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折射速度獲取方法及裝置製造方法
2024-01-20 20:11:15 1
一種折射速度獲取方法及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折射速度獲取方法及裝置,包括:任意選取一接收線Li,在接收線Li上選取第一接收點和第二接收點,其所在網格為K,並獲取第一接收點對應地第一炮點,第二接收點對應地第二炮點;獲取第一炮點和第二炮點之間在接收線Li上的共用接收點,計算出折射速度,並將折射速度置於第一中點和第二中點之間的中點所在網格內;在接收線Li上獲取網格索引為k+1的網格內的接收點,按照上述方式沿著Li計算折射速度,直至Li上所有網格計算完畢;按照上述方式沿著的下一接收線計算折射速度,直至所有接收線計算完畢;最終獲取每個網格縱向/橫向折射速度;對每個網格縱向折射速度和橫向折射速度進行處理得每個網格的折射速度。
【專利說明】一種折射速度獲取方法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數據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折射速度獲取方法及
>J-U裝直。
【背景技術】
[0002]折射靜校正方法是當前解決複雜地區靜校正問題的主要方法,而折射靜校正計算過程中忽略客觀因素、人為因素的影響,折射速度計算效率是影響靜校正計算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折射靜校正計算效率,提高折射速度計算效率是至關重要的。
[0003]計算折射速度需要地震波的初至時間,初至指地震記錄道開始接收地震波的時間,即起跳時間,拾取初至時間在地震資料處理中很常用,尤其是靜校正計算,需要以初至數據作為基礎。初至拾取是採用某種算法,根據地震波形找出起跳點的位置,分為自動拾取和交互拾取。目前拾取的算法很多,有能量法、相關法、速度追蹤法、神經網絡法等。對於質量比較好的地震資料,初至前的幹擾很弱,自動拾取的初至就能滿足要求。但對於質量比較差的資料,初至前幹擾強,甚至幹擾完全掩蓋初至的形態,自動拾取準確的初至位置往往比較困難,需要通過人工交互的方式拾取初至位置。初至拾取的精度將直接影響折射速度的精度。
[0004]在折射靜校正中初至波是按照折射波進行處理的。折射速度計算是選擇合適炮檢距範圍內的初至信息,通過擬合算法或互換算法進行計算的。擬合法是在CMP域或共炮域內,在炮檢距?時間坐標系中,用直線擬合初至,直線斜率的倒數就是折射波的速度值。擬合初至得到折射速度,具有計算速度快的優點,但是計算得到的折射速度精度不夠,所以在實際生產中通常不採用擬合法。
[0005]常規方法是利用任意兩炮點共用的檢波點計算折射速度,其計算量巨大,計算效率不能滿足實際生產的需要。
【發明內容】
[0006]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折射速度獲取方法及裝置,通過網格查找炮點提聞了數據查找效率,進而提聞了計算效率。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 一種限寬度折射速度獲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8]任意選取一接收線Li,並在所述接收線Li上選取第一接收點和第二接收點,並獲取所述第一接收點對應地第一炮點,所述第二接收點對應地第二炮點;其中,所述第一接收點所在網格的網格索引為k,所述接收線Li均為所述第一炮點和所述第二炮點的接收排列;所述第一炮點和所述第一接收點之間的中點為第一中點,所述第二炮點和所述第二接收點
之間的中點為第二中點,i為接收線的線號Li的線號索引,i=l、2、3......n,k=l、2、3......m,
n和m均為正整數;
[0009]獲取第一炮點和第二炮點之間在所述接收線Li上的共用接收點,計算出折射速度,並將所述折射速度置於所述第一中點和所述第二中點之間的中點所在網格上;[0010]在所述接收線Li上獲取網格索引為k=k+l的網格內的接收點,且網格索引滿足k〈m條件,按照上述方式沿著所述接收線Li計算折射速度;線號索引為i=i+l,且線號索引滿足i〈n條件,按照上述方式沿著的接收線Li計算折射速度,最終獲取每個網格縱向/橫向折射速度;
[0011]對每個網格縱向折射速度和橫向折射速度進行處理得到每個網格的折射速度。
[0012]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點位於所述接收線Li上沿接收點點號增加方向與所述第一接收點的距離在(Xmin+Xmax)*0.8~(Xmin+Xmax)*1.2之間;其中,Xmax為初至的最大炮檢距,Xmin為最小炮檢距。 [0013]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炮點通過炮點的網格號信息查找與所述第一接收點距離最近的炮點獲取。
[0014]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炮點通過炮點的網格號信息查找與所述第二接收點距離最近的炮點獲取。
