蓋使各部件銜接更緊密。所述單向離合器由滾針與彈簧組成,所述彈簧是插入上述轉軸的中心孔內,所述滾針位於與中心孔相垂直的平面上且與所述彈簧相鄰。該單向離合器的作用是使齒輪只能朝一個方向帶動所述轉軸及固定在其上的小齒輪一起旋轉,此時滾針是運動到轉軸與齒輪較窄的空隙中;當齒輪向相反的方向旋轉時,所述滾針運動至所述轉軸與齒輪較寬的空隙中,此時滾針與彈簧相接觸,並與齒輪內側相脫離,導致齒輪空轉,而所述轉軸不旋轉。進一步,所述衝擊盤機構還包括設置在V型軸上的滾珠軸承及大齒輪,穿套在V型軸上位於所述大齒輪及衝擊盤之間的彈簧,所述彈簧與衝擊盤之間設置墊片及鋼球圈,所述衝擊盤內部設置數個鋼球,通過所述鋼球與V型軸連接,衝擊盤位於所述V型軸的最前端,所述鋼球圈是為了減小摩擦而設置的。上述安裝單向離合器的轉軸上設置小齒輪,所述小齒輪與設置在V型軸上的大齒輪相嚙合,轉軸轉動帶動小齒輪旋轉,由於小齒輪與大齒輪嚙合,從而帶動上述V型軸、衝擊盤及軸上所有部件一起旋轉。[0011]較佳地,所述衝擊盤的表面設置兩個凸起,所述兩個凸起位置正相對,有利於衝擊盤旋轉時平衡本身自重,使其不偏不倚,轉速更快。當衝擊盤旋轉時通過其表面的凸起敲擊到上述衝擊指尾端,會停止轉動,此時由於所述V型軸的能量不能瞬間釋放,還要繼續轉動,此時在所述V型軸與衝擊盤上設置的兩個相對的V型槽作用下,所述轉軸和衝擊盤相對轉動,同時衝擊盤後退,當衝擊盤的凸起與衝擊指相互脫開後,完成一次衝擊,此時衝擊盤在V型軸上的彈簧、兩個相對V型槽及內部鋼球的作用下,又馬上向原來的方向加速旋轉,同時衝擊盤迅速往前移動,使衝擊盤的凸起與衝擊指尾端再次接觸,開始第二次衝擊,這樣周而復始完成衝擊的功能。進一步,所述傘齒機構包括與齒輪通過滾珠軸承銜接的傘齒軸,和與所述傘齒軸哨合且方向相垂直的傘齒,所述傘齒位於所述輸出軸之上。所述衝擊指與輸出軸之間設置起密封作用的O型圈。進一步,所述輸出軸的表面設有安裝限位鋼球、固定鋼球與鍵的安裝孔,在輸出軸的底部銜接有滑套彈簧、滑套架與卡簧,所述輸出軸通過鋼球、卡簧等相關部件連接鑽頭。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兩個特點,I、利用對稱的衝擊盤,運轉時無振動,由於在衝擊盤和V型軸上設置有兩個相對的「V」型槽,在衝擊盤受到設定的阻力時,在兩個「V」型槽內鋼球的作用下,衝擊盤會軸向移動,從而使衝擊盤和衝擊指脫開,把儲存在彈簧內的能量又轉化為動能輸出,使機器效率增加;2、使用單向離合器,在正轉時輸出衝擊能量,反轉時將衝擊盤和電機脫開,使操作變得非常簡單,無需調節任何功能按鈕。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單向離合器與軸及齒輪相結合的截面示意圖。圖3為與圖2對應的剖視圖。圖4為V型軸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衝擊盤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鋼珠、衝擊盤與轉軸上設置的兩個相對V型槽的運動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創作特徵、技術手段與達成目的易於明白理解,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參看圖I,一種電錘,包括電機23、與電機23緊配的電機齒輪24,與電機齒輪24同時相嚙合的齒輪26及齒輪21,電機齒輪24可同時帶動齒輪26及齒輪21旋轉。還包括中間蓋25、與齒輪26及齒輪21對應銜接的兩個軸承22,與齒輪26通過單向離合器連接的轉軸28,設置在齒輪26與轉軸28之間的擋圈27及滾珠軸承20,所述單向離合器由安裝在轉軸28內的滾針29及彈簧30組成,轉軸28的末端套接小齒輪31,齒輪26帶動轉軸28及固定在轉軸28上的小齒輪31 —起轉動。齒輪21與齒輪26位置相平行,齒輪21通過另一個滾珠軸承20連接傘齒軸19。參看圖2與圖3,單向離合器是在轉軸28與齒輪26對應的位置銑一個平面,在垂直平面的中心打一個孔,孔內放入鋼絲彈簧30,鋼絲彈簧30兩頭不超過轉軸28的外徑,一邊放上滾針29實現單向離合。齒輪26逆時針轉動時,齒輪26與轉軸28咬合,帶動轉軸28轉動;齒輪26順時針轉動時,滾針29被彈簧30限位,處於間隙最大附近,使齒輪26與轉軸28脫離開,齒輪26與轉軸28不能咬合一起轉,齒輪26空轉。 其中,轉軸28通過其上的小齒輪31嚙合連接衝擊盤機構內的大齒輪33,大齒輪33的一側銜接滾珠軸承32,另一側設置有V型軸34,穿套在V型軸34上的彈簧36,與彈簧36底部銜接的墊片37、鋼球圈4、衝擊盤3及設置於其內部的鋼球2、含油軸承I。轉軸28轉動帶動小齒輪31旋轉,由於小齒輪31與大齒輪33相嚙合,進而帶動大齒輪33、V型軸34及軸上所有部件一起旋轉。齒輪21連接的傘齒軸19通過與傘齒9嚙合,進而連接與21齒輪方向相垂直放置的衝擊指5與輸出軸12,衝擊指5裝配在輸出軸12內可自由旋轉和移動,所述衝擊指5尾端是上述衝擊盤3表面凸起敲打的位置,前端是敲擊鑽頭的位置。所述衝擊指5與輸出軸12之間設有起密封作用的O型圈6,還包括含油軸承7、卡簧8、傘齒9與滾珠軸承10,通過這些部件有機組合達到銜接衝擊指5與輸出軸12的目的。