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密度生產線、刨花板生產線用輸送皮帶調偏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2-14 20:58:15 1

本發明涉及中密度生產線、刨花板生產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密度生產線、刨花板生產線用輸送皮帶調偏裝置。
背景技術:
中密度生產線、刨花板生產線的輸送皮帶在運行過程中會發生偏離現象,這樣會對輸送刨花板造成一定影響,因而需要在中密度刨花板生產線的輸送皮帶上設置可對輸送皮帶進行調偏的調偏裝置,以恢復輸送皮帶的正常運行。
參見圖1至5,現有的中密度生產線、刨花板生產線用輸送皮帶調偏裝置包括設置左、右支架10a、10b、左、右下壓輪20a、20b、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a、30b、左、右上壓輪40a、40b、左、右氣缸50a、50b、左、右行程開關60a、60b以及檢測開關70。左、右支架10a、10b設置在輸送皮帶1的兩側。左、右下壓輪20a、20b分別轉動設置在左、右支架10a、10b上且位於輸送皮帶1的下方。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a、30b的一端鉸接在左、右支架10a、10b上,其另一端沿皮帶運行方向延伸並通過一彈簧組件支撐在左、右支架10a、10b上,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a、30b位於輸送皮帶1的上方。左、右上壓輪40a、40b轉動設置在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a、30b的中部且分別位於左、右下壓輪20a、20b的正上方並與左、右下壓輪20a、20b之間構成一用於壓緊輸送皮帶1的調偏通道。左、右氣缸50a、50b分別安裝在左、右支架10a、10b上且位於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a、30b的上方,其氣缸輸出端分別與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a、30b的中部,這樣通過帶動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a、30b繞著旋轉點A轉動,從而使得左、右上壓輪40a、40b壓下或升起,左、右上壓輪40a、40b的運動軌跡如圖5的弧線B所示。左、右行程開關60a、60b安裝在左、右支架10a、10b上且分別與左、右氣缸50a、50b連接,檢測開關70通過一連接杆71安裝在左支架10a或右支架10b上且分別與左、右氣缸50a、50b連接,其位於輸送皮帶1的側邊緣處,用於檢測輸送皮帶1的偏移量。
這種輸送皮帶調偏裝置的左、右上壓輪40a、40b的角度是固定的,使得左、右上壓輪40a、40b的外圓磨損在寬度方向是一致的,但無法調節輸送皮帶的調偏響應速度。
為此,對現有的中密度生產線、刨花板生產線用輸送皮帶調偏裝置進行了改進,參見6至圖11,其包括左、右支架10a』、10b』、左、右下壓輪20a』、20b』、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a』、30b』、左、右上壓輪40a』、40b』、左、右氣缸50a』、50b』、左、右行程開關60a』、60b』以及檢測開關70』。左、右支架10a』、10b』設置在輸送皮帶1』的兩側。左、右下壓輪20a』、20b』分別轉動設置在左、右支架10a』、10b』上且位於輸送皮帶1』的下方。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a』、30b』的一端鉸接在左、右支架10a、10b上,其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至左、右下壓輪20a』、20b』的上方。左、右上壓輪40a』、40b』轉動設置在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a』、30b』的另一端上,且分別位於左、右下壓輪20a、20b的正上方,並與左、右下壓輪20a、20b之間構成一用於壓緊輸送皮帶1』的調偏通道,左、右氣缸50a』、50b』分別安裝在左、右支架10a』、10b』上且位於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a』、30b』的上方,其氣缸輸出端分別與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a』、30b』的中部,這樣通過帶動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a』、30b』繞著旋轉點A』轉動,從而使得左、右上壓輪40a』、40b』壓下或升起,左、右上壓輪40a』、40b』的運動軌跡如圖5的弧線B』所示。左、右行程開關60a』、60b』安裝在左、右支架10a』、10b』上且分別與左、右氣缸50a』、50b』連接,檢測開關70』通過一連接杆71』安裝在左支架10a』或右支架10b』上且分別與左、右氣缸50a』、50b』連接,其位於輸送皮帶1』的側邊緣處,用於檢測輸送皮帶1的偏移量。
