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受調查中概股下跌 豈怪支付寶?
2025-05-01 17:34:24
受累於新東方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關於VIE結構調整的調查,近期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再次集體下跌。本來接受調查的是新東方,但此前廣受關注的支付寶所有權轉移事件卻被再次拿出來當了替罪羊。新東方CFO謝東螢解釋稱,新東方的VIE結構調整跟去年支付寶VIE事件完全不一樣。是的,兩者確實完全不一樣,因此新東方VIE結構調整受調查,乃至中概股的下跌也完全怪不到支付寶頭上。
根據新東方公布的文件,新東方在美上市主體是在開曼註冊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再通過VIE結構控股在國內的運營實體北京新東方。7月11日,新東方宣布北京新東方的股權由此前主要由11名股東持有更改為俞敏洪100%持有。該交易在2012年1月完成,5月正式註冊。7月17日晚間,新東方宣布收到SEC的調查函件。
SEC並未在調查函件中詳細闡述調查原因,但新東方認為SEC此次調查主要是關注新東方的VIE結構調整。新東方此次VIE結構調整其實是調整了境內經營主體的股東。新東方CFO謝東螢說:「中國公司VIE股東曾經發生過即使合同明確規定也拒絕籤署的情況,為了避免將來發生類似情況,新東方採取主動調整VIE模式。」因此,理論上說,這次調整更有利於VIE結構的穩定。
如果新東方CFO的說法成立,那新東方可能被詬病的無非就是披露信息是否及時的問題。1月份完成的交易,直到7月份才公布,時間點是否恰當?決定新東方何時披露信息的顯然不是支付寶。如果CFO的說法不成立,新東方被調查就像某些機構認為的那樣,可能另有自身運營方面的原因,那就更和支付寶VIE事件八竿子打不著了。
支付寶VIE事件從開始到最終結束,整個過程已經非常清楚了。2009年,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授權管理層將支付寶股權變為內資以獲取牌照,2009年6月和2010年8月,阿里巴巴集團分兩次將支付寶的股權轉給全內資企業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公司,並通過協議控制後者。2011年一季度,支付寶收到中國央行的文件,被要求對「是否存在境外投資人通過持股、協議或其他安排擁有其實際控制權」作出書面陳述。支付寶為了確保公司獲得牌照,在作出書面匯報後終止了阿里巴巴集團對支付寶的控制協議。隨後在2011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團就向雅虎和軟銀匯報了控制協議終止情況,並立刻和兩者啟動了談判。
支付寶VIE事件的操作是否有問題?國內媒體沸沸揚揚,但涉事方雅虎的態度才是最好的證明。早在2011年5月,當時的雅虎CEO卡羅爾?巴茨在雅虎分析師會議上就表示,「阿里巴巴管理層為了達成我們共同的目的表示了極大的誠意並一直積極地與雅虎和軟銀合作。」2011年6月22日,阿里巴巴集團、軟銀、雅虎的聯合聲明也是同樣的觀點。到7月份,三方就支付寶協議控制終止後的安排問題達成了協議,整個過程一直都在法律框架和良好的溝通之下。
VIE結構的出現和我國的國家政策有關,根據我國《指導外商投資暫行規定》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規定,有些行業(如電信、網際網路、傳媒等)不允許外商獨資或控股,才有了部分企業通過VIE試圖繞過國家的限制。所以,市場一切關於VIE的擔憂和爭議都應該回歸這個根本。
在支付寶的案例中,國家的政策不允許VIE在中國第三方支付的龍頭企業中存在,根據相關法規就必須予以調整。在更多沒那麼敏感的網際網路產業中,國家的政策對於VIE的存在沒有作出明確的禁止,這種結構就依然可以存在。事實就是這麼簡單。VIE的形式是否可行,未來是否真的會面臨整頓的風險,最終取決於國家政策。動不動追根溯源到支付寶頭上,是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