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地熱多級蒸發海水來獲取淡水的裝置及其方法
2024-01-26 11:00:15 2
專利名稱:大型地熱多級蒸發海水來獲取淡水的裝置及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海水淡化的裝置及其方法,更具體講涉及到一種大型的利用地熱高溫與海水進行蒸發作用來獲取淡水資源的裝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代的海水淡化蒸餾法技術中,普遍地通過利用電廠、化工廠、鋼鐵廠的餘熱進行高溫蒸發,來獲取蒸餾水,未涉及到利用地熱進行高溫蒸餾,傳統的蒸餾或提純的過濾方法成本較高,且規模較小,在海水淡化的實際應用中受到一定的阻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解決現有蒸餾方法中的成本過高,規模較小的問題,提供一種大型的利用地熱高溫與海水進行蒸發作用來獲取淡水資源的裝置及其方法。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方案如下一種大型的利用地熱高溫與海水進行蒸發作用來獲取淡水資源的裝置,包括一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二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三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四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引水溝、海水過濾池、供電系統、沉澱雜質排汙泵、淡水池;其特徵是供電系統可使用地熱能或太陽能、風能發電或使用市網電,為進水泵和沉澱排放泵供電;海水蒸發爐設有進水孔;蒸汽導向 下層設有下導水孔並連接較差水質導向管,上層設也有上導水孔並連接到較佳水質導向管;螺旋式回流濾層安裝在蒸汽導向 內,每一層上面設有擋水板,擋水板的位置與蒸發爐上層導水孔位置對應;水質導向管對應安裝在蒸汽導向囪導水孔中,較佳水質導向管連接到下一級凝水收集過濾池,較差水質導向管連接到上一級過濾池;各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的凝水過濾池相通,定時地將過濾池池底少量沉澱物排出。蒸汽導向@頂部連接安裝空氣過濾器,保證較高層的凝水不受空氣或雨水汙染,用作過濾空氣中的塵埃與飄浮雜質.一種大型的利用地熱高溫與海水進行蒸發作用來獲取淡水資源的方法,其特徵是海水過濾池建造於海平面的海岸附近,引水溝將海水引入海水過濾池對水中的沙石、藻類等雜質作簡單的物理篩除,水經初步過濾後,由進水泵運作將水通過進水管輸送到一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對海水進行蒸發過濾與稀釋,其過程中,由於海水蒸發爐底部與地熱接觸產生極高的溫度,水會迅速作用蒸發通過蒸汽導向囪向上升,由於蒸汽導向囪與螺旋式蒸汽濾層的邊緣緊密相連,過程中水分或微量雜質會受螺旋式蒸汽濾層的層層攔截而附著於每層濾層的表面,凝水積聚到一定重量時會受力下落回流,回流過程中受凝水擋板的攔截與導流,凝水會通過導水孔流出,過程中,使含少量雜質的凝水積聚在較低層,通過較差水質導向管回流作多次蒸發,為保證較高層的凝水不受空氣或雨水汙染,蒸汽導向囪頂部安裝空氣過濾器,其它較高層的凝水較為純化,通過較佳水質導向管輸送到凝水收集池;池底部連接沉澱雜質排放管,定時通過沉澱排放泵抽排微量的沉澱雜質回到海洋中形成一級凝水,凝水收集池同理類推連接二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直到四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為止,最後生成的凝水連接淡水池,生成淡水以至達到食用水或工業用水的標準。
本發明達到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取之不盡的地熱能量和海水資源進行蒸發作用產生凝水,將凝水分級收集並作循環蒸發過濾與稀釋,此技術無毒無汙染無代用易耗品、相對於其它技術能大大地減少能源消耗,降低淡化成本,在沿海、海島具備地熱條件的位置,不受其他條件限制可將海水淡化工程規模擴大;整個裝置簡單實用,最主要的是成本低廉。
圖1是本發明的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單套設備的結構示意3是本發明螺旋式回流濾層和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圖1,1 一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2 二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3三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4四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5引水溝、6海水過濾池、7供電系統、8沉澱雜質排汙泵、9淡水池;圖2,1-1空氣過濾器、1-2蒸汽導向囪、1-3螺旋式蒸汽濾層、1-4較佳水質導向管、1-5較差水質導向管、1-6進水管、1-7進水泵、1-8海水蒸發爐、1-9 凝水收集過濾池、1-10沉澱雜質排放管;圖3,1-2-1導水孔、1-3-1凝水擋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
一個較佳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和結構特
