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操作控制閥及安裝有該控制閥的劈木機的製作方法
2024-02-05 16:58:15
專利名稱:手操作控制閥及安裝有該控制閥的劈木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剖切機械,具體地說涉及劈木機中的手操作控制閥。
背景技術:
剖切機械中的劈木機是手操作的工作方式。在工作過程中,操作者將木料 的一端放到剖切斧刃處,另一端放在液壓活塞末端的壓盤處,劈木時 用手操作三位四通換向閥,進而推動活塞和壓盤向前行進擠壓木料, 從而將木料剖切。從上述工作過程中可以看出,壓盤在行進過程中, 存在擠傷手的可能,因而對操作者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為了提高安全性,降 低傷手事故。歐洲標準針對斧刃式木料劈木機的控制防護提出了新的 要求,該要求規定,手控制位的布置應保證操縱者的手不會在壓盤與 剖切斧刃處,木料與剖切斧刃,壓盤或者機械的其他部分之間擠傷。 為了實現這一規定,要求雙手同時操縱三位四通換向閥,才能使活塞 和壓盤行進,單手操作則不能使活塞和壓盤動作,從而徹底避免傷手 事故。
現有的雙手操作控制閥的結構是,兩手把連接連杆,而連杆連接閥芯。操
作時,按壓手把傳動連杆移動,再帶動閥芯移動。該結構存在以下不足1、零 件多,結構複雜,成本高。2、裝配安裝難度大,裝配效率低,對裝配工人的技 能要求高。3、由於傳動關係的中間環節多,存在傳動間隙,常會出現閥芯不到 位的現象,具有一定的行程誤差,時常會影響正常工作,因而需要加設調整機 構,並且需要定期調整,調整過程需反覆多次,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 一種手操作控制閥及安裝有該控制閥的劈木機,它可以解決 現有技術存在的零件多,結構複雜,還需加設調整機構等問題。
為了達到解決上述存在問題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手操作控 制閥,它包括主閥體、閥芯,主閥體兩側分別"i殳有手4巴,其特徵在於,
所述主閥體與所述手把的其中一側設有旋套、凸輪、罩殼,所述旋套上裝 有扭簧,所述手把與所述旋套連接,所述旋套的內端與所述閥芯相鄰端均裝有 銷子,所述凸輪套裝在所述旋套上,所述凸輪具有相對稱的凸輪曲面,所述旋
殼罩裝所述旋套和所述凸輪,所述罩殼上設有防止所述凸輪轉動的止轉裝置,
所述止轉裝置插入在所述凸輪上;
所述主閥體與所述手把的另一側設有旋套,所述旋套上裝有扭簧,所述旋 套上開有條形槽,所述手把與所述旋套連接,所述閥芯的另一端活動地裝在所 述旋套內,有一銷子插入所述閥芯內,所述銷子頂端在所述條形槽內,所述旋 套的端面與所述主閥體之間裝有壓縮彈簧。
所述凸4侖側的所述旋套上具有一圈圓臺,所述圓臺外側為所述扭簧,內側 為所述凸輪,所述圓臺擋住所述凸輪向外移動。
所述凸輪底面上開有條形槽,所述止轉裝置為止轉銷,所述止轉銷末端插 入在所述凸輪的條形槽內。
所述凸專侖曲面為螺i走曲面。
所述另 一側手把的所述旋套的端面為一圈圓臺,所述圓臺外側為所述扭簧, 內側為所述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與主閥體之間裝有擋圏。
所述主閥體與所述手把的另一側設有罩殼,所述罩殼罩裝所述旋套、扭簧 和壓縮彈簧。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1. 零部件減少,結構簡化,成本降低。
2. 易於安裝,安裝難度降低,效率高,對安裝人員的技術要求低。3. 通過凸輪直接推動閥芯往復運動,閥芯到位準確,行程誤差大大降低 運行可靠性高。