輸出軸12的表面設有分別安裝限位鋼球13、固定鋼球15與鍵14的安裝孔,在輸出軸12的底部銜接有滑套架17、安裝在滑套架17上的滑套彈簧16與卡簧18,所述輸出軸12通過鋼球、卡簧18等相關部件連接鑽頭。電機23轉動通過電機齒輪24帶動相嚙合的齒輪21及連接的傘齒軸19旋轉,通過傘齒軸19與傘齒9相嚙合,進而帶動安裝鑽頭的輸出軸12旋轉,只要電機23能正反轉,輸出軸12就實現正反轉。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電機23輸出順時針旋轉帶動齒輪26轉動時,滾針29被彈簧30限位,處於間隙最大附近,使齒輪26與轉軸28脫離開,齒輪26與轉軸28不能咬合一起轉,齒輪26空轉。電機23輸出逆時針旋轉時,齒輪26與轉軸28咬合,帶動轉軸28及軸上的小齒輪31轉動,小齒輪31與大齒輪3 3嚙合,進而帶動V型軸34及軸上所有部件一起運轉。參看圖I、圖4、圖5與圖6,當衝擊盤3旋轉時通過其表面的凸起敲擊到上述衝擊指5尾端,會停止轉動,此時由於所述V型軸34的能量不能瞬間釋放,還要繼續轉動,此時在所述V型軸34上的V型槽341與衝擊盤3上的V型槽301共同作用下,所述轉軸28和衝擊盤3相對轉動,同時衝擊盤3後退,當衝擊盤3的凸起與衝擊指5相互脫開後,完成一次衝擊,此時衝擊盤3在V型軸上的彈簧36、兩個相對V型槽及內部鋼球2的作用下,又馬上向原來的方向加速旋轉,同時衝擊盤迅速往前移動,使衝擊盤3的凸起與衝擊指5尾端再次接觸,開始第二次衝擊,這樣周而復始完成衝擊的功能。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 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電錘,包括電機及設置在電機內的電機齒輪,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通過電機齒輪嚙合連接兩組齒輪,一組齒輪通過單向離合器連接一個轉軸,所述單向離合器安裝在所述轉軸內,所述轉軸還通過齒輪嚙合連接衝擊盤機構,所述衝擊盤機構包括V型軸與衝擊盤,所述衝擊盤的表面設置凸起,所述V型軸與衝擊盤上均設置V型槽,兩個V型槽相對布置; 另一組齒輪連接傘齒機構,通過傘齒機構連接與齒輪方向相垂直放置的衝擊指與輸出軸,所述衝擊指裝配在輸出軸內可自由旋轉和移動,所述衝擊指尾端是上述衝擊盤表面凸起敲打的位置,前端是敲擊鑽頭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電錘,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機與上述兩 組齒輪之間設置中間蓋,所述中間蓋內還設置兩個軸承,分別與所述兩組齒輪銜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電錘,其特徵在於,所述單向離合器由滾針與彈簧組成,所述彈簧是插入上述轉軸的中心孔內,所述滾針位於與中心孔相垂直的平面上且與所述彈黃相鄰。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電錘,其特徵在於,所述衝擊盤機構還包括設置在V型軸上的滾珠軸承及大齒輪,穿套在V型軸上位於所述大齒輪及衝擊盤之間的彈簧,所述彈簧與衝擊盤之間設置墊片及鋼球圈,所述衝擊盤內部設置數個鋼球; 上述安裝單向離合器的轉軸上設置小齒輪,所述小齒輪與設置在V型軸上的大齒輪相口四合。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電錘,其特徵在於,所述衝擊盤的表面設置兩個凸起,所述兩個凸起位置正相對。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電錘,其特徵在於,所述傘齒機構包括與齒輪通過滾珠軸承銜接的傘齒軸,和與所述傘齒軸嚙合且方向相垂直的傘齒,所述傘齒位於所述輸出軸 上。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電錘,其特徵在於,所述衝擊指與輸出軸之間設置起密封作用的O型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錘,包括電機,與電機通過電機齒輪同時嚙合連接的兩組齒輪,一組齒輪通過單向離合器與一個轉軸連接,所述單向離合器由滾針與彈簧組成,安裝在所述轉軸內,當電機輸出順時針旋轉時,該齒輪能通過所述單向離合器帶動轉軸及固定在轉軸上的部件一起旋轉,所述轉軸還通過齒輪嚙合連接衝擊盤機構。電機輸出反向逆時針旋轉時,由於單向離合器的作用,該齒輪空轉,而轉軸不動。所述另一組齒輪與傘齒軸連接,所述傘齒再連接輸出軸,所述輸出軸內裝配有衝擊指,衝擊指可在輸出軸內自由旋轉和移動,所述衝擊指尾端是所述衝擊盤敲打的位置,前端是敲擊鑽頭的位置。本實用新型噪音小、振動小,能量轉換效率高。
文檔編號B25D17/00GK202378014SQ20112050741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8日
發明者童麗君 申請人:寧波捷美進出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