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酷睿i7-13700評測:性能依舊強悍,13代非K處理器不容小視!
2025-05-12 11:56:18
在CES 2023上,英特爾面向臺式機平臺發布了眾多13代酷睿非K處理器,從高端的i9到入門級的i3均有在列,廣大用戶們可以搭配全新的B760晶片組主板使用,暢享物美價更廉的13代酷睿平臺。
本篇文章,筆者便帶大家瞧一瞧酷睿i7-13700這款i7的性能表現。
此次CPU評測,筆者收到的是酷睿i7-13700定製款CPU套盒。該定製款CPU套盒的包裝設計與去年10月份酷睿i9-13900K首發評測時的一模一樣。區別在於包裝盒裡面的CPU不一樣。
包裝盒外面標註有大大的「intel」字樣。
打開CPU套盒,可見一顆酷睿i7-13700處理器,以及一件透明桌擺。這件桌擺展示的是第13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的架構圖。
酷睿i7-13700採用8+8核心、24線程設計,默認睿頻高達5.2GHz,二級緩存容量為24MB,三級緩存容量為30MB,TDP為65W。核心顯卡為Intel UHD Graphics 770。由於屬於非K處理器,因此這款i7是不支持「倍頻」超頻的。
目前新版CPU-Z已可正確識別酷睿i7-13700的信息。
這款i7處理器的具體睿頻設置,可以利用英特爾自己開發的至尊調試實用程序(XTU)進行查看。
性能核睿頻至高可達5.2GHz(調度1~2性能核工作),性能核全核心睿頻至高可達5.1GHz,能效核全核心睿頻至高可達4.1GHz,這就是酷睿i7-13700這款處理器的具體睿頻設置。
筆者曾在去年10月份酷睿i9-13900K首發評測時提到過,相比12代酷睿,13代酷睿的動態頻率設定在檔位的劃分上要簡單很多。本文的主角酷睿i7-13700依舊如此。
相信很多朋友都很想了解酷睿i7-13700與酷睿i7-13700K的差別。其實,相比酷睿i7-13700K,全新的酷睿i7-13700主要是通過降低功耗,降低頻率,進而降低發熱量,來滿足更多平臺的運行需求。
好在,在關鍵的性能核睿頻設置上,酷睿i7-13700依舊依然保持了較高的頻率,高達5.2GHz,因此對於這款i7的性能表現,筆者是非常期待的。
13代酷睿的13大亮點
對於英特爾在CES 2023上一共發布的這16款13代酷睿非K臺式機處理器,筆者在此需要額外強調下:這些全新的處理器並非都是13代酷睿架構!
注意,這些當中只有i9、i7是13代酷睿架構。i5、i3都是12代架構。其中i5在12代酷睿架構的基礎上多增加了4個能效核,例如酷睿i5-12400F是6核心12線程設計,而全新的酷睿i5-13400F是6+4核心16線程設計。
根據英特爾官方的介紹,第13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擁有13大亮點。接下來筆者便挑些重點內容簡單介紹下。
在進階版英特爾7工藝製程(10nm)的助力之下,第13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的全新旗艦酷睿i9-13900KS已可實現高達6.0GHz的睿頻頻率。更快的頻率,性能自然更加出色。
能效核數量翻倍,令這一代處理器規格多達8+16核心、32線程。
更大的二級緩存。例如本文的主角酷睿i7-13700具備高達24MB的二級緩存,而12代酷睿i7-12700的二級緩存為12MB。前者的二級緩存足足比後者多了12MB,能夠帶來更高的任務處理效率。
增加了對DDR5-5600MHz和DDR5-5200MHz內存的支持。
能耗比更高!英特爾官方介紹說,第13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僅需25%功耗,就能發揮和前代產品相近的性能。
全新的B760晶片組主板
伴隨著13代酷睿非K處理器的推出,英特爾還推出了H770晶片組主板和B760晶片組主板。其中,B760晶片組主板作為銷售主力,自然會成為2023年大量用戶們的攢機佳選。
B760晶片組主板提供一根PCIe x16插槽,一根PCIe x4插槽,4個SATA接口,至多4條PCIe3.0通道,至多10條PCIe4.0通道。
此次評測,筆者為酷睿i7-1300處理器搭配的便是一款B760晶片組主板——華碩TUF GAMING B760M-PLUS WIFI D4重炮手。
這款主板精選TUF級用料,秉承堅固耐用、持久穩定的精神,將華碩日益精進的電競黑科技加入其中。
12+1供電模組,能夠為處理器提供充沛電力。LGA 1700插槽,不僅支持13代酷睿,還可搭配12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使用。
這款主板支持DDR4內存,利用OptiMemII內存優化技術,可顯著提升內存超頻空間和穩定性,內存頻率可支持到DDR4-5333MHz(超頻)以上。且支持PCIe5.0規格顯卡,輕鬆戰未來。還有2個PCIe4.0 M.2接口,均覆蓋散熱片,強效降溫以提供卓越傳輸性能。