4. 無需加裝調整機構和定期調整,方便實用。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地描述。
圖1-1是本發明手控制閥的剖面圖1-2是圖1-1中的A-A剖視圖l-3是本發明手控制閥的側視圖1-4是本發明手控制閥的立體圖之一;
圖1-5是本發明手控制閥的液壓系統原理圖2-1是本發明手控制閥處於初始狀態剖面圖2-2是本發明手控制閥處於初始狀態俯視圖2-3是本發明手控制閥處於初始狀態側視圖3-1是本發明手控制閥的其中一手把下壓時的狀態剖面圖3-2是本發明手控制閥的其中一手把下壓時的俯視圖3-3是本發明手控制閥的其中一手把下壓時的側視圖4-1是本發明手控制閥的另一手把下壓時的狀態剖面圖4-2是本發明手控制閥的另一手把下壓時的俯視圖4-3是本發明手控制闊的另一手把下壓時的側視圖5-1是本發明手控制閥的兩個手把下壓時的狀態剖面圖5-2是本發明手控制閥的兩個手把下壓時的俯視圖5-3是本發明手控制閥的兩個手把下壓時的側^Ll.主閥體;2.扭簧;3.扭簧;4.壓縮彈簧;5.左旋套;5-1.圓臺;5-2. 條形槽;6.右旋套;6-1.圓臺;7.閥芯;8.彈簧銷;9.彈性銷;10.彈性銷;11. 彈性銷;12.凸輪;12-1.凸輪曲面;12-2.條形槽;13.手把;14.手把;15.罩殼;16.罩殼;17.擋圈;18.銷子;19.溢流閥;L為閥芯7的總行程。 務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1、圖1-2、圖1-3、圖1-4和圖1-5,手操作控制閥總裝一-內部 結構圖l-l所示主要零件的裝配關係,點劃線內是閥的主閥體l,該閥為三 位四通換向閥,其液壓原理如圖1-5所示。
主閥體1與所述手把14的一側設有右旋套6、凸輪12、罩殼15,右旋套6 上裝有扭簧3,所述手把14與所述右旋套6連接,所述右旋套6的內端與所述 閥芯相鄰端裝有彈性銷8、 9。
所述凸輪12套裝在所述右旋套6上,所述凸輪12具有相對稱的凸輪曲面 12-1,凸4侖曲面12-1可以為螺:旋曲面,當然也可以採用其它曲面形式。所述右 旋套6的彈性銷9和所述閥芯7的彈性銷8分別位於所述凸l侖12兩側的所述凸 輪曲面12-1上,所述罩殼15罩裝所述右旋套6和所述凸輪12,所述罩殼15 上設有防止所述凸輪12轉動的止轉銷11,所述止轉銷11插入在所述凸輪12 底面的條形槽12-2內。右旋套6上具有一圈圓臺6-1,圓臺6-1外側為扭簧3, 內側為凸輪12,圓臺6-1擋住凸輪12向外移動。
所述主閥體1與所述手才巴13的一側設有左旋套5,所述左旋套5上裝有扭 簧2,所述左旋套5上開有條形槽5-2,所述手把13與所述左旋套5連接,所 述閥芯7的另一端活動地裝在所述左旋套5內,有一彈性銷10插入所述閥芯7 內,所述彈性銷10頂端在所述條形槽5-2內,所述左旋套5的端面與所述主閥 體1之間裝有壓縮彈簧4。
在本實施例中,凸輪12設置在右旋套6—側。當然,經相應的變化,也可 以設置在左旋套5 —側。
兩手把13、 14,扭簧2是左邊手把13的復位彈簧,扭簧3是右邊手把14 的復位彈簧,壓縮彈簧4是閥芯7的復位彈簧。左旋套5和左邊手把13為剛性 連接,左旋套5的端面為一圏圓臺5-1,所述圓臺5-1外側為扭簧2,內側為所
7述壓縮彈簧4,壓縮彈簧4與主閥體1之間裝有擋圈17,可以通過擋圏17壓縮 壓縮彈簧4。
手把13轉動時,帶動左旋套5轉動,左旋套5的轉動帶動彈性銷10轉動, 彈性銷10的安裝如圖,彈性銷10的轉動帶動閥芯7的轉動,彈簧銷8的安裝 如圖l-l所示。閥芯7的轉動帶動彈性銷8轉動,彈性銷8轉動的同時,沿凸 輪12的凸輪曲面12-1上升,如圖l-2所示,實現閥芯7向左移動。當手把13 被鬆開時,扭簧2帶動左旋套5轉動,從而實現閥芯7和手把13的逆過程。
