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生產效率的鹽酸金剛烷胺生產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4-01-29 07:20:15 1
專利名稱:一種提高生產效率的鹽酸金剛烷胺生產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及醫藥行業對乾粉物料進行反應、過濾、洗滌的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提高生產效率的鹽酸金剛烷胺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鹽酸金剛燒胺(Amantadine Hydrochloride,)是一種對稱的三環狀胺,可以抑制病毒穿入宿主細胞,並影響病毒的脫殼抑制其繁殖,具有較好的治療和預防病毒性感染的作用。目前普遍採用的用於鹽酸金剛烷胺生產的設備如圖1所示:包括溶解反應罐1、壓濾裝置和洗滌靜置罐3 ;其中溶解反應罐包括罐體11,罐體的上部設有加料口 14,罐體的頂部固定安裝攪拌電機12,罐體內設有攪拌槳13,通過攪拌電機帶動攪拌槳在罐體內旋轉,起到攪拌物料的作用,罐體的底部設有由閥門41控制的放料口 15 ;壓濾裝置是個壓濾罐2',包括罐體21',罐體的上部設置與溶解反應罐放料口管路連通的進料口 22'和由閥門44控制的加壓氮氣進氣口 26',下部設有由閥門42控制的出炭口 27'和與過濾器25'通過管道連通的出液口 23';洗滌靜置罐包括罐體31,罐體上部設有與壓濾罐2'出液口23'管路連通的進液口 32和飽和食鹽水進口 33,底部設有由閥門43控制的出料口 34。工藝過程如下:1、將金剛烷胺從溶解反應罐I的上部加料口投入裝有用純化水配製的稀鹽酸的溶解反應罐中,用鹽 酸調pH,將溶解反應罐中的物料加熱並攪拌,反應完全後停止加熱,開冷卻水冷卻至室溫,加活性炭脫色攪拌;2、將混合物料通過設置在溶解反應罐底部的放料口 15轉移至壓濾罐W中,打開加壓氮氣進氣口 26^的閥門44給罐內加壓,通過其中的過濾器過濾除去活性炭由出炭口 27'排出,溶解鹽酸金剛烷胺的濾液通過過濾器25'及與其連通的管道24'從出液口 23'排至洗滌靜置罐3中;3、洗滌靜置罐3中盛有從飽和食鹽水進口 33裝入的飽和食鹽水,濾液在其中經洗滌後進行冷卻靜置,從出料口 34排出進行後續的精製過程。目前生產鹽酸金剛烷胺的設備存在以下缺點:1、溶解反應罐放料口放出的是固液混合物,直接打開閥門,使後續壓濾裝置進料容易產生不均勻,影響過濾效果,嚴重時甚至堵塞連接其與壓濾裝置之間的管道,造成壓濾裝置無法正常工作,使得生產效率低下;2、由於壓濾罐的出液口是設置在罐體下部的側壁而不是底部,因此在此罐中會有較多料液積存,不利於設備的清洗;3、壓濾罐的出炭口通常設置在底部,在排出活性炭的同時會一起排出積存的料液,也造成了產品的損失,從而增大物料損耗降低了最終生產過程的產率;4、由於加壓氮氣進氣口的壓力不易控制,降低了過濾的效率,此外,氮氣的使用也增加了生產過程的成本,不利於大規模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提高生產效率的鹽酸金剛烷胺生產設備,從而減少料液在壓濾設備中的積存,避免料液的損耗,便於壓濾設備的清洗,達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提高生產效率的鹽酸金剛烷胺生產設備,包括設有加料口、放料口、攪拌電機、攪拌槳的用於製備鹽酸金剛烷胺的溶解反應罐,設有進料口、出液口及過濾器的用於過濾鹽酸金剛烷胺反應液的壓濾裝置及設有進液口、出料口及飽和食鹽水進口的用於洗滌鹽酸金剛烷胺的洗滌靜置罐,所述溶解反應罐的放料口與所述壓濾裝置的進料口管路連通、所述壓濾裝置的出液口與所述洗滌靜置罐的進液口管路連通,所述壓濾裝置是板框壓濾器,所述溶解反應罐的放料口通過打料泵與所述板框壓濾器的進料口管路連通。在所述洗滌靜置罐的頂部設有一抽真空裝置。所述的抽真空裝置是真空泵。所述溶解反應罐頂部設有視鏡口、測溫口、溫度表和壓力表。所述攪拌槳為錨式或框架式攪拌槳。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提供出一種提高生產效率的鹽酸金剛烷胺生產設備,在溶解反應罐和板框壓濾器之間設置打料泵,可以控制放料口放出的物料進入壓濾器的速度,從而讓物料均勻充分過濾,達到更好的過濾效果,提高生產效率;2.將壓濾罐替換成板框壓濾器,解決了壓濾罐中積存料液的情況,而且利用反衝洗技術即可方便地對板框式壓濾器進行清洗,易於操作;3.板框式壓濾器中的活性炭可以在清洗設備時一同除去,此時料液都已通過壓濾器輸出,不會造成料液的損失,從而提高了生產的產率;
4.洗滌靜置罐頂部設置的抽真空裝置不僅加速了料液在板框壓濾器中的過濾速度,而且壓力容易控制,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利於大規模生產。
圖1是鹽酸金剛烷胺現有生產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溶解反應罐,11罐體,12攪拌電機,13攪拌槳,14加料口,15放料口,16視鏡口,17測溫口,18溫度表,19壓力表
2板框壓濾器,21罐體,22進料口,23出液口,24管道,25過濾器,26打料泵2'壓濾罐,21'罐體,22'進料口,23'出液口,24'管道,25'過濾器,26'加壓氮氣進氣口,27'出炭口