測試平臺介紹
此次評測,除了測試酷睿i7-13700處理器之外,筆者還加入了酷睿i5-13600K的成績,以作對比。
內存搭配的是一套非常主流的2×8GB DDR4-3200MHz內存套裝,時序為CL16。
顯卡選用的是在2023年初剛剛上市的RTX4070Ti。測試顯卡為影馳RTX4070Ti星曜OC,它擁有出色的三風扇散熱設計,而且還是一款高頻版RTX4070Ti,能夠為玩家們帶來更非凡的遊戲體驗。
英特爾13代酷睿搭配RTX40系列獨立顯卡使用是支持Resizable BAR技術的。為了充分發揮英特爾13代酷睿的性能表現,以下測試環節均是在Resizable BAR開啟狀態下進行的。
測試選用的顯示器為愛攻&保時捷(Porsche Design)聯合設計的PD32M。這款顯示器為31.5英寸,採用MIni LED背光技術,擁有1152個獨立分區,擁有1600尼特峰值亮度,8000萬:1動態對比度,並通過HDR1400認證,在畫質上有著更為出色的表現。此外,PD32M擁有4K解析度以及144Hz的刷新率,支持97%DCI-P3色域以及99% Adobe RGB覆蓋,並且擁有HDMI 2.1接口,是一款旗艦級電競顯示器。
CPU理論性能測試
【1】CPU-Z
CPU-Z作為一款享譽全球的專業CPU檢測工具,不僅簡單易用而且完全免費,使用該軟體可以迅速檢測出CPU的所有詳細信息,以及緩存、主板、內存、SPD、顯卡等所有硬體信息都可以使用它準確檢測出來。並且,該軟體還加入了測試功能,可對CPU的性能進行簡單快捷的測試。
【2】Geekbench
GeekBench是一款適用於多平臺的測試軟體。它提供了快速的基準設計一套全面和準確地衡量處理器和內存性能。旨在使基準易於運行,易於人們理解。
【3】Cinebench
CineBench使用針對電影電視行業開發的Cinema 4D特效軟體引擎,可以測試CPU和顯卡的性能。Maxon公司表示,相對於之前的9.x版,R10版更能榨乾系統的最後一點潛能,準確體現系統性能指標。目前該軟體已更新到R23版本。
【4】CrossMark
CrossMark是一款專門測試電腦生產力性能的軟體,目前在業界逐漸流行起來。需要使用的用戶們可以到Windows應用商店裡面進行下載。
【5】AIDA64 (內存性能測試)
AIDA64是一款非常強大的測試軟硬體系統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詳細的顯示出PC的每一個方面的信息。AIDA64不僅提供了諸如協助超頻,硬體偵錯,壓力測試和傳感器監測等多種功能,而且還可以對處理器,系統內存和磁碟驅動器的性能進行全面測試評估。
在DDR4-3200MHz雙通道內存的加持下,內存讀取、複製成績均超過了50000MB/s。內存潛伏為58.5ns,也不錯。
理論性能測試小結:在上述測試項目當中,酷睿i7-13700處理器的單核心性能與酷睿i5-13600K互有勝負。多核心性能則是酷睿i7-13700明顯更強,畢竟是8+8核心24線程設計。
此外,酷睿i7-13700處理器搭配主流DDR4內存的表現依然不錯。目前DDR4內存非常便宜,搭配13代酷睿使用性價比非常高。
CPU遊戲性能測試
筆者選擇了8款遊戲,繼續對處理器的遊戲性能進行測試。遊戲會在1920×1080和2560×1440這兩種解析度下進行測試。
遊戲實測——《賽博朋克2077》
遊戲實測——《古墓麗影:暗影》
遊戲實測——《地鐵:離去》
遊戲實測——《戰爭機器5》
遊戲實測——《幽靈行動:荒野》
遊戲實測——《無主之地3》
遊戲實測——《刺客信條:奧德賽》
遊戲實測——《CS:GO》
遊戲性能測試小結:通過上述實測來看,酷睿i7-13700處理器佔優的遊戲明顯要比酷睿i5-13600K更多一些。
酷睿i5-13600K的遊戲性能已經很出色了,因此對於更優的酷睿i7-13700,同樣值得遊戲玩家們信賴。
烤機溫度與功耗實測
利用AIDA64 FPU烤機測試,可監測處理器的溫度和功耗表現。
開啟FPU烤機之後,酷睿i7-13700處理器的功耗會瞬間飆升至212W左右。然後觸發功耗牆而降低功耗。
烤機10分鐘之後,這款i7的溫度穩定在了約97℃,功耗穩定在了約188W,性能核睿頻可達4.9GHz,能效核睿頻可達3.9GHz。這還是在三排CPU水冷散熱器的助力之下實現的。
顯而易見,酷睿i7-13700處理器在高負載下的發熱量還是不小的,因此建議上水冷。
此外,酷睿i7-13700在烤機運行時並沒有達到官方標定的至高睿頻,筆者推測可能是由於CPU溫度過高,導致華碩這款B760晶片組主板對其進行了一定的性能限制。
全文總結
酷睿i7-13700雖然僅屬於一款限定在65W TDP的處理器,但是通過本文的一系列實測來看,這款i7的性能依舊是非常很出色。特別是在遊戲性能方面,這款i7在大量遊戲當中都要更優於酷睿i5-13600K,因此玩家們千萬可不要小瞧了這款非K處理器。聯袂同樣新推出的B760晶片組主板,筆者相信酷睿i7-13700這套板U組合在2023年定會扣動大量用戶們的心弦!
好了,此次新品評測就寫到這裡了,希望大家喜歡。