轉動手4巴14,帶動與其剛性連接的右旋套6轉動,右旋套6帶動彈性銷9 轉動,彈性銷9轉動的同時沿凸4侖12的凸輪曲面12-1上升,從而壓迫凸輪12 左移,凸輪12向左移動時通過推動彈性銷8來推動閥芯7向左移動。閥芯7 向左移動時壓縮壓縮彈簧4。彈性銷ll為止轉銷,是防止凸輪12轉動,它從 罩殼15中穿過,插入在凸輪12的底面的條形槽12-2內。圖1-1、圖1-2、圖 31-3是主要視圖,顯示零件之間的裝配關係,圖1-4是拆下罩殼15後,從仰 視方向顯示凸輪12及相關零件的立體圖。
參見圖2-1、圖2-2和圖2-3,這是手控制閥初始位置,這是手把13、 14 都沒有壓下的情況,在扭簧2和扭簧3,以及壓縮彈簧4的作用下,閥芯7處 於初始位置。此時,彈性銷8、 9處於凸輪12的凸輪曲面12-1的始點位置,換 向閥按左位機能工作。
參見圖3-1、圖3-2和圖3-3,這是手控制閥---手把位置1,共有3 幅圖,圖3-2是拆下了兩端罩殼15、 16的狀態,顯示壓下手把13, 同時,手^l巴14保持原位不動的情況。壓下手^巴13時,帶動左旋套5 旋轉,通過彈性銷10,帶動閥芯7的旋轉,/人而帶動彈性銷8旋轉, 彈性銷8旋轉的同時沿凸輪12的凸輪曲面12-1上升至終點位置,從 而迫使閥芯7左移,移動距離為凸輪12的上升高度,即閥芯7總行 程的L/2。而彈性銷9仍處在始點位置。當閥芯7隻行進L/2行程時, 換向閥按中位機能工作,即實現泵卸載,同時封住油缸的進出油口,油 缸處於原位不動,同樣壓盤也不動,不會擠傷手,從而達到GS認證的要求。
參見圖4-1、圖4-2和圖4-3,這是手控制閥總裝---手把位置1的 另一種形式共有3幅圖,圖4-2是拆下了右側罩殼的情況,顯示獨 立壓下手把14,同時保持手把13不動的情況。壓下手把14,帶動右 旋套6旋轉,右旋套6的旋轉帶動彈性銷9沿凸輪12的凸輪曲面12-1 上升,由於右旋套6被罩殼15擋住,沒有右移的位移空間,所以迫 使凸輪12左移,凸輪12的左移時通過推動彈性銷8來推動閥芯7的 左移,左移的距離為凸輪12的上升高度,即閥芯7總行程的L/2。而 彈性銷8仍處在始點位置。當閥芯7隻行進L/2行程時,換向閥按中 位才幾能工作,即實現泵卸載,同時封住油缸的進出油口,油缸處於原位 不動,同樣壓盤也不動,不會擠傷手,從而達到GS認證的要求。
參見圖5-1、圖5-2和圖5-3,手控制閥總裝--手把位置2:共有3 幅圖,圖5-2是拆下了右側罩殼15的情況,顯示在壓下手把13的同 時,壓下手^巴14的情況。壓下手4巴14,帶動零件右旋套6旋轉,右 旋套6的旋轉帶動彈性銷9沿凸輪12的凸輪曲面12-1上升,由於右 旋套6被罩殼15擋住,沒有右移的位移空間,所以迫使凸輪12左移, 凸輪12的左移推動彈性銷8左移,進而推動岡芯7的左移,左移的 距離為凸輪12的上升高度,即閥芯總行程的L/2。加上手把13壓下 移動的L/2距離,這樣就完成了閥芯7全行程L的移動。此時,彈性 銷8、 9均在凸輪曲面12-1的終點位置。即雙手^t喿作時,閥芯7走完 總行程L,此時,換向閥按右位機能工作,實現活塞推動壓盤向前行進工 作,劈斷木料。由於雙手同時按壓手把13、 14,不會出現手處於壓盤 附近而發生擠傷手的現象,保證了安全,達到了雙手操作的GS認證 的要求。
綜上所述,本發明採用凸輪12、左、右旋套5、 6以及彈性銷8、 9等結構形式,可以保證傳動準確,行程誤差大大降低,運行可靠, 安全滿足GS認證的要求。