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烯烴石油液化氣常溫、液相精製汽車燃氣的方法
2024-01-28 05:55:15 1
專利名稱:含烯烴石油液化氣常溫、液相精製汽車燃氣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化石油氣脫硫的工藝,明確地講是公開一種含烯烴石油液化氣常溫、液相精製汽車燃氣的方法,屬於化工生產工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汽車用液化石油氣(簡稱LPG)是指以丙烷、丁烷為主要成分的液態石油化工產品,分為車用丙烷氣和車用丙烷、丁烷混合氣兩種(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行業標準SY7548-7998),該產品主要由煉油廠或油田將輕烴通過氣相分離壓縮製得,該方法通常採用氣相脫硫分離壓縮後再轉換為液相儲藏,設備投資大,加工成本高,產品中仍含有固態硫,因而,影響了燃氣汽車的推廣使用。另外,酞菁鈷作為脫硫劑和催化劑一般是將其配製成水溶液用於液—液或液—氣相反應,採用噴淋或攪拌方式脫硫,其不足是脫硫接觸面積小,或脫硫過程不連續,導致脫硫效率降低,無法滿足汽車燃氣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一種含烯烴石油液化氣常溫、液相精製汽車燃氣的方法,目的旨在克服氣相精製成本高液化氣成本高效率低的缺點。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採用以活性炭負載酞菁鈷作為固定床吸附劑,包括將LPG與浸漬酞菁鈷和鹼金屬化合物的改性活性炭吸附劑進行脫硫反應,其中,1)、所述的改性活性炭浸漬液包括K、Na、Co金屬離子溶液;2)、吸附劑的使用條件為溫度-40℃~60℃,操作壓力為0~6.0MPa,空速為1~5h-1;改性活性炭的生產工藝將酞菁鈷配製成萬分之一濃度的水溶液,用鹼金屬(如NaCO3、NaOH、KOH等)調PH值至8.0~8.8,最好為8.2,把活性炭倒入調製好的溶液中,室溫下浸泡徹底,或將上述溶液噴灑在活性炭表面。將處理過的活性炭乾燥脫除水分,得酞菁鈷改性活性炭吸附劑。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在於採用酞菁鈷改性活性炭作為固體床脫硫吸附劑,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和豐富的孔結構及多種基團,將LPG在常溫、液相通過吸附劑,可除去LPG中的H2S、RSH和S等成分,達到深度脫硫、產品精製目的。本發明方法不需相態轉變,設備投資小,加工費用低,脫硫效率高,產品質量高,減少了汽車發動機燃燒室內積碳,解決了汽車用燃氣時堵塞蒸發器的問題。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以大慶某化工廠的C3~C4混合LPG為原料,在常溫26℃,壓力0.7MPa,空速2.6h-1的條件下經過酞菁鈷改性活性炭吸附劑進行脫硫處理,LPG中殘渣含量從12.3ppm降至0.63ppm,固體殘渣脫出率為94.9%。
實施例2吉林某煉油廠的丙烷LPG在溫度-30℃,操作壓力為0.8MPa,空速為2.0h-1經過酞菁鈷浸漬的改性活性炭吸附劑進行脫硫處理,LPG中殘渣含量從97.7ppm降至1.1ppm,固體殘渣脫出率為98.8%。
權利要求
1.一種含烯烴石油液化氣常溫、液相精製汽車燃氣的方法,採用以活性炭負載酞菁鈷作為固定床吸附劑,包括將LPG與浸漬酞菁鈷和鹼金屬化合物的改性活性炭吸附劑進行脫硫反應,其中,1)、所述的改進活性炭浸漬液包括K、Na、Co金屬離子溶液;2)、吸附劑的使用條件為溫度-40℃~60℃,操作壓力為0~6.0mPa,空速為1~5h-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含烯烴石油液化氣常溫、液相精製汽車燃氣的方法,將LPG與浸漬金屬化合物的改性活性炭吸附劑進行脫硫反應,其中,所述的改進活性炭浸漬液包括K、Na、Co金屬鹽溶液;吸附劑的使用條件為溫度-40℃~60℃,操作壓力為0~6.0MPa,空速為1~5h
文檔編號C10L3/12GK1355276SQ01144168
公開日2002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14日
發明者殷乃勳, 聶起耕 申請人:長春汽車燃氣發展有限公司, 吉林省石油化工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