[0015]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折射速度通過互換算法獲取。
[0016]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最大炮檢距Xmax和所述最小炮檢距Xmin均利用折射分層法選擇初至的炮檢距範圍確定。
[0017]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每個網格的折射速度通過對每個網格縱向折射速度和橫向折射速度內插平均得到。
[001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限寬度折射速度獲取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0019]炮點和接收點獲取單元,用於任意選取一接收線Li,並在所述接收線Li上選取第一接收點和第二接收點,並獲取所述第一接收點對應地第一炮點,所述第二接收點對應地第二炮點;其中,所述第一接收點所在網格的網格索引為k,所述接收線Li均為所述第一炮點和所述第二炮點的接收排列;所述第一炮點和所述第一接收點之間的中點為第一中點,所述第二炮點和所述第二接收點之間的中點為第二中點,i為接收線的線號1^的線號索引,i=l、2、3......n, k=l、2、3......m, n 和 m 均為正整數;
[0020]單個網格縱向/橫向折射速度獲取單元,用於獲取第一炮點和第二炮點之間在所述接收線Li上的共用接收點,計算出折射速度,並將所述折射速度置於所述第一中點和所述第二中點之間的中點所在網格上;
[0021]所有網格縱向/橫向折射速度獲取單元,用於在所述接收線Li上獲取網格索引為k=k+l的網格內的接收點,且網格索引滿足Km條件,按照上述方式沿著所述接收線Li計算折射速度;線號索引為i=i+l,且線號索引滿足i〈n條件,按照上述方式沿著的接收線Li計算折射速度,最終獲取每個網格縱向/橫向折射速度;
[0022]網格折射速度獲取單元,用於對每個網格縱向折射速度和橫向折射速度進行處理得到每個網格的折射速度。
[0023]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大的減少了計算量又能兼顧三維的寬方位信息所以即保證了折射速度的計算精度又調高了計算效率。相對於傳統的互換法效率提升30~50倍,數據量越大,效率提升越明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2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5]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折射速度獲取方法流程圖;
[0026]圖2為折射波傳播示意圖;
[0027]圖3為折射速度計算示意圖;
[0028]圖4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折射速度獲取裝置框圖;
[0029]圖5為實施例中折射速度獲取方法流程圖;
[0030]圖6為實施例中折射速度保存位置示意圖;
[0031]圖7為實施例中炮檢點平面位置圖;
[0032]圖8為實施例中炮檢點平面位置局部放大圖;
[0033]圖9為實施例中獲取的折射速度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35]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折射速度獲取方法流程圖。所述方法包括:
[0036]步驟101):任意選取一接收線Li,並在所述接收線Li上選取第一接收點,在同一接收線Li上選取第二接收點,並獲取所述第一接收點對應地第一炮點,所述第二接收點對應地第二炮點;其中,所述第一接收點所在網格的網格索引為k,所述接收線Li均為所述第一炮點和所述第二炮點的接收排列;所述第一炮點和所述第一接收點之間的中點為第一中點,所述第二炮點和所述第二接收點之間的中點為第二中點,i為接收線的線號Li的線號索引, i=l、2、3......n, k=l、2、3......m, n 和 m 均為正整數;
[0037]步驟102):獲取第一炮點和第二炮點之間在所述接收線Li上的共用接收點,計算出折射速度,並將所述折射速度置於所述第一中點和所述第二中點之間的中點所在網格上;
[0038]步驟103):在所述接收線Li上獲取網格索引為k=k+l的網格內的接收點,且網格索引滿足k〈m條件,按照上述方式沿著所述接收線1^計算折射速度;線號索引為i=i+l,且線號索引滿足i〈n條件,按照上述方式沿著的接收線Li計算折射速度,最終獲取每個網格縱向/橫向折射速度;
[0039]步驟104):對每個網格縱向折射速度和橫向折射速度進行處理得到每個網格的折射速度。
[0040]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點位於所述接收線Li上沿接收點點號增加方向與所述第一接收點的距離在(Xmin+Xmax)*0.8~(Xmin+Xmax)*1.2之間;其中,Xmax為初至的最大炮檢距,Xmin 為最小炮檢距。