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是對本發明作其 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 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 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手操作控制閥,它包括主閥體、閥芯,主閥體兩側分別設有手把,其特徵在於,所述主閥體與所述手把的其中一側設有旋套、凸輪、罩殼,所述旋套上裝有扭簧,所述手把與所述旋套連接,所述旋套的內端與所述閥芯相鄰端均裝有銷子,所述凸輪套裝在所述旋套上,所述凸輪具有相對稱的凸輪曲面,所述旋套的銷子和所述閥芯的銷子分別位於所述凸輪兩側的所述凸輪曲面上,所述罩殼罩裝所述旋套和所述凸輪,所述罩殼上設有防止所述凸輪轉動的止轉裝置,所述止轉裝置插入在所述凸輪上;所述主閥體與所述手把的另一側設有旋套,所述旋套上裝有扭簧,所述旋套上開有條形槽,所述手把與所述旋套連接,所述閥芯的另一端活動地裝在所述旋套內,有一銷子插入所述閥芯內,所述銷子頂端在所述條形槽內,所述旋套的端面與所述主閥體之間裝有壓縮彈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操作控制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輪側的所述旋套上具有一圈圓臺,所述圓臺外側為所述扭簧,內側為所述凸輪,所述圓臺擋住所述凸輪向外移動。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手操作控制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輪底面上開有條形槽,所述止轉裝置為止轉銷,所述止轉銷末端插入在所述凸輪的條形槽內。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操作控制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輪曲面為螺旋曲面。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操作控制閥,其特徵在於所述另一側手把的所述旋套的端面為一圏圓臺,所述圓臺外側為所述扭簧,內側為所述壓縮彈簧,所述壓縮彈簧與主閥體之間裝有擋圈。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操作控制閥,其特徵在於所述主閥體與所述手把的另一側設有罩殼,所述罩殼罩裝所述旋套、扭簧和壓縮彈簧。
7、 一種劈木機,其特徵在於安裝有上述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手操作控制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手操作控制閥及安裝有該控制閥的劈木機,它可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零件多,結構複雜,還需加設調整機構等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主閥體與手把的其中一側設有旋套、凸輪,凸輪套裝在旋套上,凸輪具有相對稱的凸輪曲面,旋套的銷子和閥芯的銷子分別位於所述凸輪兩側的凸輪曲面上,主閥體與所述手把的另一側設有旋套,旋套上裝有扭簧,有一銷子插入閥芯內,銷子頂端在條形槽內,旋套的端面與主閥體之間裝有壓縮彈簧。本發明具有零部件減少,結構簡化,成本降低,以及安裝效率高等特點。
文檔編號F16K11/02GK101639129SQ20081013868
公開日2010年2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9日
發明者周玉亮 申請人:青島鐵華進出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