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順勁"是什麼?如何練習?
2025-05-03 22:51:24
「順勁」是太極拳的一種訓練功法,利用順勁的功法來捋順身體的各部,這種功法練出的功力,有其特殊的含義及內容,不同於一般生活或工作的習慣用力方式方法。可想而知練好順勁對練好太極拳的重要性,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深入了解一下太極拳的順勁吧。
什麼是順勁?
「順勁「是在太極拳訓練中體驗自身勁道的循環,掌握和捋順身體的各個部位。這種功法練出的功力,有其特殊的含義及內容,通過自身的順勁習練,可使身體達到鬆柔、圓活、順整的目的。
順勁首先是在習練拳架及站樁功法中體驗,可用意念誘導,使精神、意念及氣與力協調配合,使身體上下、左右、前後的神、意、氣達到均衡的狀態。拳論講「有上即有下,有左即有右,有前即有後」,即是對自身拳藝素質的提高。如兩手向上掤時,身體要有向下之意,這時應吸氣、松肩、沉肘、提頂、氣沉丹田;手向前撐推時,命門要有向後撐之意,這時應呼氣、拔背。這樣,在運動中既能體現出方圓相生之意,又可體會到身體對拉拔長的內勁運化,使身體對拉拔長的內勁運化,使身體達到有撐八面之勢,在協調與靈敏中達到意到勁到、勁隨圈轉的狀態;又可防止凸凹缺陷的病態產生,處處做到圓活、有趣。
如何練習順勁?
順勁的練習可分為定步練習與活步練習,與技擊樁兩種練法相同,都是以拳架懶扎衣式為主。兩腿一前一後,左腿在前,左手在前,右手在胸前與左肘平齊,兩臂要放鬆撐圓,目視左手前方,兩腿的步法為不丁不八步,反之相同。定步為不動步,利用兩腿的虛實變換進行前弓後坐、腰的左旋右轉,兩手隨腰腿的變化來完成技法裡的掤、捋、擠、按、採、列、肘、靠八種勁道的試力,從中探索勁圈的形成。
活步練習的具體動作與定步相同,只是利用步法的前進後退,配合腰的旋轉,來體驗五行步法互換和八種勁道的試力,即體驗前、後、左、右、上、下對爭勁的矛盾統一,從中尋求處處得機得勢。又要以十三條身法為根本,以腰為主宰,上與兩手的開合蓄髮相配合,下與兩腿的虛實變換相隨合,下與兩腿的虛實變換相隨合,在「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要求下,作到腳到手到,上下相隨,開合有致:「開時」兩手外旋隨身體前弓,勁由腳跟起、由腳而腿而腰,發於脊背、行於手指,在虛實變換中要以身催手,兩手不可妄動,弓腿時前膝不可過足尖、後腿不可蹬直,長期練習,兩手可感到氣感的產生,如手心脹熱、手指脹麻及氣圈的產生等;「合時」兩手內旋身體放鬆有內收之意,意氣隨身動向下沉於腳 下,可用松肩、沉肘、含胸、氣沉丹田、尾閭中正等身法來配合,在氣感上可感到意氣的下沉、下盤的穩固,兩手心有涼氣內收之感,在合的作用上起到走化、蓄勁、沾制這效果。
在順勁功法練習中要注意使身體放鬆。「松」是身體在意念的指導下作到松沉轉進,松不是無意識的松,無意識的松即為懈。在松沉時意氣從上身下沉手腳 下,轉進時勁由腳跟起利用地面的反彈力由腳而腿、而腰直達發力點,這即是大周天及意氣圈的形成。松不是目的,松是為了更好地使內力發揮出最大的作用。通過順勁的不斷訓練,可體會到身體各部位的協調配合、內與外的關連,以及鬆柔、圓活、剛柔、蓄髮等,在運動中逐漸進入周身一家之境界,即可達到處處得機得勢、人為我制而我不為人制的目的。
順勁是通過拳術功法訓練得出的力,被稱為功力或內勁。順勁是增加太極拳術的技術含量各項素質所特有的力,通過自身的順勁習練,在運動中就能訓練出身體的鬆柔、圓活、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