改進後的中密度生產線、刨花板生產線用輸送皮帶調偏裝置的左、右上壓輪40a』、40b』的角度是可調節的,從而實現皮帶調偏的響應速度,角度小響應速度慢,角度大響應速度快。然而,這種結構在角度調節過程中左、右上壓輪40a』、40b』與輸送皮帶1』的接觸點(應力點)始終是改變的,隨著角度的調整,左、右上壓輪40a』、40b』的中心點位置是一直改變的,使得左、右上壓輪40a』、40b』在寬度方向上的磨損形成斜線,這樣會影響調偏效果和壓輪的使用壽命。
為此,申請人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找到了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的中密度生產線、刨花板生產線用輸送皮帶調偏裝置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調節方便、接觸點和磨損量固定、系統壓力的控制要求低的中密度生產線、刨花板生產線用輸送皮帶調偏裝置。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中密度生產線、刨花板生產線用輸送皮帶調偏裝置,包括:
設置在輸送皮帶的兩側的左、右支架;
分別轉動設置在在所述左、右支架上且位於所述輸送皮帶下方的左、右下壓輪;
分別位於所述輸送皮帶上方的左、右上壓輪轉動杆,所述左、右上壓輪轉動杆的一端鉸接在所述左、右支架,其另一端沿皮帶運行方向延伸並通過一彈簧組件支撐在所述左、右支架上;
分別轉動設置在所述左、右上壓輪轉動杆的中部且位於所述左、右下壓輪的正上方的左、右上壓輪,所述左、右上壓輪與左、右下壓輪之間構成一用於壓緊所述輸送皮帶的調偏通道;
分別安裝在所述左、右支架上且位於所述左、右上壓輪轉動杆上方的左、右氣缸,所述左、右氣缸的氣缸輸出軸分別與所述左、右上壓輪轉動杆的中部位置連接;
分別安裝在所述左、右支架上且分別與所述左、右氣缸連接的用於控制所述左、右氣缸的輸出行程的左、右行程開關;以及通過一連接杆安裝在所述左支架或右支架上且位於所述輸送皮帶的側邊緣處並分別與所述左、右氣缸連接的用於將所述輸送皮帶的偏移量的檢測開關;
在所述左、右支架的頂面上分別水平設置有一可水平轉動的左、右轉動支承板,所述左、右下壓輪、左、右上壓輪轉動杆、左、右上壓輪、左、右氣缸、左、右行程開關以及檢測開關集成安裝在所述左、右轉動支承板上,通過轉動所述左、右轉動支承板來調節所述左、右上壓輪和左、右下壓輪的角度,而保持所述左、右上壓輪和左、右下壓輪的中心點位置不變。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左、右轉動支承板靠近所述輸送皮帶的那一側具有一左、右轉動點,其遠離所述輸送皮帶的那一側設置有一用於調節所述左、右上壓輪和左、右下壓輪的角度的角度微調機構。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角度微調機構包括:
至少一開設在所述左轉動支承板或右轉動支承板上的弧形導向孔,每一弧形導向孔內分別設置有至少一豎直延伸的導向柱,每一導向柱固定在所述左支架或右支架上;以及
第一、第二微調螺杆,所述第一、第二微調螺杆旋設在所述左支架或右支架上且其前端面頂在所述左轉動支承板或右轉動支承板的兩側面上。
由於採用了如上的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通過轉動左、右轉動支承板來調節左、右上壓輪和左、右下壓輪的角度,而保持左、右上壓輪和左、右下壓輪的中心點位置不變,在實現角度調節的同時使得左、右上壓輪和左、右下壓輪在寬度方向上的磨損一致。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現有的中密度生產線、刨花板生產線用輸送皮帶調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是圖1的側視圖。
圖4是圖1的俯視圖。
圖5是圖4的B-B向剖視圖。
圖6是改進後的中密度生產線、刨花板生產線用輸送皮帶調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的A-A向剖視圖。
圖8是圖6的B-B向剖視圖。
圖9是圖8在調整後的示意圖。
圖10是圖8的K向示意圖。