點O一種大型的利用地熱高溫與海水進行蒸發作用來獲取淡水資源的裝置,包括一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1、二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2、三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3、四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4、引水溝5、海水過濾池6、供電系統7、沉澱雜質沉澱排放泵8、 淡水池9 ;其特徵是供電系統7用電量較少,可使用地熱能或太陽能、風能發電或使用市網電,為進水泵1-7和沉澱排放泵8供電;海水過濾池6建造於海平面的海岸附近,引水溝5 將海水引入海水過濾池6對水中的沙石、藻類等雜質作簡單的物理篩除,水經初步過濾後, 由進水泵1-7運作將水通過進水管1-6輸送到一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1對海水進行蒸發過濾與稀釋,其過程中,由於海水蒸發爐1-8底部與地熱接觸產生極高的溫度,水會迅速作用蒸發通過蒸汽導向囪1-2向上升,由於蒸汽導向囪1-2與螺旋式蒸汽濾層1-3的邊緣緊密相連,過程中水分或微量雜質會受螺旋式蒸汽濾層1-3的層層攔截而附著於每層濾層的表面,凝水積聚到一定重量時會受力下落回流,回流過程中受凝水擋板1-3-1的攔截與導流,凝水會通過導水孔1-2-1流出,過程中,使含少量雜質的凝水積聚在較低層,通過較差水質導向管1-5回流作多次蒸發,為保證較高層的凝水不受空氣或雨水汙染,蒸汽導向囪1-2頂部安裝空氣過濾器1-1,其它較高層的凝水較為純化,通過較佳水質導向管1-4輸送到凝水收集池1-9 ;池底部連接沉澱雜質排放管1-10,定時通過沉澱排放泵8抽排微量的沉澱雜質回到海洋中形成一級凝水,凝水收集池1-9同理類推連接二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2直到四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4為止,最後生成的凝水連接淡水池9,生成淡水以至達到食用水或工業用水的標準。一種大型的利用地熱高溫與海水進行蒸發作用來獲取淡水資源的方法,海水通過引水溝5注入到海水過濾池6,海水過濾池6將海水中的沙石、藻類、浮遊生物等雜物作簡易篩除;由進水泵1-7運作將水通過進水管1-6輸送到一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1對海水進行蒸發過濾與稀釋,其過程中,由於海水蒸發爐1-8底部與地熱接觸產生極高的溫度,水會迅速作用蒸發通過蒸汽導向囪1-2向上升,由於蒸汽導向囪1-2與螺旋式蒸汽濾層1-3 的邊緣緊密相連,過程中水份或微量雜質會受螺旋式蒸汽濾層1-3的層層攔截而附著於每層濾層的表面,凝水積聚到一定重量時會受力下落回流,回流過程中受凝水擋板1-3-1的攔截與導流,凝水會通過導水孔1-2-1流出,過程中,使含少量雜質的凝水積聚在較低層, 通過較差水質導向管1-5回流作多次蒸發,為保證較高層的凝水不受空氣或雨水汙染,蒸汽導向囪1-2頂部安裝空氣過濾器1-1,其它較高層的凝水較為純化,通過較佳水質導向管 1-4輸送到凝水收集池1-9 ;池底部連接沉澱雜質排放管1-10,定時通過沉澱排放泵8抽排微量的沉澱雜質回到海洋中形成一級凝水,凝水收集池1-9同理類推連接二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2直到四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4為止,最後生成的凝水連接淡水池9,生成淡水以至達到食用水或工業用水的標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大型的利用地熱高溫與海水進行蒸發作用來獲取淡水資源的裝置,包括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二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三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四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引水溝、海水過濾池、供電系統、沉澱雜質排汙泵、淡水池;其特徵是供電系統可使用地熱能或太陽能、風能發電或使用市網電,為進水泵和沉澱排放泵供電;海水蒸發爐設有進水孔;蒸汽導向囪下層設有下導水孔並連接較差水質導向管,上層設也有上導水孔並連接到較佳水質導向管;螺旋式回流濾層安裝在蒸汽導向@內,每一層上面設有擋水板,擋水板的位置與蒸發爐上層導水孔位置對應;水質導向管對應安裝在蒸汽導向囪導水孔中,較佳水質導向管連接到下一級凝水收集過濾池,較差水質導向管連接到上一級過濾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汙泵與各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的凝水過濾池相通,定時地將過濾池池底少量沉澱物排出。
3.蒸汽導向@頂部連接安裝空氣過濾器,保證較高層的凝水不受空氣或雨水汙染,用作過濾空氣中的塵埃與飄浮雜質.
4.一種大型的利用地熱高溫與海水進行蒸發作用來獲取淡水資源的方法,其特徵是 海水過濾池建造於海平面的海岸附近,引水溝將海水引入海水過濾池對水中的沙石、藻類等雜質作簡單的物理篩除,水經初步過濾後,由進水泵運作將水通過進水管輸送到一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對海水進行蒸發過濾與稀釋,其過程中,由於海水蒸發爐底部與地熱接觸產生極高的溫度,水會迅速作用蒸發通過蒸汽導向囪向上升,由於蒸汽導向囪與螺旋式蒸汽濾層的邊緣緊密相連,過程中水分或微量雜質會受螺旋式蒸汽濾層的層層攔截而附著於每層濾層的表面,凝水積聚到一定重量時會受力下落回流,回流過程中受凝水擋板的攔截與導流,凝水會通過導水孔流出,過程中,使含少量雜質的凝水積聚在較低層,通過較差水質導向管回流作多次蒸發,為保證較高層的凝水不受空氣或雨水汙染,蒸汽導向囪頂部安裝空氣過濾器,其它較高層的凝水較為純化,通過較佳水質導向管輸送到凝水收集池; 池底部連接沉澱雜質排放管,定時通過沉澱排放泵抽排微量的沉澱雜質回到海洋中形成一級凝水,凝水收集池同理類推連接二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直到四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為止,最後生成的凝水連接淡水池,生成淡水以至達到食用水或工業用水的標準。
全文摘要
大型地熱多級蒸發海水來獲取淡水的裝置及其方法,講涉及到一種大型的利用地熱高溫與海水進行蒸發作用來獲取淡水資源的裝置及其方法,包括一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二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三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四級海水蒸發過濾稀釋裝置,引水溝、海水過濾池、供電系統、沉澱雜質排汙泵、淡水池,解決了傳統的的蒸餾或提純的過濾方法成本較高,且規模較小的問題。
文檔編號C02F1/14GK102398950SQ20101028141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3日
發明者羅俊鋒 申請人:羅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