3洗滌靜置罐,31罐體,32進液口,33飽和食鹽水進口,34出料口,35抽真空裝置 41-44閥門。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最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高生產效率的鹽酸金剛烷胺生產設備,包括設有加料口 14、放料口 15、攪拌電機12、攪拌槳13的用於製備鹽酸金剛烷胺的溶解反應罐1,設有進料口 22、出液口 23及過濾器25的用於過濾鹽酸金剛烷胺反應液的壓濾裝置及設有進液口 32、出料口 34及飽和食鹽水進口 33的用於洗滌鹽酸金剛烷胺的洗滌靜置罐3,所述溶解反應罐I的放料口 15與所述壓濾裝置的進料口 22管路連通,所述壓濾裝置的出液口23與所述洗滌靜置罐3的進液口 32管路連通,改進在於:所述壓濾裝置是板框壓濾器2,所述溶解反應罐的放料口 15通過打料泵26與所述板框壓濾器的進料口 22管路連通,板框壓濾器採用市售產品,廣泛用於食品、化工、醫藥領域過濾的暗流可洗式板框壓濾器,採用板框壓濾器替代傳統的壓濾罐,不僅解決了物料因活性炭的排出而損失的問題,還有效減少了料液的積存;在溶解反應罐I和板框壓濾器2之間通過打料泵26的作用,物料更加順暢地轉移至壓濾設備中,從而使得壓濾過程更加均勻,進一步提高了產品的純度。該設備的另一改進在於:在所述洗滌靜置罐3的頂部設有一抽真空裝置35,這樣大幅提高了壓濾的效率。該設備的再一改進在於:所述的抽真空裝置是真空泵,真空泵採用市售產品,相比氮氣來說,真空泵控制壓力更容易操作,成本更低,也比氮氣罐安全、節省空間。該設備的改進還在於:所述溶解反應罐頂部設有視鏡口 16、測溫口 17、溫度表18和壓力表19,這樣更加方便操作人員隨時觀察反應情況,控制反應條件,監測反應進度,從而達到使反應進行得更加徹底,並可以及時處理反應料液,節約能源,提高工作效率。該設備的改進還在於:為了增大攪拌槳與物料的接觸面積,所述攪拌槳為錨式或框架式攪拌槳,從而讓反應更加充分,縮短反應時間。本發明提供的鹽酸金剛烷胺生產設備工藝過程如下:1、將金剛烷胺從溶解反應罐I的上部加料口 14投入裝有用純化水配製的稀鹽酸的溶解反應罐I中,用鹽酸調pH,將溶解反應罐I中的物料加熱並攪拌,反應完全後停止加熱,開冷卻水冷卻至室溫,加活性炭脫色攪拌;2、將混合物料通過設置在溶解反應罐I底部的放料口 15在打料泵26的作用下速度可控地轉移至板框壓濾器2中,通過其中的過濾器25過濾除去活性炭,溶解鹽酸金剛烷胺的濾液在洗滌靜置罐上設置的真空泵的作用下通過過濾器25及與其連通的管道24更高效地從出液口 23排至洗滌靜置罐3中;3、洗滌靜置罐中盛有從飽和食鹽水進口 33裝入的飽和食鹽水,濾液在其中經洗滌後進行冷卻靜置從出料口 34排出進行後續的精製過程。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 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生產效率的鹽酸金剛烷胺生產設備,包括設有加料口、放料口、攪拌電機、攪拌槳的用於製備鹽酸金剛烷胺的溶解反應罐,設有進料口、出液口及過濾器的用於過濾鹽酸金剛烷胺反應液的壓濾裝置及設有進液口、出料口及飽和食鹽水進口的用於洗滌鹽酸金剛烷胺的洗滌靜置罐,所述溶解反應罐的放料口與所述壓濾裝置的進料口管路連通、所述壓濾裝置的出液口與所述洗滌靜置罐的進液口管路連通,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濾裝置是板框壓濾器,所述溶解反應罐的放料口通過打料泵與所述板框壓濾器的進料口管路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鹽酸金剛烷胺生產設備,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洗滌靜置罐的頂部設有一抽真空裝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鹽酸金剛烷胺生產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抽真空裝置是真空泵。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鹽酸金剛烷胺生產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溶解反應罐頂部設有視鏡口、測溫口、溫度表和壓力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鹽酸金剛烷胺生產設備, 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槳為錨式或框架式攪拌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生產效率的鹽酸金剛烷胺生產設備,包括設有加料口、放料口、攪拌電機、攪拌槳的用於製備鹽酸金剛烷胺的溶解反應罐,設有進料口、出液口及過濾器的用於過濾鹽酸金剛烷胺反應液的壓濾裝置及設有進液口、出料口及飽和食鹽水進口的用於洗滌鹽酸金剛烷胺的洗滌靜置罐,所述溶解反應罐的放料口與所述壓濾裝置的進料口管路連通,所述壓濾裝置的出液口與所述洗滌靜置罐的進液口管路連通,所述壓濾裝置是板框壓濾器,所述溶解反應罐的放料口通過打料泵與所述板框壓濾器的進料口管路連通。本發明解決了壓濾設備中料液積存,不利於清洗的問題,優點在於壓濾過程更充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料液損失,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C07C211/38GK103159631SQ201310112159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日
發明者劉萬裡, 李春貴, 孫燕君 申請人:天津民祥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