圖11是圖8在工作時的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圖12的側視圖。
圖14是圖12的俯視圖。
圖15是圖12的A-A向剖視圖。
圖16是圖15在調整後的示意圖。
圖17是圖13的F-F向剖視圖。
圖18是圖17在工作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參見圖12至圖18,圖中給出的是本發明的中密度生產線、刨花板生產線用輸送皮帶調偏裝置包括設置左、右支架100a、100b、左、右下壓輪200a、200b、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0a、300b、左、右上壓輪400a、400b、左、右氣缸500a、500b、左、右行程開關600a、600b以及檢測開關700。
左、右支架100a、100b設置在輸送皮帶1的兩側。左、右下壓輪200a、200b分別轉動設置在左、右支架100a、100b上且位於輸送皮帶1的下方。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0a、300b的一端鉸接在左、右支架100a、100b上,其另一端沿皮帶運行方向延伸並通過一彈簧組件310a、310b支撐在左、右支架100a、100b上,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0a、300b位於輸送皮帶1的上方。左、右上壓輪400a、400b轉動設置在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0a、300b的中部且分別位於左、右下壓輪200a、200b的正上方並與左、右下壓輪200a、200b之間構成一用於壓緊輸送皮帶1的調偏通道。左、右氣缸500a、500b分別安裝在左、右支架100a、100b上且位於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0a、300b的上方,其氣缸輸出端分別與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0a、300b的中部,這樣通過帶動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0a、300b繞著旋轉點A轉動,從而使得左、右上壓輪400a、400b壓下或升起,左、右上壓輪400a、400b的運動軌跡如圖17的弧線B所示。左、右行程開關600a、600b安裝在左、右支架100a、100b上且分別與左、右氣缸500a、500b連接,檢測開關700通過一連接杆710安裝在左支架100a或右支架100b上且分別與左、右氣缸500a、500b連接,其位於輸送皮帶1的側邊緣處,用於檢測輸送皮帶1的偏移量。
在左、右支架100a、100b的頂面上分別水平設置有一可水平轉動的左、右轉動支承板110a、110b,左、右下壓輪200a、200b、左、右上壓輪轉動杆300a、300b、左、右上壓輪400a、400b、左、右氣缸500a、500b、左、右行程開關600a、600b以及檢測開關700分別集成安裝在左、右轉動支承板110a、110b上,這樣通過轉動左、右轉動支承板110a、110b即可調節左、右上壓輪400a、400b和左、右下壓輪200a、200b的角度,同時保持左、右上壓輪400a、400b和左、右下壓輪200a、200b的中心點位置C、D不變。
左、右轉動支承板110a、110b靠近輸送皮帶1的那一側具有一左、右轉動點(圖中未示出),其遠離輸送皮帶1的那一側設置有一用於調節左、右上壓輪400a、400b和左、右下壓輪200a、200b的角度的角度微調機構800。具體地,角度微調機構800包括弧形導向孔810a、810b、810c以及微調螺杆820a、820b。弧形導向孔810a、810b、810c開設在左轉動支承板110a或右轉動支承板110b上,其中,弧形導向孔810b、810c在以中心點位置C、D為中心的同一圓周上,而弧形導向孔810a在以中心點位置C、D為中心的另一圓周上,其位於弧形導向孔810b、810c的外側。弧形導向孔810b、810c內分別設置有一導向柱811b、811c,而弧形導向孔810a內設置有兩個導向柱811a、812a,兩個導向柱811a、812a分別靠近弧形導向孔810a的兩端位置。導向柱811a、812a、811b、811c固定在左支架100a或右支架100b上。微調螺杆820a、820b旋設在左支架100a或右支架100b上且其前端面頂在左轉動支承板110a或右轉動支承板110b的兩側面上。這樣,通過旋動微調螺杆820a、820b,使得左轉動支承板110a或右轉動支承板110b繞著其左、右轉動點轉動,從而實現調節左、右上壓輪400a、400b和左、右下壓輪200a、200b的角度。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