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為什麼要踏青 清明節踏青的意義
2025-08-06 11:54:11
踏青這件事情其實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在清明節的時候,清明節為什麼要踏青呢?了解節日的文化,讓自己身處其中,感受節日給人們帶來的風俗特點,能夠讓生活更加精彩,對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來說,是一件有必要的事情。
清明節要踏青原因
清明節要踏青,是始於魏晉朝代就有的,但是很多地方,人們會感覺傳說遠在先秦時已形成,也有說始於魏晉。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尤盛。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風盛行。 佳節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時節,春暖花開,春和景明,正是人們出戶郊遊勝日尋芳的好時節,所以國人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
這天踏青氣象物候
這天踏青也是在清明節的時候,會做的事情,時間和氣象物候特點上,需要具體分析,為清明踏青習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踏青習俗由來已久。清明期間正是春風得意、春意盎然的時節,萬物萌動之時,迎春郊遊於野外早就已成為風俗,踏青風俗至唐宋尤盛。
此節日踏青的意義
此節日踏青主要是順應時令節日,代表的是生活過得順心順意,陽春三月,生氣始盛,萬物萌生,人們走出屋門,來到野外,積極主動地迎合時氣,以促進自身體內的陽氣流轉,這對身體的健康大有好處。 改善血液循環。清明時節,氣溫轉暖,郊野春遊,做些輕微活動,可以增強下肢肌肉和筋鍵的活力,靈活百骸,使氣血運轉,冠狀動脈血循環得到改善,是強心最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