[0041]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炮點通過炮點的網格號信息查找與所述第一接收點距離最近的炮點獲取。
[0042]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炮點通過炮點的網格號信息查找與所述第二接收點距離最近的炮點獲取。
[0043]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折射速度通過互換算法獲取。
[0044]互換法計算折射速度,首先找兩個炮點,再找出它們共用的接收點,然後再計算折射速度。如圖2所示,為折射波傳播示意圖。在圖2中,A、B為炮點,D1、D2……Dn為接收點,表層速度為VI,折射層速度為V2。
[0045]根據基本折射方程,炮點A到接收點Dl……Dn的初至時間可以表示為:
【權利要求】
1.一種折射速度獲取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 任意選取一接收線Li,並在所述接收線Li上選取第一接收點和第二接收點,並獲取所述第一接收點對應地第一炮點,所述第二接收點對應地第二炮點;其中,所述第一接收點所在網格的網格索引為k,所述接收線Li均為所述第一炮點和所述第二炮點的接收排列;所述第一炮點和所述第一接收點之間的中點為第一中點,所述第二炮點和所述第二接收點之間的中點為第二中點,i為接收線的線號Li的線號索引,i=l、2、3......n,k=l、2、 .3......m,n和m均為正整數; 獲取第一炮點和第二炮點之間在所述接收線Li上的共用接收點,計算出折射速度,並將所述折射速度置於所述第一中點和所述第二中點之間的中點所在網格上; 在所述接收線Li上獲取網格索引為k=k+l的網格內的接收點,且網格索引滿足k〈m條件,按照上述方式沿著所述接收線1^計算折射速度;線號索引為i=i+l,且線號索引滿足i<n條件,按照上述方式沿著的接收線Li計算折射速度,最終獲取每個網格縱向/橫向折射速度; 對每個網格縱向折射速度和橫向折射速度進行處理得到每個網格的折射速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接收點位於所述接收線Li上沿接收點點號增加方向與所述第 一接收點的距離在(Xmin+Xmax) *0.8~(Xmin+Xmax) *1.2之間;其中,Xmax為初至的最大炮檢距,Xmin為最小炮檢距。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炮點通過炮點的網格號信息查找與所述第一接收點距離最近的炮點獲取。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炮點通過炮點的網格號信息查找與所述第二接收點距離最近的炮點獲取。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折射速度通過互換算法獲取。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最大炮檢距Xmax和所述最小炮檢距Xmin均利用折射分層法選擇初至的炮檢距範圍確定。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每個網格的折射速度通過對每個網格縱向折射速度和橫向折射速度內插平均得到。
8.一種折射速度獲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 炮點和接收點獲取單元,用於任意選取一接收線Li,並在所述接收線Li上選取第一接收點和第二接收點,並獲取所述第一接收點對應地第一炮點,所述第二接收點對應地第二炮點;其中,所述第一接收點所在網格的網格索引為k,所述接收線Li均為所述第一炮點和所述第二炮點的接收排列;所述第一炮點和所述第一接收點之間的中點為第一中點,所述第二炮點和所述第二接收點之間的中點為第二中點,i為接收線的線號Li的線號索引,i=l、.2、3......n, k=l、2、3......m, n 和 m 均為正整數; 單個網格縱向/橫向折射速度獲取單元,用於獲取第一炮點和第二炮點之間在所述接收線Li上的共用接收點,計算出折射速度,並將所述折射速度置於所述第一中點和所述第二中點之間的中點所在網格上; 所有網格縱向/橫向折射速度獲取單元,用於在所述接收線Li上獲取網格索引為k=k+l的網格內的接收點,且網格索引滿足Km條件,按照上述方式沿著所述接收線Li計算折射速度;線號索引為i=i+l,且線號索引滿足i〈n條件,按照上述方式沿著的接收線Li計算折射速度,最終獲取每個網格縱向/橫向折射速度; 網格折射速度獲取單元,用於對每個網格縱向折射速度和橫向折射速度進行處理得到每個網格的折射速度。`
【文檔編號】G01V1/28GK103616720SQ201310516220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8日
【發明者】肖永新, 楊海申, 郭敏, 趙薇薇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